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一种虫草分离菌菌丝体主要有效成分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虫草分离菌AT01的深层发酵菌丝体进行了有效成分分析,其结果表明,菌丝体中氨基酸种类和冬虫夏草生药一致,但氨基酸总量和必需氨基酸总量明显高于冬虫夏草生药,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也高于后者,必需氨基酸中苏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的含量更远远高于后者;菌丝体中粗蛋白,总糖及甘露醇的含量均高于冬虫夏草生药;菌丝体的脂肪酸组成中,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组成的85.38%,其中亚油酸,亚麻  相似文献   

2.
严善春  魏婧  王雷  刘宽余 《林业科学》2005,41(6):105-108
肥须亚麻蝇(PC)和巨尾阿丽蝇(AG)幼虫的干物质中蛋白质含量高于60%,成虫干物质中蛋白质含量高于70%。幼虫、成虫必需氨基酸总的含量[g·(100g)-1蛋白质]在46~59之间,均高于FAO/WHO的标准模式35;幼虫、成虫必需氨基酸与氨基酸总量的比值均大于40%的标准模式。在必需氨基酸中,除缬氨酸、蛋氨酸 胱氨酸含量低于优质蛋白模式外,其余均高于标准模式。幼虫的脂肪含量为20%左右,成虫的脂肪含量不到10%,成虫、幼虫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达脂肪酸总量的70%以上。必需脂肪酸均为亚油酸,幼虫亚油酸含量高于40%,成虫亚油酸含量仅为17%左右。PC和AG幼虫中Fe、Zn的含量分别是Fe684、664μg·g-1,Zn170·5、158·0μg·g-1。幼虫Ca含量相当于优质大豆,分别为0·46%、0·48%;P含量高于一般奶粉,分别为0·57%、0·54%。PC、AG幼虫的Ca、P比值分别为0·81、0·89,均高于0·5的理想值。  相似文献   

3.
为丽豆(Calophaca sinica)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以太原天龙山珍稀灌木丽豆的种子为材料,以沙棘为对照,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对丽豆种子形态以及氨基酸、矿质元素、脂肪酸等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丽豆种子呈卵圆形,墨绿色,种子平均长度6.92mm,平均宽度3.89mm,千粒质量84.58g;种子含水量为10.99%,含有粗蛋白28.23%、粗脂肪12.53%、粗纤维10.72%;具有17种氨基酸,其中7种为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1.48%;主要含有8种矿物元素,K、Ca、Fe、P、Zn含量丰富,其中K含量达16557.5mg/kg;丽豆种子的脂肪酸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其中油酸和亚油酸相对含量较高,油酸为24.98%、亚油酸为68.01%。丽豆种子中矿质元素丰富,且含有种类齐全的氨基酸,亚油酸含量较高,因此开发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4.
对湖南邵阳油用牡丹“凤丹”籽仁蛋白质与脂肪酸进行了分析研究,测得其籽仁蛋白质含量为20.13%,蛋白质组成为:清蛋白5.67%、球蛋白0.30%、醇溶蛋白2.90%、谷蛋白4.40%;含有17种氨基酸,在7种必需氨基酸中,蛋氨酸的AAS最低,为0.20,属第一限制氨基酸,苯丙氨酸的AAS为0.92,属第二限制氨基酸。其籽仁含油率为28.83%,含有16种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92.75%,饱和脂肪酸含量为6.44%,其中α-亚麻酸含量最高,为40.40%;其次是亚油酸和油酸,分别为28.67%和23.26%,3种主要脂肪酸含量均达到卫生部公告及国家行业标准规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对江西省22株光皮树优株果实脂肪酸组成、含量及其变异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光皮树优株果实中主要含有8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包括亚油酸、油酸、棕榈油酸、花生烯酸和亚麻酸,饱和脂肪酸包括棕榈酸、硬脂酸和花生酸。(2)光皮树优株果实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比平均为73.46%,变异系数为4.16%;各脂肪酸组分中,亚油酸含量最高,平均为42.27%,其次是油酸和棕榈酸,分别为27.36%和23.12%,硬脂酸、棕榈油酸、花生烯酸含量较为接近,分别为1.92%、1.90%和1.91%,花生酸和亚麻酸含量较少,分别为0.22%和0.01%;各优树果实脂肪酸组成变异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变异系数较大的有花生烯酸(51.97%)和亚麻酸(41.01%),较小的有亚油酸(6.90%),表明光皮树优树果实中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和亚油酸含量较稳定,而花生烯酸和亚麻酸含量不稳定。(3)相关性结果表明,多个脂肪酸组分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显示了光皮树优株果实各脂肪酸组分在形成与积累中相互间的转化,也为光皮树良种选育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6.
荒漠植物蒙古扁桃种子化学组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荒漠植物蒙古扁桃种子化学组成分析表明,其种仁粗脂肪含量在50.00%以上,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96.99%,其中油酸和亚油酸含量分别占65.65%和31.34%;其油脂酸值、过氧化值和碘值分别为0.59±0.02 mg/g、0.23±0.01 g/100 g和80.01±0.63 gI2/100 g,属于不饱和程度高、低酸值的优质油脂;蒙古扁桃种仁含粗蛋白25.54%,其中共检出18种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占其氨基酸总量的31.51%;用95%乙醇回流4h,可得4.5%的固型提取物,其中可检测出黄酮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和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7.
选择3个腾冲细香核桃样品送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昆明)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腾冲细香核桃含蛋白质为17.2%,达到特级标准;含粗脂肪为62.12%,达到Ⅱ级标准;含亚油酸、油酸、棕榈酸、α-亚麻酸、硬脂酸5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91.57%;维生素C含量为7.56 mg/100 g;氨基酸总量为6.1%,其中人体必须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25.57%;含磷、钾、钙、钠、镁、铁、锌、铜、锰等矿质营养,营养价值较高,可作为腾冲市的主栽品种。  相似文献   

