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叙述了使用双管显微镜和触针式木材表面粗糙度测量仅这两种仪器,对同一木材表面粗糙度的高度特征参数R_z、R_y进行测量,对取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比较,得出了在双管显微镜上也可进行木材表面粗糙度测量的结论,并提出了改进方案和新的设想。  相似文献   

2.
沙柳材重组木SalixmongoliaScrimber开辟了沙生灌木的又一有效利用途径,它是将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地区的沙柳材经辗压、干燥、施胶、铺装成型、热压及后期处理等工序而获得的一种新型结构材料。本文简单介绍了沙柳材重组木的加工工艺,针对沙柳材的生长特性和沙柳材重组木的加工特点和优良性质,分析探讨了开发研制沙柳材重组木的重要意义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使用传统的二维轮廓测定方法,测量木材锯切表面粗糙度准确度不高。利用三维表面轮廓成像技术测定木材锯切表面粗糙度,可获得较为准确的检测值和更真实的锯切表面微观形貌。  相似文献   

4.
木束形态对沙柳材重组木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伦  马岩  高志悦 《林业科技》2007,32(1):53-55
以沙柳材为原料,在沙柳材重组木制造关键参数正交试验的基础上,探讨了沙柳(Salix mongolica)材重组木木束形态对产品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实验室条件下制造沙柳材重组木的较佳木束形态.  相似文献   

5.
沙柳是我国东北地区广泛分布的一种速生沙生灌木,它具有耐寒、耐旱、砂埋藏高、适应性强、生长迅速等优良特性.高性能重组木是将沙柳在保留原有纤维排列的前提下,经过精细化疏解、浸胶、干燥、热压等工序加工成一种大截面、高强度、高耐候的均质结构材.作为一种建筑结构材料,其密度和尺寸可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实木,大大提高了其附加值...  相似文献   

6.
受荷叶效应启发,使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模板二次转印复型技术,在负载聚乙烯醇缩丁醛(PVB)涂层的白蜡木素材表面遗态仿生制备了类荷叶微/纳米结构形貌,并赋予木材表面自清洁超疏水特性。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元素分析仪、X射线衍射光谱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以及静态水接触角仪对白蜡木素材和遗态仿生类荷叶自清洁超疏水木材试样的微观形貌、化学元素组成、表面化学状态以及润湿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遗态仿生制备的类荷叶自清洁超疏水木材表面具有与荷叶表面微/纳米乳突结构类似的微观形貌。遗态仿生类荷叶自清洁超疏水木材没有改变白蜡木素材原有的色彩纹理,其表面静态水接触角约为151°,滚动角为6°,接近于遗态材料荷叶表面的接触角与滚动角,表现出超疏水能力;同时,表面的石墨粉能被水滴轻松冲洗掉,具有自清洁特性。这主要是由于木材表面沉积的PVB混合涂层中羟基与木材表面的羟基相结合,使其表面羟基数量有所减少,此外,含氟长链烷基聚合物的存在也增强了木材表面的疏水性能。  相似文献   

7.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利用普通木材甚至低质速生材生产各种仿天然珍贵木材颜色和纹理的科技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科技木锯材出材率低是目前国内科技木生产厂家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严重制约行业发展。采用3种研究方案,即两端头锯截表面刨切后再胶合模压(A)、两端头中间夹多层单板后再胶合模压(B)和两端头直接胶合模压(C),对科技木一次锯材得到的三角形截锯端头进行再利用,以提高科技木锯材出材率。结果表明,依照3种方案制备的试样其MOR、MOE、浸渍剥离性能均高于LYT 1655—2006重组装饰材要求,同时将科技木锯材出材率提高17%左右。综合考虑试样的力学性能、出材率及经济性,A方案和C方案优于B方案。通过表面粗糙度和接触角实验,对上述结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8.
重组木是一种新型的人造板材,与其它人造板材相比,它不但能保持较好的木材天然纹理,且具有强度大、变形小,握持力高,加工性能好,用途广泛等优点,其生产工艺过程相对简单,成本低、利润高,市场潜力较大,云南省发展重组木有丰富的后续资源,可带来较高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沙柳材重组木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沙柳材为原料研制沙柳材重组木,并采用正交试验方法探讨了沙柳材重组木的热压压力、热压时间、热压温度以及施胶量等条件对产品性能的影响,得出实验室较佳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高效环保的UV数码喷绘技术已逐渐应用于家具板材的表面装饰。研究木质基材对于喷绘性能与效果的影响将为基材的选择与改性提供理论支持。选取3种代表性实木锯材:樟子松、桦木、白蜡木,分析其解剖结构与表面特性,包括基材的表面粗糙度、表面湿润性、SEM形貌及BET比表面积、孔径等对UV喷绘涂层的光泽度、附着力、耐磨性的影响;表征涂层与基材结合界面的形貌与化学结构,探索界面结合机制。结果表明:樟子松管胞与介孔含量高,导致横切面粗糙度最大,喷绘涂层光泽度差;桦木本身颜色暗淡、明度低,导致涂层颜色偏暗;白蜡木横切面的湿润性较好,喷绘后涂层附着力高达1级;同时各锯材横切面由于管胞、导管的影响导致喷绘涂层显现出生长轮的形状;界面分析结果证实,油墨并没有与木材发生化学反应,喷绘图案与木材的界面结合是以范德华力为主的机械锚钉结构。因此,对实木材料进行UV喷绘时,应选择材色较浅、明度较高的基材,如需打印涂层遮盖木材纹理,则应同时考虑选择孔含量较少、较小且分布均匀的基材。  相似文献   

