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鸡肌胃腐蚀症又称肌胃溃疡、黑色呕吐病、黑胃病,主要发生于鸡,尤其是2—8周龄的肉用仔鸡。它的特点是,肌胃类角质膜被腐蚀,肌胃粘膜出血、糜烂、溃疡,甚至肌胃穿孔;腺胃肿大、变红,胃壁变厚,腺胃乳头明显突起;肌胃、腺胃以至嗉囊的内容物呈暗棕色或黑色;倒提病鸡时,从口中流出黑色水样物。  相似文献   

2.
鸡肌胃糜烂病(CGE)又称肌胃腐蚀病、黑色呕吐病,是由于喂饲劣质鱼粉或饲料中鱼粉搅拌不均,用量过大而诱发的疾病。主要发生于2-8周龄的肉用仔鸡。临床特点为肌胃类角质膜被腐蚀,肌胃粘膜出血、糜烂、溃疡,甚至肌胃穿孔,腺胃肿大、变红,胃壁变厚。腺胃乳头明...  相似文献   

3.
鸡苍白综合症(或称吸收障碍综合症)早在雏鸡一周龄时即可发生。此病在成年母鸡中已有报道。肉用仔鸡和肉用系种用新母鸡的苍白综合症显示出综合的症状和病变。通常并非所有的症状和病变仅发生于一个鸡群中,而是在同一地区内的几群鸡中都可见到。一般症状身体色素沉着区域的色素消失是最普通的症状。与此同时或此后迅速出现的其它症状和病变有羽毛粗乱、前胃肿胀和(或)坏死、肌胃变小或松弛、出血性肠炎、肠道臌气,食物不  相似文献   

4.
鸡的肌胃糜烂病主要发生于肉用仔鸡。其特点是肌胃糜烂和溃疡,甚至穿孔,腺胃、肌胃和肠道含有黑褐色的内容物;病鸡表现食欲减低、消瘦,呕吐黑色物,所以又叫做鸡的黑色呕吐病。不同年龄的鸡均可发生,一般多发生于1~5月龄之间。此病的死亡率虽然不高,但严重影响肉鸡增重,给  相似文献   

5.
前言代谢能和粗蛋白水平是鸡饲养标准中的两项基本指标。以肉用鸡为例,美国科委(NRC)的《家禽营养需要》(第七版)中规定肉用仔鸡日粮代谢能为3,200千卡/公斤,0—3、3—6、6—9周龄日粮粗蛋白含量分别为23%、20%、18%。我国《鸡的饲养标准试行方案》中,推荐肉用仔鸡0—4周龄日粮  相似文献   

6.
肉用仔鸡组织滴虫病的发生和防治李思宇(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066600)组织滴虫病又称黑头病,其主要特征是盲肠发炎和肝脏表面有坏死病灶,4~6周龄幼鸡最易感。肉用仔鸡饲养周期短,一旦发生此病,增重减慢,死亡率增高。现将某鸡场发生该病及所采取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在肉用仔鸡生产过程中,由于发生某些疾病,不但直接影响仔鸡的生长、发育,甚至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本文仅就肉用仔鸡生产过程中,多发病或常见病的周龄、病的种类及发病的某些规律做了调查分析,望能对肉用仔鸡生产有一定参考作用。材料来源和方法调查对象以本研究所1988年8月20日—11月2日饲养的两群共1,900只日龄相同的AA肉用仔鸡,在同一环境中,按肉用仔鸡营养标准配给混合饲料。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目的是以腹脂和估计的总体脂作参数,来确定8周龄以上肉用仔鸡的最佳屠宰期。两次试验的试验鸡群来自两个品系的360只肉用仔鸡,分为两组从6周龄饲养到16周龄。每周随机选取8只屠宰(4(?),4(?))、去毛。然后从直肠和肌胃附近斜切下一肉块(与椎骨呈45°),但肠间脂肪不取出。用回归方程,根据脂肪重估计总体脂肪量。对不同性别和品系  相似文献   

9.
美NRC推荐肉用仔鸡的含硫酸氨基酸需要量为,0~3周龄0.93%;3~6周龄0.72%;6~8周龄0.60%。而肉用仔鸡的含硫氨基酸需要量受诸如莫能菌素等药物的影响,为评价在实际生产中3~6周龄肉用仔鸡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了解肉用仔鸡的发病特点与疾病的发生规律,掌握肉用仔鸡的疾病防治技术,才能更好地进行饲养管理,更大程度地发挥其经济效益。1肉用仔鸡生长发育特点1.1生长速度快、饲养周期短、饲料报酬高:一般肉用仔鸡孵出时体重为40g左右,由于全价饲料的广泛应用,肉用仔鸡的育雏期(0~3周龄)  相似文献   

11.
现有国家标准GB5916—86,是把肉用仔鸡生长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0~4周龄,第二阶段是5周龄至出栏。我认为对肉用仔鸡的这种阶段划分方法不利于在其配合饲料中使用生长促进剂和某些药物添加剂,生产颗粒饲料时尤其如此。同时也不利于饲料厂生产更符合肉用仔鸡生长发育需要的全价配合饲料。因此建议有关部门考虑修订。修订时,可将原两个阶段改分为三个阶段:0~3周龄,4~6周龄,7周龄至出栏。这样划分有以下优越性:第一,饲料厂在加工第一阶段用配合饲料时(尤其是颗粒饲料),可以有效地使用生长促进剂,避免用户补加的额外劳动。第二,饲料厂在加工第二阶段用饲料时,除使用生长促进剂外,还可以有效地使用某些驱虫保健类药物。例如,肉用仔鸡球虫病一般在两周龄以后暴发,如果饲料厂在两周龄以前的肉用仔鸡饲料中添加抗球虫药物,不仅浪费而且有时还会引起肉用仔鸡中毒死亡。第三,饲料厂在加工第三阶段用饲料时,可以  相似文献   

