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明确昆明市海口林场的蛀干害虫种类,从2016年7月至2017年9月,采用漏斗诱捕器和挡板诱捕器对海口林场的蛀干害虫进行调查,共收集到昆虫34 487头。经鉴定,蛀干害虫隶属1目4科38属41种,常见种14种。种类上以天牛科(Cerambycidae)居多,数量上小蠹科(Scolytidae)居多,4个科中数量最多的分别是小粒绒盾小蠹(Xyleborinus saxeseni)、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马尾松角胫象(Shirahoshizo patruelis)和红缘吉丁(Buprestis fairmairci)。文中对41种蛀干害虫中的14种常见种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并根据蛀干害虫类群、数量、发生林分及发生规律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灯光对茶园害虫的引诱效果,采用夜间布置灯光诱捕的方法对茶园害虫进行诱捕试验。结果表明,该次共诱捕茶园害虫6目19科33种。其中,对鳞翅目害虫引诱效果较佳,为7科18种,占54.55%;其次分别为直翅目4科5种,占15.15%;半翅目4科4种,占12.12%;鞘翅目3科4种,占12.12%;螳螂目和毛翅目各1科1种,占3.03%。  相似文献   

3.
为获得昆明市呼马山松树林蛀干害虫种类,于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使用诱捕器诱捕法和受害木解剖方法对昆明市呼马山松林蛀干害虫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诱集到的29种蛀干害虫隶属4科26属,常见种有13种,对常见种类的主要识别特征进行了描述。根据蛀干害虫的类群、群体数量、林木受害部位以及发生规律,分析蛀干害虫对松林的威胁程度,提出了相应防治建议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金寨县通过2003~2005年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基本摸清了全县主要森林害虫种类、结构分布与危害。全县主栽的13个树种中,普查到害虫402种,其中危害程度轻微、中等、严重的害虫分别为353、35和14种,分别占害虫种类总数的87.81%、8.71%和3.48%。害虫的分布结构为:食叶害虫(286种)>枝梢害虫(77种)>蛀干害虫(24种)>果实害虫(9种)>根部害虫(6种)。总体发生率51.4%,其中危害轻微、中等和严重的发生率分别为32.87%、12.85%和3.67%。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3种植物源引诱剂对鞘翅目甲虫在2种林型中的引诱效果,以期筛选出高效引诱剂防治甲虫的危害。【方法】选择天然次生林(老山实验站样地)和人工纯林(林场样地)使用Lindgren漏斗诱捕器进行3种植物源引诱剂的林间诱捕试验,统计2种样地诱捕甲虫的数量、种类,比较不同林型不同样地间诱捕效果,分析环境条件对鞘翅目甲虫引诱和诱捕器释放量的影响。【结果】1)3种植物源引诱剂UHR,COB和LAP对鞘翅目甲虫均具有引诱作用,捕获的3 215号鞘翅目昆虫隶属于55科120属,其中小蠹科占48.93%,为优势鞘翅目类群。3种引诱剂诱捕效果依次为UHRCOBLAP,其中UHR引诱剂引诱个体数占74.21%,小蠹科个体数占48.65%,优势种为北方材小蠹和锉小蠹。2)UHR引诱剂对于小蠹科、叩甲科、郭公虫科和埋葬甲科的引诱效果显著高于COB和LAP引诱剂。COB引诱剂在两样地中捕获隐翅虫科数量最高。然而3种引诱剂对象甲科和天牛科的诱捕差异性不显著。防治时,应针对不同种类甲虫选择不同种类引诱剂,能达到更佳引诱效果。3)2种林型诱捕效果综合比较,老山实验站样地林场样地,表明植被类型及自然条件对昆虫种群多样性具有直接影响。埋葬甲科仅在老山实验站样地捕获,这与该科昆虫的生活习性和样地环境相关。【结论】UHR引诱剂对鞘翅目小蠹科昆虫具有较强的引诱作用,可进一步开发应用于林间小蠹虫的监测和防治,为小蠹虫的无公害防治提供了1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通过踏查和定点调查的方法,对贵州花榈木主要害虫种类对其危害程度、危害规律进行了调查观测,结果表明危害花榈木的害虫有4目、8科、8种害虫。其中对花榈木危害最为严重是鳞翅目的豆荚野螟(Maruca testulalis Geyer)和小卷蛾(Laspeyresiasp.)。同时介绍了2种主要害虫的危害规律及其相应的综合防控方法。  相似文献   

7.
采用生长期定点定株定期果实害虫调查和贮藏期室内常温贮藏观测法,对安康市核桃果实害虫种类进行了调查。结果为安康市核桃果实生长期害虫有13种,隶属5目11科;核桃果实贮藏期害虫有3种,隶属2目3科;核桃生长期危害较大的果实害虫主要是核桃举肢蛾、核桃长足象、双鬃尖尾蝇和桃蛀螟;贮藏期危害较大的果实害虫是印度谷螟;首次发现并记录了角斑古毒蛾幼虫为害核桃幼果。  相似文献   

