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合成及絮凝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水溶液聚合,选择浓度为65%的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为反应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为助剂,合成了絮凝剂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合成的最佳条件并评价了合成产品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合成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各因素的最佳水平依次为反应温度为80℃,过硫酸铵用量为1.6%,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用量为0.12%,反应时间为8h,引发剂用水量为9ml,所得到的絮凝剂的除浊率可以达到94.4%。并初步讨论了合成产品 PDMDAAC 与无机絮凝剂复配以及复合的絮凝效果,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以木薯淀粉、丙烯酰胺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 )为原料,用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作引发剂,通过试验得到改性木薯淀粉阳离子化絮凝剂对处理高岭土和硅藻土悬浊液的最佳配方。以高岭土和硅藻土悬浊液作为处理水体系研究该絮凝剂的絮凝性能,结果表明,最佳絮凝剂用量为4 mg/L。絮凝剂的处理水体系pH范围为4~10,pH适应范围较广,絮凝剂的处理水体系最适pH为7。通过红外分析和阳离子化度的测定,可知所得聚合物是阳离子淀粉接枝丙烯酰胺共聚物。  相似文献   

3.
以落叶松单宁为原料,通过接枝聚合反应合成了阳离子絮凝剂(TAD)--落叶松单宁-丙烯酰胺-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探讨了引发剂浓度、单体用量等因素对合成产物接枝率、转化率以及对酸性黑ATT染料脱色率的影响,采用FTIR、HPLC、EA以及SEM测定了TAD的化学结构和微观聚集形态.确定了合成TAD的较佳条件:引发剂浓度为0.01mol/L,落叶松单宁对丙烯酰胺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质量比为1∶3∶3,反应时间4h,反应温度50℃.此条件下对0.1g/L酸性黑ATT染料的脱色率为42.85%,当TAD与聚合氯化铝以质量比1∶1复配使用处理0.1g/L酸性黑ATT水样时,脱色率可达89.58%,在实际应用上TAD更适合与无机水处理剂复配使用.  相似文献   

4.
反相乳液法制备阳离子共聚物絮凝剂PD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丙烯酰胺(AM)、阳离子单体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原料,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合成了AM/DMDAAC阳离子共聚物PDA,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单体浓度为30%,单体摩尔比(nAM:nDM)为1:1,引发剂加量为单体总质量的1.0%,油水体积比为2:2,反应时间为3h。同时研究了乳化剂种类、HLB值和加量对体系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利用丙烯酰胺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胺共聚制得阳离子聚电解质.实验结果表明,在该聚合体系中大单体引发体系是两单体共聚优秀引发剂;该聚合体系的最佳条件是:单体浓度18%,引发剂用量为单体质量的1.6%,AM与DMC的摩尔配比为8:2,聚合温度30℃.  相似文献   

6.
针对辐照聚合法一步合成的阳离子絮凝剂(PDA),以景观水净化为目标,系统研究絮凝剂化学组成、粒径大小、投加量、搅拌速度、絮凝时间等因素对污水絮凝效果的影响,优化得到最佳絮凝参数,即单体配比丙烯酰胺(AM)∶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质量比)为2∶1,絮凝剂粒径 0. 20 mm,添加量为50 mg/L,搅拌速度为700~1 000 r/min,絮凝时间为2 h。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本絮凝剂对景观水的净化效果(透明度、悬浮物等)优于选购的同类污水处理剂产品。  相似文献   

7.
利用丙烯酰胺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胺共聚制得阳离子聚电解质。实验结果表明,在该聚合体系 中大单体引发体系是两单体共聚优秀引发剂;该聚合体系的最佳条件是:单体浓度18%,引发剂用量为 单体质量的1.6%,AM与DMC的摩尔配比为8:2.聚合温度30℃。  相似文献   