11.
采用重组技术制备柏木重组木,研究热压温度和密度对重组木表面性能、耐水性能和抗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是影响柏木重组木表面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关键因子,密度越大,表面粗糙度越低,表面接触角逐渐增大,抗弯强度越大。热压温度是影响柏木重组木耐水性能的主要因素,热压温度越高,其耐水性能越好。柏木重组木抗弯强度最高可达160 MPa,是LY/T 1984—2011《重组木地板》标准值的2.55倍。柏木重组木为柏木资源的高附加值利用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对红橡、樱桃木和樟子松三种木材,选取不同砂带长度,进行不同接触长度的砂光处理,测量砂光后试件表面的粗糙度.结果表明:不同砂带长度和接触长度对木材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显著;对不同树种木材的影响亦不同.在接触长度15~20 mm、砂带长度100 mm的条件下,木材砂光表面粗糙度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3.
朱莉  郭晓刚王巍 《森林工程》2006,22(4):15-17,31
通过对木材表面粗糙度检测方法的研究,测量。以数字信号处理器(DSP)TMS320F240为核心,稳定和对被测件表面无损伤的优点。该系统工作可靠,提出采用光学探针法实现木材表面粗糙度的三维非接触实现对信号的测量及系统的控制,具有测量速度快、信号满足实时性要求,并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4.
对重组竹材的基本性能进行综述,其力学性能与木材相近,密度大,碳化后的重组竹纹理与高级木材相近,干缩系数较小,适用于家具制作。重点对榫卯连接、螺栓连接和钉连接三种常用连接方式对用重组竹材的结构连接性能进行了综述分析,榫卯结构连接比一般的木材强度高;螺栓直径、纹理方向和含水率对连接点的影响显著;螺钉的拧入深度和导入直径比螺钉种类对结合强度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具有超疏水性的木材可以抑制或减小木材表面对水分的吸收,从而延长并提高木材的使用寿命及性能,研究木材表面等离子体刻蚀和沉积碳氟薄膜的超疏水性,为等离子体环境下超疏水性木材的制备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方法】以糖枫木径切单板为试验材料,首先采用氧等离子体在放电功率150 W、工作气压66 Pa的条件下对其表面进行不同时间的刻蚀,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分析刻蚀时间对木材表面形貌和粗糙度的影响;然后以五氟乙烷和氩气的混合气体在放电功率120 W、工作气压133 Pa的条件下将低表面能的碳氟薄膜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在刻蚀后的木材表面以制备具有超疏水性的木材,利用接触角测量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研究木材表面的润湿性、表面形貌、元素组成及其化学环境,同时利用椭圆偏振光谱仪测量不同沉积时间下的薄膜厚度。【结果】刻蚀时间小于30 min时,木材表面的平均粗糙度(Sa)、均方面光洁度(Sq)和最大高低差(Sz)均随着刻蚀时间增加逐渐增大,而当刻蚀时间延长至45 min时,木材表面的平均粗糙度略有减小;当沉积碳氟薄膜的时间固定为40 s时,刻蚀时间对木材表面静态接触角的影响并不明显,但滚动角则随着刻蚀时间增加逐渐减小,且顺纹方向的滚动角均小于横纹方向;未刻蚀木材表面的静态接触角随着薄膜沉积时间增加逐渐减小,水滴与木材表面之间均表现出较强的黏附性;椭圆偏振光谱仪测量表明,薄膜厚度随沉积时间增加线性增大;刻蚀时间固定为15 min或45 min时,增加碳氟薄膜沉积时间对木材表面静态接触角的影响并不明显,但滚动角均随沉积时间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刻蚀45 min并沉积碳氟薄膜40 s的木材样品,其静态接触角高达160.6°±0.4°,沿顺纹和横纹方向具有最小滚动角,分别为11.5°±1.2°和14.7°±2.5°;XPS分析显示,木材表面沉积碳氟薄膜后F元素含量接近50%,薄膜中富含—C—CF_x基团及—CF_3、—CF_2和—CF等碳氟基团,说明所沉积的薄膜发生了高度交联。【结论】木材表面经等离子体刻蚀并沉积低表面能的碳氟薄膜不但可以制备出具超疏水性的表面(静态接触角θ大于150°),同时所制备的木材具有较小的滚动角,可以有效防止水滴黏附于木材表面。  相似文献   

