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史籍记载,唐代人工栽培的茶树已遍及今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河南、陕西、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14个省区,同现代的茶产地大体相当。也就是说,凡是适宜于种茶的地方,唐人都栽种了茶树。由于各地的气候状况与土壤条件略有不同,因而唐茶的品色便出现了高低之分。陆羽《茶经》曾有记载:山南茶以峡州(今湖北宜昌。此指治所所在地,下同)上,襄州、荆州次,衡州下,金州、梁州又下。淮南茶以光州(今河南光山)上,义阳郡(今河南信阳)、舒州(今安徽怀宁)次,寿州下,蕲州、黄州又下。浙西茶以湖州上…  相似文献   

2.
武夷山市茶叶生长在独特的自然环境下 ,加上武夷山茶农精湛的制茶工艺 ,使其品质特征形成特有的色、形、香、味 韵。但是 ,在武夷山市境内 ,各生产茶叶的地点不同 ,其茶园土质 ,海拔高度 ,周围小气候等自然环境不同 ,生产的茶叶品质存在较大差异。1 武夷山景区内茶叶及品质武夷山悬崖绵亘 ,岩头兀突 ,烂石沃土 ,气候温和 ,且泉质清冽、云气绝佳 ;从山顶到山脚 ,山坑、岩壑间到处都有种茶 ,其主产地有马头岩 ,天心岩 ,慧苑 ,竹窠 ,碧石 ,九龙窠 ,燕子窠 ,御茶园 ,水帘洞 ,玉花洞 ,桃花洞 ,佛国 ,桂林 ,三仰峰等等。武夷山茶叶花色品种很多 …  相似文献   

3.
唐代茶叶贸易的发展对唐代经济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研究茶叶贸易是了解唐代贸易发展水平和产业管理制度的一面镜子。唐代茶叶贸易发展从性质上来看具备商品属性,在贸易交换中,茶叶的流通领域和范畴非常广泛。同时茶叶贸易的发展能够带动相关的行业领域快速的发展。本文概述了唐代茶叶贸易发展的总体状况,并从茶叶贸易与产业管理制度的研究视角,进一步肯定了唐代茶叶贸易与产业管理所发挥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4.
李洁 《福建茶叶》2016,(12):118-119
茶叶产地的主要经济创收形式就是茶叶贸易,但是近些年来,国家为了拉动国内旅游内需,提升国内旅游品质和影响力,开始逐渐拓展旅游的内容,丰富旅游的形式,茶文化旅游就是在此背景下被提出的。那么在茶文化旅游的影响下,茶叶产地的旅游景点开发也开始受到更多的关注。本文针对这个问题,对其开发策略进行几点研究。  相似文献   

5.
李慧 《福建茶叶》2016,(10):303-304
从我国茶文化历史进程上看,唐代是一个承先启后的朝代,并且对当时唐朝之外的国家产生了深刻影响。对唐代茶叶文化的海外传播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茶叶文化和佛教、药学、文学以及贸易文化的深刻交融,唐王朝周边各国中,吐蕃、回鹘、朝鲜、日本等国也发展出各自独特的茶叶文化。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对茶文化旅游内涵的基本构成进行阐释,并就现代茶文化旅游服务业发展的基本趋势展开具体分析,最后在此基础上对茶文化旅游与茶叶原产地的生态保护关系进行说明,希望能够对时下茶文化生态旅游的开展有所启示。茶文化旅游内涵的基本构成包括这样几个方面:核心价值理念上倡导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主要内容是一种精神文化消费:发展路径上强调茶产业链的整合。现代茶文化旅游服务业发展的基本趋势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坚持生态保护和文化发展相统一;二是坚持茶文化旅游的趋于品牌聚集、三是坚持走向茶文化旅游的国际化。茶文化旅游与茶叶原产地生态保护的一般关系包括两个方面:茶文化旅游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茶叶原产地生态环境:保护茶叶原产地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促进茶文化旅游,本质上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李玉富  傅秋燕 《茶叶》2011,37(3):176-178
唐朝陆羽《茶经》所载浙江省长兴县茶叶产地,今故址依然清晰可考。十处产地分布于以顾渚山山脊为中心的两条山谷间。考证显示,唐朝时全国所有产茶之地,陆羽对浙江长兴最为熟悉,其既是陆羽曾长期旅居长兴、培植品鉴茶叶、著述《茶经》、肯定长兴茶叶品第的有力证据,也暗示顾渚山山谷作为两浙联系中原的陆路走廊,是天成、便利的交通方衍生陆羽...  相似文献   

