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和审定密度条件下相比,19个参试玉米品种在高密度种植下,株高、穗位高增加,果穗变短、变细,秃顶变长,穗粒数变少,百粒重降低,出籽率略有减少,个别品种的抗倒性严重变差或空秆严重增多或茎腐病发病较重,产量增减不一。基于此,提出适宜鲁西地区推广的品种及其种植密度:先玉047为75 000~82 500株/hm2、登海618为82 500~97 500株/hm2、秋乐218为67 500~75 000株/hm2、青农11号为82 500~97 500株/hm2、登海605为82 500~97 500株/hm2、先玉688为60 000~67 500株/hm2、农华816为82 500~97 500株/hm2、宇玉30为75 000~82 500株/hm2。  相似文献   

2.
半冬性小麦新品种贵农15号具有产量高、品质优、抗性好等特点,适宜贵州省大部分地区推广生产。贵农15号在不同的生态、土壤以及栽培条件下,播种量为52.12~82.5 kg/hm2,施用尿素127.5~167.5 kg/hm2、过磷酸钙600~750 kg/hm2、农家肥22 500~30 000 kg/hm2,产量可达6 000 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3.
以钢石319为材料进行独山西红柿栽植密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栽植密度的加大,单株挂果薹数、结果数、单株果重有减少的趋势;实收产量随着栽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达到一定程度后反而下降。在挂果薹数上21 000、25 500株/hm2的处理与30 000、34 500、39000株/hm2处理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在单株结果数上,处理21 000、25 500株/hm2与30 000、34 500、39 000株/hm2之间存在显著差异,21 000、25500株/hm22个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30 000、34 500、39 000株/hm23个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21 000株/hm2处理最好,其他处理差异不显著。各处理对单果重影响不大。在单位面积产量上,30 000株/hm2处理产量最高。按投入、产出效益来计算,25 500~34 500株/hm2是独山西红柿栽植的适宜范围,其中30 000株/hm2在独山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4.
在武山县二阴区进行了黄芪行距30 cm,株距3 cm(705 000株/hm2)、6 cm(562 500株/hm2)、9 cm(370 500株/hm2)、12 cm(277 500株/hm2)、15 cm(222 000株/hm2)、18 cm(184 500株/hm2)的三重复试验。结果表明,株距为9 cm(370 500株/hm2)时产量最高,其次为12 cm(277 500株/hm2),综合考虑产量和质量,黄芪在该地区的最佳栽培密度应该在9 cm(370 500株/hm2)~12 cm(277 500株/hm2)之间。  相似文献   

5.
宿州市埇桥区不同种植密度对紧凑型夏玉米产量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地夏玉米适宜的种植密度是67 500~75 000株/hm2,60 000株/hm2以下产量显著降低,75 000株/hm2以上产量增加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油菜新品种浙大622菜油两用高效栽培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浙大622油菜新品种采用菜油两用高效栽培,可采摘菜薹3 000~4 500 kg/hm2,收获油菜籽2 250~3 000 kg/hm2,产菜籽油1 012.5~1 350.0 kg/hm2,纯增收入达1.3万~1.7万元/hm2。介绍了浙大622菜油两用高效栽培关键技术,包括培育壮苗、移栽及施底肥、科学施肥、控苗、开沟排水、及时采薹、适时收获等方面内容,以加快浙大622的推广应用,促进油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宿州市維桥区不同种植密度对紧凑型夏玉米产量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地夏玉米适宜的种植密度是67 500~75 000株/hm2,60 000株/hm2以下产量显著降低,75 000株/hm2以上产量增加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玉门市西瓜套番茄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瓜套种番茄栽培技术是玉门市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成本低、效益好、栽培管理简单的高效种植模式.该种植模式在当地的西瓜产量为67 500~75 000 kg/hm2,产值达27 000~30 000元/hm2;番茄产量52 500~60 000 kg/hm2,产值达36 750~42 000元/hm2;两项合计产值可达63 750~72 000元/hm2.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突破夏玉米单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以高产夏玉米品种天泰33为试材,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种植密度为主区、施氮量为副区,探讨了不同种植密度(60 000、67 500、75 000、82 500、90 000株/hm2)和施氮量(0、180、270、360、450、540 kg/hm2)对高产夏玉米产量、干物质积累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玉米籽粒产量和群体干物质积累量显著提高,当密植超过82 500株/hm2时增产趋势减缓甚至略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植株氮素转运量、花后氮素同化量和氮素转运效率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氮素运转对籽粒贡献率在低密度(60 000株/hm2)和高密度(82 500株/hm2、90 000株/hm2)条件下呈先增后减趋势,而在中密度(67 500株/hm2、75 000株/hm2)条件下呈上升趋势。增施氮肥,氮肥偏生产力显著下降,总氮素积累量、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利用率和氮素收获指数呈先升后降趋势。本试验条件下,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和提高氮肥施用量,可以显著提高玉米的籽粒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天泰33号获得高产且氮肥利用效率较合理的适宜种植密度为75 000~90 000株/hm2、施氮量为360~450 kg/hm2。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探索在旱作节水技术条件下,选择出适宜当地饲料玉米合理种植密度,布设了种植密度在52 500~97 500株/hm2之间7个不同种植密度的试验,经试验研究表明:种植密度在97 500株/hm2、90 000株/hm2时,产量分别较当地常规种植密度67 500株/hm2增产25 147.5 kg/hm2、17 997 kg/hm2,经济效益显著,可在当地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高油115等玉米品种在彰武县的试验产量对比,探讨在彰武县种植高油玉米的完整栽培技术。试验结果表明,施农家肥45 t/hm2(底肥)、复合肥(15-15-15)337.5 kg/hm2基础上施尿素300.0~412.5 kg/hm2范围内,植株高度、穗位高度与肥料用量呈增加趋势。种植密度以45 000~49 500株/hm2为好。  相似文献   