8.
以偶氮二异丁脒二盐酸盐(AIBA·2HCl)为引发剂,在水溶液中合成了N-乙烯基甲酰胺(NVF)与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ADMAC)的共聚物,并对产物进行了FTIR、DSC表征。在单体质量比m(NVF)/m(DADMAC)=1下,探讨了单体总质量分数、引发剂质量分数、反应温度对聚合过程及产物特性粘度的影响;考察了产物在瓦楞纸浆中的助滤助留效果。研究结果表明,NVF与DADMAC发生共聚,在单体总质量分数为20%、引发剂质量分数为0.1%、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7h的聚合条件下,单体的总转化率为96.3%,产物特性粘度为65.2ml/g、正电荷量为0.7094mmol/g;在弱碱性条件下,当NVF-DADMAC共聚物(PNVF-DA)的添加量为0.75%(以绝干浆计)时,打浆度降低23.8%、去浊率为62.7%。  相似文献   

9.
以甲基丙烯酸、丙烯酰胺、苯乙烯磺酸钠、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为单体进行四元共聚,合成出新型水溶性两性离子聚合物降滤失剂。并对合成温度、合成时间、单体加量及引发剂加量等反应条件进行了合理优化。对合成聚合物进行了抗温、抗盐、抗钙、降滤、防膨试验评价。结果表明,该合成聚合物具有较好的抗温、抗盐、抗钙、降滤以及防膨能力。在饱和盐水钻井液中的降滤失效果尤其显著,抗温能力达到200℃以上,能够满足高温钻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N,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环己烷为分散介质,吐温60为分散剂,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淀粉接枝衣康酸/丙烯酸吸水性树脂,并研究了分散剂种类、反应单体的质量比、氢氧化钠的质量、引发剂种类和用量等因素对吸水性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该工艺的最佳合成条件为:单体丙烯酸和衣康酸质量比为1.5∶1.0,引发剂为淀粉质量的3%,氢氧化钠为单体质量的40%,反应温度55 ℃,在此条件下所得吸水性树脂吸水率可达289 g·g-1。  相似文献   

11.
液体茶饮料提取技术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液体茶饮料的提取技术影响着产品的色香味和澄清度,而产品在常温下保存易产生浑浊沉淀,影响其商品价值。试验研究表明,用β-CD溶液在常温下进行茶叶提取,使提取液既能保持茶叶原有的良好品质,同时在常温下保存,也不容易出现混浊和沉淀。  相似文献   

12.
微生物絮凝剂处理淀粉废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微生物絮凝剂(MBF7)处理淀粉工业废水.结果表明,在1 L废水中投加质量分数10%的CaCl25 mL,MBF720 mL,在PH9的条件下,分别以600、400、140、70和30 r/min搅拌20s、20s、20s、2 min和3 min时反应条件最佳,浊度去除率高达96.4%.  相似文献   

13.
单环刺螠摄食节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人工养殖条件下单环刺螠Urechis unicinctus的摄食节律,试验中将粉末状饲料与水按1∶10混合均匀后形成浊液,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浊度变化,通过计算每个时段投饵1 h后养殖水体因单环刺螠摄食造成浊度的改变值,来获得各时段单环刺螠的摄食强度。结果表明:单环刺螠不同时段的摄食强度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一天中单环刺螠摄食最高峰出现在18:00,次高峰为6:00,且6:00、18:00两个时段的摄食强度显著高于其他时段(P0.05);摄食最低峰出现在3:00,次低峰为21:00,此2个时段的摄食强度显著低于其他时段(P0.05),单环刺螠摄食无明显的昼夜节律(P0.05)。本研究结果可为单环刺螠的投喂策略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通过试验建立了一种快速测定饲料耐水性的方法。由崩解仪加快饲料在水中的溃散,然后用浊度仪测其相对浊度比。结果表明:相对浊度比能全面反映饲料的耐水性能,与传统测试方法的相关系数r=0.9678;测试时间由传统测定所需的7~8h缩短为0.5h,检测重现性较好(不同样品测定的变异系数小于5%),具有方法快速、操作简便、成本低等特点,适于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兔骨骼肌肌球蛋白溶液浊度和溶解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兔肌球蛋白的质量浓度、pH值、离子强度、温度、金属离子对兔腰大肌 (pasoasmajor ,简称PM )和半膜肌 (semimembranosusproprius,简称SMp)肌球蛋白溶液的浊度和溶解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肌球蛋白浓度与浊度呈正线性相关 (R2 =0 97)。PM和SMp肌球蛋白在离子强度为 0 6的KCl溶液中 pH值为 5 5时浊度最大 ,溶解度在 pH值大于 5 0时显著上升。离子强度下降时 ,肌球蛋白溶液的浊度上升 ,而溶解度下降。在相同浓度下 ,温度升高 ,肌球蛋白溶液浊度上升 ,PM肌球蛋白在 5 5℃ ,SMp肌球蛋白在 6 0℃时 ,其浊度达到最大值 ;而温度升高溶解度下降。MgCl2 使肌球蛋白溶液浊度升高 ,溶解度下降 ;CaCl2 使肌球蛋白溶液浊度和溶解度均升高。  相似文献   

