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提高对支气管动脉畸形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支气管动脉畸形导致咯血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进行讨论。结果该患者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确诊,采用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疗效较好。结论支气管动脉畸形不常见,确诊依靠支气管动脉造影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是目前的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急性消化道大出血血管造影诊断及介入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5例经内外科治疗未能止血的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上消化道6例,下消化道9例),先行腹腔动脉、肠系膜上、下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根据DSA表现,采用超选择性明胶海绵和弹簧栓子栓塞或垂体后叶素灌注治疗.结果 15例中,12例血管有异常表现,异常检出率为80.0%;其中8例见造影剂外溢,2例见动脉瘤样改变,2例见畸形血管团.13例经超选择插管后行介入治疗出血停止,止血成功率为86.7%.结论 选择性动脉造影对急性消化道大出血可明确病变的部位、性质,异常检出率较高,同时行介入栓塞或灌注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正确选择栓塞的靶血管和合适的栓塞剂及用量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于广东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进修期间完成栓塞治疗支气管扩张(简称支扩)大咯血文献报道不多。自1995年以来,我们对内科治疗无效、且不具备手术指征的8例患者作了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8例中,男7例,女1例,年龄37~69岁。全部病例经胸部CT证实为支气管扩张,CT示病变分市于两肺者6例,一侧肺者2例。反复咯血史7d~40年,BAE术前出血3~12d,出血量20~1500ml/d,经抗感染、静滴脑垂体后叶素及普鲁卡因等止血药物无效。1.2方法栓塞操作参照文献[1]。本文以非离子型低渗造…  相似文献   

4.
目的:用选择性腹部血管造影的方法评估不明显原因消化道出血的病因、造影表现,及介入治疗,方法:本组21例全部经手术病理证实,先前均经消化道钡餐造影、纤维内镜及繁华吉肠镜检查,并分别行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和肠系膜下动脉造影。9例行介入性治疗,采用血管收缩剂持续灌注和栓塞。结果:21例出血的病因中,血管畸形7例,平滑肌瘤8例,溃疡性结肠炎4例,克隆氏病2例,血管造表现观血管不同程度异常分布为主,其中血管畸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介入栓塞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内科保守治疗无效的消化道大出血18例使用Sedinger技术,从股动脉入口,通过血管造影明确出血部位后,采用介入血管栓塞术治疗.结果 15例选择性血管造影明确出血部位,3例经过超选进分支血管后造影明确了出血的部位,介入治疗后止血效果明显,有效率达100%,未见严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技术对颅内动脉瘤诊断和治疗的价值。方法:通过对6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进行常规全脑血管造影和旋转DSA检查;对经旋转DSA证实为颅内动脉瘤的56例进行栓塞治疗,术后行旋转DSA复查,获得一系列图像,评价诊断及介入栓塞治疗的效果。结果:65例SAH患者经旋转DSA诊断为颅内动脉瘤56例,常规全脑血管造影发现48例。全部确诊患者行介入栓塞治疗。术后行旋转DSA复查,其中43例完全栓塞.9例80%~90%栓塞.4例失败。结论:旋转DSA可更好地显示颅内动脉瘤.能够更清晰地显示动脉瘤的形态、大小、瘤颈及其与载瘤动脉的关系,为手术提供更准确的参考数据及评价介入栓塞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经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子宫肌瘤患者58例,采用Seldinger技术行双侧子宫动脉插管,造影确认后注入超液化碘油及平阳霉素乳剂(LPE)加明胶海绵颗粒阻断肌瘤血供,分别于3个月、6个月观察疗效。结果: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后肌瘤体积缩小、月经量恢复正常,贫血、压迫症状改善。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疗效显著的微创治疗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Fogarty气囊导管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疗效。方法:分析采用Fogarty气囊导管治疗42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2例中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22例肢体恢复好,2例就诊时无肢体坏疽患者术后因缺血性坏疽行肢体截除术。结论:及早的诊断及相应的治疗措施是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成功的关键,采用Fogarty气囊导管治疗该病,并结合术中术后抗凝药物治疗,是目前很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一男性病人,24岁,因车祸腹部受伤急诊。经抗休克治疗后剖腹探查,发现右肝前后叶严重挫裂伤,给予缝合、明胶海绵及凡士林纱条压迫止血。术后次晨,发生严重的继发性出血,急行肝动脉选择性造影,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动脉栓塞对不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破裂急性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32例不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破裂急性出血患者,行肝动脉栓塞(TAE)或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治疗。结果 32例患者全部成功止血,无一例死亡,术后1个月生存2例(6.25%),3个月生存12例(37.50%),6个月生存13例(40.63%),1年生存5例,1年生存率达到15.63%。结论肝动脉栓塞对不可切除肝癌破裂急性出血的治疗安全有效,且可创造二期切除等进一步治疗条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子宫动脉栓塞(UAE)治疗有症状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30例有临床症状并经超声确诊为子宫肌瘤的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分别于UAE治疗后第1、3、4、6个月行B超复查,测量子宫肌瘤体积大小及多发性子宫肌瘤的数目变化,了解栓塞后子宫肌瘤体积的缩小情况;并于栓塞术后3个月及6个月随访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综合评价UAE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结果:本组UAE手术成功率为100%,栓塞后3个及6个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者占100%,完全消失者分别占80.0%和90.0%,平均肌瘤体积缩小分别为62.8%和89.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UAE治疗子宫肌瘤具有创伤小,疗效好,安全性高,可保留子宫及生育能力等优点,易为患者所接受,是治疗子宫肌瘤的新途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伍益  黄鸿镳 《湛江医学院学报》2001,19(2):142-142,144
