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驯养型多化性蓖麻蚕雌蛾和野生型蛹期滞育的樗蚕蛾杂交(下简称:蓖×樗)成功之后,我们曾对“蓖×蓖”、“樗×樗”(朱庆瑞)分别作细胞学观察,结果,它们都属生理的多精受精物种;前者N=14,后者(樗蚕,山东种)为13。本文将“蓖×樗”一代杂种受精过程中——成熟卵中期分裂时“染色质消失”、染色体的变异,以及精子中心体的光镜结构,简述之。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苏州蚕专校园内楼息的樗蚕,进行了细胞学观察,结果在雌蚕卵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看到26条呈短杆状的染色体,在卵母细胞减数分裂双线期看到13对平行接合的二价染色体,由此,可判定该地樗蚕的染色体为2n=26,n=13,由于在双线期未发现单价体,故推定其性型为XX—XY型。关于其生物学性状及核型分析,拟待另报。  相似文献   

3.
关于蓖麻蚕和樗蚕的杂交工作我国以俞懋襄和徐泗源两人(1942)做得最早,用这两种性状殊异的蚕杂交后,繁育到9代。朱洗,王高顺等(1956—1957)把蓖/樗杂种后代蚕(晚秋造),五龄(起饷第1天)到上簇,采取低温(18℃)育,过多蛹率显著提高。此后,作者等曾从第四造(1958年的晚秋蚕)里一部分(25%)  相似文献   

4.
对亲本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和野大麦(Hordeum brevisubulatum)及其杂种F1和BC1代体细胞染色体数和花粉母细胞(PMC)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亲本披碱草的染色体数为2n=42,野大麦为2n=28;正、反交杂种F1染色体数均为35;BC1代染色体发生了数目上的差异,变异范围为28~35,并出现很多非整倍性植株;披碱草的PMCMI二价体配对频率很高,野大麦PMCMI出版少量的四价体、三价体和单价体,但以二价体占优势;正反交杂种F1减数分裂不规则,单价体的普遍存在是造成杂交不育的重要原因;BC1代的PMCMI单价体频率较F1代有所下降,二价体频率有所增高,有些株系的环状二价体占绝对优势,这为杂种育性恢复提供了细胞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樗蚕(Philosamia cynthia Walker et Felder),又名椿蚕、小桕蚕,分布于中国、日本、印度、朝鲜、印度尼西亚等国,是一种珍贵的泌丝及食用昆虫资源.樗蚕在我国分布范围很广,主要分布于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广西、四川、台湾等省(区).樗蚕属鳞翅目、大蚕蛾科,有许多亚种,染色体数目也有不同,多数樗蚕的染色体数2n=26,也有染色体数2n=28的.樗蚕与蓖麻蚕的血缘相近,二者成虫外形相似.只是腹部的鳞毛排列方式明显不同,前者成纵行排列,后者成横行排列.二者能杂交,且杂种可育.  相似文献   

6.
无休眠的多化性蓖麻蚕母蛾配山东樗蚕雄蛾,所得的杂种,累代选育和驯化,已繁殖到第36代(朱洗,1957;王高顺等,1957,1962);蛹期休眠四个月以上,出库暖茧制种,少数个体冷藏7个月,尚未失掉繁殖力,但是,一般则以半年为度。本文就<蓖×樗>第28和32两代的休眠蛹在越冬前、后及其暖茧过程中的精子发育与无休眠的纯种蓖麻蚕蛹和樗蚕滞育蛹(解除滞育前、后)作一初步研究,为了解它们的雄性生殖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提供细胞学资料。  相似文献   

7.
对中间偃麦草(E.intermedia)和长穗偃麦草(E.elongat)的杂交种F_1的幼穗分化和小孢子发育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杂种F_1幼穗分化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可分为8个时期:初生期、伸长期、结节期、小穗突起期、颖片突起期、小花突起期、雌雄蕊形成期和抽穗始期。杂种F_1生长锥的分化具有很强的规律性:中上部的小穗最先发育,然后从中上部开始逐渐向上、向下发育,基部的小穗发育最缓慢;在每一小穗上,基部的小花最先发育,然后由基部逐渐向上发育。杂种F_1小孢子发育是一个连续分化的过程,在小孢子发育过程中有些细胞有没配对的染色体存在,有染色体粘连现象出现,在减数分裂中期Ⅰ染色体以二价体为主,但能观察到少量单价体、三价体和四价体的存在。  相似文献   