16.
不同混凝剂处理低浊水效果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某水厂水源水进行的混凝沉淀试验,研究优化不同混凝剂及与助凝剂联用对低浊水处理效果的影响,选择确定最佳混凝剂的种类和用量.试验表明,聚合氯化铝铁PAFC对低浊水具有较好的除浊效果,硫酸铝As与聚丙烯酰胺PAM联用也是一个经济可靠的方案.  相似文献   

17.
针对山区河流悬浮泥沙含量监测缺乏实时性的问题,对浑浊度及悬浮泥沙含量进行监测,分析光照强度、流速、颗粒粒径和水体含沙量对浑浊度的影响,建立浑浊度与悬浮泥沙含量的关系模型式。结果表明: 1)光照强度对浑浊度的影响最大,根据二者之间的关系,将光照强度(E)划分为3个区间:E≤6 800 lx、6 800 lx <E≤22 000 lx、E>22 000 lx,对应于3个区间,确定了浑浊度与悬浮泥沙含量的关系模型; 2)水流流速主要影响上层泥沙颗粒的分布,流速为0.16 m/s时测量区域的浑浊度大于流速为0.018 m/s时的浑浊度; 3)泥沙颗粒的粒径大于扬动流速能带动的临界粒径时,其会沉积在渠底,因此,泥沙级配中大于临界粒径的颗粒占比越大,悬浮泥沙含量越小,浑浊度越小; 4)水体含沙量越大,水沙输移过程中携带悬浮泥沙的量也越多,测量区域上层水样的浑浊度越大; 5)采用本研究确定的浑浊度与悬浮泥沙含量的3个关系模型,预测得到的悬浮泥沙含量与实际悬浮泥沙含量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7.22%、10.00%、8.58%。根据在自然条件下不同光照强度区间测得的浑浊度,可以得出该测量区域的悬浮泥沙含量。由于浑浊度可以现场连续、快速测得,所以将此方法引入山区河流悬浮含沙量实时监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大批量测定土壤样品硫含量的简单、经济、有效的方法。[方法]对氧化法提取全硫和BaSO_4比浊法进行完善。[结果]将土壤消解液消解剩余至1~2 m L,适量消解提取液(校准曲线加入等量空白消解液),加入(1+2)甘油-乙醇稳定剂、冰醋酸缓冲剂,以硝酸钡作为沉淀剂,电磁搅拌1 min,静置20 min后,40 min内在波长440 nm处测定比浊液吸光度,得到精确的试验结果。[结论]该方法可应用于高硫土壤样品中全硫的测定。  相似文献   

19.
以圆二色谱、荧光光谱、浊度、激光粒径等测试手段,研究了经不同pH碱溶处理的牦牛乳曲拉酪蛋白结构的变化.牦牛乳曲拉经pH 6.0~12.0碱溶,等电点沉淀所得酪蛋白湿凝块在pH 7.0磷酸盐缓冲溶液中溶解形成酪蛋白胶束溶液,进行酪蛋白结构测定.结果表明:随碱溶的pH增加,酪蛋白分子的二级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其β-折叠含量先增后降,α-螺旋含量先降后增,疏水性降低,与此同时伴随着酪蛋白粒径的增加、酪蛋白体系浊度降低.碱溶曲拉酪蛋白分子间的疏水作用和静电相互作用在胶束的二次形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