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为了解进口奶牛十二指肠贾第虫感染情况及其集聚体和基因亚型分布特征,作者基于SSU rRNA、tpi、gdh和bg基因位点对奶牛十二指肠贾第虫进行PCR检测。结果如下:基于SSU rRNA基因位点进行PCR检测,奶牛十二指肠贾第虫感染率为9.5%(48/507),48份阳性样品均为十二指肠贾第虫集聚体E;断奶后犊牛感染率最高(20.70%),不同年龄段奶牛十二指肠贾第虫感染率统计学差异极显著(P0.01)。基于tpi、gdh和bg基因位点分别扩增出48份阳性样品中19、28和34个,1份在tpi基因位点呈集聚体A和E混合感染。多位点基因序列分析和种系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该场进口奶牛应为引进后感染十二指肠贾第虫。研究表明进口成年奶牛不易携带人兽共患十二指肠贾第虫,引种场奶牛传播人兽共患十二指肠贾第虫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新疆地区羊驼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采用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和卢戈氏碘液染色法对采自新疆5个养殖基地的185份羊驼新鲜粪便样品进行检查。结果显示:129份样品呈肠道寄生虫阳性,总感染率69.72%;检出8种寄生虫,以球虫为优势感染虫种,感染率57.83%;隐孢子虫、贾第虫、圆线虫、细颈线虫、鞭虫、双腔吸虫和莫尼茨绦虫感染率分别为3.24%、0.54%、15.14%、7.57%、11.35%、1.62%和0.54%。调查表明,新疆地区羊驼肠道寄生虫感染率较高,应加强其检测和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广西部分地区猫隐孢子虫、十二指肠贾第虫和三毛滴虫的感染情况和基因型,试验采集南宁市、桂林市、柳州市、梧州市和河池市各宠物医院、流浪动物中心及送检的新鲜猫粪便样本300份,基于隐孢子虫SSU rRNA和gp60基因,十二指肠贾第虫bg、tpi和gdh基因及三毛滴虫ITS基因采用PCR方法对粪便DNA进行PCR扩增,阳性样本进行测序分析,构建遗传进化树。结果表明:共检测出22份隐孢子虫、24份十二指肠贾第虫和41份三毛滴虫阳性样本,阳性率分别为7.3%、8.0%和13.7%。幼猫三种原虫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成年猫(P<0.05),腹泻猫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未腹泻猫(P<0.05),雄性猫三毛滴虫的阳性率要显著高于雌性(P<0.05)。检测出的隐孢子虫都为猫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felis,C.felis),根据gp60基因进行亚型分型,鉴定出ⅩⅨa和ⅩⅨc两种亚型。十二指肠贾第虫共鉴定出集聚体F、B和F+B三种基因型,其中集聚体F为优势基因型。说明广西部分地区猫普遍存在隐孢子虫、十二指肠贾第虫和三毛滴虫的感染,且感染的虫种和部分基因型为人兽共患型,由于宠...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安徽省规模化猪场贾第虫感染情况及分子特性,从安徽省多地共采集500份新鲜猪粪样,提取基因组DNA,首先采用基于蓝氏贾第虫SSUrRNA基因套式PCR对所有粪便进行检测,并对获得的阳性样本分别基于贾第虫TPI和GDH基因的PCR扩增,然后对获得的PCR产物进行测序和分析,确定贾第虫的聚集体。结果显示,500份猪粪便样品中,SSUrRNA基因套式PCR仅在利辛猪场检测出1例贾第虫阳性样本,猪贾第虫阳性率为0.20%。TPI和GDH基因的测序分析显示该贾第虫基因型为聚集体E。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长春地区狐狸、貉和家兔养殖场的十二指肠贾第虫感染情况,基于十二指肠贾第虫GDH基因位点分别设计2对引物,对养殖场的120份狐狸粪便样品、60份貉粪便样品和148份家兔粪便样品十二指肠贾第虫进行检测和基因型分析。结果表明,在来自狐狸的粪便中检测出阳性样品44份,阳性率为36.7%,基因型均为基因亚型AI;6份貉阳性样品,阳性率为10.0%,基因型均为集聚体D;41份家兔阳性样品,阳性率为27.7%,其中4份是集聚体B,其他是集聚体A中的基因亚型AI。结果发现在长春地区貉感染贾第虫集聚体D,长春地区的狐狸感染人兽共患型的集聚体A,家兔感染人兽共患型的集聚体A和B。研究结果为该地区十二指肠贾第虫病的防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从青海省祁连县采集93份牦牛粪样用于贾第虫检测。所有样品经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处理后,采用卢戈氏碘液染色镜检和免疫荧光试验进行检测,将镜检阳性样品采用套式PCR方法扩增18S rRNA,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分析。结果镜检和免疫荧光试验中有9份样品为贾第虫阳性,阳性率为9.7%。镜检阳性样品采用套式PCR方法扩增后有8份样品为18SrRNA基因阳性,产物长度292bp,测序后的序列分别命名为QHQL201501~QHQL201508。系统发育分析显示,分离的虫株属于牛源十二指肠贾第虫,基因型均为反刍动物特有的聚集体E,未发现具有人兽共患潜力的A型和B型。  相似文献   

7.