16.
人造木     
木材是人类生活及生产建设所必需的一种重要原材料,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木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而导致木材供需之间的矛盾日趋紧张。为了缓解木材特别是大径级木材供应的紧张局面,人们采用了各种措施,如以钢代木,以塑料代木以及大力发展人造板产品等。由于这些材料的自身特点,注定了它们无法从根本上替代天然木材,尤其是天然木材的纹理、结构特性以及它的绝缘性、共振性和高品质系数等。 80年代未,木材家族中出现了一种新产品──重组木,它是利用小径级劣质木材、间伐材、枝丫材等低质原料经辗搓设…  相似文献   

17.
为优化木竹材超高压水射流切割加工工艺参数,以红橡木和竹地板为对象,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磨料流速、切割压力、进给速度、靶距对水射流加工试件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探索优化工艺参数。利用扫描探针式三维表面形貌测定法测量试件切割面的表面粗糙度值,分析三维表面形貌图。结果表明:红橡木磨料射流的试验影响因素排序为CADB;竹地板磨料射流的试验影响因素排序为BCAD。红橡木和竹地板优化工艺参数为:进给速度为250 mm/s,磨料流速为35 kg/h,靶距3 mm,切割压力为310 MPa。在此加工工艺条件下切割材料表面粗糙度相对较小,加工所得材料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8.
基于分形理论的木材纹理特征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一种利用自相关函数来估算图像分形维数的方法,并将其应用到木材的纹理分类检测中。实验表明,分形维数值直接反映了木材纹理的粗糙程度,可定性地作为描述木材纹理粗糙度的一种度量。  相似文献   

19.
木材表面疏水处理是提升木材使用寿命的一种有效途径。研究采用喷涂法在木材表面构建十八烷基三甲氧基硅烷-无机颗粒-环氧树脂复合超疏水涂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超景深三维显微系统、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接触角测试等方法对涂层表面进行分析和表征,对比不同种类、粒径无机颗粒(二氧化钛、二氧化硅)和环氧树脂预聚物用量的涂层样品性能,优化涂层制备工艺。结果表明,优化工艺制备的涂层在经历20个周期的砂纸(1 000目)磨损或20次胶带剥离后水接触角仍大于150°,超疏水性能稳定,涂层的大部分微纳结构得以保留,表现出良好的机械耐久性。  相似文献   

20.
20种红木类木材颜色和光泽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红木类木材表面的视觉特性的分布特征,测量了20种红木类木材颜色L*a*b*色空间物理量、平行于木材纹理方向的光泽度(GZL)和垂直于木材纹理方向的光泽度(GZT),建立了L*a*b*三维空间坐标系,并对20种红木类木材进行聚类分析,深入剖析了20种红木类木材视觉物理量的分布特征和相关关系。结果表明,20种红木类木材的明度值普遍较低,基本属于偏暗红色和红褐色的色调范围,根据聚类分析,乌木类、条纹乌木、黑酸枝类木材归为第一大类,花梨木类、香枝木类和红酸枝类木材归为第二大类;平行于木材纹理方向的光泽度值比垂直于纹理方向的光泽度值大,红木类木材的表面光泽度比普通木材高;明度L*、色调H都与红绿色品指数a*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与黄蓝色品指数b*呈正相关,色饱和度C与黄蓝色品指数b*呈显著的正相关。试验结果为红木类木材制品的综合评价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