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随着养殖观念的提升,牧场逐渐开始重视奶牛免疫预防工作,而免疫对于奶牛的应激非常大,尤其是对于产奶牛的影响更大,直接带来奶量的损失。本试验旨在研究饲喂不同抗应激产品对奶牛免疫后的生产性能的影响。分别选择3座饲养管理相近的牧场进行试验,试验组和对照组牛群泌乳天数、饲养管理一致,试验组牛群饲喂相应的抗应激产品,对照组未处理。A牧场试验组使用的抗应激产品主要成分为黄芪多糖,B牧场试验组使用的抗应激产品主要成分为丙酸铬,C牧场试验组使用的抗应激产品主要成分为有机硒。试验结果显示,奶牛发生免疫应激后,饲喂黄芪多糖组单产较对照组高0.22kg,但对于奶牛免疫应激后缓解单产降低效果不显著,饲喂丙酸铬组单产较对照组高2.13kg,对于降低免疫应激影响效果显著,饲喂有机硒组单产较对照组低0.52kg,对于奶牛免疫应激后缓解单产降低效果不显著。由此可见,在免疫前后5d饲喂丙酸铬10g/(头·d),有助于缓解奶牛免疫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2.
正黄芪多糖是中草药黄芪的重要活性成分之一,是天然中草药黄芪的提取物,毒性很低,无耐药性,具有抗病毒、抗应激、抗氧化、抗辐射等作用,能提高动物机体的免疫力,并且在畜产品中无残留,为一种绿色饲料添加剂。黄芪不仅可使机体免疫功能增强,还能提高细胞代谢并合成蛋白质,还同时具有消炎保肝、降压固肾等明显功效。1黄芪多糖在畜禽养殖中的作用1.1促生长作用黄芪多糖可以改善畜禽胃肠道微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3.
黄芪多糖是从传统中兽药黄芪中分离出的具有免疫活性的药用成分,其能提高肉鸡的抗应激、抗病能力,减少疾病发生,提高饲料报酬。本文介绍了近几年黄芪多糖作为饲料添加剂、作为免疫增强剂、在抗病毒病方面、在抗细菌病方面的应用情况,以期为肉鸡养殖户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黄芪多糖是从黄芪中提取浓缩纯化而成的水溶性杂多糖,呈淡黄色粉末状,含有己糖醛酸、葡萄糖、果糖、鼠李糖、阿拉佰糖、半乳糖醛酸和葡萄糖醛酸等成分,具有免疫促进和调节作用,还具有抗病毒、抗肿瘤、抗衰老、抗辐射、抗应激和抗氧化等作用。它可作为饲料添加剂,具有免疫增强、抗病毒、抗肿瘤及抗应激等作用,可提高鸡的抵抗力和抗应激能力,进而提升鸡的各项生长指标和生产能力,还可辅助无抗养殖,改善鸡肉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黄芪组方中草药添加剂抗奶牛热应激的效果及其作用机理。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择健康经产、胎次相同、体重和产奶量相近的荷斯坦奶牛12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6头牛。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添加200 g/(d.头)的黄芪组方中草药粉剂。结果表明:试验组奶牛肛温和呼吸频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采食量在第2周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第4周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产奶量在第5、6周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T4、总SOD活力在第40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GSH-Px活力在第20和第40天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第40天血清内毒素和热应激蛋白HSP70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分别降低了20.53%和6.27%(P>0.05),MDA含量在第40天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由以上结果可见,黄芪组方中草药添加剂可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提高血清T4水平,降低内毒素、HSP70和MDA含量,提高抗氧化酶活力,从而有效缓解奶牛热应激,减轻热应激对奶牛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黄芪在我国作为保健药材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开发黄芪提取物黄芪多糖为饲料添加剂,在畜禽养殖中已表现出充分的潜力。本文对黄芪多糖的生理功能和预防奶牛乳房炎的作用机理进行综述,旨在表明黄芪多糖在预防奶牛乳房炎上具有广阔的前景,为其在饲粮中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奶牛的换料应激对奶牛产业带来经济损失,通过从营养、育种改良、饲养管理以及饲料等方面去缓解应激,其中营养调控是减少换料应激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奶牛更换饲料出现应激情况下,通过营养调控,可以有效降低换料应激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保证牧场奶牛养殖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奶牛在规模健康养殖模式下,从生物学、生理学、免疫学三个方面分析了热应激的发病机理,热应激对奶牛的影响,并提出了科学的诊断方法,预防和治疗措施。对奶牛规模健康养殖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由于抗生素滥用所造成的猪肉产品兽药残留问题日趋严重,猪场绿色养殖和猪肉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黄芪多糖是一种黄芪提取物,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抗细菌、抗病毒、抗肿瘤和抗氧化应激等作用,被认为是当前最理想的抗生素替代物之一。本文简述了黄芪多糖的免疫调节机制及其在猪病防治上的应用,为兽医同行提供参考。1黄芪多糖的免疫作用机制(1)增强免疫力。黄芪多糖能够促进T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10.
