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 我区家畜品种资源丰富,内蒙双峰驼就是其中之一。内蒙双峰驼分两个类型,即阿拉善双峰驼和苏尼特双峰驼。前者分布较广,数量较多,因此给本品种选育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后者主要分布在达茂旗、四子  相似文献   

2.
家畜行为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理论研究和实际生产中都日益受到重视。阿拉善双峰驼是我国的优良地方品种,为了给其科学饲养管理、本品种选育和疾病诊断提供依据,我们于1988年5—6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不同产地、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阿拉善双峰驼驼绒细度的分析,为阿拉善双峰驼的选育提供参考。分析结果表明,公驼驼绒细度显著高于母驼,银根苏木的阿拉善双峰驼驼绒细度极显著高于敖伦布拉格镇、吉兰泰镇和巴彦诺尔公苏木的驼绒细度,敖伦布拉格镇、吉兰泰镇和巴彦诺尔公苏木这3个产地的阿拉善双峰驼驼绒细度均在18μm以下,而且无显著差异。3岁、4岁、5岁和6岁阿拉善双峰驼的驼绒细度显著高于2岁阿拉善双峰驼,而且显著低于7岁、8岁、9岁和10岁阿拉善双峰驼的驼绒细度。  相似文献   

4.
阿拉善双峰驼是我国宝贵的骆驼品种资源,为了拯救阿拉善双峰驼品种资源。就阿拉善双峰驼遗传资源衰退原因、在现代经济、技术背景下仍然必须保护阿拉善双峰驼遗传资源的理由以及现有的科学实验研究等方面作了较为详尽的阐述,并提出了合理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了对双峰驼的进一步选育提供参考依据,试验采用SPSS17.0软件的方差分析和邓肯氏法多重比较方法,研究分析了不同品种和不同性别对双峰驼驼绒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公驼驼绒细度(20.816μm)显著高于母驼驼绒细度(18.276μm)(P0.05)。苏尼特双峰驼驼绒细度极显著低于阿拉善双峰驼和青海双峰驼(P0.01),而阿拉善双峰驼和青海双峰驼驼绒细度差异不显著(P0.05)。从驼绒细度的测定值上来看,青海双峰驼驼绒细度(23.176μm)最粗,其次是阿拉善双峰驼(22.939μm),苏尼特双峰驼驼绒细度(18.238μm)最细。  相似文献   

6.
为了对双峰驼的进一步选育提供参考依据,试验采用SPSS 17.0软件的方差分析和邓肯氏多重比较方法研究分析了不同品种和不同性别对双峰驼驼绒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公驼驼绒细度(20.816μm)显著高于母驼驼绒细度(18.276μm)(P0.05)。苏尼特双峰驼驼绒细度极显著低于阿拉善双峰驼和青海双峰驼(P0.01),而阿拉善双峰驼和青海双峰驼驼绒细度差异不显著(P0.05)。从驼绒细度的测定值上来看,青海双峰驼驼绒细度(23.176μm)最粗,其次是阿拉善双峰驼(22.939μm),苏尼特双峰驼驼绒细度(18.238μm)最细。  相似文献   

7.
《湖北畜牧兽医》2013,(1):36-36
<正>阿拉善俗有"骆驼之乡"美誉,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受环境、管理、市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双峰驼数量大幅度下降,全盟骆驼由最高峰1982年的25万峰下降到最低峰2002年的4.3万峰。阿拉善双峰驼资源濒危问题引起了国家、自治区的高度关注,2002年阿拉善双峰驼被列为国家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2008年农业部批准成立国家级阿拉善双峰驼保护区和保种场。特别是其中的白骆驼引起"国家畜禽牧草种质资源利用中心"的高度重视。阿拉善双峰驼种驼场于1990年正式成立,有高中级畜牧、兽医技术人员20余人,承担双峰驼保护、育种、良种推广、基础科研及产品开发等工作。  相似文献   

