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20年来,我国学者运用几何形态学、分子生物学对中蜂分类及遗传学特性持续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境内中蜂已分化为不同的地理生态类型。不同生态类型中蜂从形态特征到基因检测均不完全相同,具有独特的形态和基因标记。中蜂随维度北移、海拔升高、年平均气温降低,体型变大、体色变深。大量的研究印证了第一次全国中蜂资源普查的结果。地理、生境隔离和生态条件的变化是造成中蜂种群分化的主要原因,疾病和人为因素起次要作用。总体来说,我国中蜂遗传多态性丰富,但在一些地区(如吉林的长白山)的中蜂遗传多态性低,应注意加强保护。  相似文献   

2.
中蜂迁徙是由于原巢或原址不适合生存而引起的;是中蜂群体对自然环境适应极为敏感的表现,也是蜜蜂群体为保存物种生存所作出的本能反映。由于中蜂至今仍处在野生和半野生状态,如果环境改变或受到某种刺激,均会使其迁  相似文献   

3.
中华蜜蜂( 简称中蜂)是我国的宝贵蜂种资源, 但由于该物种遗传特性的局限性, 其生产性能不及从外国引进的西方蜂种,如意大利蜂,喀尼阿兰蜂等, 在生产上已逐渐被西方蜜蜂种所代替。如果引进的外来蜂种对中蜂不造成毁灭性威胁, 2个蜂种依然可以和平共存, 如在生产上依靠外来蜂种, 中蜂退留在山林中, 作为林、木、果授粉的生态蜂种,也可以长期生存下去。但在事实上,外来蜂种引到哪里,不但在生产上取代当地中蜂,也将野生的中蜂群毁灭至尽。这种状况,在黄河以北山区特别明显。形成外来物种取代本地物种的生态现象。这种取代不但使本地物种的遗传…  相似文献   

4.
徐祖荫 《蜜蜂杂志》2022,(7):22-24+28
<正>(接上期)4地理、生境隔离和生态条件是中蜂种群分化的主要因素,疾病和人为因素也起作用我国幅员辽阔,生活在我国境内的中蜂,分布在一个很大的地理范围内,由于受到经纬度、海拔高度的影响,我国东西部、南北方的气候、植被类型及生态环境(农作区、林区、草原、荒漠、高原、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们饲养的中蜂主要由野生中蜂驯化而来,而飞逃又是中蜂的主要特性之一。这是中蜂在野生状态下适应环境,维持种群在自然界长期生存的主要手段,是中蜂适应自然环境的结果。这种习性对野生中蜂在自然界的生存是十分有利的。而人工饲养以后,人们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蜂产品,中蜂的这种爱分蜂、易飞逃的特性则不利于养蜂生产。  相似文献   

6.
中蜂是我省饲养的主要当家蜂种 ,什么是它赖于生存发展的最好环境 ?是人们长期研究的课题。经过 1 987年至今在坝区饲养中蜂及到山区、半山区搞技术推广实践 ,对中蜂的生存环境及饲养管理有了一些认识 ,现把这些观点浅析如下 ,供同行参考。1、坝区中蜂生存环境与管理分析 :坝区一般是农业技术推广示范区 ,以种植农作物及蔬菜为主。农药及化肥的大量使用 ,致使蜂种资源锐减。再就是西方蜜蜂饲养多 ,中蜂生存的空间小 ,中蜂处女王在空中交尾时受到干扰 ,特别是大蜜源流蜜后期中、意蜂互盗现象时有发生 ,所以坝区的定地饲养中蜂难达到中等规模…  相似文献   

7.
程远伦 《蜜蜂杂志》2001,(11):20-20
中华蜜蜂 (以下简称“中蜂”)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地方优良蜂种 ,它适应性强 ,分布极广 ,且较分散 ,因此我认为 ,中蜂永远不会被西蜂挤垮淘汰而至种族灭绝的。对中蜂饲养价值的评价要客观、公正 ,不应老是同西蜂比较。不同物种都有它赖以生存的独有的优良特性 ,人类应该对一切物种的优良性状加以大力支持、利用。对中蜂饲养价值的评价 ,也应该以同一物种、同一生存区域进行对比 ,利用其优良性状为人类服务 ,尽力改造、制止不良因素的自由发展。为此 ,笔者建议专家、学者及行家 ,对中华蜜蜂的评价 ,可从繁殖力 (群势 )、蜂蜜产量、抗病力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中国蜂业》2017,(6):34-35
中蜂是我国大陆和海南、台湾以及近大陆岛屿生存的本土蜜蜂,学名中华蜜蜂,长期与环境相互适应,与植物共同进化,形成不同地域生态型。近百年来,中蜂生存环境的改变和认为因素的影响,使其分布区域和生存空间缩小。对中华蜜蜂生态分布与生存环境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中蜂的保护与持续利用有效措施,恢复生态环境,科学饲养中蜂,以利于中蜂的有效保护和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9.
辽宁山区中蜂的飞逃与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小波  张大利 《中国蜂业》2005,56(10):18-19
中蜂飞逃现象是蜂群躲避饥饿、病敌害及不良环境而另择新居的一种飞逃行为,是蜂群长期适应自然环境形成的一种习性,这一习性对野生中蜂的生存和发展是有利的,但对人工饲养却非常不利,给饲养者带来诸多不便,如管理不善,就会给养蜂生产造成损失.本文就中蜂飞逃的原因及预防加以探讨,供广大中蜂饲养户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分蜂是中蜂生物学物性之一,而逃群则是这一特性的另一种表现.蜂群弃旧巢飞往他处称逃蜂,也叫逃群、飞蜂、飞群,但习惯称逃蜂.土生土长的中蜂在自然生存竞争中,经过千百万年的自然选择,逐渐形成了环境良好就营巢定居,环境不佳则飞往别处繁衍生息的习性.这种逃蜂习性是有利于中蜂物种的生存.在正常情况下,蜂群基本是不会逃蜂的,在不利于蜂群的种种因子干扰下,蜂群就会逃亡,概括为如下九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随着中华蜜蜂种质资源保护政策的实施,各地中蜂养殖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中蜂养殖数量直线飙升。便捷的网络销售模式和发达的物流系统使得 "中蜂人为迁徙"范围越来越大,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长期相对隔绝的中蜂地理类型随着人类交易活动实现"融合"。看似一片繁荣背后存在极大的隐患。如今,中蜂养殖者得益于发达的网络,不同地区可以实现自由交流,导致蜜蜂养殖业相对发达的南方地区中蜂养殖户不断引入北方和西部地区的中蜂品系,  相似文献   

