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雀梅盆景《古韵脱颖》(见《花木盆景》1999年12期封三)是盆景艺术家胡光生先生所创作的徽派盆景作品中较为成功的佳作之一。整个作品恰似一幅精美的新安派画卷,散发出阵阵浓郁的古皖文化墨香气息,赏后使人为之振奋,令人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2.
山水盆景《长江之水天上来》是在《过尽千帆尽西陵》(原载《花木盆景》2000年第3期,见图1)基础上修改得来的作品。《过尽干帆尽西陵》是本人的前期山水盆景作品,石材采用丹阳石。由于受当时文化底蕴、制作思路、制作技艺的制约,此作品还是很不成熟的。近年来,本人认真阅读了一些绘画专著,观摩中国古代山水画名家所创作的作品,很有收获。2007年下半年,对此作品重新审视,觉得此作品存在两大缺陷:一是按题名,此盆景应表现的是“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长江山峡风光,盆景画面左上方虽有群山绵延,逶迤起伏之势,  相似文献   

3.
广贤 《花木盆景》2004,(2):20-21
初读贺淦荪先生的盆景佳作《秋思》是1986年在武汉汉阳公园举办的盆景展览上。在浏览众多的佳作时,被一盆题名《秋思》的作品吸引,作品标明“中国首届盆景评比展览一等奖”,如此高的荣誉,更使我肃然起敬。立读许久,随之赞叹不已。也许是从事美术工作的职业性敏感,初读感  相似文献   

4.
《花木盆景》2007,(11):39-39
邱金春先生是江苏省镇江市人,经营企业之余。酷爱花木盆景,稍有闲暇,常驱车数百公里,到各地拜访盆景界朋友,交流盆景技艺,搜寻心仪的盆景桩材。十余年来。邱先生在探索盆景创作技艺,提高自身盆景素养的同时,积极参与各级盆景协会的展览、交流活动,为协会的活动出谋划策,出钱出力,致力推动镇江盆景事业的发展。2006年,邱先生也众望所归地被推选为镇江市盆景协会会长,我们相信并期待邱金春先生及其镇江盆景协会能为我们奉献更多的盆景佳作.  相似文献   

5.
2007年3月,中国盆景艺术大师赵庆泉、王选民应文清园江一平先生之邀,赴金坛紫薇苑别墅区考察并进行了盆景创作。王选民先生完成了对几棵黑松盆景的雕刻,取得良好效果。赵庆泉先生也稍施技艺,将几棵大坂松组合成一盆别具意境的水旱盆景佳作,现将其创作过程刊登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奇劲唱风     
徐旻 《花木盆景》2013,(12):4-4
这是一件气韵苍劲、树相奇绝的赤松盆景作品,曾隐身于松柏蕴秀的武汉沙湖盆景园,园主曹志振先生素喜松柏,多年来在松柏盆景创作上悉心钻研,不断实践,园中佳作日新月异,《奇劲唱风》便是其中代表。  相似文献   

7.
刘洪 《花木盆景》2003,(7):18-23
从《世界盆栽》杂志上看到MR.ROBERT先生的盆景作品,就被其盆景作品表现出来的独特的艺术风格所吸引,进而了解到ROBERT STEVEN先生是一名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盆景艺术家,也是印度尼西亚盆栽协会对外联络部部长。今年我们有幸相识于北京,ROBERT STEVEN先生豪爽洒脱的性格和激情恣意的盆景理念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8.
由于从小对榕树的特别钟爱,因此对榕树盆景的制作也经历了二十几年、几个阶段的投入、摸索。苦苦追求,不停地探索,感悟大自然之博大精深,深感个人知识之浅薄。对榕树盆景的执着追求,下面想谈谈本人对古榕树盆景创作的几点看法,恳请界内同好不吝指教、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9.
五针松创作     
2008年3月,安徽省盆景艺术大师樊顺利先生应武汉山茅草堂主人李城先生之邀赴武汉进行盆景创作交流,期间樊顺利先生创作了数件佳作,今择其一件与读者交流。李城先生数年来致力于推动湖北松柏类盆景的发展,虽时日不长,但其收藏、创作了众多优质松柏盐景,得到国内众多专家的赞赏,成为湖北松柏类盆景对外交流、展示的一个重要窗口,也极大地促进了湖北松柏及杂木类盆景协调地发展。  相似文献   

10.
雀梅是大家熟知的盆景树种,成熟的作品比比皆是,作为创作盆景的素材,其优点突出,人见人爱;缺点也明显,奈之他何?《花木盆景》杂志上也经常刊登前辈们蓄养雀梅盆景的经验及心得体会,在此,我也仅凭自己多年的经验来谈谈自己一件雀梅盆景的创作。图一是2011年2月改桩上盆照,当时直径仅6厘米,属于中小型桩,是2009年下山桩,下地放养了两年。  相似文献   

