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提高中长期水文预报的精度和可靠度,采用周期均值叠加、平稳时间序列和人工神经网络3种方法,建立抚仙湖流域年降雨量中长期预报模型,通过对比分析,探究适用于抚仙湖流域的中长期水文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2.
水文信息化是水文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标志,水文信息化将基本形成地表水、地下水共管,水量、水质并重,全方位、多功能的"大水文"服务系统,实现水文信息采集自动化、信息传输网络化和信息处理智能化,为防汛抗旱和水资源管理提供了及时准确的数据支撑保障。以"大水文"发展需求为驱动,依托信息网络新技术,站网规划、信息共享、应用开发以及网络通信等方面对水文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3.
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作用的耦合模拟在一个地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管理中是十分重要的。本文梳理并分析了地表水与地下水耦合模拟中的主要问题、主要方法以及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度的主要策略,认为分布式水文模型对较长时空跨度的地表水与地下水水文循环进行耦合是未来水文模拟的重要方向,以流域为尺度的地表水地下水联合模拟调度将成为提高水资管理水平、保障水资源安全的重要手段,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大,流域整体水循环模拟必须综合考虑人类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SRTM DEM,对大凌河流域地表水文进行自动模拟。[方法]以大凌河流域SRTM DEM数据为支撑,在ArcGIS Model-Builder环境下构建大凌河流域地表水文模拟模型。[结果]地表水文模拟模型实现了大凌河流域范围的自动划分和大凌河流域水系的自动提取。同时,也更加便捷地解决了水文模拟中DEM填洼阈值和河网提取阈值的选择问题。大凌河流域范围划分准确,大凌河和相应Ⅰ级支流的提取结果与实际水文情况十分接近,但旁系小支流末梢的提取效果有待改进。[结论]该研究为今后地表水文的模拟提供了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洪水预报实践中,降雨在流域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一直是影响预报精度的主要问题之一,这一问题在我国半湿润、半干旱及干旱地区尤为突出.本文提出了一种针对非均匀暴雨空间的洪水预报方法,按照非均匀暴雨中心的空间分布,可以将流域划分为"暴雨核心区"和"非暴雨核心区",分别采用不同的水文模型参数进行产汇流计算.该预报方法可充分利用流...  相似文献   

6.
河川径流水文干旱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河川径流记录,应用Kriging优化内插方法,按照游程理论及截距法分析干旱历时、干旱烈度及其条件概率等特征值,评价区域水文干旱,为干旱预报和水文资源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石羊河流域中游3条河流的3个水文代表站1961—2017年逐月实测的流量数据,采用标准化流量指数、游程理论来获得干旱事件的特征指标,研究了石羊河流域水文干旱历时、烈度、强度及水文干旱时序和频率演变特征。结果表明:近57年石羊河流域干旱历时、干旱烈度和干旱强度的变化不是很一致,石羊河流域中游干旱历时20世纪70年代最长,20世纪60年代最短;干旱烈度和强度都是20世纪90年代最强,最弱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从干旱时序分析,石羊河流域中游年SDI变化总体上表现为在波动中呈增加趋势,但增加幅度很小;从干旱频率分析,石羊河流域中游水文干旱发生的概率很高,年水文干旱发生的频率高于四季水文干旱发生的频率,四季水文干旱发生频率最高的是夏季。  相似文献   

8.
传统水文模型在水量模拟实践中取得了一些满意的结果,但由于传统水文模型大多不能反映下垫面特性对降雨径流过程的影响,从而限制了其在更广泛涉水领域的应用和发展.本文在地貌形成理论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流域内地形、植被、土壤、土壤水分参数等因素对流域蓄水容量空间分布的影响,提出了基于栅格蓄水容量空间变异的分布式水文模型.  相似文献   