12.
自1923年美国开始饲养肉鸡以来,软腿是一种常见的病症,主要发生在4—5周龄的雏鸡(最早可见于1周龄,最晚可见于16周龄)。发生率低者为百分之几,高者可达10—20%。本症开始时腿呈X 型或O 型弯曲,对站立及活动没有严重障碍。随着症状加剧,站立逐浙困难,用膝行走,严重影响采食和增重,并常伴随发生肠炎及胸囊肿等。尸体剖检常见大腿骨变脆或坏死,以及小腿骨变软。为什么肉用仔鸡容易发生软腿症呢?首先是营养方面的因素。肉用仔鸡生长速度快,新陈代谢旺盛,如  相似文献   

13.
鄞县某鸡场的新浦东肉用仔鸡500羽,采用地面舍养,以稻草作为垫料。舍内闷热潮湿,且饲养密度高。至5周龄时鸡群发生禽霍乱。当时每只鸡胸肌注射禽霍乱氢氧化铝菌苗2毫升之后,鸡群病情逐渐稳定。但当饲养至8周龄时,发现胸囊肿。经检查,462羽鸡中有408羽发生此病,发病率为88.3%,其  相似文献   

14.
日本尼波恩配合饲料制造有限公司的研究人员苏格赫勒、赫托里、纳克吉马建议,实用日粮中的L—肌胃肽(Gizzerosine,2—氨基—9—(4—咪唑)—7氮杂壬酸)含量应保持在0.4PPm以下。他们的研究表明,这将有助于防止肉用仔鸡的肌胃糜烂。含有鱼粉的日粮会导致一种叫“肌胃糜烂”的状态。其特点是肌胃衬细胞坏死,伴随饲喂加热过度的鱼粉而产生。Okazaki等进行的研究表明,引发原因是肌胃肽。这是赖氨酸的ε—氨基与组氨酸或组氨的咪唑乙基发生反应而形成的一种化合物。日本科研人员做了两个试验。研究日粮  相似文献   

15.
鸡肌胃糜烂症较常发生于雏鸡,特别是肉用仔鸡,是一种与哺乳动物和人的胃肠溃疡相类似的疾病,又称肌胃腐蚀症、肌胃溃疡、黑色呕吐病、黑胃病。本病的特征是肌胃粘膜损伤,病变由轻度的表层糜烂到广泛的溃疡形成和出血,可造成死亡。本病在世界上许多地区的肉鸡群中呈散发式流行,首次发现是在50年前。60年代后期,南美的智利、秘鲁等国本病流行呈上升趋势,南非、西欧等部分国家亦有发生,本病的死亡率可达17~20%,给养肉鸡业造成很大经济损失。近  相似文献   

16.
家禽肌胃糜烂是近年来普遍引起重视的一种疾病,是禽的一种与哺乳动物和人的胃肠溃疡出血相类似的非传染性疾病。主要发生于肉用仔鸡和5月龄以下的蛋用鸡,呈散发性发生,成年鸡往往零散单个发生。临床特征为病鸡呕吐黑色物,肌胃角质膜糜烂溃疡。 一、肌胃糜烂的原因:引起肌胃糜烂的原因是饲料中鱼粉质量低劣或数量过多。鱼粉中一般都含有一  相似文献   

17.
一、肉用种雏的饲养管理曾祖代、祖代0~8周龄,父母代0~5周龄为雏鸡阶段。(一) 雏鸡的饲养1.营养标准饲养曾祖代、祖代雏鸡与肉仔鸡时,0—4周龄日粮的粗蛋白水平为23%,代谢能为3,000大卡/公斤;5—8  相似文献   

18.
鸡肌胃溃疡病也叫肌胃糜烂或肌胃腐蚀症或黑色呕吐病。是由于劣质鱼粉中含有肌胃糜烂素或称糜烂因子而引起的一种疾病。不同年龄的鸡群均可以发生,但多发生1~5月龄之间,死亡率为0~5%。实践证明,日粮中鱼粉达10%以上时,可发生本病。鱼粉含量越多,发病率越高,鱼粉颗粒越细,发病越严重。现将我地区一例此病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2005年7月份我地区某养鸡户购入肉鸡雏200只,0~30日龄饲喂全价肉仔鸡颗粒料,30日龄以后开始逐渐换料,饲喂自己搅拌的混合饲料。此时正值夏季市场上商品鱼价格非常便宜,此养鸡户为了降低饲料成本,自己购买商品鱼自制鱼…  相似文献   

19.
肉仔鸡传染性脑脊髓炎的诊断卓月珍三明市梅列区兽医站365000鸡传染性脑脊髓炎(AE)是侵害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l—3周龄的雏鸡。此病世界各地都有报道。1994年3—4月间,三明市梅列区洋山村一个专业户的300羽红波萝肉用雏...  相似文献   

20.
肉用仔鸡肌胃糜烂穿孔症在国外已有报道,其原因与某些鱼粉的成分有关。Kulena认为秘鲁鱼粉在肉鸡日粮中达7~10%时会引起肉鸡肌胃糜烂。增村忠宏(1980)证实肉鸡肌胃糜烂是由鲭鱼、鲳鱼为原料的鱼粉所引起,在这类鱼粉中含有过量的游离组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