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舞毒蛾食性广、危害重,是我国港口和出口船只的重要检疫对象之一。利用昆虫对灯光的趋避性,开展不同波长的LED灯诱杀舞毒蛾的试验,结果显示,波长365 nm灯诱虫效果最好;全光谱、521 nm(绿色)、585 nm(黄色)、603 nm(桔色)波长的灯未诱到或只诱到极少量舞毒蛾雌成虫,均未诱到雄成虫。研究筛选出的波长365 nm灯诱杀舞毒蛾效果好,且不伤害或少伤害天敌及其他非靶标昆虫,可为港口科学布灯控制舞毒蛾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为了有效地控制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的危害及保护自然天敌,研究了利用单一波长的太阳能灯诱捕舞毒蛾的方法。采用林间放置320 nm至585 nm不同波长的太阳能灯、不同颜色诱捕容器、长波与短波灯不同距离组合、太阳能灯与频振式杀虫灯对非靶标昆虫诱虫效果的比较等方法,确定灯光诱捕舞毒蛾的最佳技术。结果表明,340 nm太阳能灯诱捕舞毒蛾总量和雄虫量最大,且显著大于对照灯的相应诱捕量;380 nm太阳能灯诱捕雌虫量最大。诱捕舞毒蛾的最适时间为19∶30—21∶30。银色容器诱捕到的舞毒蛾最多。长波灯与短波灯相距50 m时,短波(340 nm)诱虫灯的诱捕量最大,且显著大于其他距离和短波对照灯的诱捕量,在此距离条件下,长波(520 nm)诱虫灯的诱捕量最小。单一波长的太阳能灯对非靶标昆虫的杀灭作用显著小于频振式杀虫灯。340nm太阳能灯可作为诱捕舞毒蛾的首选灯具,通过与筛选出的最适时间、敏感容器颜色和距离组合,能够在林间达到较好的诱捕效果。还可以通过长短波长的组合,在港口提供长波照明和短波诱虫,实现既减少舞毒蛾成虫和卵块随船迁移又兼顾亮化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3.
单波长太阳能灯诱杀杨毒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无公害防治杨毒蛾的方法,利用320~585 nm的单波长太阳能灯19盏开展林间诱杀研究。结果表明,365 nm太阳能灯对杨毒蛾总量和雄蛾诱杀量最大,368 nm太阳能灯对杨毒蛾雌蛾的诱杀量最大,以19:30-20:30时段诱杀效果最好。供试诱虫灯诱杀杨毒蛾总量的雌雄比2.1:1;18:30-19:30雌雄比最高,为7.5:1;21:30-22:30雌雄比最低,为0.7:1;4个时段诱杀杨毒蛾雌雄性比差异显著。蓝色容器的诱杀量较大,白色容器诱杀量较小;将装水容器放于距地面1.2 m高度比放在地面上对杨毒蛾有更好的诱杀效果。365 nm太阳能灯可作为诱杀杨毒蛾的最佳灯具,通过与筛选的最适时间、敏感容器颜色和容器高度组合,能够达到较好的诱杀效果。  相似文献   

4.
铜绿丽金龟是金龟甲类害虫中发生量最大、危害最严重的种类之一,其分布范围广,危害植物种类多。为了有效控制铜绿丽金龟的危害,使用太阳能板作为电源和303~580nm波段内的18种波长诱虫灯及全光谱对照灯林间诱杀成虫。筛选出诱杀铜绿丽金龟的最佳波长为400nm,最适灯诱时间为20:30-21:30,装水容器颜色应首选绿色。使用筛选出的最佳波长、灯诱时间和装水容器颜色组合开展林间诱杀,可以达到无公害手段压低虫口数量,以及安全有效、绿色环保地控制铜绿丽金龟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无公害防治栗山天牛Massicus raddei方法,采用303~580 nm中18个单波长太阳能灯于19:30-23:30,分4个时段,在林间开展诱杀研究,筛选诱杀栗山天牛的最佳波长、最适时间、诱杀容器的颜色,比较不同时段诱杀栗山天牛的雌雄性比和对非靶标昆虫的诱杀作用。结果表明:330 nm太阳能灯诱杀栗山天牛的总量(126.7头)和雄虫量(105.3头)最大,340 nm太阳能灯对雌虫的诱杀量(32.7头)最大;20:30-22:30时段诱杀数量最多;诱杀到的栗山天牛在4个时段雌雄性比逐渐增加,整体比为0.37∶1;红色容器的诱杀量最大。330 nm诱虫灯可作为诱杀栗山天牛雄虫的最佳灯具,340 nm灯可作为诱杀栗山天牛雌虫的最佳灯具。  相似文献   

6.
舞毒蛾是一种世界性食叶害虫,被我国列为三级危害性林业有害生物,严重危害多种针阔叶树种和果树.通过分析舞毒蛾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提出了昆虫性信息素、植物源引诱剂、遥感监测3种监测方法,从营林措施、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灯光诱杀、微生物防治5方面介绍了舞毒蛾的防控技术,以期为今后山西省舞毒蛾的防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纵坑切梢小蠹是我国严重危害松树的蛀干害虫.采用波长365~375 nm、380~385 nm、405~408 nm、521~524 nm、603~605 nm及全光谱的6种改装的LED灯,19:30开灯,21:00关灯,对饵木上的纵坑切梢小蠹进行室内诱杀测定.结果表明:小蠹虫在380~385 nm波长诱集量最大,而其余...  相似文献   

