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3 毫秒
1.
陈明洪 《畜禽业》2004,(12):62-63
2003年初,高坪区某镇黄某新建一猪场,从外地引进2月龄母猪50头,9月份配种,2004年1月集中产仔30窝,共产仔猪320头,所产仔猪出现以发烧,严重黄白痢为主要特征的病变,发病率100%,虽采用了大量的药物治疗,仍死亡305头,幸存仔猪生长缓慢、僵化,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后来,在笔者的指导下,通过积极的综合防制措施,剩余的20窝仔猪未出现该症着,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汪登荣  叶丹 《畜禽业》2001,(7):37-37
2000年5月初,石河子地区某团场一个体养猪户两窝21头7日龄仔猪发生以鼻孔周围、眼睑、耳、耳根、肘后、尾根、肛门附近等处皮肤出现水泡、痂皮为特征的疾病.经确诊为仔猪葡萄球菌病,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后,两窝所剩的13头仔猪全部康复,其他猪也未见发病.笔者于11月份走访,所剩的13头猪都已出栏,出栏前生长状况良好,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选用62头1~8胎次的大约克妊娠母猪及所生的632头仔猪进行试验,研究仔猪初生重对仔猪成活率的影响及其影响因素,主要研究母猪胎次和窝仔数对仔猪初生重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仔猪初生重与仔猪成活率呈正相关关系。母猪胎次及窝仔数对仔猪初生窝重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杨家华 《畜禽业》1998,(10):47-48
临床上用庆福、灭瘟灵、力克舒三种抗仔猪水肿病新药,分别配伍VB1、VB12、VC对自然发病的仔猪水肿病进行治疗试验,共治患病仔猪60窝486头,其中庆福+VB1治疗20窝168头,治愈153头,治愈率91.1%;灭瘟灵+VB12治疗20窝144头,治愈123头,治愈率85.4%,力克舒+VC治疗20窝174头,治愈136头,治愈率78.2%。试验结果表明,庆福配伍VB1治疗仔猪水肿病疗效最好、灭瘟灵配伍VB12次之,力克舒配伍VC对仔猪水肿病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正>仔猪水肿病又名仔猪胃肠水肿病,仔猪肠胃毒血症,2008年3月—2011年3月,蒙山县黄村镇、文圩镇发生本病较为严重,据调查统计,发病有1420头,占存栏率0.85%,其中最急性型40头,占发病率.0.16%,慢性型500头,占发病率27.3%,治愈率58%,死亡520头,死亡率40%。1病因根据笔者对发病情况调查认为,饲养管理条件突然改变,如饲养水平突然增高,特别是蛋白质含量高的饲料;生活环境突然改变,如仔猪出窝前  相似文献   

6.
《畜禽业》2012,(7):50
<正>荷兰目前越来越多的农场其母猪年均窝产断奶仔猪数超过了30头。2011年,共有164家农场实现了这一数字,而又16家农场更是达到了32头。托佩克公司最新报告显示:在2011年,使用托佩克种猪的生产者们,其母猪年均窝产断奶仔猪数达到了28.8头。排名前十的农场,其母猪年均窝产断奶仔猪数高达31.6头。不过,仔猪的死亡率却与往年保持一  相似文献   