生产中某些作业对奶牛及其生产性能有消极的影响,如免疫接种、采血、修蹄等作业对奶牛都是应激。为消除或降低应激的影响,建议应用镇静剂或其它抗应激药物,这从奶牛的生理、病理以及减少生产力损失上考虑是可取的。  相似文献   

11.
脂肪肝是奶牛养殖过程中一种高发的营养代谢性紊乱病,会降低奶牛产奶量和平均使用寿命,影响后续生产性能的发挥,给奶牛养殖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组学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奶牛疾病研究的重要手段,可为预防和治疗奶牛脂肪肝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综述了代谢组学技术在筛选奶牛脂肪肝生物标志物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以期为生产实践中快速诊断和治疗奶牛脂肪肝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关于推进中国奶牛全混合日粮饲养技术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全混合日粮(total mixed ration ,TMR)饲养技术的使用能够保证奶牛摄入均衡的营养,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并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在中国加快推进TMR饲养技术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中国现阶段奶牛的饲养模式主要以小规模养殖为主,由于缺乏资金和技术支持,大多数中、小型奶牛场、养殖户还不能使用TMR饲喂技术来提高奶牛生产性能。TMR配送服务是由专门的配送公司集中生产不同饲养阶段的TMR日粮,再提供给周边养牛户的一种生产配送形式。此种方式可以使小规模奶牛养殖户也能用到TMR饲喂技术,从而提高奶牛生产水平,增加养殖者收益,并且推进TMR技术在中国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高产量奶牛的高效选育一直是困扰奶业及奶牛养殖业高效发展的难题,产奶量不足,生产效率不稳定等问题也严重制约了行业的发展。但传统筛选高产奶牛方法耗时耗力,不利于高产奶牛快速培育,且优良性状的遗传稳定性较差,也无法长期保留。目前,越来越多研究发现产奶量与奶牛的表观性状有关,如体重、体尺、乳房形态及肛殖距等。不仅如此,产奶量及奶品质还与催乳素及其受体基因、生长激素及其受体基因、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基因和及其他产奶基因具有密切关系。因此,本文对影响奶牛产奶量的相关因素进行了综合概述,阐述了不同因素对高产奶牛筛选应用的潜在价值,有望促进高产奶牛的快速筛选,助力奶牛养殖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奶牛养殖行业发展迅速,人们在专注于提高奶牛产奶量的同时,开始关注如何提高乳品质。奶牛自身的遗传与非遗传因素以及奶牛生活环境显著影响着乳成分,伴随奶牛品种和所处环境的变化,其乳成分与品质也会发生改变。在生产中植物提取物以其无毒、无害、无副作用等多种优势成为改善乳品质的天然添加剂,可以提高奶牛的泌乳性能、改善乳成分,具有使用价值和应用前景。本文通过综述奶牛品种、环境及天然植物提取物等多种饲料添加剂对乳成分的影响,以期为在生产实践中提高乳品质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杨露 《中国乳业》2022,(8):15-18
优质牛奶的充足供给需要以奶牛的健康养殖为基础。益生菌在奶牛饲料中的添加对奶牛的产奶量、乳成分和瘤胃微生态区系均有正面影响,可以通过增加奶牛瘤胃中有益微生物的含量,同时竞争性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定殖,进而提高奶牛的机体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本文对益生菌的功能、作用机制及在奶牛养殖中的应用效果进行阐述,旨在为益生菌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十多年的超速发展,我国奶牛业已由单一品种的散养方式逐步转变为高产品种的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方式。然而,我国奶牛整体遗传素质不高,多为进口高产奶牛与地方奶牛的低代次改良品种,以致原奶质量参差不齐,严重制约了我国奶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大规模引进高品质的奶牛品种,已成为我国优化奶牛基因、推动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抓手,但同时也为检疫工作带来了挑战。本文通过分析2018年我国进口奶牛数量、来源国、疫病检出、进境口岸及隔离检疫场分布等数据,结合各来源国的疫病防控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检疫要点,为我国全面提升进口奶牛的检疫水平、切实做好奶牛群体遗传改良计划、加快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奶牛在产奶阶段发生较多的疾病主要为乳房炎,从而影响产奶量,奶牛一旦患上乳房炎,会导致奶牛生长发育缓慢,经济效益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笔者在多年的临床上,应用黄芪对奶牛乳房炎进行防治,取得了显著治疗效果.本文重点对黄芪中药制剂在奶牛乳房炎防治中的生理功能和预防奶牛乳房炎的作用机理进行阐述,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8.
