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杜艳娣 《现代农业》2011,(11):27-27
1980年,朝阳县完成了第二次土壤普查,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技术资料。特别是对耕地土壤的养分状况进行了一次认真的总结,给出了土种的平均养分状况;时至今日,近25年来.通过农业部耕地地力评价项目,采用科学方法,将耕地土壤的养分状况重新测定,并同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相比较.本文主要对朝阳县不同类型土壤有机质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对指导农民科学施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主要根据宝鸡地区土壤养分状况,通过土壤养分测试,采用"地力分区配方法、养分平衡配方法、肥料效应函数配方法",确定不同区域、不同作物的氮、磷、胛及微量元素配方施肥,并提出科学的施肥指导及技术实施方案,采取合理措施予以大面积推广应用,以提高宝鸡地区农作物产量及品质。  相似文献   

3.
1 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简介 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包括土壤中11种大、中微量元素的速效含量的测定,土壤对8种主要营养元素的吸附研究,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其特点是在评价土壤养分状况时,考虑了土壤中11种大、中、微量元素的综合平衡和土壤对8种主要营养元素的吸附固定能力及对施用肥料有效性的影响,判断土壤中存在的养分限制因子,用以指导不同作物施肥推荐.  相似文献   

4.
通过抽样调查富阳、平湖、长兴、慈溪等几个芦笋产区种植农户的施肥情况、不同种植年限的芦笋园地土壤养分状况,对芦笋园地的施肥现状和养分状况进行描述,并提出施肥建议,以期指导芦笋科学施肥,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为了了解江西省毛竹林土壤养分状况,采用常规和土壤养分系统研究法,分析了不同分布区毛竹林土壤理化性质和养分吸附特性。结果表明:不同分布区毛竹林土壤理化性质不同,但只有容重差异显著。容重以于都最大,崇义较小,土壤孔隙状况与之相反,持水性能变化规律不明显。不同分布区Fe、 Mn、 S和B较丰富, N、 P、 K低于临界值;崇义和兴国土壤Ca和Mg、于都土壤Zn、铜鼓土壤Ca、 Mg、 Zn和Cu均低于临界值。不同分布区间,于都土壤P、 K和Cu吸附率最高, S、 Mn、 Zn和B吸附率分别以铜鼓、贵溪、兴国和崇义最高;兴国土壤K、 S、 Cu和Mn吸附率最低,铜鼓土壤P和Zn吸附率最低, B吸附率以贵溪最低。土壤理化性质对不同养分元素的影响不同;容重与土壤孔隙状况、容重与持水性能、有机质和pH与养分吸附率的相关性呈相反的趋势;养分元素吸附率与该元素养分含量呈不同的相关关系,有正相关( Mn和Zn)、负相关( S和Cu)和相关性不明显( P、 K和B)。不同分布区养分元素含量的缺乏和丰富状况不同,在指导实际生产中,应充分考虑土壤养分状况和土壤对养分元素的吸附作用,采取合理的养分管理措施,从而达到环境友好、可持续的毛竹林经营。  相似文献   

6.
富裕县耕地土壤养分状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不同土质和不同土壤类型的化验分析,了解富裕县土壤的养分状况,并分析当前耕地土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耕地改良的对策与建议,以为土壤状况得到充分改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四湖涝渍稻田土壤养分状况与微生物数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湖北省潜江市高场示范区 7个不同渍害度稻田的土壤养分状况与微生物数量 ,经显著性测试及回归分析 ,结果表明涝渍稻田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养分状况的垂直分布有一定差异性 ,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养分状况呈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田保书 《河南农业》2016,(22):19-20
正在国家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的带动下,按照"增加产量、提高效益、保护环境"的要求,根据土壤测试结果和大量田间试验示范信息,对本区不同土壤、不同地域、不同产量水平、不同作物提出了不同施肥配方,以期在指导农民科学合理施肥方面发挥一定作用。一、依据土壤养分化验结果根据5年(2009—2013年)的土壤测试结果分析,梁园区土壤养分的基本状况如下:(一)土壤pH值  相似文献   

9.
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其养分状况直接影响着植物的养分吸收和利用。养分管理直接影响了作物的生长周期和生理过程,进而对产量产生显著影响。适当的养分供给能够促使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提高产量。土壤养分的管理还对作物的品质产生深远影响。不同养分含量和比例的土壤对作物的营养成分、口感和外观等品质特征产生显著差异。因此,科学合理的土壤养分管理策略是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为研究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对于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测土配方施肥是摸清作物需肥规律、土壤养分状况和供肥性能,依照配方施肥技术原理,通过开展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获得、校正配方施肥参数,建立不同作物、不同土壤类型的配方施肥模型。采取"测土→配方→配肥→供肥→施肥技术指导"一体化的综合服务技术路线,根据土壤测试结果和  相似文献   

