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猪血含蛋白质18.9%,一斤猪血相当于一斤半鲜蛋所含的优质蛋白。但是如果人直接食用猪血或加工成血粉饲料,食用后不能被消化吸收,仅是穿肠而过。若要发挥猪血的应有营养作用,必须将猪血在加工成食品或饲料以前,进行必要的技术处理。 首先要将猪血分离成有形物和无形物两部分。无形物叫血浆,其中包括血清和血纤维蛋白原。有形物包括红血球、白血球、白小板等,其主要部分为红血球。有形物和无形物不能被直接消化吸收的机理是不同的,若要使其分别变为可以被人和动物消化吸收的蛋白质,需施加不同的预处理。 血浆的处理较简单,在控制一定的添加量的前提下,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采取一些技术措施,即可直接应用于食品工业,如肉类乳化产品、面点等多种食品中。产品质量有明显提高,得率增加,成本下降。血浆还可加工成医药产品。 红血球中主要是血红蛋白,血红蛋白中含有血红素。血红素是缺铁性贫血患者最好的补铁剂。由于红血球细胞膜具有特殊功能的保护作用,使红血球中的血红蛋不能被人和动物的消化液消化而吸收利用,需要经溶血处理,使红血球中的血红蛋白释放出来,食用后才能被充分利用。溶血被壁后的红血球可以直接添加到食品中,如加工成具有补血功能的固体饮料、糟果仿豆沙值及面点等多...  相似文献   

2.
猪血是一种食疗价值很高的食物,适量食用猪血,可防病、治病,而且具有保健功能。据测定,每百克猪血含有蛋白质18.9克,而且含多达18种的氨基酸,其中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全部具备。猪血还含有铁、铜、锌、锰、钨、钴、钠、磷、钾、铬、硅、钙等多种人体必需的矿物元素。每百克猪血总含铁量高达45毫克,而一般肉类只有0.5~4毫克。猪血含脂肪少,每百克仅含0.4克,而相同猪肉和鸡肉的脂肪分别为59.8克和11.6克。猪血中的二价铁也就是血红素铁易被人体吸收,具有良好的补血功能。猪血在体内还有吸收“垃圾”的作用。猪血的血浆蛋白经胃酸…  相似文献   

3.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要求不仅着眼于味、香,而且着眼于色、美。因此,食用色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食用色素,按其来源分为合成色素和天然色素两大类。合成色素往往含有一些有碍于人体健康的化学成分而渐渐被人唾弃;天然色素来源于植物,无毒、无副作用、无污染、多营养、有特殊风味,且大多数植物色素兼有药效,故为人们所崇尚。  相似文献   

4.
天然食用色素是从动植物体中获得的。它能做食品、饮料、药物及化妆品等着色的染料。植物色素发色剂的化学成分,一般为单宁——儿茶酚复合物,不含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安全性较高,并有一定的营养和药理作用,同时还能起到强化营养,防腐及抗氧化作用。而化学合成的某些色素,如苋菜红、胭脂红、柠檬黄等均属单偶氮色素,毒理学证明偶氮化合物对人体有致癌作用。由于上述原因,人们  相似文献   

5.
2006年的“苏丹红”事件,使人们对于食品中的红色胆战心惊,甚至有人不再食用红颜色的食品。人工合成色素“苏丹红”等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极大,世界各国纷纷禁止苏丹红等人工合成色素在食品、化妆品等领域的使用,并希望用天然色素来取代。实际上,在150多年前。即在人工合成第一种苯胺染料之前,人们所用的颜料均取于自然,而胭脂红是最为重要的一种。  相似文献   

6.
铁蛋白     
铁蛋白铁蛋白是一种植物蛋白质,它可全部被人体吸收,无任何毒副作用。长期食用可补充人体所需要的铁及蛋白营养,口感极佳。产品的制造具有产值高、工艺简单、成本低的优点,生产厂家当年可获得利润。投产的原料是生产增铁灵工程菌和乙醇、细菌培养试剂,需设备投资40...  相似文献   

