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利用Y染色体AMELY基因分析中国马鹿的遗传多样性,对塔河马鹿、伊河马鹿、阿尔泰马鹿、东北马鹿、甘肃马鹿共200个个体的AMELY基因片段测序,分析马鹿Y染色体的单倍型多样性,通过构建系统进化树,研究中国马鹿的群体遗传多样性并对马鹿的父系起源进行探讨。结果显示:塔河马鹿变异位点最多,具有很高的核苷酸多样性,与其他马鹿间的遗传距离远;本试验共定义了6个单倍型,分别为A1、A2、A3、A4、A5、A6,其中塔河马鹿、阿尔泰马鹿和甘肃马鹿具有独有的单倍型;利用所获得AMELY基因序列,构建NJ和ML系统进化树发现:塔河马鹿自成一个单系;甘肃马鹿自成一个单系,伊河马鹿、阿尔泰马鹿、甘肃马鹿、东北马鹿聚成一类,阿尔泰马鹿、塔河马鹿、东北马鹿聚成一类,塔河马鹿、甘肃马鹿与其他马鹿之间可能存在基因交流。  相似文献   

2.
<正>长春市双阳区某鹿场饲养马鹿98只,于2015年2月初死亡3只,病因不明,由于当时马鹿数量少且单舍饲养,损失较小,并未引起重视。时隔一年再次发生马鹿死亡,且病情较上次严重,为查明病因来吉林农业大学动物医院就诊,通过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肝片吸虫病,及时采取措施,经药物治疗后病鹿痊愈。1病例介绍主诉:主要饲喂干草和精料,体重30 kg左右,2016年1月中旬部分马鹿精神状态不好,食欲下降,  相似文献   

3.
马鹿锯茸破伤风感染的防治周自动,赛务加甫,白云祥,白春来,陈红军马鹿因锯茸和头茬茸劈叉感染破伤风造成患鹿死亡的病例时有发生。现将所见病例及预防方法介绍如下:1病例1991年5月,在农二师三十团十连鹿场给10头周岁公鹿做初角茸劈叉手术,其中1头鹿术后第...  相似文献   

4.
为了科学评价、保护和利用新疆马鹿遗传资源,检测新疆马鹿群体遗传多样性和确定新疆马鹿起源进化的系统地位。对新疆塔里木马鹿、阿尔泰马鹿、天山马鹿3个群体,及与其距离相近的阿拉善马鹿、甘肃马鹿2个群体共108个个体的D-loop全序列扩增、测序,分析其碱基组成及变异。结果:共检测到40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度(Hd)0.998±0.006,核苷酸多样度(Pi)0.041±0.005,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36.08。构建NJ和MP分子系统发育树发现,塔里木马鹿与其他马鹿遗传距离较远,分属于不同的类群;阿尔泰马鹿、天山马鹿及甘肃马鹿之间都存在基因交流情况,可能是群体间引种杂交所致。结论:新疆马鹿遗传多样性丰富,新疆塔里木马鹿可能起源于欧洲,其他马鹿起源于亚洲。部分群体间存在基因交流情况。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从分子水平上研究中国马鹿的父系起源结构和遗传多样性水平,判断各种群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和亲缘关系远近。通过DNA提取、PCR扩增和直接测序的方法,对天山马鹿、阿尔泰马鹿、塔河马鹿、东北马鹿等11个群体共159头马鹿的SRY基因序列进行了检测和分析,计算碱基组成、核苷酸多样性(Pi)、单倍型多样性(Hd)以评估遗传多样性,构建单倍型网络图;以白唇鹿为外群,用邻接法(NJ)和最大似然法(ML)构建系统进化树,探讨马鹿的聚类及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所获序列长度为1 615 bp,在基因中共鉴定出18个SNPs多态性位点,占核苷酸总数的1.11%,根据多态性位点鉴定出14个单倍型,优势单倍型为Hap-1,所占频率35.84%,为天山马鹿、阿尔泰马鹿、阿拉善马鹿、塔河马鹿、东北马鹿、甘肃马鹿、北美马鹿和高产鹿王种群的共有单倍型。其中,阿拉善马鹿、塔河马鹿、甘肃马鹿、川藏马鹿、北美马鹿和高产鹿王均具有独有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介于0~0.857,核苷酸多样性介于0~0.00272,各亚种间遗传距离最大的是塔河马鹿与西藏马鹿(0.002406),最小的是阿拉善马鹿与青海马鹿(0.000124)。基于邻接法和最大似然法构建的系统进化树一致,显示11个野生马鹿种群间共存在3个分支,支系S1包含全部马鹿种群,塔河马鹿、甘肃马鹿、北美马鹿和高产鹿王构成支系S2,北美马鹿构成支系S3,单倍型最小网络图与系统进化树一致。表明各马鹿种群之间的遗传多样性存在差异,塔河马鹿、高产鹿王和甘肃马鹿分别存在2个父系类型,北美马鹿存在3个父系类型,其他马鹿种群只存在1个父系类型,Hap-1在单倍型组S1中处于核心位置,其他单倍型分散分布于其周围,推测Hap-1为马鹿种群中较为原始的单倍型。  相似文献   