贾第虫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肠道寄生虫,可感染人和多种家畜。为获悉云南省猪场的贾第虫感染情况,采用巢式PCR,对4个猪场的129份猪粪便样品进行贾第虫TPI基因序列扩增、测序,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有2个样本为贾第虫阳性,阳性率为1.55%(2/129),均为人兽共患的集聚体B型。该结果说明:云南省猪场内存在贾第虫感染;虽然感染率不高,但存在散播风险。因此,需要加强猪场卫生防疫,做好猪粪便的无害化处理,避免因粪便污染造成疫病流行。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青海省海北地区牦牛贾第虫的感染情况及虫种基因型,对青海省祁连县、海晏县和刚察县的297份牦牛粪样采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之后用免疫荧光方法对贾第虫进行鉴定,对阳性及疑似阳性样品采用基于18SrRNA和谷氨酸脱氢酶(gdh)基因的套式PCR扩增,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将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的贾第虫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免疫荧光抗体试验结果显示,共检出24份贾第虫阳性粪样,总阴性率为8.1%。套式PCR扩增结果显示,24份阳性样品中18SrRNA基因扩增阳性22份,gdh基因扩增阳性18份,产物大小分别为292bp和432bp。序列分析表明,分离的虫种均为牦牛源肠贾第虫,基因型为集聚体E,未发现人畜共患基因型。  相似文献   

9.
贾第虫是一类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的寄生虫,包括7个虫种。其中的十二指肠贾第虫(Giardia duodenalis)是一种重要的肠道寄生虫,能感染人和大多数哺乳动物,可引起腹泻、营养不良和体重减轻等症状。分子分型工具的发展促进了贾第虫检测、基因分型和溯源的发展,大大改变了人们对贾第虫人兽共患潜力的理解。利用分子分型工具可将十二指肠贾第虫分为8种集聚体(A~H),8种集聚体的宿主范围都存在差异,其中,集聚体A和B是人兽共患型。牛是十二指肠贾第虫的重要宿主,但目前对牛十二指肠贾第虫病的分子流行病学认识不够,其公共卫生意义也一直被忽视。本文汇总了国内牛十二指肠贾第虫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结果发现,我国牛十二指肠贾第虫的感染是普遍存在的,其中,集聚体E为优势集聚体,集聚体A和B呈散发流行。近年来,一些国家出现了集聚体E感染人的报道,同时,集聚体A在牛中的感染率有上升的迹象,牛十二指肠贾第虫的人兽共患潜力正在逐步得到认识。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兽医学报》2019,(7):1330-1335
从安徽省及周边的7个规模化绵羊场和10个规模化山羊场分别采集832和781份新鲜粪样,采用基于贾第虫磷酸丙糖异构酶(tpi)基因的巢式PCR扩增,随后对获得的tpi基因阳性的样本进行了谷氨酸脱氢酶(gdh)基因的扩增,并对获得的阳性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绵羊贾第虫感染率为0.36%,山羊贾第虫感染率为0.00%。tpi基因序列分析显示3个阳性样品基因型分别为E1(2)和E6(1),gdh基因序列分析显示2个阳性样品均属聚集体E。本研究中,安徽及周边地区绵羊和山羊贾第虫感染率较低,且存在的基因型均为反刍动物常见的聚集体E,未发现具有人兽共患潜力的A或B型。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河南省中牟地区隐孢子虫、贾第虫病感染情况,本研究采用离心沉淀法、卢戈氏碘液染色法和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对该地区5个奶牛养殖场共432份新鲜粪便样本进行检查。结果显示,隐孢子虫、贾第虫的感染率分别为6.7%和7.9%,且感染率均呈现随年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P0.01)。同时,应用基于隐孢子虫的18Sr RNA、贾第虫的TPI基因的巢氏PCR方法对所分离的隐孢子虫和贾第虫虫株进行种类或基因型鉴定,发现三个隐孢子虫虫种,分别为C.andersoni(27个)、C.bovis C(6个)和C.parvum(1个),且前者为优势种;贾第虫发现集聚体E(26个)和集聚体A(3个)。该研究可为牛贾第虫病、牛隐孢子虫病的防治工作及其在地方公共卫生学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河南省规模化兔场兔贾第虫感染情况及评价其公共卫生意义,采用卢戈氏碘液染色法对河南省6个地区9个规模化兔场共1 027份粪便样品进行检查,发现贾第虫感染率为7.8%,其中3~7月龄兔贾第虫感染率最高,为11.2%;不同品种兔感染情况存在一定差异,以肉兔感染率最高,为11.3%。调查结果表明,河南省规模化兔场兔贾第虫感染较为普遍,应加强其综合管理和人兽共患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3.