12.
品种和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及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品种和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和青贮发酵后营养品质的影响。【方法】选用富农1号、酒125号、中单2号3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设计90 000、82 500、75 000、67 500、60 000、52 500株/hm2 6个种植密度,玉米籽实乳浆线达到1/2时收割,测定全株玉米的产量,并进行青贮发酵处理,测定青贮营养品质。【结果】结果表明:①3个品种比较:富农1号的产量和青贮营养品质最好,中单2号的产量高于酒125号,但青贮营养品质低于酒125号。②不同密度比较:富农1号90 000株/hm2的产量、干物质、粗纤维最高,82 500株/hm2果穗重、粗蛋白最高;酒125号90 000株/hm2产量最高,82 500株/hm2果穗重最高,60 000株/hm2干物质、粗纤维最高,67 500株/hm2粗蛋白最高;中单2号67 500株/hm2产量最高,82 500株/hm2果穗重最高,75 000株/hm2干物质最高,90 000株/hm2粗蛋白最高、60 000株/hm2hm2粗纤维最高。③综合考虑玉米产量和干物质,富农1号和酒125号密度90 000株/hm2最好,中单2号75 000株/hm2最好。【结论】品种和密度对玉米产量和青贮营养品质均有显著的影响(P0.05),适当地增加种植密度可以提高玉米的产量和青贮品质。  相似文献   

13.
青岛地区夏播鲜食糯玉米适宜栽培密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糯玉米杂交种垦黏1号与中糯1号为供试品种,设45 000、52 500、60 000、67 500、75 000株/hm25个密度处理,以产值高低作为依据进行夏播鲜食糯玉米栽培密度试验。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垦粘1号的最佳栽培密度为60 000株/hm2,较佳栽培密度为67 500株/hm2;中糯1号的最佳栽培密度为52 500株/hm2,较佳的为60 000株/hm2。  相似文献   

14.
薄地小麦有机肥氮磷化肥正交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金帮  孙本普  孙雪梅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4):10951-10953
[目的]探讨低产薄地麦田创高产的施肥方法。[方法]对薄地小麦当年度创高产进行研究。[结果]在小麦产量为750~1 500kg/hm2的低产田,施优质有机肥7.5万kg/hm2,尿素375~450 kg/hm2,标准过磷酸钙1 125~1 500 kg/hm2,有机肥、磷肥全部基施,氮肥采取"少吃多餐"的施用方法,当年度小麦产量可达6 000~6 750 kg/hm2,甚至更高。[结论]该研究可作为低产薄地麦田创高产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朝天椒又名三鹰椒、三樱椒、天鹰椒等,近几年在尉氏县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发展面积在0.53~0.67万hm2之间,一般每667m2收入2 500~3 000元,高者可在5 000元以上,它已经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首选经济作物。但是,很多农民在后期的管理上存在一些技术方法欠缺问题,直接影响农民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6.
辽宁省发展桑蚕产业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辽宁省的岫岩、凌海、康平、新民等市县桑蚕产业发展呈上升趋势,目前已发展到4 000 hm2,每年产茧400 t。进入丰产期的桑园,每hm2最低收入13 500元,平均33 000元左右,最高收入58 500元,蚕农栽桑养蚕积极性普遍较高。1辽宁省发展桑蚕产业的前景发展桑蚕产业是辽宁农业产业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正德304玉米不同密度的试验,结果表明,穗长、穗行数、行粒数、秃顶、单株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减少。但是产量随着密度的增高呈增加趋势,当密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产量开始降低,密度和产量呈现出抛物线状。密度55 500~63 000株/hm2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倒伏。所以,正德303玉米最适宜的种植密度是48 000~52 500株/hm2。  相似文献   

18.
采用设施育苗、垄膜沟灌、水塘全覆盖地膜春提早种植南瓜、后期间作套种蔬菜,研究出南瓜间作套种白菜、萝卜、花椰菜、西兰花、大葱5种高效栽培模式。南瓜产量37 500~45 000 kg/hm2,产值5.25万~6.3万元/hm2;套种蔬菜产值6万~8.5万元/hm2,两茬产值11.25万~14.8万元/hm2。  相似文献   

19.
在鲁南地区进行夏玉米高效除草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在鲁南地区夏玉米田,适宜选用10%甲基磺草酮悬浮剂2 250~3 000 g/hm2,于玉米播种后出苗前喷雾处理,喷药液量600 kg/hm2。在禾本科杂草发生较多的玉米田,用10%甲基磺草酮悬浮剂1 500~2 250 g/hm2+38%莠去津悬浮剂1 500 g/hm2混合能把玉米田中绝大部分杂草除去。  相似文献   

20.
适宜的母本种植密度是三系杂交制种高产的必要条件。为明确三系杂交制种获得高产的母本最佳种植密度,以转单价基因抗虫三系杂交棉邯杂301的母本邯750A为试验材料,设母本种植密度22 500、37 500、45 000、52 500和67 500株/hm2共5个处理,研究了不同母本种植密度对三系杂交棉叶片光合速率以及制种产量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三系杂交棉籽棉高产的母本种植密度为37 500~45 000株/hm2。该种植密度下,棉花叶片光合速率最高[19.3~19.6 mmol/(m2·s)],单株铃数(22.5~23.1个/株)和果枝数(13.0~13.2个/株)较多,单铃重(5.1~5.2 g)较大,最终籽棉产量达到了3 922.5~4 027.5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