奶业是非洲居民重要的收入和就业来源,是重要的农业产业。2018年,非洲奶业生产总值171.22 亿美元,占畜牧业总产值的24.0%;奶牛存栏6 752.49 万头,主要集中在东非、北非和西非地区,养殖方式以散养为主,平均存栏仅3 头,部分品种仍以役用为主,牛奶生产仅是副产品,平均单产512.8 kg/头·年,年生鲜乳产量3 462.85 万t;埃及、肯尼亚和南非是主要的乳制品加工国家,加工量占非洲生鲜乳产量的近30%;2019年乳制品消费量折合生鲜乳为5 468.21 万t,鲜奶是最主要的消费品类,占60%以上,其次是奶粉和奶酪,分别占消费量(折合生鲜乳)的16%和15%,人均消费量有所下降,2019年为41.74 kg/人·年;乳制品贸易长期处于净进口趋势,2018年进口量198.72 万t,进口额48.57 亿美元,北非、西非和东非是主要进口地区。非洲奶牛养殖提升空间巨大,乳制品加工前景广阔,乳制品消费增长空间巨大,中国进一步加强与非洲奶业在奶牛养殖、乳制品加工以及奶业贸易等方面的国际合作,推动奶业走出去。  相似文献   

19.
产犊间隔(calving internal,CI)又称胎间距,即两次产犊间的时间间隔,能够综合反映奶牛发情、配种、妊娠和产犊等繁殖性能,是衡量奶牛繁殖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影响奶牛产奶量和产犊数量的重要因素,对奶牛养殖经济效益具有直接影响。最新研究显示,适宜产犊间隔与牛群泌乳能力相关,泌乳能力越高,适宜产犊间隔应越长。但是,即使中国规模化牛场产奶量已经有了大幅提升,中国大多数牧场还在追求更短的产犊间隔。为此,作者对影响荷斯坦奶牛产犊间隔的因素及其研究进展进行概述,并简要阐述了产犊间隔对牛场经济效益的影响,以期为中国荷斯坦奶牛养殖确定适宜产犊间隔提供一定的借鉴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集约化养殖提高了牧场奶牛的生产效率,其生产过程中动物福利、环境保护以及产品质量等议题也逐渐引起消费者的关注。放牧养殖将户外放牧和牧草采食作为养殖模式的评判标准,其产品正逐渐受到欧美等发达国家消费者的青睐。饲料中的优质牧草是影响乳成分及其乳制品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牧草中较高的纤维含量维持了瘤胃健康,较高的不饱和脂肪酸提高了乳脂中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丰富的可降解蛋白提供了乳蛋白的合成原料,并且牧草中脂肪酸、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和其他营养物质在奶牛体内的代谢影响了牛奶以及乳制品的感官品质。作者重点关注一些国家放牧养殖的实际状况和标准要求,及其与有机养殖的差异对比,并分析放牧养殖和全混合日粮喂养条件下饲料成分差异对奶牛瘤胃代谢的影响,以及由此造成的牛奶脂肪、蛋白成分和感官指标等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