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沙棘木蠹蛾性信息素林间诱蛾活性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比较沙棘木蠹蛾性信息素不同配方的诱集效果,该文利用人工合成的性信息素组分顺7-十四碳烯乙酸酯(Z7-14:Ac)、反3-十四碳烯乙酸酯(E3-14:Ac) 和反7-十四碳烯乙酸酯(E7-14:Ac)按照不同比例配置的4种配方进行了野外诱集试验.结果表明:4组不同配方的性信息素均具有较强的诱集效果,其中平均诱蛾量最高的达17头/诱捕器,日诱蛾量最高的为11头/d,持效期达26 d,不同配方的有效诱捕距离分别达100和150 m.通过比较两种不同诱捕器的野外诱集效果发现:沙棘木蠹蛾实用新型诱捕器的诱蛾效果稍差于三角形诱捕器,但其具有使用方便、易于操作、可长时间使用等特点,诱捕器的最佳悬挂高度为1 m.用性信息素诱杀害虫作为一种高效、无毒、无污染的新方法为沙棘木蠹蛾的综合防治提供了一条崭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我国已见于记载的为害樟树的尺蛾有8种:樟翠尺蛾、三角尺蛾、尘尺蛾、金星垂耳尺蛾、樟青尺蛾、樟绿尺蛾、樟枝尺蛾、樟霜尺蛾。我们采集并饲养出14种,已订名11种:1.亚樟翠尺蛾;2.三角尺蛾;3.尘尺蛾;4.大造桥虫;5.赭点峰尺蛾;6.钩翅尺蛾;7.蒿杆三角尺蛾;8.毛穿孔尺蛾;9.小茶尺蛾;10.拉克尺蛾;11.宽带黑尺蛾。这11种中,亚樟翠尺蛾我国原订为樟翠尺蛾,4~11种是为害樟树尺蛾的中国首次报道。第1、2种作者已另文发表,本文记述3~11种尺蛾形态及简单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比较了3种配方性诱剂和3种形状诱捕器对沙蒿木蠹蛾的诱捕效果,结果表明,性诱剂顺-5-十二碳烯乙酸酯的诱芯具有很高的诱蛾活性;船形诱捕器的诱捕效果最好;诱捕器放置高度为1.6~2.0 m的诱集效果最佳;晴天诱捕数量最多。3种性诱剂(器)的诱蛾时间动态表明:性诱剂Z5-12:Ac、船形诱捕器、放置高度为1.6~2.0 m、晴天诱捕为最佳组合,效果优于单项防治措施,该结果可为合理利用性诱剂对沙蒿木蠹蛾进行种群动态监测和有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杨干透翅蛾(Sesia siningensis)在湟中县境内6月至9月为成虫扬飞期,我们在5个虫害试验区用内含顺3—顺13碳二烯醇的性信息750ug剂量杨干透翅蛾引诱剂1枚,放置在三角型诱捕器内,悬挂100个诱捕器于青杨(Poulus cathayanaRehd)树干2.5~3.5m处进行大量诱杀试验,共诱集成虫1927头,试验区被害青杨与2002年相比虫口减退率为33.94%。  相似文献   

5.
杨干透翅蛾性信息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我国西北、华北地区危害杨树主干的透翅蛾是杨干透翅蛾Sesia siningensis(Hsu)。经室内EAG测试,林间诱蛾和活雌蛾腺体提取及化学分析,证明顺3,顺13—十八碳二烯醇是其性信息素。利用人工合成的性信息素,在山西、甘肃等省连续4年大面积应用,证明可用来检测成虫羽化期和发生量、分布范围,并可降低雌蛾交配率28.1%~98.5%,平均降低42.8%~47.6%;连续3年诱蛾后,虫口密度降低38.2%。  相似文献   

