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集粉碎、抛撒、破茬、掩埋于一体的新型玉米秸秆还田机由江苏理工大学和江苏连云港旋耕机厂联合研制,已通过专家鉴定。该机与36.8千瓦拖拉机配套,可一次完成玉米秸秆粉碎、抛撒、破茬、掩埋复式作业。采用潜土逆转旋耕方式,实现秸秆掩埋覆盖,效果良好,且节约能源,具有结构紧凑、用料省、成本低的优点。经测试,玉米秸秆切碎率达92.6%,覆盖率达97.9%,根茬破碎率达87.3%,生产率为0.22公顷/小时。2.新型秸秆还田机械──水田施耕埋草机由四川省都江堰市农机局研制。1993年获国家专利,1994、1995年先后通过四川省、国家…  相似文献   

2.
新型秸秆还田机一种与36.8千瓦拖拉机配套的、对玉米秸秆可一次性完成粉碎、抛撒、破茬、掩埋的复合作业机械——新型秸秆还田机,由江苏理工大学和江苏连云港旋耕机厂联合研制成功,最近通过专家鉴定。该机采用潜土逆转旋耕方式,实现秸秆掩埋覆盖,效果良好,且节省...  相似文献   

3.
由江苏理工大学和江苏连云港旋耕机厂联合研制成功的新型玉米秸秆还田机,可一次完成玉米秸秆粉碎、抛撒、破茬、掩埋等复式作业。该机与36.8千瓦拖拉机配套,采用潜土逆转旋耕方式,作业效果良好.具有结构紧凑、用料省、耗能少、成本低的优点。经测试,玉米秸秆切碎率可达92.6%。覆盖率可达97.9%,根茬破碎率为87.3%.每小时可作业3.2亩。新型玉米秸秆还田机  相似文献   

4.
新式秸秆还田机一种由36.8千瓦拖拉机配套的,对玉米秸秆可一次性完成粉碎、抛撒、破茬、掩埋的复合作业机械,由江苏理工大学和连云港旋耕机厂联合研制成功最近通过专家鉴定。该机采用潜土逆转旋耕方式,实现秸秆掩埋覆盖,效果良好,且节省能耗。中间箱后置式的传动...  相似文献   

5.
各具特色的秸杆还田机械江苏射阳县农机化推广站周良墉1.集粉碎、抛撒、破茬、掩埋于一体的新型玉米秸杆还田机由江苏理工大学和江苏连云港旋耕机厂联合研制,已通过江苏省科委鉴定。该机与36.8kW(50马力)拖拉机配套,可一次完成玉米秸杆粉碎、抛撒、破茬、掩...  相似文献   

6.
秸秆粉碎、破茬掩埋、覆盖联合作业机□曹焕元由江苏理工大学专利事务所受理的专利———秸秆粉碎、破茬、掩埋、覆盖联合作业机已通过了省级科研成果鉴定。该机可一次完成秸秆粉碎、破茬、掩埋、覆盖等作业。它由传动轴、中间传动箱、侧边传动箱、栅栏、旋耕刀辊、开道犁...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潍坊市农机部门从90年代初就开始了对能进行农作物秸秆直接粉碎还田和旋耕破根茬联合作业机的试验研究,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FG—150型秸秆还田旋耕机就是一种与铁牛—55配套,能进行粉碎还田和旋耕灭茬联合作业的新机型,亦可进行秸秆粉碎或旋耕灭茬的单独作业,既减少了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徐州市农机技术推广站,于2006年开始研制稻麦秸秆切碎还田旋耕复式作业机,现已通过大面积试验及小批量生产鉴定。该机可一次完成秸秆粉碎、抛撒还田、旋耕碎土、覆盖秸秆及整地等多道工序的复式作业,可用于小麦、水稻和玉米等秸秆粉碎还田旋耕覆盖作业,可提高秸秆还田作  相似文献   

