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月鳢与乌鳢同属鳢科鱼类。乌鳢性情较凶猛,适应性强,分布广,已在我国各地普遍开展养殖,对其研究也较多;而月鳢的性情较温和,适应能力较差,其分布不及乌鳢广,仅在长江、珠江水系的一些湖泊、沟渠、山溪中分布,对其研究较少。因此,为了开发养殖月鳢,推动月鳢养殖的发展,解决月鳢养殖的饲料问题,我们在进行月鳢养殖的同时,开展了月鳢的人工配合饲料的研究及投喂,取得了用配合饲料养殖月鳢的成功。现将主要研究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试验条件及方法本试验主要在水泥池内进行,并结合月鳢在大面积养殖池中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水泥池面…  相似文献   

2.
湖北省江陵县资市镇渊村三组地处江汉平原四湖腹地。近几年来,该组充分利用这里水资源丰富和水质、气温适宜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大搞月鳢养殖,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月鳢俗称“七星黑鱼”,是一种集美食、药用于一体的野生淡水鱼种,其自然分布区域仅限于全国少数地区,江汉平原四湖地区即为其中之一。养殖月鳢投资小、见效快、效益高,是理想的短平快项目,自1996年以来,范渊村三组人即把目光瞄向月鳢养殖这个冷门。经过几年的滚动发展,该组现已拥有养殖水面20亩,年产值40万元,纯收入20万元的规模。目前,在这个组的带动下该村已有50多户农户从事月鳢养殖。  相似文献   

3.
(四)月鳢池塘养殖技术 1.池塘单养:月鳢单养效益突出。每0.067公顷可年产商品鱼1000公斤,产值约10万元,投入产出比1:4左右,具体养殖技术: (1)池塘条件:月鳢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极强,对水体大小及鱼池结构无特殊要求。池塘大小视养殖规模而  相似文献   

4.
七星鱼是月鳢的俗称.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在两广地区,是新兴的水产养殖品种.月鳢抗病能力极强.在野生条件下,极少生病.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如管理不善,极易生病.其中,常见的营养性疾病为"脂肪肝"症.1998年5月至7月间,在广西宾阳县北街村的七星鱼池塘陆续发生.经技术人员诊断为"脂肪肝"症,采取措施后病情得到控制.现将诊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月鳢[Channa asiatica(Linnaeus)],俗称七星鱼、点星鱼、点秤鱼等,属鲈形目、鳢科、月鳢属,是一种优质小型淡水野生鱼类。月鳢肌肉中粗蛋白质含量为21.8%~22.5%,粗脂肪2.3%~2.7%,肉嫩少刺,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可食率达76%,且具有滋补生肌、活血去湿等多种药用功效,因而深受广大  相似文献   

6.
正浙江省嘉善县净水渔业种苗基地基于2013年的成功经验,2014年繁育沙塘鳢苗种技术进一步成熟,苗种繁育数量可观,除自留养殖部分外,截至日前,已出售沙塘鳢苗种90多万尾,主要销往江苏、嘉兴等地。嘉善县净水渔业种苗基地是该县首家沙塘鳢繁育基地,该基地技术力量雄厚,并与浙江大学、上海海洋学院等科研院校合作,沙塘鳢的规模化繁育技术取得突破,并采用生态化养殖模  相似文献   

7.
塘鳢俗称虎头鲨、蒲鱼,因含肉量高、肉味鲜美,深受消费者的青睐。随着市场对塘鳢的需求量增加,苗种供应将成为制约规模养殖的主要因素。为了解决塘鳢的苗种来源,依据塘鳢有多次产卵和雄鱼护卵孵化等特殊习性,我们于2003-2004年进行了池塘塘鳢苗种拟自然繁殖及培育生产性试验。  相似文献   

