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防止新收获的油菜籽变质、出油率降低,可采取以下方法进行处理。一、及时整晒油菜籽脱粒前,应先把油菜秸晒一遍,脱粒后再抢晴暴晒。晒时要薄摊勤翻,以防籽粒吸热散湿不匀、入库后引起变质。当油菜籽晒至含水量达8%时即可。切忌在柏油路上铺晒油菜籽,以免被污染。检验其含水量是否达到安全贮存标准的方法为:抓1把油  相似文献   

2.
微波处理对油菜籽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油菜籽中硫甙含量、蛋白质在KOH中的溶解度以及有效赖氨酸作为指标,考察了微波处理对油菜籽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处理1min蛋白质溶解度为79.3%,有效赖氨酸含量为0.85%;微波处理2min,硫甙含量降到2.23mg/g,达到了饲喂标准,但蛋白质溶解度、有效赖氨酸含量都大副下降。  相似文献   

3.
科学判断种子适宜收获时间对于优质种质资源的保存、利用与开发以及提高种子品质与产量等农业生产实际问题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几种可以科学判断种子最佳收获时间的方法:根据种子形态变化(颜色、粒重)及成熟状态(生育期、种子成熟后损失情况如落料与裂荚等)、根据种子内部生理指标变化(含水量、浸出液电导率、发芽指标、内含物以及抗逆性)以及一些其它指标(积温与综合判断指标);并进行了研究展望,提出了今后此类研究的方向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以多年生草本植物羊草和芦苇为实验材料,研究1d中不同时间(9∶00、13∶00、17∶00)刈割后含水量、气孔导度及呼吸速率的变化。结果表明:(1)羊草、芦苇刈割后水分散失均经历三个阶段:快速失水1d,缓慢失水2~3d,平稳期1d。芦苇叶片呼吸速率下降快,刈割5h后呼吸微弱,接近死亡;羊草叶片呼吸速率下降慢于芦苇,刈割7h后仍存在生理活动;(2)依据水分散失和呼吸代谢指标,三个刈割时间中,9∶00刈割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干草调制过程中的养分损失,有益于制作优质干草。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苜蓿收获是采用圆盘式或往复式割草机,都不带压扁装备,虽然能够完成收获作业,但由于苜蓿脱水干燥时期长,蛋白质的损失很大,不能保证苜蓿产品的质量,因而大力推广割草压扁机收获苜蓿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饲料和饲料原料都有一个贮存过程,在贮存过程中,不管时间长短,品种如何,都易发生损耗变质,如发热氧化、虫害鼠害、结块霉败等。为此,贮存饲料及饲料原料时,须考虑以下几方面: 1.地点的选择及贮存预备工作饲料贮存仓应选择在干燥、阴凉、通风的高  相似文献   

7.
不同收获和贮存时间对高油298玉米秸秆营养价值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的收获和贮存时间对高油298玉米秸秆营养价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高油298玉米在播种后92~107 d的时间内,植株的籽粒干重、秸秆的干重和鲜重均呈二次曲线变化(P<0.05),且在102 d达到最大生物学产量;秸秆的粗蛋白质、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干物质体外降解率线性下降(P<0.05),秸秆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线性上升(P<0.05).②随着秸秆贮存时间的延长,秸秆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干物质体外降解率线性下降(P<0.05),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线性上升(P<0.05).  相似文献   

8.
1精选分级和晒种玉米种在购买后,先对种子进行1次挑选。对种子里面的小粒、秕粒、破粒、坏粒、虫粒一次性剔除,使种子大小整齐一致,籽粒饱满、健壮。经过挑选的种子播种后表现出苗率高、出苗快、苗匀、苗齐、苗  相似文献   

9.
影响氯化钯法测定油菜籽中硫甙含量的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育低硫甙品种是当前油菜籽育种的主攻目标之一,在低硫甙品种筛选上,主要用氯化钯法测定油菜籽中硫甙的含量。试验对波长、硫甙提取时间、氯化钯显色的时间以及温度对测定吸光度(Abs)的影响做了研究。通过研究,为该方法的改进提供依据,使其测定的准确性、重现性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0.
饲料加工处理,贮存对维生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生素是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含有碳原子、双键或羟基及其他化学成分,化学反应很敏感。其被氧化或还原时,维生素的活性将受到破坏。因此,饲料加工、贮运时的物理、化学环境的改善,才可使其受到的破坏到最低限度。1压力因素的影响维生素在挤压机中,受到磨擦力...  相似文献   

