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影响农村配网供电可靠性的因素(1)电网规划建设水平低,结构不合理,运行方式单一。农村配网建设水平低,电网结构简单,供电面积广,客户分散,供电线路长,供电半径过长,设备先进性较差,极易造成因部分设备故障导致整条线路停电,扩大停电范围。另外,因配电线路间互带能力差,电网扩建、改造和定期轮修、轮检只能在计划停电状态下进行。因此,需加快农电配网建设,优化电网结构。(2)负荷发展不均衡。部分线路夏季、冬季负荷高峰时负载率较高,不满足N-1运行,故障发生时无法  相似文献   

2.
谈提高10kV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静 《农村电工》2008,16(1):22-22
1 影响10kV配电网可靠运行的因素 影响10kV配电网安全可靠运行有诸多因素,外力破坏占的比例最大.归纳起来,有以下主要因素:(1)外力破坏产生的影响;(2)10kV配电网的闪络;(3)10kV配电网的过电压;(4)设备故障与线路故障;(5)配电网结构不合理,健康水平较低;(6)线路缺乏运行维护与管理;(7)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尚未健全;(8)人为误操作事故等.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农村10kV配电线路中(两线一地除外),发生单相接地时,其保护大多只取零序电压报接地信号,而取零序电流等作用于接地直接掉闸的并不多。但是随着我国农村电网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单相接地保护作用于掉闸应推广应用。 1 单相接地保护作用于掉闸利多弊少 配电线路的单相接地保护,就是小电流接地保护,在我国35kV及以下的电网,为非直接接地电网。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由于接地电流很小、系统仍可以继续运行。但是电网运行中,发生单相接地时,保护装置只作用于信号,不作用于掉闸。运行人员利用重合闸寻找接地时,在没有排除单相接地故障时,接地点间歇性放电,可引起系统内部过电压。因此可能在绝缘薄弱处造成另一点接地,形成短路故障,扩大事故范围。同时也可因内部过压而损坏电器设备。另外因断线接地是人口流动频繁地点,可造成跨步电压,易出现人身伤亡不安全因素。 2 小接地电流的单相接地保护  相似文献   

4.
目前,农村电网还普便存在110 kV和35 kV变电站布点少、网架结构不够坚强,10 kV线路供电半径过长、设备老旧、故障率高、管理粗放、人员素质整体偏低等现象,最终形成了农村电网供电可靠性较低的现状,已不能满足广大农村居民的用电需求,这一情况亟待改善。1农村电网供电可靠性低的原因1.1网架原因(1)在过去的电网建设中,主要是依据当地的负荷水平来考虑是否建设变电站。农村电网由于地域广大,  相似文献   

5.
胡军 《农村电工》2015,(1):33-34
<正>1 10 k V配电网的特点(1)10 k V配电网一般都具有网架结构较薄弱、供电线路长、T接点多、分布范围广等特点。特别是农网线路,线路结构基本上是单电源树干式,而且线路分段断路器安装少,一旦线路某处发生故障,就很可能引起整条线路停电。(2)农村配电网整体运维管理水平较低,用电季节性强,用电谷期设备利用率低。(3)县供电企业在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应用方面水平较低,故障处理技术水平低,机动能力不强。10 k V配电网的这些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供  相似文献   

6.
自2000年以来,会泽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积极争取上级投资,大力推进电网建设,按照统一规划、高标准建设的原则,加快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步伐。如今,公司供电辖区已初步建成了以35kV输电线路为骨架,10kV配电线路为网络的电网格局。电网结构得到逐步改善,供电能力明显增强,有效促进了全县经济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7.
《农村电气化》2004,(5):43-43
广大居民用户在遇到故障停电时,应按不同的情况正确报修,以便有关部门及时为您提供抢修服务。一般停电有以下原因:(1)计划检修停电:电力设备在运行一定周期后,需停电进行检修维护;配合城市建设进行电网改造,需部分线路停电;新用户接电施工,也需按照计划安排停电。其停电线路会提前公布。(2)电网缺电拉电:当发电、供电和用电不平衡,出现电网超负荷运行,为了确保电网安全,部分线路需拉电、限电。(3)电力设备故障停电:电力从发电厂经过输电线路、变配电站一直到用户的许多环节,任一环节出了故障遭到外力破坏,或遇到不可抗拒的台风、暴雨侵袭等,…  相似文献   

8.
《农电管理》2005,(3):F003-F003
罗平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是罗平县行政区域内唯一的县级供电企业,电网覆盖全县六镇八乡。固定资产10525万元。有110千伏变电站3座、35千伏变电站7座。输电线路全网有110千伏线路3条.35千伏线路13条.10千伏配电线路45条。1999年,按照国家关于”两改一同价”工作的要求.公司先后两次进行农村电网改造,到目前,全县,通电户率达到99.7%.进行农村电网改造484个村。  相似文献   