9.
半喂入联合收割机配套稻麦秸秆抛撒还田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秸秆还田工作在我国现阶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探索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势在必行。在秸秆机械化还田过程中,秸秆粉碎抛撒对随后进行的旋耕灭茬作业产生影响,是重要技术环节。对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切草机粉碎处理后的稻麦秸秆抛撒过程进行研究,设计正反双螺旋铰龙抛撒机构,分析秸秆抛撒运动过程,找出影响抛撒均匀度的因素,并对正反双螺旋铰龙进行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0.
双辊秸秆还田旋耕机试验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阐述了粉碎刀辊正转、旋耕刀辊反转的双辊秸秆还田机结构特点和作业机理.基于土槽试验台设计了室内旋耕耕作部件试验装置.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双辊作业模式具有良好的植被性能和相对较低功耗,其应用于双辊秸秆还田旋耕机是可行的.研制了双辊秸秆还田旋耕机并进行了玉米秸秆还田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双辊秸秆还田旋耕机可一次完成直立玉米秸秆还田、旋耕碎土等联合作业,秸秆粉碎合格率、根茬破碎率、植被覆盖率、碎土率等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1.
秸秆粉碎覆盖玉米免耕施肥播种机设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设计了2BMQ-180/3型秸秆粉碎覆盖玉米免耕施肥播种机,提出了在破茬开沟器前安装驱动立轴旋转式秸秆粉碎装置,将秸秆和杂草粉碎并抛撒在地表的防堵措施,并进行了田间播种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机通过性良好;种、肥覆土深度变异系数分别为23.7%、20.8%,粉碎秸秆长度小于10 cm的达到90%以上,出苗率超过90%,提高了播种质量;实现了秸秆粉碎还田和免耕播种的联合作业方式,较好地满足了我国北方一年两熟区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针对棉花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作业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棉花秸秆回收还田技术与装备的特点,综合考虑新疆棉花种植模式以及秸秆粉碎还田作业要求,研制出了基于新型自适应摆动尾轮与螺旋排列刀轴刀片结构的4JH-220型秸秆粉碎还田机,实现了秸秆粉碎还田的机械化作业。试验结果表明:装备结构合理、工作平稳、性能可靠。经检测,茎秆粉碎长度合格率达97.3%,留茬高度仅为71mm,抛撒不均匀度为15.6%,工作幅宽为2.2 m,生产率达到0.7 hm2/h,相关指标均优于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3.
针对秋季田间秸秆量大、还田质量难以保证、容易影响下茬作物生长的情况,以及传统密集条播易造成籽粒拥挤、争肥、争水、争营养,根少、苗弱等现象,研制开发了秸秆粉碎抛撒覆盖、旋耕施肥播种一体化机具,并进行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14.
可调节式秸秆粉碎抛撒还田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秸秆粉碎还田机粉碎后的秸秆抛撒均匀度差和幅宽不可调节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可调节式秸秆粉碎抛撒还田机。该机主要由曲面机壳、粉碎装置、抛撒装置和传动装置等组成,可以实现玉米、小麦秸秆的粉碎和粉碎后秸秆的抛撒还田。曲面机壳包括对数螺旋线型前壳体、左侧板、右侧板和后挡板等。Fluent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曲面机壳相比传统折线型机壳有利于提高秸秆在机壳内的流动性。粉碎装置包括粉碎刀轴、组合甩刀、定刀等,其中粉碎刀轴两端装有扇形叶片,提高了曲面机壳内流体流动速度和曲面机壳入口处秸秆喂入性能。在曲面机壳出口处增加了装有导向叶片的导流板,并设计了一种同步调节所有导向叶片的导向叶片同步调节装置,实现了粉碎后秸秆抛撒幅宽、均匀度的可调节。田间试验表明,在拖拉机前进速度为1.8 m/s,秸秆平均含水率为78.4%,拖拉机动力输出轴转速为540 r/min的未收获玉米地里,秸秆粉碎长度合格率达90.01%,平均抛撒幅宽达2 223.3 mm,平均留茬高度为62.0 mm,抛撒不均匀度为22.95%,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5.
玉米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技术.是指将摘穗后的玉米秸秆就地用秸秆粉碎机直接粉碎并均匀抛撒在地表,随即灭茬深耕翻埋的一整套技术。这项技术的推广还是解决玉米秸秆焚烧和浪费问题,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快捷途径。小麦、玉米一年两作情况下,玉米机械化秸秆粉碎还田作业工艺路线是:人工摘穗→机械直接粉碎抛撒→补氮→重耙或旋耕灭茬→深耕整地→播种。  相似文献   

16.
多年来,运城市坚持不懈地推广小麦秸秆覆盖还田技术、小麦休闲期旋耕覆盖还田技术和玉米秸秆粉碎旋耕覆盖还田技术,全市机械化秸秆还田的实施面积逐年增长,2011年全市小麦秸秆直接还田面积已达27.2万hm2、玉米秸秆直接还田面积已达16万hm2,分别占种植面积的80%。  相似文献   

17.
目前的水田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中,水稻秸秆翻埋机插侧深施肥机械化耕种模式和水稻秸秆高留茬旋耕还田插秧机械化耕种模式技术比较成熟,正在被广大农民逐渐接受和应用。水稻秸秆翻埋机插侧深施肥机械化耕种模式的技术路线:机械收获秸秆粉碎抛撒→秸秆翻埋→搅浆平地→机插侧深施肥。水稻秸秆高留茬旋耕还田插秧机械化耕种模式的技术路线:机械收获秸秆粉碎抛撒→搅浆埋茬→机械插秧。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秸秆粉碎还田作业中工艺繁琐和作业成本高等问题,利用1JHG-180型秸秆粉碎还田旋耕机,同时完成秸秆粉碎还田、旋耕碎土以及秸秆覆盖作业.试验结果表明,根茬粉碎合格率、秸秆粉碎合格率、覆盖合格率、碎土率和秸秆切碎长度均符合国家标准.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按每年工作15d、每天工作8h计算,最低纯收益可达到1.56万元/台*年.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秸秆肥料化利用在保护性耕作中的作用与意义。探讨秸秆粉碎覆盖还田、秸秆粉碎浅旋还田、秸秆粉碎旋耕还田和秸秆留茬固土4种秸秆肥料化利用模式。介绍了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技术的应用效益。  相似文献   

20.
由江苏理工大学专利事务所代理的“专利秸杆粉碎掩埋联合作业机”,提供了秸杆粉碎、破茬、掩埋、覆盖一次完成还田机,这是一种适用于旱作地区与水田地区的优异机具。它由传动轴、中间传动箱、侧边传动箱、栅栏、旋耕刀辊、开道犁、粉碎刀辊和分禾器等组成。该机具悬挂在拖拉机后,拖拉机的动力输出轴输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