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试验旨在探究酸、中性β-甘露聚糖酶组合后的酶学性质、稳定性和酶解效果。试验将两种β-甘露聚糖酶按照1∶0、7∶3、5∶5、3∶7和0∶1的酶活力比混合,采用DNS法测定5种配比下的酶学性质、对饲料制粒温度和猪胃肠消化液的稳定性、对饲料原料的酶解情况。结果显示,酸性甘露聚糖酶最适pH值为3.5,耐受动物胃肠道pH值,热稳定较好。中性甘露聚糖酶的酶活较高,在pH值4.5~9.0时较稳定。中性甘露聚糖酶对饲料制粒温度和人工猪胃消化液的稳定性较差,酶活损失高达80%,效果不如酸性甘露聚糖酶;但人工猪小肠消化液对两种甘露聚糖酶的活性影响均较小,复合型甘露聚糖酶的性质介于二者之间。两种甘露聚糖酶均对豆粕、麦麸、米糠和小麦粉的酶解效果最好,且中性甘露聚糖酶的酶解效果优于酸性甘露聚糖酶,二者复合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研究表明,两种甘露聚糖酶基因来源不同,其酶学性质及应用效果差异极大;甘露聚糖酶按照酶活比1∶1(即5∶5)时作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试验旨在通过透析袋体外酶解的方法,研究甘露聚糖酶和纤维素酶对玉米-小麦-豆粕型日粮还原糖生成量、干物质和粗蛋白质体外酶解效果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甘露聚糖酶的添加浓度分别为5、15、25、35、45 U/g,纤维素酶的添加浓度分别为1、3、5、7、9 U/g,每个添加水平分别设6个重复。结果表明:甘露聚糖酶和纤维素酶的添加浓度分别由5 U/g提高至45 U/g和由1 U/g提高至9 U/g时,显著提高了日粮的还原糖生成量(线性和二次,P0.05)。以还原糖生成量为评价指标,甘露聚糖酶和纤维素酶添加的最适添加浓度分别为20.7 U/g和6.3 U/g。  相似文献   

3.
β-甘露聚糖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DNS)对β-甘露聚糖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5℃;最适反应pH为6.5,在pH 5.5~10有较大的活性区间;有较强的耐碱性,在pH 6~10处理2 h仍有超过85%的活性;金属离子和螯合剂对酶活无明显的激活或抑制作用;该酶抵抗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的能力比较强.  相似文献   

4.
采用DNS法对黑曲霉产的β-甘露聚糖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65℃;具有较强的耐热性,在温度为80℃和90℃处理10min仍有超过90%的活性;最适pH值为4.0,在pH值2.0—7.0的范围内,相对酶活保持在80%以上。该酶在最适反应温度、稳定性能等方面表现优良,适于作饲用添加剂。  相似文献   

5.
甘露聚糖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甘露聚糖酶是一种半纤维素水解酶,以内切方式降解β-1,4糖苷键,降解产物的非还原末端为甘露糖,其作用底物包括葡萄甘露聚糖、半乳甘露聚糖及β-甘露聚糖等。它不仅能够降低肠道粘度,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而且还可消除豆类中富含的β-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采用体外酶解法评价了4种木聚糖酶对小麦日粮的作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4种木聚糖酶中酶Ⅱ的作用效果最好,小麦日粮还原糖含量提高了134.47%,干物质消化率为20.89%。结果说明体外酶解试验可以有效的评价饲用酶制剂的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β-甘露聚糖酶是水解以β-1,4-D-吡喃甘露糖为主链的甘露寡糖、甘露多糖的内切水解酶。β-甘露聚糖酶能够消除β-甘露聚糖的抗营养作用,在动物饲粮中添加β-甘露聚糖酶能够促进饲料转化效率、提高机体免疫机能。本文从β-甘露聚糖酶的来源、提纯方法、酶学性质、作用机理及应用等方面,对β-甘露聚糖酶做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通过透析袋体外酶解法研究碱性蛋白酶和木聚糖酶对玉米-豆粕型日粮还原糖生成量、干物质和粗蛋白质体外酶解效果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碱性蛋白酶的添加浓度分别为20、40、60、80、100 U/g,木聚糖酶的添加浓度分别为10、20、30、40、50 U/g,每个添加水平分别设5个重复。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添加浓度由20 U/g提高至100 U/g时,可显著提高日粮还原糖生成量和干物质酶解效率(二次,P<0.05);木聚糖酶添加浓度由10 U/g提高至50 U/g时,显著提高日粮干物质酶解效率(二次,P<0.05)。以干物质消化率为评价指标时,根据二次曲线方程计算得出碱性蛋白酶和木聚糖酶的适宜添加浓度分别为65 U/g和33 U/g。  相似文献   