7.
色素作为着色剂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行业,天然色素色泽自然,对人体无毒副作用,且不少品种兼有营养和药理作用,所以合成色素渐渐被天然色素取代。坚果果壳作为剩余物,往往作为废弃物,既浪费又污染环境。经研究发现,坚果果壳中含有很多活性成分,可以提取出色素作为天然食用色素被应用于奶制品、糕点等食品中,从而做到废弃物的高价值利用。国内在坚果果壳色素的纯化和结构解析研究领域有一定的进展,其中包括膜分离、柱层析、溶剂分离的纯化方法,以及化学、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法探究坚果果壳色素结构。  相似文献   

8.
开发利用野生食用真菌和野菜周学仁,张之平,张素华1前言野生食用真菌和野菜以其丰富的营养及食用健身之功效赢得人们的青睐,经科学分析,它不仅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及人体所必需的多种氨基酸,而且可提供磷钙、铁等矿质营养成分。据有关资料介绍,其中所含多糖具有防癌...  相似文献   

9.
《技术与市场》2001,(11):10-10
一种可长期存放、方便携带的营养浓缩型速食蔬菜其特征是按以下方法制成: 1.去除蔬菜中的杂质; 2.清洗、消毒、精选、去除农药残毒; 3.全封闭破碎、压榨、灭菌; 4.低温喷雾干燥处理; 5.制成粉状或片状或粉状装入胶囊为成品。 在全封闭破碎、压榨、灭菌或干燥处理后加入食盐、碘、钙甜昧剂、咸味剂或果味剂。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营养浓缩、便于吸收利用,可长期存入。经低温喷雾干燥处理后,可最大限度地保持原蔬菜的营养成份,且经破碎加工成粉状或片状后进食,其营养物质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方便携带、进食迅捷、节约…  相似文献   

10.
樊俊杰 《山西林业》2006,(2):29-29,39
香椿为优质木本蔬菜,大棚香椿芽及其嫩叶由于具有香气浓郁、风味鲜美、质脆、多汁无渣、富含多种容易被人体吸收的营养成份,而且还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是蔬菜中的珍品,颇受人们青睐。1种子选择与处理1.1种源选择香椿育苗应选择本地或相邻省份种源,避免选用纬度相差大的其他省份  相似文献   

11.
硒是人体必需的极其重要的营养素,人们发现, 有包括癌症、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在内的40多种疾病都与缺硒有关。过去医生经常用无机硒给人和动物补充营养,但无机硒毒性大,不宜被吸收,本项技术通过  相似文献   

12.
微生物发酵生产天然色素本技术通过山东省教委组织的技术鉴定。红曲米是经霉菌繁殖生产的一种紫红色大米(通称红曲),生产菌为红曲霉属的各种红曲霉菌,红曲色素是红曲霉产生的一类复合色素的通称,色素分红、黄、紫三个系列。天然食用红曲色素的安全性高,热稳定性强,...  相似文献   

13.
致富路     
生财之道集锦(一)木岚生产天然食用色素效益高。化学色素用于食品着色,不利人体健康。如果林业局场、站能充分利用自己的林果资源及当地韵资源(玉米、高粱、辣椒等)生产天然食用色素的话,其产品可以广泛用于食品加工业,搞好了还可打入国际市场。加工产品的设备和技术,可以通过科技信息服务部门帮助联  相似文献   

14.
目前,美容院传统采用面膜法美容护肤,通常用于膜方式,多为中草药物干膜、营养子膜、保湿子膜等。是将原料通过高温干燥加工成份沫状,再加入防潮防腐剂制成。使用时将粉沫状的面膜粉用水调制均匀,涂于需护肤的部位,形成护肤膜,在皮肤上停留30分钟后洗净。由于面膜粉在加工时需高温干燥处理,有效营养成份易被破坏;加入的防潮防腐剂等化学物质,对皮肤易产生副作用而影响营养有效成份吸收,护肤效果较差。为美化人们精神生活,现提供一种采用芦苦鲜汁为基础原料的芦苦鲜汁美容护肤方法,并可对皮肤的烫、烧伤、晒黑、刀伤、擦伤、冻疮…  相似文献   

