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2 毫秒
1.
红菜薹产量构成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红菜薹(Brassica campostris ssp chinensis var purpurea Hort)19个基因型为试材,进行了产量构成因素的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分析。结果表明,侧薹数、侧薹重和孙薹数等三个性状对单株产量的直接效应为正作用;三者之间相互的间接效应又能加强这种正作用,它们的决定系数均较大;孙薹重对单株产量的直接效应同它与单株产量的相关存在正负不一的矛盾,它的决定系数也较小;  相似文献   

2.
通过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探讨了白菜薹(Brassica campestris ssp.chinensis)15个数量性状的选择与单株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要选育单株产量高的白菜薹品种,除了注重直接作用较大的单薹重、薹数、株幅等性状选择外,还应加强间接作用较大的叶片数和株高等球性的选择,协调好薹粗、薹长与单薹重、薹数的关系也有利于提高单株产量。  相似文献   

3.
本文应用方差──协方差分析法对茄子的几个主要产量构成性状的遗传力、遗传变异系数、遗传进度、相对效率和性状间的表现型及遗传相关系数进行了研究,得出单果重、茎粗等的遗传力较高;前期产量的遗传变异系数最大;单果重、前期产量的相对遗传效率最大;茎粗与单果重、单株产量、单株结果数、株高等都呈极显著或显著的正相关,可通过时茎粗等的选择来提高选择效果。单果重通过单株结果数以及单株结果数通过单果重对前期产量的间接效应都非常高,应重视对单株结果数的选择。通过此研究,为茄子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遗传相关、遗传通径分忻、多元线性回归等分析方法,用电子计算机对八个甘蓝型油菜(Brassicanapus L.)品种的十个植株性状进行了统计分析,同时,根据各性状的遗传力和遗传变异系数,提出高产育种的选择方法。本试验结果表明,单株产量受多因素影响,其中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千粒重和株高对单株产量的直接影响显著,且为正值。其他性状对单株产量的直接影响不显著。育种中,早期应进行株高的选择,中后期分别对单株有效角果数、千粒重和每角粒数进行连续的定向选择,同时还应考虑各性状间的遗传相关,以选出高产的油菜新品种。  相似文献   

5.
朱进 《湖北农业科学》2014,(5):1103-1105
研究了NaCl胁迫对不同生育时期红菜薹[Brassica campestris L.ssp.chinensis(L.)Makino var.utilis Tsen et Lee]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种子萌发期,300 mmol/L的NaCl处理显著降低了红菜薹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在幼苗期,不同浓度的NaCl处理对红菜薹的地上部鲜重、根鲜重、根干重、丙二醛含量、根系活力均无显著影响,在300 mmol/L的NaCl胁迫下红菜薹的地上部干重反而显著增加;在成株期,不同浓度的NaCl处理对红菜薹的叶片数、主薹高度、主薹茎粗、侧薹数、单株产量、丙二醛含量、根系活力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冬小麦杂种F_2代主要性状遗传进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0个杂交组合的F2代主要性状广义遗传力、相对遗传进度、相关遗传进度进行了估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广义遗传力和相对遗传进度因性状、组合的不同而有明显差异。凡双亲某性状差异大的组合,其F2代该性状遗传力较高,相对遗传进度较大。就性状的平均结果而言,广义遗传力大小顺序为株高>抽穗期>主穗长>百粒重>主穗小穗数>主穗粒数>单株穗数>单株粒重;相对遗传进度大小顺序为单株粒重>单株穗数>抽穗期>株高>主穗粒数>主穗小穗数>主穗长>百粒重。单株粒重的相关遗传进度(相对值)也因组合、性状的不同而有明显差异。综合来看,各性状对单株粒重的相关遗传进度(相对值)均小于100%,因此,通过选择某一性状来间接选择单株粒重的效果一般不如直接对单株粒重进行选择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水稻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效应、遗传率和遗传相关,旨在加深理解水稻产量相关性状遗传体系。【方法】以几个重要的恢复系和不育系为材料,采用加性-显性-母体效应遗传模型(ADM模型)和统计分析方法研究水稻产量相关性状遗传效应、遗传率和遗传相关。【结果】研究表明水稻产量相关性状同时受加性效应、显性效应和母体效应的控制,穗总粒数、单株总粒数、千粒重和单株重以加性效应占主导,株高和单株有效穗则由显性效应和母体效应共同控制;狭义遗传率以千粒重的表现最高,单株重次之;不育系中粤泰A能增加单株有效穗,Y58S和中9A能增加单株总粒数;恢复系中绵恢725能增加穗总粒数、单株粒数、单株重和千粒重;此外,遗传相关研究表明通过增加穗总粒数和单株总粒数可以达到增加单株重的目的,而要选到穗总粒数较多的材料有效穗不能太多。【结论】在水稻产量相关性状育种实践中,应根据水稻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方式不同采用不同的选育方法。穗总粒数、单株总粒数、千粒重、单株重和播始历期可在常规聚合育种上通过世代综合选择,使加性效应得以稳定遗传,而株高和单株有效穗在杂种优势利用上有一定的潜力。千粒重和单株重早期世代选择效果较好,株高和单株有效穗高代选择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8.
蓖麻主要数量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蓖麻品种单株产量等8个性状的相关及各性状与单株产量的遗传通径系数。结果表明,一次分枝数和百粒重与单株产量的遗传相关达显著正相关;株高和主穗蒴果数与单株产量的环境相关达显著正相关。提高单株产量的有效途径是在保持相对稳定的株高、主茎节数前提下,应以一次分枝数较多,百粒重较高和主穗蒴果数较多的类型作为主要选择目标。  相似文献   