9.
为了评价几种单一酶、复合酶对饲料原料的水解效果,进行了体外酶解试验。共采用2种单一酶制剂(木聚糖酶):酶制剂1号、2号;4种复合酶制剂:酶制剂3、4、5、6号。预试验显示上述酶有基本相似的最适水解反应参数:料水比为1:10、pH 5.5、温度37℃和时间5小时。在此参数下,研究添加木聚糖添加量为10U/g饲料原料、50U/g饲料原料、100U/g饲料原料三个浓度梯度进行体外酶解。实验结果显示:以还原糖增长率为指标,复合酶酶解效果比单一酶制剂好;复合酶中酶制剂5号酶解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试验从萌发的花魔芋实生种子中筛选出一株产β-甘露聚糖酶的内生菌,对该菌株进行鉴定并研究所产β-甘露聚糖酶的酶学性质。采用透明圈法初筛,DNS法测酶活力,摇瓶发酵复筛获得产酶最高的菌株,利用16S rDNA序列分析对该菌株进行鉴定并对所产酶的基本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该高产β-甘露聚糖酶的内生菌株与路德维希肠杆菌(Enterobacter ludwigii)同源性达99%。所产β-甘露聚糖酶的最适温度为60℃,在30~50℃条件下较稳定;最适pH为6.0,在pH 4.0~9.0的条件下较稳定;Zn2+(117.84%)、EDTA(115.80%)、Cu2+(113.76%)对β-甘露聚糖酶有较强的激活作用,Mn2+(22.02%)对其有强烈的抑制作用;以魔芋粉为底物时,Km值为26.65 mg/mL。该菌摇瓶发酵72 h后,β-甘露聚糖酶酶活力达9.48 U/mL,具有良好的酶学性质,在动物饲料工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12.
李鹂  马向东 《饲料广角》2010,(22):25-26,49
考察不同来源木聚糖酶对饲料原料的降解效果。通过将不同来源的木聚糖酶同时配制成复合酶作用于不同原料小麦、DDGS和美国玉米,进行体外消化模拟试验,发现消化率较单一木聚糖酶配制的复合酶分别提高36.5%、37.8%和66.9%,粗蛋白质消化率分别提高1.48%、9.19%和9.31%,粗纤维消化率分别提高1.38%、9.6%和7.12%。说明多种来源木聚糖酶对日粮的消化效果要优于单一木聚糖酶。  相似文献   