9.
1农村电网线损过大的主要原因1.1结构不合理,质量低,低压台区急需改造农村电网居民居住位置较为偏远、分散;以前的农村电网规划不够合理,线路老化,设备陈旧落后,配电设备的选点很难做到以相邻负荷中心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四川省蓬溪县电网供电质量存在的问题是供电可靠性低、电压合格率低.一旦与省网解列,运行周波合格率也低.导致供电质量低的主要原因一是电力不足;二是峰谷矛盾突出;三是丰枯矛盾;四是电网发展滞后,35千伏变电站布点少,10千伏线路超出供电半径,而且是两线一地制运行,线路老化,导线截面小.由于电网是地方自筹资金建设,农民只顾眼前利益,再投资改造难度很大.为提高供电质量,我们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1.
10kV线路故障的“防”与“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力线路在实际运行中,经常发生的故障一般多为接地和跳闸,特别是在雷、雨、雪和大风等恶劣天气时,线路故障更是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电网安全、经济、优质运行.下面对线路故障的"防"与"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李鑫 《农村电气化》2022,(10):39-41
输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质量会对电网线路运行可靠性及安全性产生直接影响,属于电网安全运行的关键。实际设计环节,须要结合多种因素进行设计,获得最优输电线路杆塔结构,保证输电线路高质量运行。基于此,从杆塔结构优化设计的重要价值及杆塔荷载类型入手,分析我国输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情况,提出输电线路杆塔结构的优化设计策略及未来发展方向,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配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电网改造工程的实施,农村10kV配电线路采用中性点不接地“三相三线”供电方式,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减少了线路损耗,增强了配电线路的绝缘水平,降低了跳闸率。但采用“三相三线”供电方式的农村10kV配电线路在实际运行中,经常发生单相接地故障,严重影响了变电设备和配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14.
<正>为更好地降低低压电网线损,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网安全水平,现在农村低压电网建设都使用了绝缘架空导线。为方便电网线头搭接,确保电网全绝缘化,在绝缘架空线路建设中一般采用绝缘穿刺线夹进行导线的搭接。但是通过几年的全绝缘化电网运行情况来看,因绝缘穿刺线夹使用不当造成的故障较多,其优势变为了安全隐患,如引起主干线烧断、导线搭头线烧断等故障,对供电企业经济效益和优质服务声誉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正>在电网运行管理中,10 kV配电网是重要的管理部分,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常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线路故障情况。为了避免10 kV配电网线路故障对电网运行和客户用电造成过大影响,需要对其故障及时准确定位和处理,完成故障处理后,还需要做好相应试验工作,确保配电网线路故障得到有效消除。笔者现对10 kV配电网运行中的常见故障与解决措施进行介绍,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新农村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农村电网用电负荷不断攀升,虽然农网改造升级每年都在开展,但受各种因素影响,线路频繁停电现象仍难以避免。怎样才能提高10 kV农网线路供电可靠性,满足农村用户持续增长的用电需求,成了供电企业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笔者下面从强化电网规划、设备安装施工、设备质量、运行维护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文章运用数学原理,说明农村电网结构中“十字形接线”及多数“丁字形接线”、“串接”的不合理性,给出采用“丁字形接线”和“串接”方式分配负荷时应掌握的原则;研究使电网局部供电线路最短的优化方法和设计途径;给出电网长度优化潜力的估计方法。供农村电网设计、改造中考虑电网总长度或考虑某一局部线路长度时参考。  相似文献   

18.
要提高电网运行的经济性 ,就必须降低电力网的电能损耗。降低电力网中电能损耗的措施有许多 ,但总体可分为建设性和运行性两种。1 需要增加投资费用的建设性措施(1) 加强电网结构 ,增加线路回路或增设变压器 ,把原来的旧变压器换成节能变压器。由于线路输送功率增加 ,有一些旧线路的导线截面较小 ,以致电压损耗和线路损耗都很大。在不可能升压的情况下 ,可以更换截面较大的导线 ,或加装复导线来增大线路的输送容量 ,同时达到降低线损的目的。有时甚至还可以架设第二回线路 ,或对一部分电网进行改造。这种方法是全国电网改造中常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1 从基础入手,加强设备管理 1.1 加强电网改造,优化供电网络 县级电网规划应确定合理的、且符合本地特点的电网网架.重要的35 kV变电站应有双回电源进线,尽量避免采用单电源辐射型线路供电.中压配电网应做好负荷预测,确保有一定容量裕度,接线方式应灵活,以满足用电负荷增长和转移的需要.县城配电网重要用户较多,主干线应采用"手拉手"环网供电方式,在检修或故障时能灵活转供电;分支线路可以采用电缆线路,并通过环网柜形成小分支"手拉手"环网向用户供电,形成网格式的供电结构,进一步提高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正>电力线路主要由导线、避雷线、杆塔、绝缘子和金具等元件组成,其特点和难点是线长、面广、点多,无论架设、巡视、维修、更换和受自然天气影响,存在很多危险点。随着电网的不断建设发展,输配电线路结构错综复杂,确保线路的安全运行,做好线路工作的安全控制,对整个电网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