8.
薄壳山核桃胚发育过程中主要营养成分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薄壳山核桃胚发育过程中营养物质与油脂积累的变化规律,以薄壳山核桃‘波尼’品种为试材,研究了胚发育过程中主要形态指标和营养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固体胚形成期(S2-S3),粗脂肪含量、氨基酸含量、多酚和黄酮等营养物质的增长幅度最大,为胚发育过程中营养积累最关键的时期。氨基酸总量在S3(9月15日)最高(361.90 mg/g),其中,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30.31%;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S5(10月15日)最高,占总脂肪酸的92.06%;在胚发育过程中,粗脂肪的积累与多酚和黄酮呈显著正相关,油脂在胚发育过程中发生了"棕榈酸→油酸→亚麻酸"的转化。  相似文献   

9.
通过气相色谱法测定杂交榛果实中脂肪酸含量随果实生长发育的变化特性。结果表明,饱和脂肪酸含量先增加后减少;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不断增加,种仁成熟时达到最高。油酸与亚油酸、花生酸、二十碳烯酸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均大于0.8;棕榈酸与油酸、亚油酸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均为0.9;硬脂酸与花生酸、二十碳烯酸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均为-0.9.杂交榛84-545和81-19的出油率分别为55.37%和54.19%,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总脂肪酸含量的比例分别为94.10%,54.19%.  相似文献   

10.
四川省不同产地核桃脂肪酸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分析测定四川省13个产地156株核桃实生类型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分析生态因子与核桃脂肪性状和脂肪酸组成的典型相关性.结果表明:核桃的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之和占脂肪的99%,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的91%,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之和占脂肪的60%.海拔、1月平均气温、经度和大于10 ℃年积温是影响核桃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形成的重要生态因子.核桃饱和脂肪酸含量随着1月平均气温和经度的升高而增加,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随着大于10 ℃年积温和海拔的升高而增加.年平均相对湿度和年平均气温是影响核桃亚麻酸合成的主要生态因子.亚麻酸含量随着年平均相对湿度和年平均气温的升高而增加.年平均气温和1月平均气温是影响油酸和亚油酸合成的主要因子.油酸和亚油酸含量随年平均气温和1月平均气温的降低而增加.  相似文献   

11.
采用油脂制备方法,从岩桂果实中得到45~55%的油脂;分析岩桂果实油脂中含有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等多种脂肪酸,其中油酸、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12.
Lipids and their fatty acids from the mycelia of aggressive and non-aggressive strains of Ceratocystis ulmi were examined at different incubation temperature. The quantity and degree of fatty acid unsaturation were correlated with the pathogenicity of the fungus.  相似文献   