12.
戴元高 《中国蜂业》2000,51(6):24-24
中蜂是具有独特优良性能的蜂种。但其易飞逃特性 ,使初养中蜂的人敬而远之 ,又因中蜂往往会全场飞逃 ,大大挫伤了饲养者的信心。对饲养中蜂具有多年经验的老行家 ,则多见不怪 ,下面谈谈本人的看法。一、在野生状态下 ,中蜂以飞逃延续其种族生存无可非议在广东 ,中蜂又名“山蜂” ,“过山蜂”或“糖蜂” ,顾名思义 ,它是一个野生、半野生蜂种 ,习惯于山区环境 ,长期过着“游牧式”的生活。同一品种 ,在家养情况下就叫“家蜂” ,在山野中生活 ,就叫“野蜂”。在高温暑天 ,它飞向高山林区 ;在寒冬它飞向谷地平原 ,为了生存 ,什么地方条件好 ,有…  相似文献   

13.
谈饲养中蜂的体会广东省韶关市农业局(512026)戴元高我饲养中蜂多年,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现将我饲养中蜂的一点体会介绍如下,供同行们参考。一、人不离蜂中蜂是我国一个优良蜂种,它长期生存在山区。自生自灭,适应性强。过箱以后,在饲养管理上难度...  相似文献   

14.
长白山中蜂分布及其生产效率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长白山中峰是经济效益较高的中蜂品系,研究证明:受蜜源生态区域隔离环境的影响,形成许多小区域生态类型,目前至少有两个类型。长白山中蜂对蜜源生态环境的选择较为严格,它们生存在30多个县市的深山区春季型和浅山区秋季型蜜源生态区域,在非中蜂分布区,蜜源丰歉变化较大,中蜂不能长期生存。过去由于沿用不合理的对比方法,对中蜂形成了传统的低效益观念,本研究在调查测试大量数据的基础上,按平等合理的计算方法重新评价长白山中蜂,其生产效率比西蜂高20.7%-26.7%。  相似文献   

15.
中蜂是我国土生土长的蜂种,以杂木树为主的森林群落及传统农业的主要传粉昆虫。中蜂作为丹东地区一个固定的特殊蜜蜂种群,对本地区经济和生态效益具有重大贡献。文章通过调查分析中蜂的生存现状,发现丹东地区是中蜂理想的生存繁衍基地,开发中蜂资源潜力颇大。  相似文献   

16.
<正>中华蜜蜂,简称中蜂,是我国土著蜂种。在广阔的华夏大地,历经数亿万年的历史进化,繁衍生息而不绝。在许多物种灭绝的今天,仍然生生不息,其顽强的生命力,令人叹为观止。笔者细思其生存法则,竟与人类社会惊人相似。1计划生育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这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中蜂生命力之所以顽强,其根本原因在于实行"计划生育"的策略。用专业术语来说,称其为"量蜜抚育"。中蜂灵活根据外界蜜粉源情况进行抚育,确保整群蜂在蜜粉源短缺时不至于被饿死。众所周知,强群蜂多,采集力强,是高产稳产的保证。但是,在蜜粉源缺乏时(例如度夏期与越冬期)消耗蜂粮多,长期没有补充  相似文献   

17.
在甘肃,中蜂囊状幼虫病基本上两年发生一次,在陇东三年大流行一次。为了掌握甘肃中蜂囊状幼虫病的流行规律,笔者进行了几年调查,为有效控制中蜂囊状幼虫病提供了科学依据。中华蜜蜂是我国蜜蜂种质资源的宝贵物种,目前各地都面临着保护中蜂物种的问题,我省从中蜂囊状幼虫病流行规律性研究入手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野生中蜂主要生活在雨水较多,空气湿润、蜜粉源植物种类较多的山区、丘陵。在树洞、岩缝、土穴等防风避雨处营造巢穴。中蜂在长期的生存繁衍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生活习性。  相似文献   

19.
<正>胡蜂体躯庞大,长有铠甲般坚硬的外壳,凶暴残忍,在夏秋之季,常对中蜂造成危害。中蜂为了生存,在长期的自然进化过程中,逐渐摸索出多种对抗胡蜂的良策妙计。笔者归纳出来有以下几条:一、虚张声势法一旦发现蜂巢上空,有胡蜂盘旋欲偷袭时,数只守卫工蜂会马上进巢,通报敌情,顷刻之  相似文献   

20.
通过近几年的调查发现,我区绝大部分中蜂种性出现严重退化,主要表现在:蜜蜂个体小,采集力低,抗病力差,群势小等性状。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提高我省中蜂饲养的经济效益。我们从全国各地引进不同生态、地理条件的优质种王与本地中蜂杂交,以期培育出适合广西地理气候条件的优质蜂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