9.
文章针对黑河流域水文监测能力薄弱的实际情况,规划构想改造干(支)流关键水文站、地表水、地下水水质监测站等;建设基于RS全流域生态信息监测系统以及补充建设流域遥感监测中心;加强中游灌区等重点用水区域地表水、地下水引用信息监测站等;加强干流中下游地区地下水监测,建立地下水监测站网等。为黑河流域治理保护与开发提供详实的基础数据和科学的管理工具,提高决策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0.
雨量站分布不均匀流域的降雨径流预报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传统方法难以可靠预报雨量站分布不均匀流域的次降雨径流量这一水文预报难题 ,探讨了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用于该类水文预报问题的可能性。实例研究表明 ,以次暴雨量及其前期影响雨量为输入、次暴雨径流总量 (净雨量 )为输出的 BP网络模型 ,预报的相对误差比蓄满产流模型预报的相对误差平均低 9.2 % ,这说明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可作为雨量站分布不均匀等雨量观测存在系统偏差或不足流域的降雨径流预报模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基于SWAT模型,构建资料缺失条件下的综合干旱指数,为干旱特性的多角度分析提供支持。【方法】以甘肃省金塔河流域为研究对象,依据1981-2017年水文气象资料建立流域SWAT水文模型,通过SWAT-CUP对模型参数进行率定与验证,将模拟的土壤湿度、蒸散发数据与实测降雨、径流数据相结合,运用嵌套Archimedean构造联合多个干旱变量,构建参数化的气象-农业-水文综合干旱指数(comprehensive drought index,CDI),并分析所构建CDI的适用性。【结果】SWAT模型模拟的金塔河流域径流值与实测值吻合良好,率定期和验证期的确定性系数(R2)与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ENS)均高于0.7,且不确定性分析指标P>0.7、R<1.5,均在可接受范围内,调整后的模型参数可用于描述金塔河流域的水文过程。所构建的参数化的气象-农业-水文CDI的干旱监测结果与实际干旱事件的发生基本一致,且能够监测到仅有1种或2种干旱发生的干旱区域,可同时表征气象干旱、农业干旱、水文干旱,能从多个角度反映干旱特性。CDI对金塔河流域东北部的气象干旱、农业干旱、水文干旱的监测能力较强;年尺度的CDI对气象干旱、农业干旱与水文干旱的监测能力强于季尺度与月尺度。【结论】所构建的CDI适用于金塔河流域气象-农业-水文综合干旱的监测,可为该地区干旱监测及旱灾预警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2.
通过流域水文循环实验模拟,观测小区域降水量、径流量等水文要素,同时获得不同土壤质地水分特征参数及土壤物理参数,概化小区域产汇流过程,建立小尺度水文循环模型,进行小区域降水径流模拟,并探究土壤水分的资源属性。以不同条件下的土壤水动态分布情况为主题,以小区域为对象,通过流域降水——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转换的水循环机理研究,建立小区域的水循环模型,研究不同下垫面条件下土壤水分动态变化机理,为缺水地区的水资源总量评价和高效利用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一、水资源概况1.河流水系及水资源阿勒泰地区额尔齐斯河流域,地表水资源量为123.44亿米3,占全疆地表水资源量(816亿米3)的15%。水量仅次于伊犁河,居新疆第2位,号称新疆第2大河。流域内分为3个水系,额尔齐斯河水系、乌伦古河水系、吉木乃诸小河水系。其中,额尔齐斯河水系地表水资源量111.04亿米3,占总流域水资源量的90%,主要由克兰河水系、布尔津河水系、哈巴河水  相似文献   

14.
针对湖南省实际的防汛业务需求,利用自然流域法将湖南省的中小河流域划分成湘、资、沅、澧以及洞庭湖五大流域,使用湖南省2008—2018年27个水文控制站的水位数据及同期湖南省97个国家气象站点实况与格点融合降水产品,研究了湖南省中小河流域强降水与洪水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一个基于流域降水的水位预报模型。通过2019年7月6日至13日湖南省强降水与洪水实例对该预报模型进行了应用与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在此次强降水与洪水过程中,湘、资、沅、澧四大水流域的水位预报峰值及变化趋势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表明该模型对水位预报效果较好,在业务应用中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结合叶尔羌河流域现行的分水比例和分水制度,考虑到流域的实际灌溉引水情况,对叶尔羌河流域各用水单位的多年引水资料、地表水可利用量进行复核,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叶尔羌河流域较为实用的灌溉分水模型。认为该模型对流域分水和各用水单位水量的优化配置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6.
利用遥感蒸散发资料和半分布式水文模型,解决传统集总式水文模型在大尺度流域无实测蒸散发资料和下垫面不均匀条件洪水模拟精度不高问题。以三江平原七星河流域为研究区域,利用集合卡尔曼滤波(EnKF)根据参证站(宝清站)实测蒸发数据对七星河流域遥感蒸散发数据作同化处理,将同化后遥感蒸散发数据输入半分布式水文模型中作洪水模拟。结果表明,遥感蒸散发数据可为无地面蒸发测站地区提供有效蒸散发数据,半分布式水文模型分析七星河流域下垫面不均匀特征,可满足洪水预报要求。  相似文献   

17.
基于DEM的涑水河流域地表水文特征模拟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西省运城市涑水河流域为例,在介绍基于数字高程模型提取流域水文特征方法的基础上,运用ArcGIS软件Arc Hydro Tools扩展模块,采用SRTMDEM数据对流域地表水文特征进行模拟和分析。提取了涑水河流域河网、流域盆地等水文信息,为该流域的生态环境演变、植被生长、土地覆盖等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根据秦安县境内西小河流域地表水利用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水量平衡分析,西小河流域水资源利用存在季节性缺水问题。经计算分析,在修建调蓄工程后,可使各水平年水量均能满足秦安县居民生活和灌溉用水。  相似文献   

19.
从小流域滑坡的形成机理出发,将目前广泛应用的极限平衡法和基于DEM的水文分布模型有效地集成,构建滑坡预测的水文—力学模型,确定小流域滑坡灾害的水文因子临界值,结合GIS技术进行模型的运算和滑坡稳定性分区,建立了适合广东小流域的滑坡灾害预测模型,并以程江上游的小流域为例对模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0.
非点源污染模型在土壤侵蚀模拟中的应用及发展动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近年来 ,随着计算机和地理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非点源污染模型在土壤侵蚀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该文通过对不同模型的背景、功能、应用范围以及优缺点的分析 ,对国外较为常用的 8个土壤侵蚀模型进行了全面综述 .这些模型包括用于预测预报的RUSLE ,WEPP和EPIC ,用于流域水文过程模拟的SHE ,CREAMS和ANSWERS等 ,还有用于流域管理措施评价的AGNPS和SWAT等 .通过对不同模型应用现状的分析 ,提出了土壤侵蚀模拟模型在BMPs评价、湿地水文以及生态系统缓冲带泥沙及营养元素运移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