7.
<正>2008年9月,我市张桥镇一畜主李某饲养了1窝仔猪,其中1头最大的仔猪突然发病,出现阵发性痉挛、抽搐、口吐白沫、流涎、体温正常等症状,即来我站求治,笔者根据情况,诊断为仔猪食盐中毒,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使患病仔猪很快得到康复,而且同窝其他仔猪也不再发生,现将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畜禽业》2016,(7)
为更好促进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进行,钦北区于2011~2013年间在下辖5个乡镇(街道办)进行仔猪窝阉窝免技术的应用和推,共对15 226头仔猪进行了窝阉窝免技术应用。经采集血清样品检测,仔猪猪瘟抗体水平合格率达83.5%,大大减少了基层动物防疫员的免疫工作量,增加兽医人员的劳务收入,提升了基层动物防疫员的工作积极性。猪肉的品质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9.
崔建华  周晓玲  杨丽 《畜禽业》2001,(12):45-45
2000年1月,某地某猪场连续出现10窝仔猪在出生后24h内死亡.初生仔猪四肢无力,精神萎顿,出生后拉水样粪便,拒食初乳,多数在24h内死亡.之后又蔓延到20d以内仔猪;病猪黄白痢腹泻严重,最终导致脱水及心脏衰竭死亡.虽然在此阶段投服过大量的抗生素治疗黄白痢,母猪也免疫过仔猪黄痢3P苗,却未能控制此猪群发病.此次疫情持续时间长达半年,发病仔猪达1000多头,造成该场死亡仔猪700多头,损失达数万元.最后确诊为猪瘟与仔猪黄白痢的混合感染,现将本病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吴里森 《畜禽业》2006,(21):50-51
仔猪渗出性皮炎,又称为仔猪油性皮脂溢”或“猪油皮病”,是一种以急性全身性的皮脂溢出性皮炎为特征、具有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该病病原是葡萄球菌,主要发生于5周龄内的仔猪,l周龄内仔猪发病率最高。死亡率为10%~90%,即使成活也会严重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是规模猪场危害较大的一种传染病。现将一起仔猪发生葡萄球菌性皮炎的防治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炉下某猪场饲养母猪412头,哺乳仔猪有2519头(212窝),保育猪2486头,育成猪2571头。2006年4—6月间,有79窝,共871头哺乳仔猪仔猪相继发生了一种油脂样皮炎的传染病,死亡92头。主要发生在l周…  相似文献   

11.
孙立花 《畜禽业》2008,(3):82-83
<正>1发病情况2007年6月,安宜镇南闸村某个体养猪场,1次性断奶10窝仔猪,共计103头,断奶重在14~23kg,自配饲料,主要原料有玉米、麦麸、鱼粉和饼类,其中鱼粉10%,葵饼15%,豆饼23%。断奶后第八天,其中1窝中最大且壮的1头在夜间突然猝死,次日清晨在同窝中又发现1头仔猪不食、走路左右摇摆、步态不稳,4h左右死亡。从发病开始到第三天,同窝11头仔猪,以同样的症状死亡  相似文献   

12.
《畜禽业》2016,(3)
正2015年5-6月,我们诊治2例仔猪急性病例,发病日龄均在8周龄左右,经实验室检验,确诊为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败血性链球菌病,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本县某户圈养2头母猪。2015年3月间,产仔1窝11头,于5月初仔猪全群发病,死亡9头;4月份,另一头母猪产仔8头,6月初,仔猪全部发病,死亡6头。2窝19头,死亡15头,死亡率为78.9%。  相似文献   

13.
《畜禽业》2017,(7)
<正>仔猪水肿病又名大肠杆菌毒血症,是断奶仔猪常见多发病,近年来该病发生日益增多,已成为养猪业危害严重的疾病之一,经实验室诊断并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总结出行之有效的诊断、防治方法。1发病情况2017年3月大田县某猪场中23头仔猪发现3头仔猪呕吐,由于畜主忙,没有及时发现,待第二天发现2头死亡,另有8头不食,精神沉郁,轻度腹泻,叫声嘶哑,眼睑水肿。2流行特点该病多发生于春秋季,多呈零星散发,有时呈整窝群发,断  相似文献   