8.
通过采用线路调查,结合踏查与详查、标准地调查及灯诱相结合的方法对克拉玛依林区多种林木蛀干害虫进行采集,记录蛀干害虫种类、分布地点、寄主植物、危害程度和危害现状。结果表明:克拉玛依林木危害的主要蛀干害虫种类为2目、6科、15种,主要为鳞翅目3科、3种,其中,透翅蛾科1种,木蠹蛾科1种,螟蛾科1种,鞘翅目3科、12种,其中,天牛科6种,吉丁科2种,小蠹科4种。对其危害现状进行实地观察,为防止主要蛀干害虫的扩散蔓延,必须应用生物防治和生态控制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才能保证克拉玛依林区森林健康安全。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遂昌县松林内鞘翅目害虫的种类及其种群动态,2008-2011年,应用林木蛀干类害虫引诱剂M-99监测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黄山松(P.taiwanensis)等松林鞘翅目昆虫种类及其种群动态.结果表明,遂昌地区松林内的鞘翅目昆虫有13科60余种,其中危害松树枝、干的害虫有16种,害虫天敌有3科4种;象甲科、小蠹科和天牛科,分别达5、5和35种,其中角胫象(立毛角胫象Shirahoshizo erectus、马尾松角胫象S.patruelis)、马尾松梢小蠹(Cryphalus nassonianus)及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为优势虫种,异色郭公虫(Tillus notatus)是重要的天敌种类,并对角胫象、马尾松梢小蠹、纵坑切梢小蠹(Tomicus piniperda)、松墨天牛和短角幽天牛(Spondylis buprestoides)的成虫羽化时间、种群动态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0.
在杨树人工林中,以杨干象甲、白杨透翅蛾、青杨天牛 3 种蛀干害虫发生面积大,危害严重,防治困难。由于蛀干害虫的猖獗危害,致使林木成片死亡,防护林“带断网破”。经过对蛀干害虫多年的综合治理,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积累了—些经验。对3种蛀干害虫的治理,除要加强苗木产地检疫工作外,还应抓好治理的技术措施。1 白杨透翅蛾防治技术措施(1)诱捕时间:在有代表性的林地内,提前诱捕观察。当诱到第1只雄蛾时,即开始大面积防治。(2)诱捕方法:采用涂干钉诱芯法。在杨树林中,诱捕点棋盘式设置,0 2 ~ 0 3hm2 设1个,林缘适当多设一些。在农防林…  相似文献   

11.
夜蛾科昆虫性信息素组分的结构及分布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夜蛾科(Noctuidae)是鳞翅目(Lepidoptera)昆虫中最大的一个科,全世界已知该科昆虫种类达25089种(统计至1985年),我国已经鉴定出2095种[1].夜蛾科昆虫大多是植食性,且多数又是暴食性,对农作物危害极大,因此,夜蛾科害虫一直是农林害虫防治的重要对象.  相似文献   

12.
通过不定期踏查、设置虫情测报灯,采用"五点取样法"对潮汕地区乡土阔叶树种主要害虫种类进行的调查,结果表明:潮汕地区乡土阔叶树种害虫有8目56科128种,按取食类型划分,刺吸类害虫24种、食叶类害虫91种、钻蛀类害虫9种、地下类害虫4种;按危害程度划分,危害轻微害虫80种、危害中等害虫42种、危害严重害虫6种。  相似文献   

13.
贵州省倍树害虫和天敌昆虫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倍树害虫是影响五倍子高产稳产的主导因子之一,本文通过在1984~1992年的五倍子科技攻关中,对贵州省40余个五倍子产结县(市)的倍树害虫和天敌昆虫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记述了倍树害虫6目50科125种和天敌昆虫7目15科35种。并分别记述了它们的寄主种类、危害部位、危害程度、危害时间以及在全省的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14.
2012年3月至2015年5月对浙江省美国山核桃害虫种类及天敌资源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浙江省美国山核桃林虫害普遍发生严重,危害美国山核桃的害虫种类较多,共有7目53科142种。其中,危害美国山核林的主要食叶害虫14种、蛀干害虫5种、根部害虫6种、刺吸类害虫6种;浙江省美国山核桃林内天敌昆虫共有6目11科33种,主要以蚜虫及鳞翅目幼虫的捕食类天敌昆虫为主,其中以瓢甲科、步甲科的天敌种类最多,其次为寄蝇科、蚁科及螳螂科。  相似文献   