8.
月鳢[Channaasiatica(Linnaeus)],俗称七星鱼、点星鱼、点秤鱼等,属鲈形目、鳢科、月鳢属,是一种优质小型淡水野生鱼类。月鳢肌肉中粗蛋白质含量为21.8%~22.5%,粗脂肪含量为2.3%~2.7%,肉嫩少刺,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可食率达76%,且具有滋补生肌、活血去湿等多种药用功效,因而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市场前景广阔,开发价值较高。1月鳢的生物学特性1.1形态特征月鳢体直长,呈棒状,尾部侧扁,尾柄短而高,头部宽扁,头、体均被鳞片,头顶、头侧鳞片大。背鳍、臀鳍长,没有腹鳍,尾鳍圆形。侧线完全,体侧分布许多黄绿色亮点,背鳍和臀鳍常有亮绿小斑点。体…  相似文献   

9.
《广东饲料》2017,26(4)
<正>生鱼也称黑鱼,是对斑鳢、乌鳢等鳢科鱼类的俗称,目前主要的养殖品种有乌鳢、斑鳢及其杂交种。广东省自20世纪90年代初在顺德地区率先开始养殖生鱼,至今已有20多年历史。由于广东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气候环境,已然成为全国最大的主产区和大型集散地。据了解,目前广东生鱼养殖面积为6.8万亩左右,产量达22万吨,养殖区域主要集中在珠三角,产量约占全国总量的40%,其中大部分销往外省,本省消费仅占10%,是一条典型  相似文献   

10.
人们习惯把鳢科鱼类通称为乌鱼、黑鱼、才鱼、生鱼等。乌鳢,是鳢科鱼类中分布最广、产量最大的种。随着市场的需求增大,乌鳢有可能成为21世纪初我国最有发展前途的养殖对象之一。本讲座由吴江研究员等人主持,将分别刊载乌鳢的养殖前景、生物学特征、人工繁殖、苗种培育、成鱼饲养、饲料技术、病害防治等技术,供渔民、农民朋友们参考。  相似文献   

11.
鳢鱼肉质坚实细嫩、肌间刺少、营养丰富,具有去淤生新、生肌补血、滋补调养、加速病人手术伤口愈合之功效,我国南方和港澳地区常作为体弱病人、产妇和儿童的高级滋补食品,是经济价值较高的名贵淡水鱼类,素有“鱼中珍品”之美称。我国鳢鱼主要养殖品种有两种:乌鳢[Ophicephalus argus(Cantor)]和斑鳢[Ophicephalus maculatus(Lace-pede)]。  相似文献   

12.
在饲料中添加光合细菌饲养月鳢鱼种的初步试验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以南宁市场出售的两种月鳢膨化饲料为基础料,分别在饲料中添加光合细菌培育月鳢鱼种。结果显示,在饲料中添加光合细菌后进行投喂,能促进月鳢的生长、降低饲料系数( 单位增重耗料量) 和降低饲养成本。  相似文献   

13.
舒伯特气单胞菌(Aeromonas schubertii)已逐渐成为重要的人、兽、鱼共患致病菌。近年来,舒伯特气单胞菌感染引起的内脏类结节病在养殖鳢科鱼类中较为流行,严重危害鳢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也对畜牧养殖业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论文对舒伯特气单胞菌的分类学地位、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及检测技术等进行综述,为舒伯特气单胞菌病的有效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杂交鳢及其亲本的消化酶活性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对杂交鳢(斑鳢♀×乌鳢♂)及其亲本的消化道淀粉酶、胰蛋白酶、胃蛋白酶、脂肪酶活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杂交鳢消化道的淀粉酶活性在肝、十二指肠部位都显著高于其亲本(P<0.05);而肠道是杂交鳢及其亲本分泌淀粉酶的主要器官。乌鳢幽门盲囊、前肠和中肠的胰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斑鳢和杂交鳢(P<0.05),杂交鳢前肠的胃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亲本(P<0.05)。同时,这3种鱼肝脏中的胰蛋白酶活性都比较弱,但在胃、十二指肠和前肠中较高,对蛋白的消化主要在胃中完成。杂交鳢胃、十二指肠、前肠、中肠和后肠的脂肪酶活性都是最高的,且胃和前肠的脂肪酶活性与斑鳢和乌鳢相比差异显著(P<0.05)。斑鳢分泌脂肪酶的主要部位在胃部,乌鳢在幽门盲囊,而杂交鳢在胃部和幽门盲囊都能大量分泌脂肪酶。综上所述,杂交鳢消化组织中的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性相对于它的亲本来说,有一定程度的优势,但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的活性,则是乌鳢较高。  相似文献   

