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抗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病家蚕新品种华康2号为研究对象,以广西现行家蚕品种两广二号(正交)为对照,进行饲料转化效率的研究。结果表明,华康2号4龄蚕食桑量是两广二号的126.02%,5龄蚕食桑量是两广二号的96.87%,4~5龄蚕总食桑量与两广二号基本一致;50 kg桑产茧量华康2号为5.530 kg,比两广二号高12.86%;50 kg桑茧层量华康2号为1.160 kg,比两广二号高17.17%,华康2号50 kg桑产茧量与50 kg桑茧层量均显著高于两广二号,表明华康2号的饲料转化效率高于两广二号。华康2号与两广二号相比总发病率低6.33个百分点,张种产茧量高19.94%,并表现出对BmNPV病的高抗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专养雄蚕与现行品种的差异性,在实验室开展饲养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这两个雄蚕品系的强健性比两广二号略好,虫蛹生命率、结茧率存在显著性差异;50kg桑产茧量分别高9.78%、6.11%;50kg桑产茧层量分别高19.64%、12.99%;万蚕用叶量少14.00%、5.47%;生产1kg茧所用叶量少8.96%、5.77%;一茧丝长、干茧出丝率、净度均优于两广二号。饲养雄蚕品种将有效地提高饲料转化率、亩桑生产效率和茧丝质量,实现蚕农与缫丝企业双赢和产业增产增效。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在5龄期将雌雄蚕分开饲养,调查其饲料效率,结果表明雄蚕的50kg桑茧层量为1089.94g,比雌蚕的50kg桑茧层量905.55g高出20.36%。而且雄蚕强健好养,生命率高于雌蚕。在生产上专养雄蚕能够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揭示不同家蚕品种、不同桑树品种、桑树不同剪伐方式之间的适应性,分别对用高伐(离地面70 cm剪伐)、中伐(离地面30 cm剪伐)、低伐(即根刈,平地面剪伐)3种剪伐方式的桂桑5号、桂桑6号、沙二×伦109和桂桑优12等4个桑树品种的成熟桑叶(第7~13叶位)开展家蚕品种两广二号、桂蚕N2和桂蚕2号的饲养试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00 kg桑叶产茧量、全茧量、茧层量等6个指标在参试组合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综合比较,两广二号+沙二×伦109+高伐、两广二号+沙二×伦109+低伐、桂蚕2号+桂桑优12+低伐、桂蚕2号+沙二×伦109+高伐和桂蚕2号+桂桑6号+高伐等几个组合表现较优;供试家蚕品种中桂蚕2号总体表现优于其他2个家蚕品种,供试桑树品种中没有哪种桑树品种和桑树剪伐方式具有全面优势;桑树品种与剪伐方式除死笼率外对其余指标均有显著交互作用,家蚕品种和桑树品种对全茧量、茧层量、5龄经过有显著交互作用,家蚕品种和剪伐方式对100 kg桑叶产茧量、5龄经过有显著交互作用,家蚕品种、桑树品种和剪伐方式对100 kg桑叶产茧量、全茧量、5龄经过有显著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进行家蚕新品种夏花·浒玉与当前我区大面积饲养的春秋兼用品种两广二号的对比试养。结果表明:夏花·浒玉(正交)张种产量40.2kg,比同蚁量对照品种两广二号(正交)张种理论产量37.0kg增产3.2kg;浒玉·夏花(反交)张种产量40.8kg,比同蚁量对照品种两广二号(反交)张种理论产量36.8kg增产4.Okg。夏花·浒玉、浒玉·夏花全龄期时长比两广二号(正、反交)多15h左右,食桑旺盛,眠起齐,耐高温、干燥,抗病性强,1—4龄期基本无病,5龄期发病率低、产量高、茧质优,适宜在象州县秋季饲养。  相似文献   

6.
2015年春,进行了五龄期不同给桑量对贵蚕9号生长发育及经济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贵蚕9号五龄期给桑鲜叶重在483.75~586.2kg范围内,龄期经过较短,食下量、食下率、消化率较高,茧质优,张种产茧量为40.20~40.62kg。  相似文献   

7.
华康2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育成的耐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的蚕品种,我们与贵州省蚕业研究所合作,于2012年和2013年的夏季和秋季在黄平县农村进行了对比试验,以两广二号为对照蚕品种.试验结果表明:华康2号抗病力强、整齐好养、强健少病、产茧量较高、茧质较好;平均死笼率为1.51%,比对照蚕品种两广二号(3.08%)降低了50.97%;夏蚕平均盒种产茧量44.8 kg,比两广二号提高了16.06%;秋蚕平均盒种产茧量45.0 kg,比两广二号提高了10.29%;华康2号的茧丝长、解舒丝长、光折、洁净、清洁丝质成绩也优于两广二号,适合在黄平县夏秋季饲养.  相似文献   