9.
采用MINQUE(1)统计方法。采用加-显性(AD)遗传模型,对陆地棉中熟×早熟的8个亲本及其16个F,组合的4个产量性状和5个形态性状的遗传和成对性状间的相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遗传组分方差相差很大,单株皮棉产量、单株铃数、顶部茎粗的加性方差明显大于显性方差且达到了极显著水平,铃重、衣分、株高的显性方差达到极显著水平且较大;单株皮棉产量、单株铃数、铃重、衣分、株高、主茎节数、果枝数、子叶节茎粗、顶部茎粗的表现型方差均达极显著水平。说明陆地棉中熟与早熟陆地棉品种杂交的F1产量性状主要以显性效应为主。相关分析表明,各性状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单株铃数、铃重、衣分分别与单株皮棉产量间存在正向极显著的显性相关,说明单株皮棉产量表现有优势的组合,单株铃数、铃重、衣分可能表现杂种优势。单株皮棉产量、单株铃数、铃重、衣分分别与株高、子叶节茎粗、顶部茎粗间正向或负向的加性相关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说明对杂种后代株高、子叶节茎粗、顶部茎粗的选择,可提高单株皮棉产量,单株铃数、铃重、衣分也相应较高。  相似文献   

10.
采用MINQUE(1)统计方法,采用加-显性(AD)遗传模型,对陆地棉中熟×早熟的8个亲本及其16个F1组合的4个产量性状和5个形态性状的遗传和成对性状间的相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遗传组分方差相差很大,单株皮棉产量、单株铃数、顶部茎粗的加性方差明显大于显性方差且达到了极显著水平,铃重、衣分、株高的显性方差达到极显著水平且较大;单株皮棉产量、单株铃数、铃重、衣分、株高、主茎节数、果枝数、子叶节茎粗、顶部茎粗的表现型方差均达极显著水平.说明陆地棉中熟与早熟陆地棉品种杂交的F1产量性状主要以显性效应为主.相关分析表明,各性状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单株铃数、铃重、衣分分别与单株皮棉产量间存在正向极显著的显性相关,说明单株皮棉产量表现有优势的组合,单株铃数、铃重、衣分可能表现杂种优势.单株皮棉产量、单株铃数、铃重、衣分分别与株高、子叶节茎粗、顶部茎粗间正向或负向的加性相关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说明对杂种后代株高、子叶节茎粗、顶部茎粗的选择,可提高单株皮棉产量,单株铃数、铃重、衣分也相应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近十几年,新疆林果业发展迅速,果林间有60多×104 hm2的耕地有待高效利用,套种花生可能是使该部分耕地得到有效利用的途径之一.[方法]应用不同花生品种在红枣林中套播比较的数据,使用DPS统计分析软件,对花生产量等10个经济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探讨各主要性状间的相互关系及产量与其它性状间的关系.[结果]相关分析表明:在套播条件下,花生单株双果重、株单双果重、单株双果数等性状对产量影响都较大,随着它们的增加,产量随之增加.而随单株单果数和单株单果重的增加,产量会降低.主成分分析表明:平均单双果重、单个双果重、单株双果重和单粒单果重与产量呈正相关且权重系数均较大,这四个性状在第一主成分中直接正向地影响产量.单株单果数和单株单果重与产量呈负相关且权重系数较大,这两个性状在第一主成分中直接负向地影响产量.单粒单果重除在第一主成分上直接正向影响产量外,在第三主成分上通过影响其它性状,也间接地负向影响产量.[结论]果林中套种花生时,应选择使用单株双果数、单株双果重、单个双果重和株单双果重高的品种,避免使用单株单果数和单株单果重过高的品种.栽培管理也应当围绕提高单株双果数、单株双果重、单个双果重和株单双果重及降低单株单果数和单株单果重进行.  相似文献   