11.
新疆南疆棉花生态平衡施肥决策支持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周保平  陈立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6):12712-12712
阐述了生态平衡施肥的概念、原理,按照生态平衡施肥原理建立新疆南疆棉花生态平衡施肥决策支持系统,同时介绍了系统设计、系统功能,该系统能根据测定土壤养分状况给出不同土壤及生态因子的生态平衡施肥方案,从而实现棉花生产管理的定量决策。  相似文献   

12.
以乾安县苏打盐碱土为例,探讨了不同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4种不同恢复程度苏打盐碱土中的土壤养分和有机质基本呈现随恢复程度不同上、中、下层明显增加的规律;随着土层厚度的增加,土壤中的养分和有机质含量呈现下降的趋势.盐碱土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养分和有机质呈现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陕北南部塬区苹果施肥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永春  王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5):17082-17085,17166
[目的]为高产、高效、土壤培肥和农环保护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3414"完全实施设计方案,探究延安南部塬区土壤养分指标和施肥指标体系。[结果]研究不同处理下苹果的收获产量,制定、修正苹果地土壤养分丰缺指标,评价土壤养分状况,制定推荐施肥。[结论]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必须建立或重新校验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建立相应的推荐施肥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百里杜鹃景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方法]选取矿区附近的土壤测定其重金属含量,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和环境指数法对其进行潜在生态危害评价和环境容量分析。[结果]重金属对矿区附近的土壤已造成不同程度的生态危害,尤其是Hg和Cd,其中离矿区较近的位置达到了高生态危害水平,土壤环境对重金属的承载力很低,处于警戒水平或无容量状态。[结论]在开采百里杜鹃矿产资源的同时,应尽快着手治理景区内土壤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甘肃3个主要生态区小杂粮的施肥情况抽样调查,结合相关的统计资料分析,表明调查区农户对于小杂粮的肥料投入不足且不合理,同时存在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16.
选择3种植烟土壤(酸性、中性及偏碱性),设置禾本科秸秆与化肥配施,单施化肥等处理,通过对植烟土壤根区氧化还原电位(Eh)的原位测定,研究施用有机物对植烟土壤根区Eh、烤烟吸收矿质营养效率和烟叶质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施秸秆能提高土壤根区的Eh,显著增加烤烟的营养效率吸收以及增加烟叶的产量和产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植被系统退化过程中土壤质量的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方法]在贵州花江喀斯特地区,按照植被退化程度的不同,对森林、灌丛、荒草地3种类型分别进行采样,筛选适合的土壤质量指标对生态环境影响进行评价。[结果]随着喀斯特地区植被的退化,土壤pH值、有机质、氮、磷、钾养分含量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土壤毛管孔度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水分含量逐渐减少,土壤环境向旱生、贫瘠方向演变。以喀斯特植被演变过程中土壤有机质、有效氮、磷、钾养分、土壤物理性质等指标定量评判土壤质量退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大致分为3个等级。[结论]植被退化度越高,土壤质量退化严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越明显。  相似文献   

18.
土壤养分速测与常规分析反演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石灰性褐土上,根据不同肥力状况,采集0~20cm具有代表性的混合土样,分别采用常规分析与速测法对各土样中NO3--N、NH4+-N、速效磷和速效钾进行测定,以探索速测与常规分析法测定值间的反演模型。通过回归分析对数据的处理、统计分析,表明两种方法测定值间相关性显著,并建立了它们之间的反演模型。  相似文献   

19.
安昀  罗才军  王应军  慕琳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4586-4588
[目的]摸清一级阶地土壤的养分状况和变化规律,为该区域测土施肥提供参考。[方法]在汉江一级阶地上对灰潮沙土、灰潮油沙土、灰潮泥土3个土种各采集40个样品,进行土壤理化性质测定及对比分析,分析汉江一级阶地不同类型灰潮土肥力的差异性。[结果]在汉江一级阶地由近代河流冲积物发育而成的灰潮土上,从阶地前缘的灰潮沙土向远阶地后缘的灰潮泥土,pH值逐渐降低,由石灰性向中性趋近,有机质和氮磷钾含量则逐渐升高,土壤肥力逐渐上升。3种土壤均缺钾。[结论]汉江一级阶地3种灰潮土类型的肥力存在着差异,在生产实践中应根据不同土壤类型的养分状况采用不同的施肥模式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香格里拉大峡谷土壤资源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云南西北部横断山系的香格里拉大峡谷土壤资源利用现状、土壤特性以及土壤利用格局改变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香格里拉大峡谷土壤类型多样,林下土壤土层深厚,粘粒含量高,养分丰富.土壤发育过程以高山寒冷环境下的有机质积累为主,有机炭含量较高,20cm以下的土壤深层仍高达7.3%.尽管气候寒冷使土壤利用性能受到限制,但开发为农业利用土壤后表层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从12.1%降至2.9%,耕后的撂荒地下降了5倍,过牧超载、自然干扰如火灾也引起土壤养分下降.针对土壤退化状况和土壤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提出了香格里拉大峡谷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保护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