6.
舟蛾科昆虫是许多树种的食叶害虫,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发生,造成了严重的生态损失和经济损失。由于性信息素的特异性强、使用简便等优点,利用性信息素对舟蛾科害虫进行综合治理是重要途径。到目前为止已鉴定出7种舟蛾科昆虫的性信息素,成分主要有顺-7-十二碳烯醇,顺-13-11-炔基-十六碳烯乙酸酯,顺-13-十六碳烯-11-炔基乙醛,顺11,顺13-十六碳二烯醇乙酸酯,顺11,顺13-十六碳二烯醛和顺11,顺13-十六碳二烯醇等。从舟蛾科昆虫的求偶行为、性信息素成分的提取、化学结构鉴定及应用等方面系统阐述舟蛾科昆虫性信息素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相似文献   

7.
橄榄皮细蛾(Spulerina sp.)在福州1a发生4代,平均各代历期:第1代45d,第2代31d,第3代46.5d,越冬代近8个月.以预蛹期幼虫在橄榄秋梢嫩茎和复叶叶轴的基部至中部上吐丝结茧越冬.越冬代成虫于5月初羽化.第1代幼虫为害春梢;第2代主要为害果实;第3代为害夏梢;第4代(越冬代)为害秋梢.其中以第2代幼虫潜食橄榄幼果所造成的经济危害最大.此虫在果上发育1个世代,其各虫态历期平均为:卵期7d,幼虫期19.5d,蛹期3.5d,雌蛾产卵前期1d.5月中旬至下旬为橄榄座果期和春梢生长期,是防治橄榄皮细蛾保果的关键时期.用特制杀虫粉炮(中国专利号90204382·X)每株大树放炮1粒,3d后重复1次,保果效果达95.22%.  相似文献   

8.
兴安落叶松鞘蛾有效积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兴安落叶松鞘蛾各不同发育阶段对环境温度变化的敏感性,进而为预测各虫期的出现时间提供理论依据。于1986年4月到1987年4月,在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对该种害虫的有效积温进行了测定;又于1987年4月—1988年10月,对所得结果进行了验证,最后表明:1—3龄幼虫、4龄幼虫、蛹、成虫以及卵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是:4.52±0.34℃、7.66±1.65℃、12.7±0.49℃、13.67±0.18℃、13.76±1.04℃;它们的有效积温分别是:1298.15±34.35日度、61.42±21.34日度;59.99±9.87日度、13.97±1.09日度、43.07±10.25日度。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 4个柑桔品种对柑桔潜叶蛾 (Phyllocnistis citrella Staiton)实验种群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各柑桔品种上柑桔潜叶蛾从卵到蛹的发育历期、存活率 ,雌成虫产卵量、产卵动态、寿命和种群生命表参数都存在明显差异 ;供试品种对潜叶蛾抗性的强弱顺序为 :福桔 >蕉柑 >雪柑 >芦柑 .福桔上潜叶蛾存活率为 2 2 .97%、产卵量 2 0 .91粒·雌 -1,均比其它 3个品种上的低 ;发育历期为 19.5 8d,比其它品种上的长 ;种群生命表参数中 ,内禀增长率为 0 .0 72 1、周限增长率为 1.0 75 d-1,均比其它品种上的低 ,世代平均历期为 2 1.5 d,比其它品种上的长 ,表明福桔对柑桔潜叶蛾抗性相对较强  相似文献   

10.
湖北地方名优绿茶香气组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分析了湖北具有代表性的8只名优绿茶的香气组分.共鉴定出117种香气组分,其主要成分为:顺-3-己烯醇、2-戊基呋喃、顺-3-己酸己烯酯、苯甲醛、芳樟醇及其氧化物、萘、顺-茉莉酮、丁香烯、顺-橙花叔醇、β-紫罗酮、杜松醇、β-杜松烯、水杨酸甲酯、(+)表-双环倍半水芹烯、雪松醇、荜澄茄油醇等;传统蒸青绿茶恩施玉露与其他烘炒型名优绿茶相比,香气组分之间差异较大,具清香味的顺-3-己烯醇、顺-3-己酸己烯酯的百分含量较高,丁酸-3-己烯酯、辛酸-3-己烯酯、4-氨基-3-甲基酚、9-亚甲基-9H-芴为蒸青茶所特有;香型相似率分析表明,栗香型名优绿茶和清香型名优绿茶之间差异较大,栗香型绿茶之间香型相似率也差异较大,而清香型绿荼之间香型相似率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