8.
在自然状态(野外)就采集的樗蚕多角病进行了调查,结果如次:(1)樗蚕在野外虽然没有泸过性病侵入,但有在茧中不化而罹多角体病的事例。(2)其多角体的大小一般为0.9~5.0m,以1.5微米左右的多角体最多。多角体的形状通常是呈三角或四角形的为多。(3)这种泸过性病毒对于樗蚕有传染力。夏期  相似文献   

9.
野桑蚕减数分裂的染色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和日本野桑蚕染色体进行了观察、研究 ,比较了中国野桑蚕卵母细胞和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前期Ⅰ染色体的形态行为 ,发现这些差异与雌雄蚕染色体是否发生交叉是一致的 ;同时在两个地区的雌蚕粗线期均发现了末端分开呈不对称的“Y”字二价体或提前分离的二价染色体 ,对其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樗蚕(臭椿蚕)的血缘同蓖麻蚕极近,很容易交配传种。利用樗蚕作原始材料培育蓖麻蚕品种,对解决越冬品种和增强体质、改进丝质的作用大。本之简介蓖麻蚕×樗蚕的一些主要性状遗传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加拿大披碱草×披碱草杂种F1的生育及细胞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22,自引:7,他引:15  
研究加拿大披碱草与披碱草种间杂种 F1 的生长、形态、花粉育性和细胞学。结果表明 ,杂种 F1 生长势明显超过双亲 ,平均株高 14 9.31cm,穗型呈双亲中间型 ,株型偏向母本 ,生育期偏向父本 ,花粉可育率 1.71% ,自然结实率0。杂种 F1 为五倍体 (2 n=5 x=35 ) ,其 PMCM 平均染色体构型为 19.0 14 +7.4 5 +0 .2 8 +0 .0 2 ,后期 有落后染色体和染色体桥等不规则现象  相似文献   

12.
绢丝昆虫染色体研究进展(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二、野蚕染色体研究的历史、现状与进展所谓野蚕(wild silkworm)即指家蚕以外的绢丝昆虫(田中,1943),多属于天蚕蛾科(saturniidae)和家蚕蛾科(Bombycidae).主要包括柞蚕、天蚕、蓖麻蚕、樗蚕、枫蚕、栗蚕、柳天蚕、姆咖蚕、惜古比天蚕、琥珀蚕、大乌柏蚕、野桑蚕及桑蟥等,而且主要分布在亚州、尤其  相似文献   

13.
辽宁地区樗蚕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饲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樗蚕(Samia cynthia Walker et Felde)是一种珍贵的泌丝及食用昆虫资源。通过室内及野外人工饲育的方法,观察分布在辽宁地区的樗蚕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发现与分布于其它地区的樗蚕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辽宁地区的樗蚕年发生1-2代,喜食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山花椒(Zanthoxylum schinifollum)、枣树(Zizyphus jujube)、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等的树叶,幼虫4眠5龄,龄期经过25-37d,饲料种类不同可造成龄期差异;以蛹滞育。人工饲育樗蚕可采用小蚕室内育,大蚕野外育的饲养形式;种茧保护可采用柞蚕(Antheraea pernyi)的种茧越冬保护技术与方法,春季种茧出库后在温度20~23℃、相对湿度75%~85%的条件下暖茧,成虫交配时间超过4h的卵孵化率较高;樗蚕的主要病害有细菌性软化病、白僵病、微粒子病,春、秋季野外饲养的樗蚕易被蚕饰腹寄蝇(Blepharip azebina)寄生危害。樗蚕茧丝的纤度为1.80~3.60dtex,茧层丝胶练减率平均为25%,茧丝中的丝素蛋白约78%。  相似文献   

