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松纵坑切梢小蠹预测预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纵坑切梢小蠹预测预报研究,采用聚集信息素诱集法,有效虫口基数法,云南松物候观测法进行发生期及发生量中短期预测,准确率达到85%以上,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发生期及发生量的计算机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2.
鞭角华扁叶蜂发生量的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系统地研究柏木鲜叶量,鞭角华扁叶蜂幼虫种群食叶量及各虫态种群数量幼态变动的基础上,利用柏木的失叶量2估计鞭角华扁叶蜂入土老熟幼虫虫口密密,进而预测来年的发生量,结果表明,利用柏木失叶量预测发生量,预测准确达90%。  相似文献   

3.
马尾松毛虫越冬代虫口调查样树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典型样树,调查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越冬代虫口数量,作为预测当年虫口发生量的依据,可准确判断是否采取预防措施,控制越冬代虫口的数量,有效地防止第1代虫口数量剧增。  相似文献   

4.
纵坑切梢小蠹预测预报研究,采用聚集信息素诱集法、有效虫口基数法、云南松物候观测法进行发生期及发生量中短期测报,准确率达到85%以上,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发生期及发生量的计算机测报模型。确定蠹害林分内平均受害梢率4.7%,平均受害株率5.1%,平均枯死率0.5%为蠹害林分的防治指标临界值,在此指标下,可以不进行防治;根据发生量测报方法及防治指标在小蠹发生区进行多点测报即可确定小蠹发生区、发生范围及面积  相似文献   

5.
1992~1995年在玉溪市北城镇刺桐关办事处石狗头村,对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及试验研究,得出小蠹成虫发生量的预测预报方法,即应用有效虫口基数法测报下一代小蠹成虫发生量,准确率达85%以上。并初步建立了小蠹发生量的曲线回归测报模型:Y=0.129408864X0.987916542,相关因子为云南松受害株率,用于测报越冬代及下一代成虫发生量;多元回归测报模型:Y=-79.0526+0.4504X1+5.3367X2+0.1718X3±0.25,相关因子是越冬虫口基数,4月上旬温度、雨量,用于测报下一代成虫发生量:二元回归测报模型:Y=-0.6282+0.0415X1+0.1192X2±1.5,相关因子是林木受害株率,用于测报越冬代及下一代小蠹成虫发生量。上述模型准确率均达80%以上,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为进行综合治理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柿伪安瘿蚊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柿伪安瘿蚊主要危害浙江省兰溪市的本地品种大红柿。其幼虫在当年生枝条皮上取食并形成虫瘿,严重影响柿子产量。柿伪安瘿蚊在兰溪1a发生1代,以1龄幼虫在柿树受害枝条上的虫瘿内越冬。下沉年份5月上旬成虫羽化降雨量的大小可以直接影响发生量,多雨湿润的年份发生量大,干旱少雨的年份尤其是春季干旱可以明显降低虫口数量。实生苗上虫口数量很少,野柿实生苗为砧木,大红柿为接穗的嫁接苗上虫口数量最多,春梢上虫口数量较夏梢  相似文献   

7.
利用1983年9月至1989年9月马尾松毛虫虫情调查资料,研究全县各调查点的马尾松毛虫有虫面积和虫口密度的时空变化规律,建立1个线性、10个非线性的广义时空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空间发生量预报模型均具有较好的预报效果,对未参与建模的1989年3代的虫口密度、有虫面积进行预报检验,Gauss模型预报虫口密度的准确率为100%;其他各模型对两者的预报准确率均为66.7%。  相似文献   

8.
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 L.)1980—82年在辽阳东部山区连续大发生。为了提前预报下一年的发生量,曾沿用以往调查卵块推测发生量的方法,但由于舞毒蛾成虫产卵对环境选择性很强,卵块分布极不均匀,调查中即使发现一些卵块,也很难准确计算单位面积内的卵块数量,因此难以推算出下一代亩发生量和单株虫口数。我们根据  相似文献   

9.
杨树食叶害虫(分月扇舟蛾)的综合防治本研究弄清了该虫在黑龙江省的生活史、生物学特性,发生与寄主的关系及其天敌17种。一、二代卵的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分别为16·95C土0.81、3701日度上6,9;14.12C士O.29;51.43日度士3.4,研究了五种预测发生期及三种预测发生量的方法。越冬代的防治指标:在杨树芽苞处于膨胀状态尚未展叶时,3年生以下及5年生以上的树,有虫株率为40%以上,每20cm长树枝上虫口数为3.57头及5年生以上,有虫株率为50%,每20cm长枝上虫口数为2.41头时均进行防治。综合防治技术是:造杨树丰产林,在黑龙…  相似文献   