14.
江都市某新建猪场2窝初产仔猪突然发病,发病率为100%,仔猪生下当天夜里死亡3头,根据对发病仔猪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观察,以及新建猪场仔猪黄痢病高发的特点初步诊断为仔猪黄痢,并对病猪按照黄痢病进行治疗,共治疗14头,治愈10头,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为了防止和控制该病的再度爆发,对3窝2-3周临产的怀孕小母猪进行预防性治疗,所产仔猪黄痢病未发生,对比结果显示新建猪场初产仔猪黄痢病的控制,预防、消毒与及时治疗是减少仔猪死亡,提高仔猪成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谢荣敏  叶寿华 《畜禽业》2006,(17):47-48
新生仔猪低血糖症是以出生后血糖急剧下降为特征的一种代谢疾病。临床上出现衰弱乏力、运动障碍、痉挛、衰竭等症状。发生此病的主要原因是新生仔猪生后几日内缺乏糖原异生能力所致。该病多发生于出生后第1~4d的仔猪,往往在1窝仔猪内出现部分或全部死亡,现将浦城县富岭镇某养猪专业户饲养的仔猪发生低血糖症的诊治情况介绍如下。1发病情况2006年1月份浦城县富岭镇某养猪专业户饲养的8窝新生仔猪,出生不久相继出现了不哺乳、反应迟钝、昏迷、抽搐等症状。兽医曾用抗菌素、磺胺类药物。复合维生素B、强心剂等治疗均未奏效,死亡30余头,致死率…  相似文献   

16.
蒋培红 《畜禽业》2005,(6):35-35
2005年3月5日,定陶县保宁某养猪场,1周内先后有4窝7~10日龄仔猪发病,共42头,其中4~6d死亡4头。而其饲养的10头母猪,100多头架子猪(单独在另一个区域内饲养,间隔有50m)未见发病,遂到我系诊治。该猪场去年同期所产仔猪,有2窝发生了同样的病,仔猪死亡率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17.
曹亭云 《畜禽业》2006,(1):50-50
仔猪白痢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仔猪多发病,一般从出生10日龄至40日龄之间的仔猪都容易发生,其特点是发病率高,严重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但死亡率较低,给养猪生产造成较大的损失,为此用中药"霍白散"来治疗仔猪白痢,经效果观察,先后对28窝共计309头仔猪中251头发病仔猪进行试治,治愈221头,治愈88%,死亡17头,占6.3%,而治疗未愈的改用其他药物13头,占5.6%,同时母猪给药治疗猪白痢,其好处是简单易行,成本低,效果较满意,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通过在日粮中添加80 mg/kg复合型抗应激添加剂——猪专用添佳安肽,研究其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动物与分组从10窝26日龄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中选择健康的80头为试验猪,按体重和性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每组共40头。仔猪从7日  相似文献   

19.
李宇  徐军  王中梅 《畜禽业》2006,(13):48-49
某地一养母猪户,初产仔猪13头,12日龄相继发病。病猪以贫血、消瘦、震颤、吮乳下降、呼吸困难为特征。用抗生素、磺胺类药物治疗数天无效。发病13头,发病率100%,死亡11头,死亡率84.62%。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检查诊断为猪瘟。1发病情况该户饲养母猪1头,产仔7窝,2004年12月5日配种,2005年2月24日注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3月26日产仔13头,均成活。4月6日(12日龄)有1头仔猪开始发病,到4月20日全窝仔猪发病,4月21日母猪亦出现精神稍差、食欲下降、大便干结、体温升高等症状。其间找兽医诊断,曾用过青霉素、链霉素、磺胺-5-甲…  相似文献   

20.
《畜禽业》2021,(1):17-18
目的研究干湿二槽饲喂法在仔猪断奶后7 d中的使用效果。方法试验选用6窝(54头)个体均匀、健康状况良好、哺乳母猪胎次相同、在21日龄实行早期断奶的长白×大白二元杂交仔猪。实验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3窝共26头仔猪,试验组3窝共28头仔猪。对照组饲喂方式采用猪场现行少喂勤添的断奶补料方法进行饲喂,试验猪饲喂方式采用干湿二槽法进行饲喂,实验进行7 d。结果试验组比对照组猪只平均日采食量和生长速度分别提高了26%和40%;单位增重饲料成本降低了10%。结论仔猪断奶后7 d使用干湿二槽饲喂法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成绩,还可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