14.
纤毛鹅观草与多枝赖草属间杂种的细胞遗传学分析(简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张海琴  凡星  王益  周永红 《草业学报》2008,17(3):162-165
将纤毛鹅观草与2种不同形态的多枝赖草进行属间远缘杂交,获得杂种F1植株。分析杂种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配对行为显示,纤毛鹅观草与多枝赖草的杂种染色体配对频率很低,平均每细胞仅形成1.04和2.09个二价体,平均每细胞染色体交叉数为1.50和4.50,C-值为0.05和0.16。表明鹅观草属的StY基因组与赖草属的NsXm基因组之间的同源程度很低,它们之间亲缘关系甚远。  相似文献   

15.
苏丹草与拟高粱远缘杂交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苏丹草与拟高梁杂交,获得了远缘杂种F1代,远缘杂交成功率1%左右,F1种子的发芽率约20%.F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染色体镜检为10个二价体,染色体配对正常.采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F1真假杂交种进行快速鉴定,提高了育种效率.杂种F1代大田表现对叶斑病轻感,F2代田间表现明显的抗/感分离,为苏丹草抗病育种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6.
苏丹草与拟高粱远缘杂交初报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通过苏丹草与拟高粱杂交,获得了远缘杂种F1代,远缘杂交成功率1%左右,F1种子的发芽率约20%。F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染色体镜检为10个二价体,染色体配对正常。采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F1真假杂交种进行快速鉴定,提高了育种效率。杂种F1代大田表现对叶斑病轻感,F1代田间表现明显的抗/感分离,为苏丹草抗病育种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7.
<正> 在搜集各地的樗蚕进行综合性多因素的多元杂交育种工作中,利用原产印度的远缘杂交种,育成了适合我国气候环境和饲料条件的半饲养型新品种“110”、广花黄、广四、“670”、和“681新”、“684”等。各地生产中应用结果表明,产量均较以往用的纯饲养型白茧种“申蓝”高。并提高了生命力和茧丝质量,还扩大了生产区域。现将选育经过与结果简报如后。 一、第一阶段“110”、广花黄的培育:“110"的母本为印度野生型棕红杂色种茧,父本为珠江流域广州地区原食乌桕的樗蚕与“申蓝”杂交育出的“青蓝”,茧色洁白,蚕体青黄;通过1958~1960年两个材料的远缘复合杂交,常温定向选育而成。卵色淡黄、蚁体灰黑、壮蚕白黄,熟蚕气门下线上下呈  相似文献   

18.
宋方洲  曹平 《蚕业科学》1998,24(4):221-225
以家蚕虎斑易位系ZW·^Ze的卵巢为材料,仿今井(1980)涂片法制片,Giemsa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粗线期染色体,发现末端分开呈不对称的“Y”字形二价染色体或提前分离的二价染以体,其分离较其它二价体显著提前,推测其为性(ZW)染色体,组型分析该特异性二价染色体位于第13号,这对于利用家蚕丰富的突变材料,进行染色体研究,进而绘制细胞学染色体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以桑蚕抗性品种桂蚕N2和常规品种两广二号为对象,用昆虫针在蚕体表制造创口接种新采集的核型多角体病毒(Bm NPV),研究它们感染Bm NPV的差异。结果显示两广二号的Bm NPV创伤感染半数致死浓度(LC_(50))为2.46×10~6 PDV/m L,相当于脓病末期蚕血液稀释264倍的值,属于易感品种。而同等条件下桂蚕N2的LC_(50)为2.21×108PDV/m L,相当于稀释不到3倍的值,对核型多角体病毒耐受度显著高于前者,具有很强的抗核型多角体病毒创伤感染的能力。饲养桂蚕N2能显著减少蚕期创伤感染Bm NPV的几率。  相似文献   

20.
试验根据的探索 蓖麻蚕(Attacus ricini)是鳞翅目天蚕蛾科樗蚕属的昆虫,到现在为止,我们发现樗蚕(Attacus cynthia)以外类似的种有三种,一是蓖麻蚕,一是乌桕蚕,一是小柏天蚕。小柏天蚕是我们在重庆地区发现的三种野生绢丝昆虫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