试验旨在调查甘孜藏族自治州(甘孜州)全部18个县(市)牦牛梨形虫的感染情况。2018年6月至11月采集甘孜州18个县(市)临床健康牦牛全血1 381份,采用靶向18S rRNA的巢式PCR进行梨形虫核酸检测,并挑选梨形虫核酸检测阳性样本PCR产物共计124份测序鉴定虫种。结果显示,1 381份牦牛样本中梨形虫核酸阳性样本438份,平均阳性率为31.72%,其中半农半牧业县1 093份牦牛样本中梨形虫核酸阳性样本385份,平均阳性率为35.22%,纯牧业县288份牦牛样本中梨形虫核酸阳性样本53份,平均阳性率为18.40%;124份牦牛梨形虫核酸阳性样本中鉴定出感染的虫种有中华泰勒虫76份、吕氏泰勒虫25份、东方泰勒虫3份、绵羊泰勒虫2份、双芽巴贝斯虫1份和水牛泰勒虫1份,其中中华泰勒虫感染率为61.29%,吕氏泰勒虫感染率为20.16%。本试验结果表明,甘孜州牦牛梨形虫感染率较高,不同地区之间存在差异,优势虫种为中华泰勒虫和吕氏泰勒虫,为甘孜州牦牛梨形虫病防控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调查甘孜藏族自治州(甘孜州)全部18个县(市)牦牛梨形虫的感染情况。2018年6月至11月采集甘孜州18个县(市)临床健康牦牛全血1 381份,采用靶向18S rRNA的巢式PCR进行梨形虫核酸检测,并挑选梨形虫核酸检测阳性样本PCR产物共计124份测序鉴定虫种。结果显示,1 381份牦牛样本中梨形虫核酸阳性样本438份,平均阳性率为31.72%,其中半农半牧业县1 093份牦牛样本中梨形虫核酸阳性样本385份,平均阳性率为35.22%,纯牧业县288份牦牛样本中梨形虫核酸阳性样本53份,平均阳性率为18.40%;124份牦牛梨形虫核酸阳性样本中鉴定出感染的虫种有中华泰勒虫76份、吕氏泰勒虫25份、东方泰勒虫3份、绵羊泰勒虫2份、双芽巴贝斯虫1份和水牛泰勒虫1份,其中中华泰勒虫感染率为61.29%,吕氏泰勒虫感染率为20.16%。本试验结果表明,甘孜州牦牛梨形虫感染率较高,不同地区之间存在差异,优势虫种为中华泰勒虫和吕氏泰勒虫,为甘孜州牦牛梨形虫病防控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广东省不同地区猪源十二指肠贾第虫(Giardia duodenalis,简称贾第虫)的流行现状和分子特征,并评估其人兽共患风险。【方法】 从广东省10个地区采集新鲜猪粪样品,采用显微镜镜检,并应用巢式PCR对贾第虫谷氨酸脱氢酶(glutamate dehydrogenase,gdh)基因进行扩增,根据扩增结果计算不同地区和生长阶段猪贾第虫的阳性率。对所有的PCR阳性产物进行测序,将获得的贾第虫gdh基因序列进行BLAST比对,确定贾第虫的基因型;运用Mega 7.0软件的最大似然法构建进化树。【结果】 贾第虫包囊呈椭圆形,囊壁较厚,大小为(10~14)μm ×(7~10)μm,具有明显纵向轴柱,细胞核分布于轴柱两侧。521份受检样品中共检测出94份PCR阳性样品,阳性率为18.04%(94/521),其中茂名和清远的阳性率较高,分别达40.00%(10/25)和35.06%(27/77);肇庆和韶关的阳性率较低,分别为3.90%(3/77)和8.57%(3/35);佛山、江门、阳江、河源、广州和惠州的阳性率分别为11.11%(2/18)、15.31%(15/98)、11.43%(4/35)、13.33%(4/30)、9.38%(3/32)和24.47%(23/94)。不同饲养阶段的猪群的阳性率调查发现,母猪的贾第虫阳性率(24.55%)显著高于断奶仔猪(13.30%)(P<0.05),与育肥猪的贾第虫阳性率(19.23%)差异不显著(P>0.05)。基于gdh基因序列的基因分型和系统进化分析共发现5种贾第虫亚集聚体,即集聚体AⅠ和集聚体E的4种不同亚型,包括集聚体E1、E2、E10和E13,其中61.70%(58/94)测序阳性样品属于集聚体AⅠ,38.30%(36/94)属于集聚体E的不同亚型。【结论】 广东猪源贾第虫的感染较普遍,不同地区和不同生长阶段的猪感染率存在一定差异。其中,人兽共患性集聚体AⅠ为优势亚集聚体,表明广东省猪源贾第虫存在人兽跨物种传播的风险,应重视该病可能引起的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16.