8.
<正>阿拉善双峰驼是阿拉善的地方良种,数量居全国之首。由于骆驼独特的生理、生活特性,适应在贫瘠的草原上生长繁衍,饲养成本低,报酬高,倍受阿拉善各族人民的喜爱。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培育,已成为优良地方品种。为了养驼业的发展,对阿拉善双骆驼寄生虫及防治进行了调研工作。1自然概况阿拉善左旗(驼乡)地处祖国北部边疆,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地理位置在东经103°21'~106°51',北纬  相似文献   

9.
阿拉善双峰驼是世界主要骆驼品种之一,是宝贵的骆驼种质资源。文章综述了阿拉善双峰驼的驯养历史和驼乳、肉产品的研究概况,结合调研和测定数据分析了驼肉中氨基酸的成分及含量,以期为保护阿拉善双峰驼种质资源以及深入开发双峰驼系列产品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对阿拉善双峰驼屠宰性能与骨骼肌性状进行研究,试验选择6岁、8岁、10岁阿拉善双峰驼各6峰进行屠宰,分别测定体尺(体高、体长、胸围)并计算屠宰性能(屠宰率和净肉率),并采取臂三头肌、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8岁阿拉善双峰驼屠宰率[(54.88±4.08)%]、净肉率[(39.14±10.34)%]相对较高。6岁阿拉善双峰驼骨骼肌单根肌纤维直径及面积均显著小于8岁、10岁(P0.05),肌纤维密度显著大于8岁、10岁(P0.05)。说明8岁、10岁阿拉善双峰驼产肉量的增多与肌纤维横截面积增大有关,初步推测阿拉善双峰驼的最佳屠宰年龄为8岁。  相似文献   

11.
<正> 近来,阿拉善双峰驼的选育,广泛开展科研活动,取得显著成果。一批高产驼群正在形成。据调查,选育群的绒毛产量由每峰平均6斤提高到8.98斤;优秀种驼核心群的  相似文献   

12.
长眉型骆驼是我国现有骆驼品种中为数不多的骆驼品种,全国存栏量不足1 000峰,其中内蒙古阿拉善地区饲养的长眉驼有100峰左右。介绍了阿拉善长眉驼的分布范围、饲养历史及其体形特点,并就其生产性能与普通双峰驼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长眉驼体侧绒毛较普通双峰驼厚;体侧毛长大于普通双峰驼;绒细度与普通双峰驼相近;绒毛鳞片结构与普通双峰驼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为了分析阿拉善戈壁双峰驼、苏尼特双峰驼、阿拉善沙漠双峰驼、青海双峰驼4个双峰驼品种在性状表型上的归类,试验采用SPSS软件中的组间连接方法对4个双峰驼品种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4个双峰驼品种聚类为两亚类,第一亚类包括阿拉善戈壁双峰驼和苏尼特双峰驼,第二亚类包括阿拉善沙漠双峰驼和青海双峰驼。说明阿拉善戈壁双峰驼和苏尼特双峰驼从表型测定值上两者比较相近,因此两者最先聚为一类。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阿拉善双峰驼肌肉生长抑制素(MSTN)基因,进一步探讨阿拉善双峰驼MSTN基因的结构及功能,试验采用5对引物对阿拉善双峰驼MSTN基因进行PCR扩增,所得产物进行序列拼接,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阿拉善双峰驼MSTN基因的结构、理化性质及其编码蛋白信号肽、跨膜位置、亚细胞定位等进行分析,并讨论了阿拉善双峰驼与其他物种MSTN氨基酸序列的进化关系。结果表明:阿拉善双峰驼MSTN基因长7.3 kb,1~581 bp为第一外显子区,2 384~2 757 bp为第二外显子区,4 800~6 737 bp为第三外显子区。阿拉善双峰驼MSTN蛋白属于疏水性不稳定蛋白,18~19位氨基酸是最有可能的剪切位点,作为信号肽的可能性很大;二级结构中α-螺旋占22.40%,延伸链占26.67%,β-转角占7.73%,无规则卷曲占43.20%;阿拉善双峰驼MSTN蛋白有1个跨膜结构区域,其功能域可能位于278~375位氨基酸处。阿拉善双峰驼MSTN基因与哺乳类及灵长类动物的亲缘关系较近,与猪的亲缘关系最近(相似性高达99.2%)。说明阿拉善双峰驼MSTN基因编码的蛋白符合一般TGF-β超家族的结构特征,并符合已知MSTN蛋白的结构特征,与猪、灵长类及反刍类动物的分子进化距离较近。  相似文献   

