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 冬季耕翻既是棉花增产的重要措施,也是消灭越冬棉铃虫的有效方法。根据研究,棉铃虫一般在距地面2.5~6cm(深的可达9cm)处化蛹越冬,冬耕对越冬棉铃虫具有多种杀灭作用:一是破坏蛹室,改变蛹体的自然状态,降低翌春羽化率;二是将部分虫蛹翻至地表而被干死、冻死或被天敌啄食;三是将部分虫蛹翻入土壤深层,使其不能正常羽化出土而被闷死,从而减少越冬虫  相似文献   

2.
2005年50团推广节水灌溉面积占棉花播种面积的87.5%。膜下滴灌条件下水、肥、药有机耦合,导致棉花生育进程提前,棉铃虫、棉蚜、棉叶螨“三虫”呈加重发生趋势,因而棉田虫害综合防治须根据“三虫”危害新特点采取对策。1膜下滴灌棉田“三虫”发生规律1.1棉铃虫发生规律1.1.1虫蛹  相似文献   

3.
<正> 冬季耕翻既是棉花增产的重要措施,也是消灭越冬棉铃虫的有效方法。根据研究,棉铃虫一般在距地面2.5—6厘米(深的可达9厘米)处化蛹越冬,冬耕对越冬棉铃虫具有多种杀灭作用:①破坏蛹室,改变蛹体的自然状态,降低翌春羽化率;②将部分虫蛹翻至地表而被干死、冻死或被天敌啄食;③将部分虫蛹翻入土壤深层,使其不能正常羽化出土而被闷死,从而减少越冬虫源。其技术要求是:  相似文献   

4.
冬季耕翻既是棉花增产的重要措施,也是消灭越冬棉铃虫的有效方法.根据研究,棉铃虫一般在距地面2.5~6厘米(深的可达9厘米)处化蛹越冬,冬耕对棉铃虫具有多种杀灭作用:①破坏蛹室,改变蛹体的自然状态,降低翌春羽化率;②将部分虫蛹翻至地表,使其干死、冻死或被天敌啄食;③将部分虫蛹翻入土壤深层,使其不能正常羽化出土而被闷死,从而减少越冬虫源,其技术要求如下.  相似文献   

5.
随着棉花面积的逐年扩大,棉铃虫在我县发生危害日趋严重,已成为制约我县棉花生产的重大致灾害虫。 一、棉铃虫在库车县的发生规律 棉铃虫在库车县一年发生四代,其中第四代为不完整代,以幼虫为害大田作物,以蛹在地表5~……  相似文献   

6.
关中地区棉铃虫发生演变规律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铃虫不仅危害棉花,其它作物如小麦、玉米、辣椒、瓜菜等受害也明显加重。关中灌区一代棉铃 虫主要在麦田危害麦粒,第三、四代棉铃虫主要危害夏播玉米雌穗,其发生及危害表现为因种植品种、栽 培方式的不同而不同,纯种抗虫棉及麦套抗虫棉田二代棉铃虫危害指数均低于2%的经济允许水平值, 非抗虫棉及麦套非抗虫棉危害指数较重。棉铃虫一代卵集中分布在小麦植株上,占总卵量的96.5%;二 代卵集中分布在棉花上,占总卵量的84.2%;三、四代卵分布较为分散。其发生的原因,除了受其自身所 具有的食性杂,适应性广,繁殖系数高等生物学特性影响外,还与气候、虫口基数、农田生态环境、抗药 性、天敌等因素密切相关。控制棉铃虫的发生程度,必须从长远的观点出发,采取综合的棉铃虫可持续控 制策略,以生态调控为主,强化农业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王玉堂 《农家科技》1998,(10):16-16
<正> 冬季耕翻既是棉花增产的重要措施,也是消灭越冬棉铃虫的有效方法。根据研究,棉铃虫一般在距地面2.5~6厘米(深的可达9厘米)处化蛹越冬,冬耕对越冬棉铃虫具有多种杀灭作用:①破坏蛹室,改变蛹体的自然状态,降低翌春羽化率;②将部分虫蛹翻至地表而被干死、冻死或被天敌啄食,③将部分蛹  相似文献   

8.
<正>秋冬季节深耕既是棉花增产的重要措施,也是消灭越冬棉铃虫的有效方法。根据研究,棉铃虫一般在距地面2.5~6cm(深的可达9cm)处化蛹越冬,秋冬耕对棉铃虫具有多种杀灭作用:破坏蛹室,改变蛹体的自然状态,降低翌春羽化率;将部分虫蛹翻至地表,使其干死、冻死或被天敌啄食;将部分虫蛹翻入土壤深层,使其不能正常羽化出  相似文献   

9.
<正>1棉铃虫危害寄主棉铃虫主要以幼虫蛀食蕾果危害,能取食的植物和农作物达250余种,我县棉铃虫主要危害棉花、玉米、番茄、葫芦瓜、向日葵等作物。2棉铃虫生物学特点及发生规律我县棉铃虫一年发生3-4代,个别年份为不完全5代,以蛹在土中越冬,每年在4月20-25日左右越冬成虫开始羽化,每头雌蛾一般可产卵1000粒左右,多产在棉花上部嫩叶正面,蕾铃苞叶上,幼虫出壳后在附近嫩叶和小花蕾处取食,以后长大吐丝  相似文献   