10.
落叶松腮扁叶蜂是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落叶松重要食叶害虫之一。通过对其生物学特性及影响其种群数量的有关因子的系统研究,应用一元回归预测法和发生期期距预测法,可以对同一虫态间或不同虫态间发生期的始、盛、末进行预测;根据害虫发生量与上一代害虫虫口基数有密切的关系,采用有效虫口基数法,即可预测出翌年林分幼虫的发生量及危害等级,即为防治提供了可靠依据,又为该虫的种群动态模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盱眙县多处行道绿化树樟树上东方蛎盾蚧虫口密度和危害情况调查结果表明:盱眙县樟树上蚧虫危害十分严重,综合被害指数达53.5%.且被害程度越严重的樟树上蚧壳虫的虫口密度越大,在V级被害指数时的虫口密度达到818头/枝.东方蛎盾蚧的危害也直接影响樟树的生长势,被害严重时会使樟树胸径生长量减少27.5%.  相似文献   

12.
作者从1986—1987年运用20W黑光灯较好地对马尾松毛虫成、幼虫的发生期、发生量及单株虫口数进行了测报,方法简便易行,可供测报马尾松毛虫虫情参考.  相似文献   

13.
金乡县林保站研究榆树叶部害虫——榆跳象(Rhynchaenus alni Linaeus)摸清了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 榆跳象在金乡县1年发生1代。4月上旬越冬成虫出蛰,6月下旬大多数当年成虫开始潜伏蛰居。成虫期和幼虫期均危害榆叶,发生量大,百叶虫口均在百头以上,危害严重。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氧化乐果、乐果、甲胺磷原液杀虫率在90%以上,用2倍液杀  相似文献   

14.
本文调查了日本松干蚧不同虫口密度对油松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虫口密度对油松的危害程度不同,虫口密度等级为0级的样株,与虫口密度等级I级的样株相比较,二者的连年生长量相差不大;虫口密度等级为0级样株较Ⅱ级样株的树高连年生长量高0.14 m,材积连年生长量高0.002 8 m~3;虫口密度等级为0级样株较Ⅲ级样株的树高连年生长量高0.25 m,材积连年生长量高0.003 6 m~3。  相似文献   

15.
于1993年5月,在广东省阳西县程村镇进行质型多角体病毒防治第一代马尾松毛虫试验.示范试验3种处理的病毒用量为15GPIB/hm2,75GPIB/hm2,150GPIB/hm2,虫口减退率分别为41.3%,75.9%,80.4%,对照区的虫口减退率为17.1%.大田试验虫口减退率为75.6%,两种试验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6.
湿地松粉蚧在新侵入区的种群数量消长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湿地松粉蚧Orcella acuta (Lobdell)在广东南部新侵入区湿地松林内的发生和消长研究表明该蚧多为一年4代,5月下旬或6初为发生高峰期,世代间发生量变动幅度大;在同一林分,该蚧能持续性,对松林造成危害;降雨和初春温度影响虫口密度和高峰期出现的时间。  相似文献   

17.
杨干象成虫补充营养及在杨树幼林内的扩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培养皿和养虫笼内放吸附糖酒醋、蜜酒醋及水3种营养液的棉球,观察杨干象成虫取食每种营养液的情况,其结果表明杨干象最喜欢以糖酒醋作补充营养。杨干象在杨树幼林内自虫源地一方的林缘向林内逐渐扩散,幼林边行的虫口密度最高,为整个林分虫口密度的45.2%,自林缘至66m间的虫口密度为整个林分虫口密度的91.0%。  相似文献   

18.
对湿地松粉蚧Orcellaacuta(Lopbdell)在广东南部新侵入区湿地松林内的发生和消长研究表明该蚧多为一年4代,5月中下旬或6月初为发生高峰期;世代间发生量变动幅度大;在同一林分,该蚧能持续发生,对松林造成危害;降雨和初春温度影响虫口密度和高峰期出现的时间。  相似文献   

19.
嵇卫星 《江苏林业科技》2010,37(4):41-42,46
对宜溧山区竹织叶野螟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详细观察,并调查分析了溧阳3 a的成虫诱捕和幼虫虫口密度。结果表明:宜溧山区竹织叶野螟成虫的盛发期在5月28至6月8日,幼虫的盛发期在7月20日前后;模拟出盛发期幼虫虫口密度与5月25~30日时间段平均成虫诱捕量之间的线性关系:Y=2.174 9X-41.506,可作为准确预测幼虫发生量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在培养皿和养虫笼内放吸附糖酒醋、蜜酒醋及水3种营养液的棉球,观察杨干象成虫取食每种营养液的情况,其结果表明杨干象最喜欢以糖酒醋作补充营养。杨干象在杨树幼林内自虫源地一方的林缘向林内逐渐扩散,幼林边行的虫口密度最高,为整个林分虫口密度的45.2%,自林缘至66m间的虫口密度为整个林分虫口密度的9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