8.
提高蚕叶丝转化率研究综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叶丝转化率是蚕生理性状的综合表现,也是养蚕生产上重要的经济指标.蚕从桑叶摄取各种营养,用来建造蚕体,维持生命和生产丝物质.1条蚕从孵化到上族约食下鲜叶20~25g(干物4.7g左右),其中85%以上在第5龄食下,蚕体丝腺的极度长大和丝物质的大量生成,也在5龄期.现行蚕品种在5龄期大致每食下鲜叶10kg,产茧1.1kg、产丝0.20~0.26kg,叶茧转化率约为11%,叶丝转化率约在2.0~2.6%.即在不同条件下,蚕食下同样量的桑叶,消化吸收转化成丝的  相似文献   

9.
韩才春 《北方蚕业》2001,22(2):20-20
1、养蚕之前必须对桑园进行正确测产,根据总叶量和张种用桑量,计算出各期蚕种饲养张数。 2、小蚕期由于蚕儿成长快,需要充分的养分供大量能量的消耗和积累,以建造体质之用。所以,小蚕饲养应根据其消化率高、养分需要量大等特点,不宜过分强调节约用桑。 3、可采取隔日收蚁法或红纸包收蚁法,促使孵化齐一、发育齐一、眠起齐一。对少量末蚁应予淘汰,技术处理方便,有利统一给桑和提高劳动效率。 4、养蚕前,必须事先拟定好逐龄、逐日、逐回的用桑量计划,饲养时按计划给桑。实行计划给桑,要经常注意蚕儿的生长发育和气候条件的变化情况,随时注意用桑量的调剂,尽量做到计划桑叶吃完,使蚕儿达到老熟上山的要求。例如:早秋蚕5龄期计划食桑量是7d12h,如遇到高温龄期缩短半天或一天,应加桑叶加量饲喂,有利夺得蚕茧高产。 5、实行定量给桑之后,蚕儿食桑时间减少,每天若给桑3次,每次给桑间隔8h,按试验给桑标准,每回蚕儿食桑时间约5~6h,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蚕儿没有桑叶吃,遇到这种情况不可随便添加桑叶,打乱计划,影响生产。 6、实行定量给桑、计划用叶之后,给桑前要注意匀座,使蚕儿在蚕座内分布均匀。给桑后要注意观察,如发现有食桑不匀的情况,要特别注意匀桑,务使条条蚕儿食桑均匀,以保证发育齐一。 7、各龄期特别是4~5龄期蚕儿由盛食转入减食,特别是蚕儿将眠和快要老熟之际,食桑量急剧减少,给桑时往往偏多,造成桑叶浪费。但在5龄减食期食桑量虽然减少,但吃下的桑叶大多转化为绢丝物质,所以在此期间既要防止桑叶浪费,又要给蚕儿吃足桑叶,切不可老熟饥饿上蔟,否则会影响蚕茧产量和质量。 8、实行定量给桑,应做好桑叶的称量、分配工作。桑叶采伐与贮藏也要精心计划,妥善管理,防止桑叶变质、养分损失,影响蚕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0.
家蚕新品种“9·10×7·11”中试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2007、2008两年春秋两季对家蚕新品种“9·10×7·11”的杂交原种在原蚕基地进行中试,“9·10、7·11”原种茧平均死笼率分别为3.05%、4.78%,分别与同期两广二号(9·芙、7·湘)原种茧的平均死笼茧率相比没有显著差异;平均张原种制种量正交种、反交种分别为61.19张、41.16张,比同期两广二号分别提高11.52%、9.50%,正交品种间有显著提高,反交品种间没有显著差异;平均公斤茧制种量正交种、反交种分别为3.22张、2.71张,与同期两广二号相比没有显著差异。该品种杂交原种表现为好养、蚕种产附好、不良卵少、繁育系数高等特点,是一对强健、高产、优质、易繁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11.
雄蚕小蚕的饲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专养雄蚕是传统蚕业生产的一次重大变革。雄蚕与雌蚕相比,具有好养、食桑省和桑叶利用率高等优点,一般能节约养蚕成本的1O%左右且雄蚕产丝量多,茧层率和鲜茧出丝率比雌蚕高20%左右。雄蚕丝纤度细、偏差小,利于缫制高档生丝,符合丝绸制品向高档化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丁寿朋 《江苏蚕业》2009,31(2):24-25
养蚕生产中,桑叶的耗费约占生产费用的50%左右,给桑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生产成本的高低,蚕儿生长发育的快慢、产茧量和产丝量的多少。一般情况,小蚕期用桑量占全龄用桑量的4%左右,其用桑重在“质”,大蚕期用桑量占全龄用桑量的96%左右,其中5龄约占85%左右,其川桑重在“量”。因此,要做到经济合理用桑,重点在5龄。目前养蚕,生产同样1kg茧,有的用桑15~16kg,有的17~18kg,有的甚至20kg以上,用同样多的桑叶,生产的蚕茧相差20~30%。因此,只有强调合理用桑,才能防止浪费,降低成本,提高担桑产茧量,减少斤茧用桑量,做到节约增产。  相似文献   