11.
胡光生 《花木盆景》2007,(10):12-13
朱祥勇先生,1967年生,安徽合肥市人,现为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会员、合肥市盆景协会理事,2006年被评为”安徽省杰出盆景艺术家u0他钟爱盆景艺术事业,工作之余全身心投入盆景的研究与创作。师从安徽盆景艺术大师朱秀文先生,在前辈梁永贵会长的悉心爱护下,多年来在杂木类盆景研究上颇有建树,作品以“端秀”见长,尤其是近几年来在松柏类盆景创作上,将杂木的“端秀“与松柏的“气韵“充分相融合,形成了“端庄、清秀、飘逸、大气“的作品风格。其作品多次获得全国及省市大奖。  相似文献   

12.
钟易 《花木盆景》2003,(12B):18-19
杨作祥先生从事盆景艺术创作已达十六年余,他为人虚心好学,在中国盆景艺术大师贺淦荪的影响、教育、传授下,渐有所得,特别是对树石盆景创作情有独钟,颇有造诣。他的盆景创作思想是崇尚自然,源于自然,高于自然,以自然界的树木形态为创作范本,结合创作艺术原理,大胆加以施艺创新,以此来反映其创作的主观意趣和思想情感,从而使其作品既有自然美,又有艺术美,以达到“动势飞扬”、“清新自然”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3.
安徽滁州市铁路职工田宜山先生,现已70岁,其少年时即喜爱花草树木,1973年起开始踏入盆景艺术之路,已历数十寒暑。他常常游历于因北宋欧阳修著《醉翁亭记》而知名的琅琊山以及花山、皇甫大山,于大自然中寻找创意和灵感。三十多年来,他创作了上百盆盆景作品,其作品个性独特,尤其是杂木作品,树相清新自然,不同一般,其作品曾经参加“第四届中国花卉博览会”、  相似文献   

14.
郑国顺先生,生于1958年,安庆市人,现为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理事,安庆市盆景艺术研究会会长,安徽省盆景艺术大师。他生长在皖江文化名城,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把所有业余时间都投入盆景创作与研究上,尤其致力于松、柏盆景创作。十多年来,他潜心钻研徽派盆景的传统技法,在继承和发扬徽派盆景传统方面有所突破,创作上走出了徽派传统模式。其作品弘扬徽派雅士盆景中借景抒情的特点,在盆景艺术共性中追求自己的创作个性,受到业内人士的好评。  相似文献   

15.
曹健 《花木盆景》2007,(10):32-35
今刊登日本盆景大师木村正彦先生从自己众多的创·改作的作品中挑选出了最具代表性、大气的几件作品与广大读者共同来探究木村先生的构思、技艺。作为盆景制作专业人士也必须揣摩浓缩于这些作品中创作理念。无论原材料质地如何,其技法的精髓如果能细心体会到,那么在你自己的盆景作坊里不也一样能创·改作出美的作品吗?  相似文献   

16.
编读往来     
《花木盆景》2008,(6):79-79
我的盆景情缘 自与花木盆景结缘,我的兴趣爱好几乎全部倾注在盆景上了。日思夜想,梦寐以求能有几盆《花木盆景》介绍的那样的盆景佳作,借以美化家园,饱我眼福,满足我对盆景艺术的情感追求。  相似文献   

17.
本人在多年的盆景创作实践中,对柏树盆景尤为喜好,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我曾多次应邀去改作、管理苏州虎丘万景山庄的“柏王”,现以柏树盆景的创作实践作一浅析,希望与同行共同探究其制作心得。  相似文献   

18.
王进 《花木盆景》2014,(7):45-47
图1、图2、山东省青岛市平度齐鲁车架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智先生十余年前就喜好盆景,依托胶东半岛丰富的黑松、赤松盆景资源,孙智先生在十余年时间里披沙拣金,精挑细选,收藏了优良的黑松、赤松盆景桩材近500余盆,创建清心园,孙智先生不仅自己动手创作,也常邀盆景界同好前往创作交流,清心园作品尚不成熟,但其收藏桩材的规模与质量在胶东半岛颇具影响2014年5月中旬,孙智先生邀湖北青年盆景作家王进到清心固创作交流,图为此次创作黑松桩材的正反两面,高170cm.  相似文献   

19.
《花木盆景》2005年第一期, 刊载了潘煜龙先生的评析文章《从<适者>想到的》。本人作为《适者》的作者,现把创作过程作个简介,以作为对潘先生的谢意并对其文章的补充。榕树有顽强的生命力和适应性,经鸟粪中残留种子传播便可扎根生存。在南方市郊乡村,不时  相似文献   

20.
《花木盆景》2007,(3):F0002-F0002,1
柯成昆先生祖居风景秀丽的海上花园城市厦门,少年时代即喜爱盆景艺术,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从事盆景创作,善与同行相互切磋技艺,其作品神态自然且注重气势和力度,有许多盆景作品在国内外展览中获金奖和银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