12.
对10个杂交组合的F_2代主要性状广义遗传力、相对遗传进度、相关遗传进度进行了估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广义遗传力和相对遗传进度因性状、组合的不同而有明显差异.凡双亲某性状差异大的组合,其F_2代该性状遗传力较高,相对遗传进度较大.就性状的平均结果而言,广义遗传力大小顺序为株高>抽穗期>主穗长>百粒重>主穗小穗数>主穗粒数>单株穗数>单株粒重;相对遗传进度大小顺序为单株粒重>单株穗数>抽穗期>株高>主穗粒数>主穗小穗数>主穗长>百粒重.单株粒重的相关遗传进度(相对值)也因组合、性状的不同而有明显差异.综合来看,各性状对单株粒重的相关遗传进度(相对值)均小于100%,因此,通过选择某一性状来间接选择单株粒重的效果一般不如直接对单株粒重进行选择效果好.  相似文献   

13.
辣椒主要早熟性状的遗传参数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28个辣(甜)椒品种的13个主要早熟性状的遗传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单株早期产量、早总比性状的遗传力较低;始花节位、现蕾期、开花期、早期果重的遗传力高,并与单株早期产量、早总比、单株早期采果数呈显著或极显著遗传相关,且对这3个性状进行间接选择的相关遗传进度较高;开花期对始花节位、现蕾期进行间接选择的效果极佳。因而,以开花期、早期果重作为直线选择性状,可简便地问接选择单株早期产量、早总比等早熟…  相似文献   

14.
保护地黄瓜主要数量性状相关遗传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对保护地黄瓜主要数量性状进行相关遗传参数的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早期单株产量,单株结瓜数和早期单株结瓜数间接选择单株产量的效率大于直接对单株产量选择的效率;早期单株结瓜数和早期单株产量对单株产量的遗传变异贡献率最大。  相似文献   

15.
为选育适合广西种植的红薯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对25份广西红薯育成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遗传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广西育成红薯品种农艺性状间变异系数差异较大,具有较高的育种选择潜力,变异系数表现为分枝数最大蔓长单株结薯数单薯重单株产量干物率食味评分;农艺性状间表型相关大于遗传相关,单株结薯数和单薯重对单株产量有较大的正向直接作用,可作为红薯高产育种的主要选择性状。广西红薯育成品种优良基因型表现为单株结薯数和分枝数较多,单薯重适量,蔓长短。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同一组合十个陆地棉品种间杂种F5的十二个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间的相关,并作了遗传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在皮棉产量构成因素中,单株铃数最重要,且遗传力高,遗传变异系数较大,在保证一定单铃重与衣分的基础上,于F5对单株铃数加以重点选择,收效良好。在供试农艺性状中,现蕾一开花天数对单株铃数与衣分的正影响大,与皮棉产量的遗传相关为高度正相关,自身遗传力又较高,可作为选择单株铃数和衣分从而提高皮棉产量的重点副性状。  相似文献   

17.
对30个甘薯实生苗无性一化5个数量性状进行遗传参数分析的结果表明,单株茎叶重和蔓粗对单株产量遗传的较为密切,而最长蔓长和单株数主要通过单株茎叶重影响的单株产量。对地上部3个性状进行田间选择的较理想范围应是:蔓粗4~7mm,最长蔓长125~300cm,单株分枝数5~14个。  相似文献   

18.
采用包括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的加性—显性遗传模型(AD模型),对不同环境下水稻籼粳交衍生系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效应与杂种优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播抽天数、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性状以基因的加性主效应为主;结实率和株高性状以基因的显性主效应为主;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明显影响产量相关性状表现,以显性×环境互作为主,其中播抽天数、单株谷重、千粒重和穗长的显性×环境互作效应尤为明显。杂种优势研究表明,由遗传主效应控制的杂种优势除单株有效穗数外,其余8个性状均表现正向群体平均优势;基因型×环境互作杂种优势分析表明,单株谷重、单株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株高和穗长6个性状杂种优势的稳定性较好。遗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明恢413、97gk1037、明恢118和明恢417在多个性状上表现以遗传主效应为主,环境互作效应较弱,具有较好的环境稳定性,表明该4个籼粳交衍生品系在籼粳杂种优势利用中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长豇豆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8个长豇豆品种的主要农艺、经济性状进行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回归分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单株结荚数、单荚重与产量呈显著相关,第1侧蔓节位与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简单回归分析表明,单株结荚数、单荚重、第1侧蔓节位对产量影响较大。通径分析表明,单荚重对产量的直接效应最大,其次为单株结荚数。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单荚重(x1)、单株结荚数(x2)、单叶重(x7)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3个因素对产量的多元回归方程为y=-152.827 10.701x1, 14.108x2 0.441x7(r=0.963)。  相似文献   

20.
红麻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的遗传变异及其选择指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7(7+1)/2双列杂交遗传设计,估算和分析了11个产量与品质性状的基本遗传参数及其选择指数,揭示了对单株干皮产量进行指数选择,单株鲜茎重、始果位高具有很高的遗传进度和相关选择的相对效率.始果位高不但遗传力高,而且与单株干皮重、纤维支数、纤维强力3个重要目标性状呈高度正相关.因此,增加对单株鲜茎重和始果位高两个性状综合选择的强度,可望使红麻产量与品质性状的改良获得较高的遗传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