6.
仔马鹿脐疝的手术治疗和注意事项杨爱玲陆惠珍(新疆兵团农二师卅团畜牧科·841006)我团自1988年饲养马鹿以来,过去在山上抓回大批野生仔鹿,从未见有脐疝病例。近些年在舍饲自繁仔鹿中不断发现本病。该病都在仔鹿产后即发现,为先天性脐孔闭合不全,且均为雌...  相似文献   

7.
为科学评价、保护和利用天山马鹿资源,以昌吉市新疆盛华马鹿驯养繁育基地(CJ)与哈密军马场(HM)两地鹿场圈养的53头天山马鹿为研究对象(CJ,n=31;HM,n =22),8个微卫星位点为分子标记,对其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并探讨了保持圈养天山马鹿遗传多样性的方法。微卫星数据表明,8个基因座的等位基因数为3~7个,共检测到37个等位基因;盛华马鹿驯养繁育基地圈养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为:A=4.625,He=0.6398,Ho=0.5887,PIC=0.5851,Ne=2.8357,Fis=0.0338;哈密军马场马鹿种群为A=4.375,He=0.6888,Ho=0.6818,PIC=0.6238,Ne=3.2078,Fis=-0.0175。两地区马鹿种群没有显著偏离 Hardy-Weinberg平衡。由此可见,圈养天山马鹿种群的遗传多样丰富,但F统计量结果表明,盛华马鹿驯养繁育基地圈养种群个体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近交,因此,现阶段圈养马鹿种群的管理重点是避免近交和遗传多样性丧失上。  相似文献   

8.
为有效防治马鹿食毛症对马鹿养殖造成的危害,本试验通过对食毛症马鹿营养调查和饲养试验,研究马鹿饲粮中常量营养素和微量元素的供给对塔里木马鹿食毛症及母鹿产仔成活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马鹿食毛症的发生主要与饲粮养分供应不足有很大关系;防治食毛症满足马鹿常量营养素需求是前提,微量元素缺乏可加重食毛症状或发生率;按营养需要供给妊娠母鹿营养素较为全面的饲粮,不仅对于预防食毛症,而且对于产仔成活率、母鹿体况恢复、仔鹿的出生重等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浅谈我国的马鹿饲养业及发展目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综述了我国北方 14省市自治区形成我国马鹿饲养业的人工选育品种及地方品种等 10种马鹿的数量分布、饲养方式、经营体制、繁育体系、饲养模式及其数量规模 ;典型的 6种马鹿的突出优良性状及品质评定 ;饲养马鹿产品的国内外市场及发展趋势 ;并从 6个方面阐述了中国马鹿饲养业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0.
为对体细胞克隆马鹿进行遗传鉴定,选取8对在牛中具有多态性的微卫星位点,通过筛选出在清原马鹿中具有高度多态性的引物,分别对体细胞克隆清原马鹿、清原马鹿供体细胞、受体清原马鹿进行微卫星分析。结果表明:清原马鹿的HUJ1177、BM888、BM757、IDVGA37、oarFCB304、RM12等6个微卫星位点的PCR扩增产物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呈现多态性。经PAGE电泳分析,克隆清原马鹿与供体细胞的微卫星DNA基因型完全相同,而与受体清原马鹿的微卫星基因型明显不同。因此,体细胞克隆清原马鹿基因组来源于供体清原马鹿细胞而与受体无亲缘关系;HUJ1177、BM888、BM757、IDVGA37、oarFCB304、RM12等6个微卫星位点可用于克隆清原马鹿的鉴定。  相似文献   

11.
2013年6月12日巴州某马鹿养殖场饲养的一批马鹿中出现有死在圈内或卧地不起、昏睡不到1h内死亡的疫情。病程短促,大多数发病马鹿表现为突然死亡,临床症状不明显;部分病例可拖延1~2d,食欲废绝,精神沉郁,反刍停止,呼吸急促,体温41.5℃,膨气死亡。虽然该场兽医人员对未死病马鹿采取了抗菌消炎治疗,但都不能治愈,因疫情不能控制,送病料至本实验室,实验室开展紧急药敏试验,提供治疗方案,在最终结果出来之前对发病马鹿群进行防疫性治疗控制,实验室从送检的病料中,经实验室分离培养,鉴定出产气荚膜梭菌与巴氏杆菌混合感染。本文主要介绍了天山马鹿产气荚膜梭菌与巴氏杆菌混合感染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步骤及预防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鹿群胃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2011年9月至2012年5月,利用漂浮法和沉淀法,对新疆盛华马鹿驯养繁育基地的天山马鹿、阿勒泰马鹿和梅花鹿进行了调查。在检测的432份鹿粪便样品中,发现了蛔虫卵、鞭虫卵、球虫卵和钩虫卵,平均感染率分别为53.24%、34.72%、6.25%和2.31%,感染强度(EPG)分别为37.12、16.78、0.19和0.06。各品种鹿寄生虫感染情况略有差异,蛔虫卵和鞭虫卵发现于所有被检测的鹿种;球虫卵发现于天山马鹿和阿勒泰马鹿;而钩虫卵仅发现于天山马鹿。不同性别与年龄寄生虫感染率存在差异性,雌性鹿的感染率高于雄性鹿,成年鹿的感染率高于幼龄鹿。  相似文献   