11.
12.
陈玲玲  支树立  毛培胜  陈琪 《草业科学》2014,8(12):2356-2362
牧草种子收获后的田间管理对次年的种子产量具有重要影响, 尤其是在果后营养生长期较长的地区, 种子收获后针对秸秆和残茬的田间管理往往被忽视, 对于新的枝条形成、越冬返青以及植被的利用年限均造成不利影响。本文对牧草种子田收获后的田间管理方法、作用、效果和技术要点等进行综述, 并结合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提出牧草种子收获以后, 在管理种子田的方法措施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为解决我国牧草种子产量低、质量差等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GB16548—2006)规定通过用焚毁、化制、掩埋或其他物理、化学、生物学等方法将病害动物尸体、产品或附属物进行处理,以彻底消除病害因素、保障人畜健康安全。  相似文献   

14.
曾莹  王伟平  黄维  邱思 《饲料工业》2006,27(10):17-20
为了开发利用油菜籽壳这一油脂工业副产品,从60株保藏菌种中筛选得到一株能发酵油菜籽壳高产纤维素酶的菌株木霉T5。通过实验初步研究其适宜产酶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木霉T5在m(油菜籽壳):m(啤酒糟):m(麸皮)=5:2:3、NH4NO32%、CaCl20.1%、Tween800.1%的基质上,加水量为120%,接种量为10%,置30℃下培养60h,产酶量可达80.116IU/g,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饲料工业》2017,(13):32-34
选用脂肪酶、纤维素酶、蛋白酶三因素,采用L9(34)正交设计,分别设计为100、300、500 g/t三水平,按照"胃蛋白酶-胰酶两步酶"体外消化法,以蛋白质消化率、粗脂肪消化率、粗纤维消化率为检测指标,筛选出膨化菜籽适宜的复合酶制剂,并结合肉鸡饲养试验和蛋鸭饲养试验验证。结果表明:(1)纤维素酶能有效地提高膨化菜籽的营养价值(P<0.01),膨化油菜籽适宜的复合酶制剂组合为300 g/t纤维素酶(18 000 U/g)、300 g/t脂肪酶(6 000 U/g)、500 g/t蛋白酶(7 000 U/g);(2)肉鸡、蛋鸭饲喂含有复合酶制剂的膨化菜籽日粮,生产性能得到显著的提高(P<0.01)。  相似文献   

16.
全勇 《动物保健》2011,(9):19-21
一.《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吕生物安全处理规程》(GBl6548-2006) 通过用焚毁、化制、掩埋或其他物理、化学、生物学等方法将病害动物尸体和病害动物产品或附属物进行处理,以彻底消除病害因素,保障人畜健康安全为目的。  相似文献   

17.
病害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技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勇 《兽医导刊》2011,(9):19-21
一.《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吕生物安全处理规程》(GBl6548-2006) 通过用焚毁、化制、掩埋或其他物理、化学、生物学等方法将病害动物尸体和病害动物产品或附属物进行处理,以彻底消除病害因素,保障人畜健康安全为目的。  相似文献   

18.
选择体重为20kg±2kg的健康杜×长×大生长猪60头,随机分为5处理(每处理3重复,每重复有4头猪),分别饲喂0%、5%、10%、15%、20%膨化全脂油菜籽粉(EFFRM)日粮,各处理日粮中EFFRM以等能等可消化氨基酸基础取代大豆蛋白。试猪自由采食和饮水,试验期40d。试验用全脂菜籽为“双高”品种,采用干法膨化加工。试验结果显示:试猪采食量和日增重随日粮中EFFRM用量的增加呈先上升(5%用量)后明显下降(10%~20%用量)的规律;5%EFFRM处理的采食量和增重在数值上高于0%处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P〉0.05),但显著高于10%处理(P〈0.05),极显著高于15%、20%处理(P〈0.01):各处理的单位增重耗料(FCR)无显著差异(P〉0.05),在数值上仍以5%、0%处理最低。以上结果表明,20-40kg猪日粮中“双高”来源的EFFRM用量以5%为宜,用量10%及以上会显著影响猪的采食量,降低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19.
一.引言 生物安全处理是通过用焚烧、化制、掩埋或其他物理、化学、生物学等方法将病害动物尸体和病害动物产品或附属物进行处理,以彻底消灭其所携带的病原体,达到消除病害因素,保障人畜健康安全的目的。(GBl6548—2006《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  相似文献   

20.
蛋类是一种富含营养成分的动物性食品,通常包括鸡蛋、鸭蛋、鹅蛋、鹌鹑蛋等。蛋类食品含有优良的蛋白质,可提供丰富的必需氨基酸,其组成比例非常适合人体需要,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据报道,一个55g的蛋约含7g蛋白质,相当于200ml牛奶的营养。此外,蛋内还含有丰富的脂肪、维生素和无机盐,因而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动物性食品。鲜蛋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并且怕热、怕潮、怕冻、易破损、易变质、不耐久存,所以在市场上对于鲜蛋的鉴别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