13.
叶丝转化率是桑蚕一些生理性状的综合表现,也是养蚕生产上重要的经济指标.因85%以上的桑叶在5龄期食下,故可按((茧层量)/(5龄食桑量))×100%计算.现行品种大致在5龄食桑10公斤,消化率为36%~40%,产丝  相似文献   

14.
<正> 一、前言 蚕以桑叶为食料,从中摄取各种营养物质,借以建造蚕体,维持生命和生产丝物质。一条蚕从蚁蚕到上簇约食下桑叶20~25克,其中85%以上是在第5龄食下的,蚕体内丝腺的极度成长和丝物质的大量合成,也是在5龄期。现行蚕品种在5龄期大致食下桑叶9  相似文献   

15.
雌35×平28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育成的新型雄蚕品种.为了解该品种的性状,将雌35×平28与秋华×平30进行对比试养.结果显示,在饲养过程方面,雌35×平28的龄期经过略短、5龄食桑量稍少;在饲养成绩方面,雌35×平28的产茧量较高,茧质较好;从缫丝成绩方面,雌35×平28的大部分指标均较好.结果表明,雌35×平28具有优良综合经济性状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16.
测定了浙农1号蚕品种幼虫五龄期间,对各种桑叶氨基酸的消化吸收率和消化吸收的氨基酸向茧层和蚕卵的分配利用率。五龄期间蚕体对桑叶氨基酸总最的消化吸收率为80.19%(雌蚕)和79.86%(雄蚕),而且五龄前期大于后期。蚕体对各种桑叶氨基酸的消化吸收率在86—72%之间。五龄蚕食下桑叶中的氨基酸总量向茧层的分配利用率为60.99%(雌蚕)和73.47%(雄蚕),向蚕卵的分配利用率为8.23%。  相似文献   

17.
桑蚕的营养来自桑叶.大蚕期用桑量一般占全龄期用桑量的95%左右,5龄期占85%左右.5龄期不仅是丝腺迅速成长阶段,也是性细胞发育完成以及积累营养的时期.据报道蚕在4龄和5龄初中期所摄取的营养主要用于蚕体和生殖细胞的生长.5龄中后期的营养主要用于丝腺的生长和丝物质的合成.对这一观点,作者持怀疑态度,因为5龄期,特别其盛食期食桑量大,推测对造卵数和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桂蚕8号新品种杂交原种的繁育性能,2021年选春期、夏期、秋期进行调查,将桂蚕8号与广西当家品种两广二号的杂交原种繁育效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显示“,桂蚕8号”的原原种“锦“”绣“”壮“”丽”的克蚁收茧量均高于两广二号的4个原原种;其中克蚁收茧量最高为“丽”3.75 kg/g,比最低的“7532”3.19 kg/g高17.55%;死笼率均低于两广二号的4个原原种,其中死笼率最低为“丽”1.57%,比最高的“湘晖”低4.51%。桂蚕8号的4个原原种平均制杂交原种“锦·绣“”绣·锦“”壮·丽“”丽·壮”的克蚁制种量均高于两广二号4个原原种的克蚁制杂交原种量,但各品种间除“丽·壮”与“7532·湘晖”的克蚁制杂交原种量差异显著外,其他品种间没有差异;桂蚕8号的中日系平均克蚁制杂交原种量为38.68张/g,比两广二号的中日系平均克蚁制杂交原种量高7.83%。桂蚕8号的中日系杂交原种平均折净率为82.41%,比两广二号中日系平均杂交原种折净率高6.18%。新品种桂蚕8号杂交原种繁育的主要指标,均已经达到或超过广西当家品种两广二号,已经达到蚕种生产实用化水平。  相似文献   

19.
规模饲养雄蚕 提高蚕农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养雄蚕是传统蚕业生产的一次重大变革。雄蚕易饲养、食桑省、桑叶利用率高,能节约养蚕成本,且雄蚕产丝量多,茧层率和鲜茧出丝率均高于雌蚕。雄蚕丝纤度细、偏差小,利于缫制高档生丝,符合丝绸制品向高档化发展的要求。淳安县从2004年开始引进专养雄蚕品种,通过对比试验,对雄蚕综合性状、收烘特点等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雄蚕茧质、效益均明显高于普通品种。  相似文献   

20.
萘啶酮酸对家蚕血液型脓病防治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西现行夏秋用蚕品种两广二号为材料,4、5龄期经口定量添食萘啶酮酸,5龄饷食经口接种BmNPV,调查蚕的发病率、结茧率和茧层率。试验结果表明萘啶酮酸对家蚕血液型脓病有一定的预防效果,使发病率降低40%,并且对养蚕生产安全无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