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银杏大是蚕蛾是一种食叶性害虫,常以幼虫群集蚕食核桃,银杏,栗,枫杨等树的叶片,造成毁灭性灾害。该虫一年发生一代,各虫态生存率都较高,易暴发成灾。幼虫抗性强,防治难度大。通过三年的观察与试验,掌握了该虫的生物学特性,确定出了防治该虫的三种有效方法和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2.
近10年来,在安康、汉中和商洛地市的10多个县银古大蚕蛾为害严重,幼虫蚕食核桃、板栗、银杏、漆树、桑、山茱萸、栎类、苹果、梨、柿等30余种经济林木的叶片,还为害庄稼,每年成灾面积达3.5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多万元。对陕南经济林特产业开发、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影响甚大。 银杏大蚕蛾1年发生1代,以卵在枝干皮缝等处越冬,4月中下旬卵即陆续孵化,3龄前幼虫黑色,群集叶片边缘取食,4龄后幼虫变为绿色或有黑色纵线,开始分散取  相似文献   

3.
银杏大蚕蛾在保康县发生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银杏大蚕蛾俗称白毛虫,近几年在保康县危害猖獗。1990年危害核桃、漆树、银杏等树种的面积达1万亩,损失价值3万元。1991年蔓延扩大至9个乡镇53个村,危害面积达5. 5万亩,损失价值142万元。是我县林业生产上第一大虫害。为了摸清银杏大蚕蛾在我县发生发展规律,我们于1991年对此进行了专题调查,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银杏大蚕蛾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发生与危害情况银杏大蚕蛾(Dictyoplocajaponica)Moore)属鳞翅目大蚕蛾科,是主要危害核桃揪的暴发性食叶害虫。1994年以来在湾沟林区相继发生,以1996年最为严重,全局大面积核桃揪林被害(在发生严重的马鹿沟林场发现械树、色树、椴树、柳树等也被害),树叶被食光,几天之内整棵树木仅剩树枝,光秃秃一片。虽然秋季再次发叶,但当年枝条木质化不好,营养不良,导致枯枝,影响翌年树木的生长发育,甚至树木死亡。3年来的发生情况见表1。表11994—1996年银杏大蚕蛾发生情况单位:%、条/株从1996年发生情况来看.总平均有虫株率79%…  相似文献   

5.
<正> 银杏大蚕蛾(Dictyoploca joponica)又名白果蚕或白毛虫,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广西、辽宁等省。我省西部和西北部也有一定分布。主要危害核桃、漆树、银杏、盐肤木、柿、梨、李、苹果及枫杨、桦木、栎类等经济林木和用材树种。根据对银杏大蚕蛾各种有关研究报告和文献的查考,在防治该虫危害的方法中,至今尚未见有铁杏大蚕蛾病毒的报道。1988年在湖北竹溪县核桃林中进行银杏大蚕蛾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工作中,收集到罹病虫尸,后对其分离并经光镜、电镜观察,从中发现一种核型多角体病毒。  相似文献   

6.
临西县核桃的主要害虫有银杏大蚕蛾、核桃举肢蛾、春尺蠖、云斑天牛等,病害有核桃炭疽病、黑斑病、溃疡病等。一、核桃害虫(一)银杏大蚕蛾防治方法 1.人工扑杀幼虫和茧。在6月~7月结合核桃园管理人工摘除茧蛹。冬季清除树皮缝隙间的越冬卵。2.药剂防治。  相似文献   

7.
银杏大蚕蛾核多角体病毒病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杏大蚕蛾核多角体病毒病初报孙发仁(山东省泰安市菜篮子科技园泰安271000)银杏大蚕蛾(DictyoPlocajaponicaMoore)又称白毛虫、白果蚕、核桃楸大蚕蛾等,属鳞翅目大蚕蛾科,分布广泛,为害银杏、榆、杨、核桃、板栗、桑、桃、李、苹果...  相似文献   

8.
核桃大蚕蛾Dictyoploca japomic Moore是制约核桃产量的主要虫害,严重影响兴山县核桃Juglansregia L.产业化发展。2004年以来,笔者结合生产实际,开展了核桃大蚕蛾生物学特性观察。经过几年来观察和试验,基本掌握了本地核桃大蚕蛾发生发展规律,并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防治,收到了较理想效果。本文作简略介绍,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9.
银杏大蚕蛾质型多角体病毒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银杏大蚕蛾Dictyoploca japonicaMoore又名白果蚕、白毛虫,属鳞翅目大蚕蛾科,在我国的分布范围很广,湖北、四川、重庆、广西、河北、陕西、辽宁、台湾等省都有分布。该虫危害银杏、苹果、梨、核桃、柿、杨、桦、栎、漆树、盐肤木等20科30属38种植物,且大多数为重要的经济树种。目前对银杏大蚕蛾的防治主要用化学农药。1988年孙琼华等从自然患病死亡的银杏大蚕蛾幼虫中首次分离出核型多角体病毒病原体,但银杏大蚕蛾质型多角体病毒至今未见报道,1999年重庆市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杨世璋、吴猛耐等人在城口核桃树银杏大蚕蛾发生区内收集到自然患…  相似文献   