13.
实验室中模拟温度(-20~55℃)、时长(24~72 h)的运输条件,以4℃冷藏酶液为对照,通过比较处理前后的酶活变化来评价运输对液态木聚糖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0~15℃环境下,时长72 h内的运输对液态木聚糖酶的酶活测定值无明显影响,也不会造成明显的酶活损失;25~55℃环境下.时长24~72 h的运输对液态木聚糖酶的稳定性有明显影响,温度升高(或时长增加)除导致酶活损失加快外,还会引起酶活测定值与4℃存储后测定值的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木聚糖酶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植物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物质组成。这些物质是自然界中最主要的可再生资源 ,被广泛应用于造纸、食品、医药等行业。木聚糖是半纤维素的一种 ,在植物细胞壁中的含量仅次于纤维素 ,约占细胞干重的 35 %。它的主链 ,由β - 1 ,4-糖苷键相连的 β-D -吡喃型木糖残基聚合而成。木聚糖从仅由 β - 1 ,4糖苷键连接的多聚糖线形分子到以α -糖苷键形成取代基支链高度分枝的异质多糖 ,结构变化的范围很大。自然界中的木聚糖多为异质多糖 ,主链和侧链糖基上有多种取代基团 ,主要是乙酰基、葡萄糖醛酰基和阿拉伯糖酰基 (可进一步…  相似文献   

15.
木聚糖酶在制粒工艺中热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试验研究了不同制粒工艺参数(温度和时间)条件下饲料中木聚糖酶在制粒前后的活性变化。试验结果表明:木聚糖酶在75℃、85℃和95℃温度条件下,制粒5min,酶活性的损失率分别为15.58%、24.54%和59.96%;制粒10min,酶活性的损失率分别为19.80%、27.40%和61.93%。不同制粒温度间,酶活性损失率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制粒时间,酶活性损失率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6.
朱孝霖  Li Huan  韦萍 《饲料工业》2008,29(12):39-42
为探讨耐热木聚糖酶水解自制甘蔗渣木聚糖制备木寡糖的工艺条件和分析水解液的寡糖成分,试验以产耐热木聚糖酶的基因工程菌1020为原料,水解自制的甘蔗渣木聚糖,分别研究水解过程中酶的用量、木聚糖的浓度及酶解温度对酶解反应的影响,并采用高压液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技术对水解液成分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2%的木聚糖浓度,水解温度95℃,酶液用量100U/g,酶解3h后DP值可降至2.94,满足生产木寡糖对聚合度的要求;并且水解液的成分主要为木糖、木二糖和木三糖,没能检测到木四糖。耐热木聚糖酶在高温下酶解木聚糖对酶法制备木寡糖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effects of xylanase on in vitro gas production (GP) and in sacco degradability of wheat straw. Rumen fluid was obtained from three Mongolian native goats fitted with permanent rumen cannulas. The trial consisted of five doses (0, 0.5, 1.0, 1.5, 2.0 μL/g of substrate) of a commercial xylanase (Dyadic® xylanase PLUS, Dyadic International, Inc., Jupiter, FL, USA). For the in sacco degradability, different levels of xylanase enzyme were added directly onto 2 g of wheat straw in nylon bags and incubated in the rumen for 3, 6, 12, 24 and 48 h to estimate degradability of wheat straw. Total GP increased (P < 0.001) at all times of incubation at intermediate levels of xylanase. Methane production had a similar pattern at 3 and 12 h of incubation; increased linearly at 24 h of incubation, and was unaffected at 6 and 48 h of incubation. Rumen NH3‐N concentration increased linearly at 3 h and the highest values were observed with intermediate enzyme levels. All ruminal volatile fatty acids increased linearly with intermediate levels of the fibrolytic enzyme. The in sacco rate of dry matter degradation decreased linearly (P = 0.020) with increasing enzymes. Intermediate levels of xylanase improved rumen kinetic fermentation and degradability. The outcome of this research indicated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xylanase enzyme could improve in vitro GP fermentation of wheat straw.  相似文献   

18.
木聚糖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的半纤维素,约占细胞干重的35 %(邵蔚蓝等,2 0 0 2 ) ,其分子结构为β- 1 ,4-木糖苷键连接的木糖聚合物(Aspinall,1 999) ,侧链上连着多种不同的短的取代基。由于木聚糖在动物消化道内不能被消化吸收,并且阻碍其他营养成分的消化利用,具有很强的  相似文献   

19.
饲用木聚糖酶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木聚糖酶的分子结构域、理化性质、基因工程及其在饲料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