15.
为了给阿拉善双峰驼的培育提供参考依据,试验收集并测定了55峰阿拉善双峰驼的体尺和体重,统计分析阿拉善双峰驼的生长发育规律。结果表明:阿拉善双峰驼生长发育慢,生长周期长,8岁龄以后才达到体成熟。在整个生长发育期,1~4岁的早期生长发育快,7~8岁的后期生长缓慢,随着年龄增加生长速度缓慢下降。阿拉善双峰驼在1~2岁期间,其体重、体高、体长和胸围的绝对生长和相对生长均表现为最高,7~8岁龄后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步降低。  相似文献   

16.
为了给阿拉善双峰驼的培育提供参考依据,试验收集并测定了55峰阿拉善双峰驼的体尺和体重,统计分析阿拉善双峰驼生长发育规律。结果表明:阿拉善双峰驼生长发育慢,生长周期长,8岁以后才达到体成熟。在整个生长发育期,1~4岁的早期生长发育快,7~8岁的后期生长缓慢,随着年龄增加生长速度缓慢下降。阿拉善双峰驼的相对生长和绝对生长方面,在1~2岁期间,其体重、体高、体长、胸围的绝对生长和相对生长均表现为最高,7~8岁后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步降低。  相似文献   

17.
<正>阿拉善双峰驼是独具特色的优良品种,是阿拉善荒漠化地区特有的珍稀物种资源,也是阿拉善草原畜牧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多年的实践证明,它具有修剪灌木促发新枝、游走施肥、减少虫害及鼠害等生态功能。阿拉善双峰驼与阿拉善特有的沙生植物共存共荣,相得益彰,唇齿相依。特有的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别无选择地把推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补饲蛋白质与能量2种饲料对放牧阿拉善双峰驼产乳量的影响,分别选用玉米和精料补充料来进行补饲试验,并观察其增乳效果。试验发现,放牧阿拉善双峰驼补饲蛋白质饲料时的增乳效果优于能量饲料,至试验结束时试验2组阿拉善双峰驼的产乳量比试验前增加了277 g/(d·峰)(P0.01),而补饲能量饲料组和对照组阿拉善双峰驼的产乳量均低于试验前水平。  相似文献   

19.
准噶尔双峰驼因主产区位于准噶尔盆地而得名。该品种能够高度适应北疆地区荒漠、半荒漠干旱生态环境,具有耐干渴、耐饥饿、耐粗食、耐风沙等优良特性,是优良的地方品种。文章对哈密市准噶尔双峰驼的发展现状、生长性能、生理特性、饲养管理、常见疾病等情况进行调研,提出了准噶尔双峰驼品种资源保护和产业发展的对策,以期为准噶尔双峰驼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奠定基础,并为实现哈密市准噶尔双峰驼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阿拉善双峰驼斯氏副柔线虫感染情况及病理组织学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2010年,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76峰阿拉善双峰驼斯氏副柔线虫(Parabronema skrjabini)感染情况和病理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被调查的76峰阿拉善双峰驼中有66峰感染斯氏副柔线虫感染率高达86.9%,最大感染强度为995条/峰。大量感染虫体的骆驼真胃组织有许多淋巴细胞浸润,并有代替正常组织细胞的现象,真胃於血明显。调查提示阿拉善双峰驼斯氏副柔线虫感染严重,对养驼业有较大危害,应对其加强防治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