13.
为给漆油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以不同产区不同品种漆树果实(以下简称漆籽)为试材,利用索氏提取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了漆籽种仁的含油率和漆油脂肪酸成分。结果表明:(1)南北漆树产区4个不同品种漆树种仁含油率分别为20.04%、21.03%、16.03%、15.07%,差异显著,且南方产区漆树种仁含油率高于北方产区;(2)南方产区漆油中脂肪酸成分至少有20种,其中主要脂肪酸含量占总脂肪酸含量(测定到的脂肪酸含量)的97.95%以上(含97.95%);北方产区漆油中脂肪酸成分至少有21种,其中主要脂肪酸含量占总脂肪酸含量(测定到的脂肪酸含量)的97.28%以上(含97.28%);(3)南北漆树产区不同品种的漆油在主要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的构成上,存在较大差别。4个不同品种漆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含量百分比在78.26%~83.00%之间,最大差值为4.7%。(4)二十三烷酸和十五烷酸等2种脂肪酸在南北产区漆油之间存在质的差别。  相似文献   

14.
为了了解种源地对白杨皮漆树种仁含油率及漆油中脂肪酸成分的影响情况,从而给以不饱和脂肪酸为目标的漆树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依据,以种源地分别为贵州省的大方县、云南省的富源县和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陕西省的岚皋县的白杨皮漆树种籽为试材,应用索氏提取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种仁含油率和漆油中的脂肪酸成分分别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4个种源地的白杨皮漆树其种仁含油率分别为17.4%、22.1%、13.3%、13.1%,不同种源的种仁含油率间存在极显著差异;4个种源地的白杨皮漆树其种籽油中的脂肪酸成分间也存在差异,其中,贵州大方的白杨皮漆油中脂肪酸的种类最多(共有23种),云南怒江的白杨皮漆油中脂肪酸的种类最少(共有20种);4个种源地的白杨皮漆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的总含量间存在较大差别,其总含量范围在65.76%~81.10%之间,波幅为15.34%;从4个种源地的白杨皮漆油中检测出的脂肪酸的种类均不低于20种,其主要脂肪酸的含量分别占其脂肪酸总含量的96.99%、96.88%、97.31%、98.07%。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流苏树种子的成分,探讨不同溶剂提取流苏树种子成分的差异。本研究分别采用石油醚、二氯甲烷和丙酮提取流苏树种子成分,以GC-MS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石油醚提取物含有10种烷烃类、16种酯类和1种酰胺类化合物,占色谱总流出峰面积的91.36%,其中十六烷酸甲酯(10.83%)、反式-13-十八碳烯酸甲酯(60.67%)和6-十八碳烯酸甲酯(11.29%)含量较高;二氯甲烷提取物含有10种烷烃类、4种酯类、2种酸类和3种烯烃类化合物,占色谱总流出峰面积的80.85%,其中1,2-二甲基环戊烷(8.21%)、十六烷酸(14.51%)、(Z,Z)-9,12-十八碳二烯酸(35.93%)等化合物含量较高;丙酮提取物含有10种烷烃类、11种酯类和2种烯烃类化合物,占色谱总流出峰面积的98.23%,其中十六烷酸甲酯(14.07%)、(Z,Z)-9,12-十八碳二烯酸甲酯(44.65%)、(E)-9-十八碳烯酸甲酯(12.27%)和十八酸甲酯(15.62%)含量较高。石油醚和丙酮提取酯类的效果优于二氯甲烷,在提取酸类和烷烃类化合物时,二氯甲烷效果更佳。不同的溶剂提取流苏树种子成分的组成和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It has been reported that mycelia of the Cordyceps sinensis (CS) can function as an immunostimulant. However, the active constituents of the mycelia are not well known.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which components of the mycelia of CS induce monocyte activation and then structurally analyzed the active components.  相似文献   

17.
白灵菇菌丝体与子实体有效成分分析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原子吸收、紫外扫描以及氨基酸分析等方法对白灵菇菌丝体和子实体的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白灵菇菌丝体和子实体可溶性物质、可溶性蛋白、总糖、还原糖、氨基态氮含量相近;菌丝体与子实体紫外扫描峰形基本相似;氨基酸的组成一致,并且都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且菌丝体中的氨基酸含量明显高于子实体。  相似文献   

