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彭阳县把径流资源化工程开发技术和窖灌农业综合节水灌溉技术进行组装、集成和配套,总结出"窖灌农业高效用水模式=集水技术+蓄水技术+用水技术+农业技术+管理技术"的雨水利用技术,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
宁夏中部干旱带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宁夏中部干旱带农业水资源现状做了详尽的调查,资源型缺水、水质型缺水以及降雨的年内分配不均是造成该区农业缺水的直接因素,同时,蒸发强烈、地表蓄水力差进一步加剧了缺水现状。从缓解旱情发展农业生产的手段上分析,自70年代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扬水扩灌工程仅仅解决了一小部分地区的农业用水问题,对整个中部干旱带农业生产的基本面并未产生较大改观,地膜覆盖抑制蒸发条件下雨水资源的窑窖集蓄利用模式和农田就地叠加利用模式仍是当前该区农业抗旱增产的根本方式。  相似文献   

3.
宁夏中南部旱区节水农业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宁夏中南部灌区的特点及多年来的实践,研究提出灌区节水农业建设应因地制宜采用的关键技术。中部干旱带应加大扬黄灌区节水改造力度,全面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拓展扬水灌区供水范围,大力发展特色补灌农业;开发利用非常规水资源。南部山区应加大库井灌区改造力度,建设高效节水农业;大力发展库、坝、池、窖、田水资源联合调度,优化配置水资源;建设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发展现代旱作雨养农业;调整种植结构,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4.
该文介绍了宁夏彭阳县水资源现状,并且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为核心,提高农业的产出和效益为目标,开展了抗旱优良作物品种的筛选、高效栽培技术试验示范,旱作农田微集流蓄水增产技术试验示范、覆盖保墒技术试验示范、化控技术节水新技术试验示范、主要作物的补充灌溉技术示范、水肥耦合技术试验示范、坡改梯土壤扩蓄增容技术推广,耕作技术试验示范、轮作、间作技术示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集雨补灌旱作节水农业持续增产技术及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5.
水是地球上一切生命赖以生存和人类生产与生活不可缺少的基本物质之一.2001年我国北方地区遭遇连续干旱,南方地区虽然水资源不缺,但季节性干旱也常常严重,故在农业用水上应着眼于未来,发展合理的水资源储蓄与高效用水工程,一方面可减少水资源的污染途径,另一方面可解决农业用水的"瓶颈"矛盾.在地处南方亚热带气候条件下而常受季节性干旱威胁的贵州省,迫切要求开展水资源保护与雨水蓄集、高效利用技术的研究与示范推广已近在眉睫.  相似文献   

6.
彭阳县储水设施主要有蓄水池和储水窖,介绍了储水窖的结构类型、规划布局和施工技术,以期为彭阳县集流节灌工程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浅谈新疆农业高效用水与节水灌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疆这个极干旱农业区,“水”是制约经济发展致关重要的因素。分析本区水资源紧缺的原因和灌溉农业用水的现状,探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就是合理利用水资源,实施农业高效用水,灌溉节水是社会节约用水的重要措施,提出在全社会开展节水灌溉的同时应注意的问题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国家先后在甘肃启动实施了黑河、石羊河、敦煌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对河西生态环境保护发挥了显著作用。但河西及沿黄地区灌溉方式比较落后,农业生产成为用水第一大户。为此加快改变传统农业用水方式,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与效益,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和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甘肃省农牧厅和甘肃省农业节水与土肥管理总站带领全省灌区技术人员开展了积极探索。针对甘肃干旱少雨、蒸发量大的特点,2004年在农业部的支持下,开始推广膜下滴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球性干旱加剧与水资源问题的日益突出,雨水利用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依据近年来集雨利用的研究和实践,总结归纳了集雨利用的3种模式:分别是道路庭院集雨的人畜用水与农业补灌利用模式,坡地集雨生态林草—畜牧型模式,小流域集雨综合利用模式.分析了干旱半干旱地区存在集雨利用技术体系的综合性不强,先进的节水灌溉设施匹配不够,雨水利用效率不高,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不完善,生态效应不明显,资金投入不足,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进展缓慢等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从区域可收集雨水资源潜力、雨水高效利用技术集成体系、先进集雨高效用水灌溉技术的配套、雨水集蓄的环境效应评价制度建设、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建立补偿机制等方面,提出了集雨技术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彭阳县用水主要为农业灌溉,占全县总用水量的80%,随着水资源日益短缺,我县农业的节水对缓解用水紧张的局面显得愈发关键,节水灌溉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