13.
阿勒泰马鹿是我国马鹿中的一个优良亚种,本研究对阿勒泰马鹿和栖息地及生境选择、相对数量及食性、阿勒泰马鹿亚种的特征及体尺衡量、产茸力、繁殖力等进行了调查分析。阿勒泰马鹿体尺都高于天山马鹿和东北马鹿,公鹿肩高平均141.19cm;产茸量高于东北马鹿76.26%,高于天山马鹿63.94%,差异极显著(P<0.01),因此利用阿勒泰马鹿优良种质改良我国马鹿是非常可观的。  相似文献   

14.
为了查清新疆乌鲁木齐南山山区天山马鹿(Cervus elaphus songaricus)种群的现状和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野生马鹿资源,2010—2011年采用截线抽样法对新疆南山山区天山马鹿的栖息地和种群现状进行了考察。共调查35条样线,总长度78km,遇见马鹿158头,平均密度为0.52512±0.064758头/km2,栖息地面积697km2,估计马鹿总数为366.0±45.1头。雌雄比例2.5:l,亚成体和成体数量明显大于幼体和老体数量。研究区域内马鹿的种群密度和资源总数量比往年有所下降;但从性比和年龄结构来看该研究区域马鹿种群有增长的潜力。  相似文献   

15.
1995年新疆农业大学兽医院赵有礼教授在伊犁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报道过新疆天山马鹿有关黄曲霉毒素中毒,1998年新疆伊宁县一鹿场,又出现黄曲霉毒素B1中毒病例,本病治疗难度很大,我们进一步研究了治疗方法。1 发病经过 新疆伊犁地区伊宁县愉群翁回族自治乡某鹿场,存栏天山马鹿1  相似文献   

16.
靳勇超  张明海 《野生动物》2012,33(3):152-157,169
中国马鹿分为东北亚种、天山亚种、塔里木亚种、甘肃亚种、川西亚种、阿拉善亚种、西藏亚种和阿尔泰亚种。根据文献资料系统性总结了以粪便为研究材料对中国马鹿各个亚种的分子生态学的研究现状,展望了中国马鹿分子生态学需要研究的问题;具体介绍了马鹿分子生态学中研究很少的亲权鉴定、近亲交配和家域利用方面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趋势。为中国马鹿的种群恢复、保护管理以及科学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正>牛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多种动物的一种败血性传染病,本病发生广泛,是一种条件性疾病,呈季节性流行。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多种动物的一种败血性传染病。马鹿感染后主要呈急性败血症和出血性炎症,以高热、肺炎为主要特征,死亡率较高。1发病情况都兰县巴隆乡某马鹿养殖专业合作社现养殖马鹿113头,成年马鹿均于2012年由本省购入在本地进行饲养繁殖。2014年5月1日前后,先后有4头成年马鹿陆续死亡,病程短死亡速度快。在询问调查得知这一群马鹿除了4月份按计量在饲料里拌服过了一次速净驱虫药(阿维菌素和丙硫咪唑的复合片  相似文献   

18.
马鹿是非常重要的物种资源,由于栖息地的流失和人为干扰进行近亲繁殖等导致野生马鹿数量急剧减少,而家养马鹿多经过改良,因此马鹿的纯种数量锐减。对马鹿进行分子遗传学研究不仅可以加深人们对马鹿起源和物种形成的认识,还能帮助开展遗传多样性保护研究。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的迅速发展,马鹿的起源进化研究已发展到全基因组水平,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马鹿的起源进化研究从最初对体态外貌和染色体核型的研究逐渐发展到对DNA序列与生理指标的研究。文章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对马鹿起源进化和遗传多样性方面的研究,从起源时间、起源地和迁徙路线等方面揭示了马鹿的演化历史,介绍了父系、母系和常染色体研究方面分析了马鹿遗传多样性选取的不同分子标记,为进一步揭示马鹿种群的遗传变异、分化情况、迁徙路线和系统发育关系等提供基础信息,同时为马鹿遗传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以及马鹿产业的良性发展提供重要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9.
祁连山地的白臀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臀鹿(Cervus elaphus kansuensis Pocock),又名甘肃马鹿,是马鹿的一个地方亚种。它不同于马鹿的其他亚种之处在长于,体形大,体160—240厘米;肩高  相似文献   

20.
细颈囊尾蚴是泡状带绦虫的中绦期,是一种人兽共患病原。笔者以塔里木马鹿细颈囊尾蚴感染病例为例,综合介绍病例发病情况、病理变化,提出有效治疗和防治措施,改善基层鹿场疾病流行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