15.
采用全面踏查法和专项调查法对汤原县格金河林场害虫种类及危害程度进行调查,通过对格金河林场进行采样调查,共得到害虫样本832只,发现格金河林场主要害虫有33种,隶属于5目19科;害虫对林场的木本植物危害严重,通过调查其种类并分析发生规律可对本地区害虫防治提出建议与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贺州市八步区林区灯下趋光性昆虫群落多样性,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采用频振式杀虫灯进行了定点调查。结果表明,共诱捕到昆虫8目55科464种20 929头,其中鳞翅目(Lepidoptera)种类最多,占调查总种类数的75.87%。在鳞翅目中,诱捕的夜蛾科(Noctuidae)昆虫种类最多,相对多度为3.182。此外,发现Simpson指数(D)和Shannon指数(H')评价的贺州市八步区林区灯下趋光性昆虫种群发生量和物种丰富度的时间动态变化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7.
为掌握危害阜新老鹰窝山自然保护区植被的鳞翅目害虫种类,利用太阳能灯开展昆虫种类调查和鉴定。在人工油松林和天然次生林混合区域诱集昆虫,通过鉴定确定鳞翅目昆虫种类。结果共鉴定出鳞翅目蛾类昆虫13科111种,包括天蛾科6种,夜蛾科46种,舟蛾科12种,尺蛾科33种,毒蛾科和螟蛾科各有3种,灯蛾科2种,虎蛾科、燕蛾科、枯叶蛾科、卷蛾科、刺蛾科、大蚕蛾科各有1种。夜蛾科和尺蛾科昆虫的种类为79种,占保护区鳞翅目昆虫71.2%,保护区内鳞翅目的害虫监测、预报和防治工作应该以这2科的昆虫为主。  相似文献   

18.
为了促进陕西板栗产业的健康发展,对陕西省秦巴山区板栗害虫的种类及其区系组成进行了连续2 a的调查。秦巴山区板栗害虫有6目49科143属184种。食叶害虫25科85属109种,分别占总科数的51.02%、总属数的59.44%、总种数的59.24%;由古北界、东洋界以及古北-东洋共有种类组成优势类群,其种数分别占该类害虫种数的31.19%、25.69%、33.03%。枝梢害虫15科25属27种,分别占总科数的30.61%、总属数的17.48%、总种数的14.67%;东洋界种类和其它多界种类优势类群,其种数分别占该类害虫种数的37.04%、29.63%。蛀干害虫5科22属32种,分别占总科数的14.28%、总属数的15.28%、总种数的17.39%;由东洋界种类和古北-东洋共有种类构成优势类群,其种数分别占该类害虫种数的31.25%、43.75%。种实害虫5科8属11种,分别占总科数的10.20%、总属数的5.59%、总种数的5.98%;由古北界种类和古北-东洋共有种类组成优势类群,其种数分别占该类害虫种数的27.27%、54.55%。苗木害虫有3科3属5种,分别占总科数的6.12%、总属数的2.10%、总种数的2.72%;由古北界种类和其它多界种类组成优势类群,其种数分别占该类昆虫种数的40.0%、40.0%。在这些害虫中,古北界46种,占该区板栗害虫总种数的25.00%;东洋界47种,占板栗害虫总种数的25.54%;古北-东洋界共有种64种,占板栗害虫总种数的34.78%;其它界种类27种,占该区板栗害虫总种数的14.67%。秦巴山区板栗害虫以古北界、东洋界、东洋-古北共有种类为优势种类。符合陕西板栗分布于古北、东洋两界过渡地带的昆虫区系的组成特点。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福建省枫香害虫进行了初步调查,并查阅大量文献,记述我国枫香害虫、害螨80种,分属2纲7目35科。从分类系统看,以鳞翅目(35种)、鞘翅目(18种)、半翅目(16种)为多,各占43.8%、22.5%和20.0%,并列出了每种害虫的中文名称、学名和危害部位;同时介绍缀叶丛螟、樟蚕及长须刺蛾3种主要害虫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为控制枫香害虫的发生与危害提供相关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0.
M_(99-1)引诱剂诱捕松墨天牛等松甲虫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道了松墨天牛成虫活动期间 ,在马尾松 -栎类次生混交林、马尾松 -湿地松人工林和黄山松天然林 3种不同林分中 ,应用 M99-1引诱剂诱捕钻蛀性松甲虫种类、主要钻蛀性松甲虫成虫种群数量及其比率和不同诱捕期松墨天牛雌成虫孕卵量及其比率的情况。研究结果显示 ,M99-1引诱剂诱获鞘翅目害虫达 2 6种 ,其中钻蛀性松甲虫达 14种 ,占诱获种类的 5 3.8%。马尾松角胫象、松墨天牛种群数量比率最高 ,分别达 5 7.3%~ 69.8%和 2 7.2 %~ 2 9.3%。 3种不同松林林分中 ,短角幽天牛、褐幽天牛、薄翅锯天牛等其它主要钻蛀性害虫的数量比率也较高。不同诱捕期松墨天牛雌成虫平均孕卵量及其比率 ,以活动前期 (6月下旬前 )为最高 ,分别达 16.9粒和 4 1.9%。 M99-1引诱剂诱捕是监测松林钻蛀性松甲虫种群动态和降低其虫口密度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