10.
周恒 《陕西林业》1997,(3):28-29
一、为害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银杏大蚕蛾又名白果蚕或白毛虫,以幼虫食害树叶,主要为害银杏、核桃、核桃楸、漆树、枫杨、栗、楸、榆、樟、柳、李、梨、苹果等,在我省以为害核桃、漆树最为突出。幼虫常群聚,将整株树的叶子全部吃光。其幼虫共6  相似文献   

11.
银杏大蚕蛾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杏大蚕蛾(Dictyoptoca japonica Moore)在卢氏柴家沟有分布,1年1代,以卵越冬。幼虫在5~6月份蚕食银杏、核桃、漆树、栗、李、柿、梨、苹果等林木叶片。该虫存活期间可蚕食树叶1 004.46 cm2,危害严重时可将整株树叶吃光,造成整株树木枯死,核桃产量锐减甚至绝收。其发生与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气候条件及虫口密度;其扩散速度主要取决于银杏、核桃等多种林木的分布状况。防治措施应以人工摘茧为主,药剂防治应在2龄幼虫前为佳。  相似文献   

12.
核桃银杏大蚕蛾研究防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桃银杏大蚕蛾又叫白毛虫、果蚕等。是一种毁灭性害虫。主要为害银杏、核桃、核桃楸、桑树、漆树、枫杨、栗、柳、柿、梨、李、苹果等树木的枝叶,常以幼虫群居为害,昼夜之间可把整株树体叶片蚕食净光。给核桃产业造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3.
银杏大蚕蛾发生成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汉滨区中原、叶坪两镇发生银杏大蚕蛾大面积危害,受灾面积800公顷,造成核桃当年减产65.4%,翌年减产28.9%,死亡植株4.7%;生漆减产356%,翌年减产182%。2008年,汉滨区境内凤凰山中部区域1000公顷再次爆发银杏大蚕蛾虫害,林业局采取甲氰菊酯类高效低毒杀虫剂喷洒,控制了虫情。  相似文献   

14.
鄂西北核桃主要病虫害调查及防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近几年在鄂西北核桃主产区的病虫害调查研究,发现危害严重的主要病害有:核桃黑斑病、核桃溃疡病和核桃枯枝病3种,主要虫害有核桃举肢蛾、云斑天牛、胡桃大蚕蛾和春尺蠖4种,初步调查出这些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规律,筛选出经济、安全、高效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勉县为核桃主产区,现有面积5万多亩,核桃是该县山区林农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银杏大蚕蛾是危害核桃生长的主要有害生物,控制银杏大蚕蛾的危害蔓延,提高林农经济收入,保护该县核桃的健康生长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核桃楸大蚕蛾卵的发育起点为3.9±1.1℃,有效积温为197.94日度。  相似文献   

17.
银杏大蚕蛾的灾变规律与控灾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杏大蚕蛾Dictyoploca japonica Moore近年来在陕南山区严重成灾,该虫1 a发生1代,以卵在核桃、板栗等树干裂缝中越冬;4月下旬至6月下旬为幼虫危害期.人工摘除虫茧、捕杀1~3龄幼虫、3龄幼虫前于树冠喷洒苏云金杆菌、灭幼脲等药剂均可有效地控制其危害.  相似文献   

18.
陇南市银杏大蚕蛾的发生原因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杏大蚕蛾在甘肃省陇南市连续大规模爆发,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有效防治该虫害,以提高甘肃陇南核桃生产效益,对银杏大蚕蛾的形态特征与生活习性进行了调查与观察,具体分析了银杏大蚕蛾在陇南市连续大规模爆发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4条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银杏大蚕蛾生物学特性与防控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银杏大蚕蛾在河南省1年发生1代,以卵在树干上越冬,幼虫4月下旬开始活动,7月份开始结茧化蛹,8月中下旬成虫开始羽化产卵,在栾川县主要危害核桃,严重时可将林木叶子吃光。栾川县主要采取收购虫蛹集中销毁和采用25%灭幼脲3号1 500倍液进行防治,防治效果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20.
室内饲养银杏大蚕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甘肃康县对银杏大蚕蛾进行了室内饲养试验,研究其生活史,结果表明:室内饲养的银杏大蚕蛾生活史和室外基本相同;室内饲养的银杏大蚕蛾五龄幼虫平均体长小于室外5mm;室内茧颜色呈浅白绿色,室外茧呈褐色至黑色;在幼虫三龄前进行化学防治是防治银杏大蚕蛾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