用基于重组的犬吉氏巴贝斯虫P50蛋白作为ELISA诊断抗原,对来自青海省西宁地区的5个藏獒养殖基地的118份藏獒血清,进行犬巴贝斯虫病的血清学诊断,共检出阳性血清12份,阳性率为10.17%。结果初步表明西宁地区部分藏獒养殖基地中存在犬吉氏巴贝斯虫的感染。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动物园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本试验采集了来自贵阳和北京动物园33种动物,共150份粪便样品。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和离心沉淀法富集虫卵和卵囊进行显微镜检查;基于隐孢子虫、芽囊原虫、毕氏肠微孢子虫和十二指肠贾第虫的特异性基因位点对人兽共患原虫进行PCR检测和序列比对分析。结果显示,动物园动物寄生虫总感染率为64.0%。显微镜检查出的寄生虫包括毛首线虫(20.0%)、细颈线虫(2.7%)、艾美耳球虫(14.7%)和其他线虫(25.3%)。PCR检测4种肠道原虫的感染率分别为:隐孢子虫1.3%、毕氏肠微孢子虫8.7%、十二指肠贾第虫12.0%和芽囊原虫32.0%。序列比对结果显示,存在2种隐孢子虫虫种(安氏隐孢子虫和泛在隐孢子虫);7种毕氏肠微孢子虫基因型(SC02、BEB6、Type IV、PigEBITS 7、Peru8、PtEb IX和D);2种十二指肠贾第虫基因型(B和E);8种芽囊原虫基因亚型(ST1、ST2、ST3、ST5、ST8、ST10、ST13和ST14)。结果表明,贵州和北京动物园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非常普遍,并且存在多种人兽共患虫种和基因型。做好动物园寄生虫病的防控不...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宁夏中南部地区牛支原体感染及遗传变异情况,采用PCR方法,对来自宁夏中南部9个县区规模场、屠宰场和交易市场的495份牛鼻拭子样本进行PCR检测及菌株分离鉴定.结果显示:495份样本中,经PCR检出阳性59份,总体阳性率为11.92%,9个县区的阳性率为1.82%~21.82%,规模场、屠宰场、交易市场阳性率分别为...  相似文献   

19.
采用建立的巢式PCR方法检测了297份牦牛粪样。结果表明:建立的巢式PCR方法一扩的最佳退火温度为55℃,二扩的最佳退火温度为53℃;对牦牛源贾第鞭毛虫的最低检测量为1个虫体DNA/m L;特异性试验表明,对隐孢子虫、弓形虫、柔嫩艾美尔球虫、阿米巴虫、牛巴贝斯虫等寄生虫DNA的扩增均为阴性;297份牦牛粪样中贾第鞭毛虫的检出率为7.4%。表明建立的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用于牦牛源贾第鞭毛虫感染的检测。  相似文献   

20.
犬贾第虫病是由犬贾第虫寄生于肠道引起的一种人犬共患寄生虫病,各品种犬均易感染,严重威胁犬的健康,对管理人员的健康也构成一定的威胁.贾第虫病呈世界性分布,我国犬感染此病的比例较高,2000年3月在吉林省调查犬寄生虫感染情况时发现犬贾第虫感染率高达25.20%.大多数成年犬感染贾第虫后症状不明显,但幼犬症状较为明显,若不及时治疗,会影响幼犬的生长发育,甚至引起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