15.
硒是人体必需的极其重要的营养素,人们发现,有包括癌症、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在内的40多种疾病都与缺硒有关。过去医生经常用无机硒给人和动物补充营养,但无机硒毒性大,不宜被吸收,本项技术通过生物发酵等工艺二次同化生产的产品,纯属天然补品,生物吸收有效性很高,可长期进补。本品在生产过程中,无任何污染物排放,产品质量可靠,生产工艺成熟,成本很低。  相似文献   

16.
一种可代替优质进口鱼粉的“酶化鱼粉”新产品在河南省浚县蛋白质饲料厂投入批量生产。它的投产对缓解我国蛋白质饲料不足,减少进口,节约外汇,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目前我国蛋白质饲料资源不足,全国各种饼粕、蛋白质及沿海所产鱼粉加起来也只能满足需求的70%~80%,其余部分全靠进口。浚县蛋白质饲料厂为填空补缺,通过多年努力终于开发出了“酶化鱼粉”。该产品是利用酸性蛋白酶和烧碱中和,加入稳定剂,配制成分解波,加入熟化过不易被动物吸收利用的角质蛋白粉、机制血粉,羽毛粉中,将其混合进行恒温控制激活蛋白酶,让其充分分解,把不易被动物吸收利用的蛋白链切成短键的多肽,然后加入部分鱼粉恒温脱水干燥,使酶活性继续分解切割成肽键,而后粉碎灭菌制成。 酶化鱼粉是一种褐黄色粉状产品,有芳香型味道,动物采食后利用其自身酶的作用,把蛋白肽健分解成游离氨基酸被动物机体吸收利用,经化验,酶化鱼粉粗蛋白质含量62%,真蛋白55%以上,粗脂肪2.28%,钙3.39%,磷1.49%,蛋氨酸1.65%,赖氨酸4.2%,其它9种动物必须氨基酸均与进口优质秘鲁鱼粉持平,氨基酸利用率均高于秘鲁鱼粉达95%以上,经我国动物营养专家分析,又经湖南泅罗屈原农场养猪...  相似文献   

17.
森林中的绿色食品张旦儿我省森林资源丰富,森林中的野生食用真茵和野菜资源分布范围广阔大有开发利用前途。野生食用真茵和野菜以其营养丰富和食用健身之功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经科学家分析、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人体所必须的多种氨基酸、磷、钙、铁等矿物...  相似文献   

18.
软壳松籽的加工目前,人们食用松籽是生吃或熟制后食用,存在去壳不易、不卫生、有闷头感和口味单一感等缺点。而本发明则提供了一种新颖的软壳籽的加工方法,较好地克服了以上缺点。本发明的任务是通过如下方式完成的:在松籽熟制前,用脱脂溶液对松籽进行脱脂软化处理,...  相似文献   

19.
《技术与市场》2007,(1):4-5
食用色素根据其来源可分为合成色素和天然色素两大类.合成色素一般色泽鲜艳、着色力强、性质稳定、价格低廉,曾一度被广泛使用.但随着对食品色素安全性方面的要求提高,发现有的合成色素存在着无营养价值,化学毒性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在人体代谢过程中会产生有害物质,以及在合成过程中还可能被砷、铅等重金属污染等缺陷.因此,目前世界上合成色素的使用量不断减少,甚至有些国家已完全禁止使用化学合成色素.而安全性好,且有一定营养价值和药理作用的天然色素又重新获得重视,得到更为广泛的使用.国外对天然色素的开发和应用发展很快,早在1975年,日本国内的天然色素的使用量就已超过合成色素.美国目前使用的食用天然色素为化学合成色素的5倍.经过近二十年来的发展,国内近年来天然色素的生产开发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食用色素产业已具相当规模,允许使用的天然色素已达20多个品种,年产量超过万吨,已经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工业体系,也是国内日前发展迅速的行业之一.食用色素是以食品着色为目的的食品添加剂,可使食品具有悦目的色泽,也增加了食品的嗜好性和促进人们的食欲.  相似文献   

20.
液体深层发酵法生产红曲红色素该项技术经液体深层发酵、过滤,采用生物工程原理提取、干燥而得到粉状红曲色素。该色素安全无毒,水溶性好,色价高,色调纯正,耐光耐热稳定性好,ph值适应范围广,生产成本低,运输应用方便,是一种优良的天然食用色素。采用液体深层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