目的:提高脑内动静脉畸形(AVM)的治疗水平。方法:对经手术或数字或减影血管造影检查(DSA)、病理证实的32例AVM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择期手术切除(包括栓塞后手术5例),10例急诊手术切除AVM及清除血肿,6例经栓塞加r-刀/或X-刀治疗,2例经单纯r-刀或X-刀治疗。保守治疗2例。32例中22例完全恢复工作能力,6例部分恢复工作能力。2例遗有部分肢体功能障碍.2例死亡。结论:对于不同部位、不同大小的AVM,可分别采用栓塞加放疗、栓塞加手术治疗;而急性血肿者,为挽救患者生命多在清除血肿的同时切除AVM。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肺曲菌球病(曲菌球)的咯血特点,以利临床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回顾1984年4月至2008年2月经病理确诊曲菌球26例,术前曾以咯血行止血治疗,随机选择曲菌球同期以咯血入院止血治疗的肺结核(结核)30例、干性支气管扩张症23例作为对照,对三种疾病的咯血症状、用止血药情况等进行比较。结果:曲菌球大量咯血者占69.23%(18/26),结核小量咯血为优势占73.33%(22/30),支气管扩张症大量咯血者为47.83%(11/23),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发现曲菌球与支气管扩张症咯血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曲菌球有6例使用5种以上促凝血药物药物,结核只有6例使用4种药物,支气管扩张症组最多为3种药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曲菌球使用脑垂体后叶素止血天数为81d,结核为21d,支气管扩张症为25d,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菌球具有咯血量大,持续时间长,且易反复,药物止血较为困难等特点,对提示临床早期诊断曲菌球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应用血管内介入技术,对支气管肺癌进行动脉灌注治疗的效果.方法:本组268例均用血管内介入技术穿刺插管,对患侧行支气管动脉造影,在明确诊断与观察病变部位血管结构等以后,经导管灌注联合化疗药物.结果:通过介入化疗药物治疗,选择作用机制不同的各种肿瘤敏感性药物联合使用,使其细胞毒性作用协同,而副作用不增加.在近期疗效达71%.结论:经动脉灌注化疗术是通过导管选择性将药物直接注入肿瘤的一支或多支供血动脉,以达到提高肿瘤组织药物浓度,增加抗肿瘤作用的目的.同时,还可以减少体循环和正常组织的药物分布,使全身的副作用降低.因此,介入治疗已成为肺癌综合治疗中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我院自开展介入放射学以来,采用Seldinger插管技术股动脉穿刺,经导管超选择性动脉栓塞,已成为某些血管瘤和肿瘤进行治疗或辅助手术治疗的一种方法。由于颅内脑膜瘤多有丰富颈内、外动脉供血,手术分离困难及结扎供血动脉较费时。但若术前作颈外动脉栓塞,则术中出血减少,有利手术进行。我科自1991年~1992年为颅内脑膜瘤术前作颈外动脉栓塞7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85例脑动脉瘤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诊断与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85例脑动脉瘤行MSCTA、DSA诊断与治疗。结果85例中MSCTA共诊断出脑动脉瘤95个,DSA诊断出脑动脉瘤96个,术后确诊为脑动脉瘤96个。MSCTA漏诊1例,诊断符合率为99.0%(95/96)。43例行血管内电解可脱弹簧圈(GDC)栓塞术治疗,42例行开颅脑动脉瘤夹闭术。84例临床治愈出院,1例行开颅脑动脉瘤夹闭术者术后3d因脑水肿而死亡。结论MSC- TA是无创伤、安全、快速、简便的脑动脉瘤检查方法,以其诊断结果为依据选择治疗方案效果好,可作为颅内动脉瘤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血管介入治疗术中灌注药物或栓塞物致脊髓损伤的副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596例918人次进行动脉化疗灌注治疗的资料。结果:596例中有5例出现脊髓损伤,3例发生在支气管动脉灌注(BAI)术,另2例分别发生在支气管动脉栓塞(BAE)和经腰动脉化疗栓塞术中。由对比剂引起的脊髓损伤有1例,单纯BAI灌注引起的2例,化疗栓塞引致的为2例。结论:液状或直径较小的固体栓塞剂、具血管毒性的药物容易引起脊髓损伤;直径较大的固体栓塞物不易引起脊髓损伤,即使出现脊髓损伤,其程度也较轻,术后恢复快。在可能会出现脊髓损伤的情况下,导管超选择越过危险血管是首选,如无法超选择时,选择血管毒性较低的药物及直径较大的固体栓塞物是较为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肝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栓塞治疗(附3例报告)罗祖光,梁立华,陈义雄茂名石化职工医院放射科,茂名525000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湛江524001肝动脉瘤破裂常表现为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诊断及处理较为困难。经肝动脉栓塞治疗肝动脉瘤破裂报道较少[1],现报...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脑动静脉畸形(AVM)急性期出血后的诊断及急诊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对1998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21例经脑血管造影和(或)病理检查证实为脑AVM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按GOS评分,恢复良好14例,轻残4例,重残l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例。结论正确外科处理能够提高脑AVM破裂出血的治愈率,降低伤残率和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聚乙烯醇(PVA)对子宫肌瘤栓塞的疗效。方法:子宫肌瘤30例行单侧股动脉插管双侧髂内动脉及选择性双例子宫动脉造影以了解肿瘤供血后.使用PVA栓塞双侧子宫动脉并随访3—36个月(平均13个月),采用B超或MRI考核疗效。结果:瘤体无变化者3例,完全消失者3例;瘤体缩小60%--90%者11例,30%--59% 13例;6个月复查平均比术前缩小4.1cm(65%);临床症状消失21例,明显改善8例,无改善1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PVA对子宫肌瘤栓塞有安全、易于注射、疗效好等优点,特别以选择PVA颗粒直径300--500μm为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