18.
以不同板栗产区的3个主要中国板栗品种群的25个品种为试材,研究板栗淀粉表面结合脂中主要脂肪酸的组成比例并分析在不同品种群之间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板栗淀粉表面结合脂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其中前者所占比例集中分布在30%~50%和60%~70%2个区域,后者所占比例集中分布在30%~40%和50%~70%2个区域,并与品种密切相关;南方品种群板栗普遍具有较低的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比值,但品种群之间差异不显著。2)板栗淀粉结合脂中的脂肪酸主要以C16和C182种脂肪酸为主,前者所占比例集中分布在15%~30%之间,并以饱和态的C16:0为主,后者所占比例集中分布在30%~70%之间,并以不饱和态的C18:1,C18:2脂肪酸为主。3)南方品种群板栗淀粉结合脂中具有较高的C16:0,C18:0,C18:1脂肪酸和较低的C16:1,C18:2,C18:3脂肪酸,但品种群间差异不显著;南方品种群普遍具有较高的C16脂肪酸水平和较低的C18脂肪酸水平。4)板栗淀粉表面结合脂中的脂肪酸组成及比例与品种密切相关,在品种群之间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南美油藤种子油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是一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和应用前景的油料植物。目前影响南美油藤种子油脂合成的关键基因、途径及其调控机理尚未清晰。因此,对南美油藤种子的脂质代谢物的动态变化规律及重要脂肪酸代谢相关调控基因的研究,不仅能够为提高其种子油产量和改善油脂品质提供理论基础,也可为其他木本油料植物高效开发利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选用不同生长阶段的南美油藤种子(形成初期、发育初期、中期、后期、成熟期)为研究对象,结合GC-MC代谢组学技术和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技术,分析种子发育过程中脂质代谢物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并根据种子不同生长阶段的差异表达基因寻找出脂质代谢物生物合成与累积的关联酶基因。【结果】脂质代谢组学分析发现,南美油藤种子中高含量的α-亚麻酸和亚油酸主要在种子成熟阶段合成与累积,是判别南美油藤种子中脂肪酸缓慢累积时期与快速累积阶段的依据。转录组学分析表明,南美油藤种子成熟阶段前后的基因表达存在显著差异。结合代谢组学与转录组学的分析结果显示,与脂肪酸生物合成和累积相关的6个关键酶基因的表达模式与脂肪酸的合成和累积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基因家族的不同成员存在生物学功能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其中FAD2-3、FAD7、FATA、KAS2、LACS2、LACS8和SAD酶基因表达与脂肪酸总含量及主要脂肪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说明7个酶基因表达对南美油藤种子油脂的合成与累积有促进作用;FAD2-2、KCS1、KCS10和LACS1酶基因与脂肪酸总含量及主要脂肪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说明4个酶基因的表达对南美油藤种子油脂的合成与累积具有抑制作用。【结论】南美油藤种子成熟前后脂肪酸含量及差异表达基因存在显著差异,可依据种子中α-亚麻酸和亚油酸的含量变化将种子发育过程划分为脂肪酸缓慢累积和快速累积2个时期;南美油藤种子脂肪酸代谢中的6个关键酶基因的表达模式与脂肪酸的合成和累积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且同一基因家族的不同成员在脂肪酸的累积过程中可能具有不同的生物学功能。研究结果可为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提高南美油藤种子油产量和改变脂肪酸组分提供备选基因和相应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印加果种子中脂肪酸物质的累积规律,对印加果种子不同发育时期的脂肪酸物质进行解析,为印加果种植区域推广和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选取成年印加果植株的18、36、54、72和90 DAF种子,利用液氮微量提取印加果种子的脂肪酸,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对其组分和相对含量进行动态变化的测定分析。【结果】印加果种子整个发育过程主要分离鉴定出56种物质,其中包括14种脂肪酸类化合物(80.13%),7种酯类化合物(2.70%),24种烷烃类化合物(12.40%),7种苯环类化合物(3.96%)以及4种其他化合物(0.81%)。脂肪酸类化合物主要包含亚油酸、亚麻酸、棕榈酸、硬脂酸、油酸及16-甲基十七烷酸等物质。随着成熟度增加,脂肪酸总含量逐渐从53.60%、76.30%、76.78%、96.43%增加至97.54%。其中,亚油酸和亚麻酸呈增加趋势,棕榈酸、硬脂酸、油酸及16-甲基十七烷酸等物质呈下降趋势。【结论】在印加果种子发育过程中,脂肪酸物质逐渐由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物质转化为多不饱和脂肪酸物质,相比其他油料植物具有成熟期短、不饱和脂肪酸转化效率高等优点,推测可能与其高效的光合速率相关。因此,印加果作为一种强需光性的食用油料植物,适宜在纬度较低的广东、广西、云南、福建、海南以及台湾等部分区域进行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