8.
山杉 《福建茶叶》2016,(2):113-114
人们多元化的旅游需求,为各种旅游业态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氛围,茶叶旅游业态,也是其中之一。茶叶在我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围绕茶叶这一元素形成了茶叶典故、茶叶文化、饮茶礼仪、茶道等等一系列内容,而茶叶产地自身也有着极其秀美的自然环境。因此,在当今体系化开展旅游资源开发时,许多茶叶产地也被有效开发为旅游地。本文拟从旅游地理资源的主要元素入手,结合茶叶产地旅游地理资源的具体内容,根据旅游产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分析基于茶叶产地实施旅游地理资源开发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9.
唐代西南、江南地区茶叶的产地分布面广,但西南产地分布的广泛程度总体不及江南;茶叶的地理布局颇不平衡,西南更为突出;茶叶的分布格局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紧密相关;茶叶产地在唐后期呈扩大趋势,江南更加突出。对两区茶叶地理分布特征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挖掘潜力,打造茶叶品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0.
唐代饮茶之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清宏 《茶叶》2001,27(4):54-55
在唐代的饮食习俗中,最具特色的是饮茶风气的普遍进行.这一时期,我国茶叶的生产进一步扩大,消费和贸易都有很大发展.唐代诗人白居易《琵琶行》诗中说:“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空守船.”唐代封演《封氏闻见记》中记载;“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颇多.”说明了唐代茶叶贸易的繁盛.据陆羽《茶经》所述,唐代的产茶区已遍及现在的湖北,湖南、陕西、河南、安徽、浙江、江苏、四川、贵州、江西、福建、广东、广西等13个省,足见唐代的茶叶产区已相当广阔.随着茶叶生产的扩大,饮茶之风也从南方扩展到不产茶的北方,同时进一步传到边疆各地.这正如《封氏闻见记》中所述:“南人好饮之,北人初不多饮.开元(713-741)中……自邹(今山东滋阳)、齐(今山东临淄)、沧(今河北沧县)、棣(今山东惠民)渐至京邑,城市亦开店铺,煮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虽然我国的饮茶习俗起源甚早,但是唐代的饮茶之风远胜过前代,真正成为一种社会风俗.因此,《封氏闻见记》中又述:“古人亦饮茶耳,但不如今溺之甚,穷日尽夜,殆成风俗,始于中地,流于塞外.”  相似文献   

11.
我国自原始社会就开始采集和利用茶叶,有“茶之为饮,发乎神农”之说。据常璩《华阳国志·巴志》载:“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封于巴,出有芳药香茗。”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利用茶叶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距今已有3000多年。西南地区是我国茶叶的发祥地,三国时期,茶进一步在江南地区推广,当时东吴的上层社会已经在饮茶了。《三国志》卷65《吴书二十·韦曜传》载,  相似文献   

12.
唐代是我国茶叶生产和茶商贸易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唐中后期以前,巴蜀地区茶业经济较发达.种茶区域广泛、名茶众多,茶业经济也已成为带动当地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但自唐中后期以后,茶业经济逐步呈现出衰退趋势.本文将通过茶叶的经济价值功能这一视角,进而来论述唐代巴蜀地区的茶业经济发展情况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3.
唐黎标 《茶叶通讯》2005,32(3):45-46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树起源于云贵高原。早在西周以前,巴蜀地区居民就已开始饮茶了。周武王灭殷纣后,巴蜀等国曾以茶叶作为珍贵贡品献给西周王室。汉魏六朝以来,饮茶之风逐渐传遍长江中下游地区,茶叶在南方也渐渐成为一种普通的饮料。东晋以后,茶叶反而成为皇亲国戚用以标榜自己俭朴之物。东晋权贵桓温生性俭约,每次宴请宾客,都只用茶果。  相似文献   

14.
无公害是对安全农产品的最低要求。以华安县茶叶生产基地为研究对象,开展茶叶产地环境质量安全检测与评价,结果表明,华安县适宜发展无公害茶叶,对深入推进无公害茶叶生产,发挥资源优势,树立安全消费意识,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广东茶业》2003,(2):36-36
  相似文献   

16.
宋代茶叶市场体系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德臣 《中国茶叶》2005,27(1):22-23
我国唐代已形成网络型的全国茶叶市场.宋代茶叶贸易在唐代基础上形成了更为稳固的产销市场,市场层次更分明,市场容量更大.全国茶叶市场可分东南七路产地市场,以汴京为中心的北方销地市场,川峡四路及西部和南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产销地市场,以永兴秦凤、熙河为中心的西北诸路及西夏、吐蕃地区销地市场.  相似文献   

17.
越南茶叶科研与生产见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虞富莲  周健 《中国茶叶》2004,26(2):36-37
根据中越茶叶科研合作协议,笔者于2003年11月18-29日在越南茶叶研究院进行了技术培训、学术交流和考察.  相似文献   

18.
19.
中国茶叶出口贸易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报》2001,(1):29-29
  相似文献   

20.
品种间茶多酚含量差异及其与茶叶品质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茶多酚是一类以儿茶素为主体的酚性化合物,在茶叶中含量较高,对茶汤浓度、滋味和色泽的影响较大,历来为茶叶科技工作者所重视。不同品种由于其遗传特性不同,茶多酚含量也不一样。因此,探讨品种间茶多酚含量的差异及其对茶叶品质的影响,对指导茶树品质育种具有一定的意义。材料和方法 (一)材料供试品种为云南大叶、海南大叶、英红1号、风凰水仙、大叶云峰等20个大叶品种和龙井43、福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