15.
(一)月鳢的生物学特性 月鳢属小型鱼类,成熟个体重150~500克,无腹鳍。与其它鳢科鱼类在形态上的区别主要是身上花纹不同,月鳢尾鳍基部有个黑色眼状圆斑,体侧有7~9条“〈”形斑纹,排成一横线指向前方,全身满布银白色芝麻大小的斑点,放射出珠光,雄鱼更是星光闪烁,非常美丽。有  相似文献   

16.
五、生鱼 生鱼是指鳢属(Channa)的几种鱼,在分类上隶属鲈形目、鳢科(channidae)。 生鱼又称黑鱼、财鱼,其肉嫩味美,营养丰富,有去瘀生新和滋补调养等功效。有条件的地方,多养生鱼,对供应市场和发展外贸很有好处,又能提高养殖效益。 生鱼在我国分布较广的有两种:一种是乌鳢(见图),俗称乌鱼,  相似文献   

17.
为了充分利用水体空间,2015年笔者在江苏省兴化市永丰镇实施了蟹池多品种套养技术研究试验,以河蟹养殖为主,套养克氏螯虾、沙塘鳢、鲢鳙鱼,平均亩产河蟹92.0 kg、克氏螯虾78.0 kg、沙塘鳢8.0 kg、青虾21.0 kg、鲢鳙鱼61.6 kg,净利润6 072元/亩(1亩≈667 m2),投入产出比为1∶1.88。结果表明:河蟹池塘多品种套养明显提高了蟹池综合养殖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斑鳢(Channa maculata),属鲈形目鳢亚目鳢科鳢属,俗称斑鱼、生鱼、花鱼等,适应性强,耐低氧,是肉食性凶猛鱼类。斑鳢仅分布于长江以南各水系,如广东、广西、海南、福建、云南等省区。斑鳢在广东韶关属于家养鱼类,6月份产量较多。斑鳢肉多,其肉  相似文献   

19.
月鳢又称为星光鱼,近年来市场上成鱼供不应求,价格看涨,因此一二年来南方不少地区,如桂中、桂南,大力开展人工养殖、繁殖工作,养殖面积迅猛扩张。但存活率仍然较低,病死率高达30%~100%。疫病的防治就成了养殖业的中心问题。现结合我们的实践经验就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为探查枯草芽孢杆菌和放线菌对植物抗盐性的影响,采用培养皿法研究枯草芽孢杆菌和3种放线菌(粉孢类群2-5、淡紫灰类群6-3和烬灰类群1-6)对盐胁迫下鬼针草和鳢肠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枯草芽孢杆菌和3种放线菌在25~75 mmol·L-1盐浓度下提高鬼针草种子发芽率,而4种菌液对盐胁迫下鳢肠种子发芽率影响较小。2)枯草芽孢杆菌和3种放线菌对盐胁迫下鬼针草根长作用较小,对鳢肠根长具有不同程度的促生作用。3)4种菌液对盐胁迫下鬼针草茎长作用较小,对鳢肠茎长具有显著的促生作用,100 mmol·L-1盐浓度下鳢肠茎长分别增加了30.56%、28.57%、26.47%和24.24%。4)枯草芽孢杆菌和3种放线菌对盐胁迫下鬼针草干重影响较小,但能不同程度地提高鳢肠干重。枯草芽孢杆菌和3种放线菌对盐胁迫下鬼针草种子发芽率和鳢肠根长、茎长及干重具有较显著的促生作用,有利于鬼针草和鳢肠幼苗适应盐逆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