10.
在我县,棉铃虫1年发生5代,以蛹越冬,第1代在麦子、紫云英、豌豆等作物上繁殖危害,第2代起危害棉花,我县以第3、第4代危害最严重.近几年,棉铃虫在我县大发生,棉农若疏忽防治或单纯依靠使用化学农药防治棉铃虫,很难控制其危害,只有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通过农业、物理、生物和化学防治等措施的有机结合、协调使用,才能达到经济、安全和高效地控制棉铃虫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在我县,棉铃虫1年发生5代,以蛹越冬,第1代在麦子、紫云英、豌豆等作物上繁殖危害,第2代起危害棉花,我县以第3、第4代危害最严重。近几年,棉铃虫在我县大发生,棉农若疏忽防治或单纯依靠使用化学农药防治棉铃虫,很难控制其危害,只有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通过农业、物理、生物和化学防治等措施的有机结合、协调使用,才能达到经济、安全和高效地控制棉铃虫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棉田冬季耕翻既是棉花增产的重要措施,也是消灭越冬棉铃虫的有效方法。根据研究,棉铃虫一般在距地面2.5厘米~6厘米(深的可达9厘米)处化蛹越冬。冬耕对棉铃虫具有多种杀灭作用:①破坏蛹室,改变蛹体的自然状态,降低翌春羽化率。②将部分虫蛹翻至地表,  相似文献   

13.
新疆南部棉区棉铃虫发生趋势及Bt棉花的控制效率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新疆南部棉花种植区已发展成为中国棉花产业的重要基地。作为棉花生产的重要影响因素,棉铃虫具有在新疆南部猖獗危害的生物学基础。【方法】本文报道了南疆棉铃虫发生趋势及转Bt基因抗虫棉对棉铃虫控制效率的研究结果。【结果】1993~2004年对麦田一代棉铃虫幼虫数量变化的监测显示,1997年后棉铃虫的发生危害逐年上升,表明南疆粮棉混作区种植制度的改革已导致棉铃虫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害虫。2002~2004年对抗虫棉GK19(表达Cry1A杀虫蛋白)、SGK321(表达Cry1A 和 CpTI杀虫蛋白)和对照品种棉铃虫种群动态的研究显示,二代棉铃虫是南疆地区棉花的主要危害代别,抗虫棉花对幼虫的控制效率可达75%以上。在棉铃虫发生中等年份,转基因抗虫棉花可有效地控制棉铃虫的危害。【结论】鉴于棉铃虫的严重危害,南疆地区有必要发展基于Bt棉花的棉花害虫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4.
冬耕可灭棉铃虫冬季耕翻既是棉花增产的重要措施,也是消灭越冬棉铃虫的有效方法。棉铃虫一般在距地面2.5厘米~6厘米(深的可达9厘米)处化蛹越冬,冬耕可破坏蛹室、改变蛹体的自然状态,降低翌春羽化率;将部分虫蛹翻至地表可使其干死、冻死或被天敌啄食;部分虫蛹...  相似文献   

15.
为有效控制棉花棉铃虫发生危害,特进行了几种新药剂对棉花棉铃虫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供试药剂对棉花安全,对棉花的生长发育、后期产量无不良影响;其中以22%氰氟虫腙悬浮剂的防效最好为96.1%,6%阿维窑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防效为95.1%,15%茚虫威乳油防效为94.2%,这3种药剂对棉铃虫防效差异小,持效期长,保蕾效果好,最终的单株成铃数多,值得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6.
<正> 棉铃虫主要以幼虫危害棉花的蕾铃,一头幼虫可危害棉花3—4 棵,花蕾10—20个,棉铃2—3个。一般发生年可使棉花减产21—29%,严重发生年减产55—87%。据1970—1990年20年的资料,棉铃由于1971、1975、1978、1981、1990等年有8次较大发生,大发生频率2.5年一次。因棉铃虫危害,1973年有不少棉田减产59%,1978年有成片棉田减产63%,1990年有的棉田减产40%以上,是发展棉花生产的严重障碍。为了有效的控制棉铃虫的危害,应掌握好虫害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7.
棉花"三虫"是指在棉田常发生且危害较重的棉蚜、棉叶螨、棉铃虫。本文对棉田"三虫"的发生原因、危害特点及发生规律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有效防治措施,以保证棉花稳健生长。  相似文献   

18.
<正> 近年来,河北广大棉区棉铃虫发生日趋严重,不少地区增加农药浓度和施用次数,并采取人工捉虫形成“人虫大战”。“虫子治不住,除虫费用高”严重挫伤了棉农的植棉积极性,也是当前棉花生产中急需解决的迫切问题之一,因此,分析棉铃虫猖獗原因,探讨防治对策十分必要。一、危害 1989年以来,河北省棉铃虫的发生均属中偏重,局部大发生,特别是三、四代棉铃虫严重发生,给生产带来巨大威胁。棉铃虫发生特点是卵量大、孵化率高、虫量  相似文献   

19.
棉田冬季耕翻既是棉花增产的重要措施,也是消灭越冬棉铃虫的有效方法。根据研究,棉铃虫一般在距地面2.5厘米~6厘米(深的可达9厘米)处化蛹越冬。冬耕对棉铃虫具有多种杀灭作用:①破坏蛹室,改变蛹体的自然状态,降低翌春羽化率。②将部分虫蛹翻至地表,使其干死、冻死或被天敌啄食  相似文献   

20.
棉铃虫是一种杂食性害虫,除危害棉花外,还在其他作物上取食.摸清棉铃虫越冬蛹在不同作物田的分布量以及在生活史中最薄弱的阶段,结合农事操作,消灭大量越冬蛹,是综合防治棉铃虫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