8.
佳多频振式杀虫灯在防治突发性森林害虫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佳多频振式杀虫灯对突发害虫主要虫种--天幕毛虫和舞毒蛾进行了防治试验,取得了80%以上防治效果,确定了最佳防治时间,同时又与人工摘茧、化学防治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应用该灯防治天幕毛虫、舞毒蛾两种害虫,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均好于后者.  相似文献   

9.
应用佳多频振式杀虫灯对突发害虫主要虫种-天幕毛虫和舞毒蛾进行了防治试验,取得了80%以上防治效果,确定了最佳防治时间,同时又与人工茧、化学防治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应用该灯防治天幕毛虫、舞毒蛾两种害虫,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均好于后。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寻舞毒蛾无公害防治技术,生产中应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舞毒蛾成虫进行多年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诱杀成虫可达靶标害虫的73.4%,卵块数量大幅度下降,防治成本降低135~330元/hm2.  相似文献   

11.
蜀柏毒蛾成虫期灯光诱杀实际效果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灯光诱蛾不但是害虫发生期发生量预测预报的手段之一,而且是综合管理中物理防治措施的一个主要方法。在我省蜀柏毒蛾的综合防治中,灯光诱蛾是作为一种主要的控制虫害的手段在推广运用,由于灯光诱蛾常常是一盏300W的白炽灯在羽化盛期一晚上可诱几公斤的蛾子,易为群众接受,因此很快就推开普及。关于灯光诱杀蜀柏毒蛾的不同光源、不同时间等比较研究曾经有过报道(卢崇德,1984)。各地在实际应用中也总结了不少好的经验,如挂子母灯,在挂灯的地方及其周围对下一代幼虫期进行化学防治等等都是很好的增强及巩固灯诱效果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赤松毛虫成虫灯光诱杀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不同波长的灯具对阜新市赤松毛虫成虫开展灯诱筛选试验,结果表明,21:30时所有供试诱虫灯诱杀到的松毛虫雌虫数量和雌雄成虫总量最多,22:30时诱杀到的赤松毛虫雄虫数量最多。诱集总量由多至少的波长序号为:2号>19号>4号=5号>7号。灯诱赤松毛虫成虫的最佳上灯时间为21:00~23:00时,从而为生产防治提供了最佳波长和上灯时段。  相似文献   

13.
罕山林场一九八二年舞毒蛾发生面积达三万二千亩,为害较为严重的有百分之六十。为了及时有效地扑杀,在害虫猖獗的作业区,用高压电网杀虫灯进行诱杀,效果较为理想。高压电网杀虫灯设置在背风、虫口密度较大、控制面积较广的山坡中部。每个灯的防治半径可达二百五十米,高度超过树冠一至二米,两灯间距离四百至五百米。为了扩大杀虫面积,中间可移动灯位。  相似文献   

14.
频振式杀虫灯在汤阴县果树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频振式杀虫灯是利用害虫的趋光特性,选用害虫有极强诱杀作用的光源与波长,引诱害虫扑灯,并通过高压电网杀死害虫的一种先进实用工具。该灯对夜蛾科害虫效果明显,对天敌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5.
浅谈舞毒蛾预测预报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1998年伊春地区的红星等林业局相继发生舞毒蛾大面积危害,为了尽快控制该害虫的危害将经济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作者对该害虫的发生规律、预测预报和防治技术等进行了研究,查明舞毒蛾在该地区为1年1代,以卵越冬,以幼为害,其幼虫喜食柞树、杨柳等阔叶树和部分针叶树;郁闭度小,窝风向阳干燥的林分受害重。通过对舞毒蛾的调查,确定了幼虫卵量等预测公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喷雾、烟剂、灯诱和人工采卵等防治措施,其防治效果在50%~89%。  相似文献   

16.
“飞蛾扑灯”是我国劳动人民早在几千年前,对昆虫趋光性的精辟总结,并已利用篝火、灯火诱杀害虫。在自然界中很多农林害虫有趋光性,而且多数特别喜好3,400-4,000A°的短波光。因此,人们设计出波长为3,600A°的黑光灯诱杀害虫,作为害虫调查和预测预报的工具。一、黑光灯诱杀林业害虫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林分因子与舞毒蛾危害程度的风险评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 12个影响舞毒蛾危害程度的林分因子 ,对这些林分因子对舞毒蛾危害程度进行逐步回归分析 ,从中筛选出主林层郁闭度、土壤瘠薄程度和林地面积 3个关键因子。结果表明 :土壤瘠薄程度与舞毒蛾危害程度呈正相关 ,其余 2个关键因子与舞毒蛾危害程度呈显著的负相关。用这 3个因子与舞毒蛾危害程度建立多元线形回归模型 ,该模型可对舞毒蛾危害程度进行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18.
以林木害虫舞毒蛾为实验材料,用不同剂量超声波处理舞毒蛾虫卵,观察处理后虫卵死亡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超声波剂量的增大死亡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超声波作用生物效应显著,当作用时间为40 min时,孵化率急剧下降,低于50%,当作用时间超过120 min时,虫卵几乎全部死亡.  相似文献   

19.
频振式杀虫灯在测报与防治害虫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频振式杀虫灯可以准确预测雪毒蛾Stilpnotia salicis (Linnaeus)的发生期与发生量,据此绘制了成虫羽化曲线图,为适时防治该害虫提供了依据.更重要的是,该灯能诱杀多种农林害虫,是防治害虫的理想措施.  相似文献   

20.
超声波对舞毒蛾虫卵的处理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林木害虫舞毒蛾为实验材料,用不同剂量超声波处理舞毒蛾虫卵,观察处理后虫卵死亡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超声波剂量的增大死亡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超声波作用生物效应显著,当作用时间为40min时,孵化率急剧下降,低于50%,当作用时间超过120min时,虫卵几乎全部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