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福建省尾叶桉和巨桉引种栽培区的气候区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选取与桉树生态、生物学特性和生长规律有关的10个气象因子,对福建省64个县(市)的数据作R型主成分分析,结果前6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高达90.9%;用这6个主成分作模糊聚类分析,分出三类;用这三类的均值与固定样本比较,作模糊相似优先比判别,可将福建省引种的尾叶桉、巨桉两种桉树栽培区划分为最适宜产区、适宜产区和一般产区。  相似文献   

2.
自然低温条件下南洋楹抗寒生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自然低温(1~4℃)侵袭后进行南洋楹的生理指标测定,结果表明:南洋楹抗寒生理指标在参试家系间的变化不尽相同,各指标间的相关关系较复杂。进行抗寒性评价时,单一指标很难反映其实质。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抗寒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综合抗寒力较强的家系有P16、Y6、P12、P14,较弱的家系有Y4、S3、N4和N5。  相似文献   

3.
南洋楹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南洋楹(Paraserianthes falcataria(L.)Nielsen)优树萌芽条幼嫩枝条的顶芽、腋芽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南洋楹组培苗增殖及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南洋楹组培苗适宜增殖培养基为MS +6-BA( 1.0 mg/L)+NAA(0.075 mg/L),月增殖率为2.65;适宜生...  相似文献   

4.
利用GIS技术结合常规统计法、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AHP)、模糊综合评判法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黄杉在云南的集中分布区滇东北的宣威市和会泽县开展生长适宜性研究,预测黄杉在研究区域的潜在分布,找出研究区域适合培育人工黄杉林的宜林地。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适宜黄杉生长的面积为553 128 hm2,占研究区域面积的46.33%;在研究区域内筛选出适宜营造黄杉林的宜林地10 550.2 hm2。通过GIS技术分析所得结果与天然黄杉林的实际分布情况较符合,说明基于GIS技术预测黄杉潜在分布区域和筛选适宜营造黄杉的造林地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选择了16个与水热状况有关的气象因子,作R型主成分分析,结果前5个主成份的累积贡献率达86.71%,用前5个主成分坐标作模糊ISODATA聚类分析将研究区分为3类,用逐步判别分析建立了各类的分类判别函数,回判准确率达94%;最后,结合湿地松现有林的生长状况将研究区区划为湿地松引种栽培最适宜区,适宜区,和次适宜区。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广州市北部山区从化市2年半生的桉树、南洋楹速生丰产林的生长表现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两个标准样地间,桉树、南洋楹的平均胸径以及南洋楹的平均分枝数无显著差异,而平均树高差异显著,说明桉树、南洋楹的胸径生长以及南洋楹的分枝数受遗传控制的程度较高,而树高生长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大;桉树与南洋楹在平均胸径与平均树高两个性状上均达到极显著差异,并且这两个性状的变异系数,桉树均比南洋楹小,说明桉树的胸径生长和树高生长均比南洋楹稳定,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较小,所能适应的立地条件和环境条件较南洋楹广泛。  相似文献   

7.
根据喀什地区390块新疆杨防护林标准地林木生长状况,306个土壤剖面理化性质,各县气象台历年观测数据,以及水系、地形、地貌等调查资料,选择了海拔高度、气象条件、土壤肥力和全地区14年生新疆杨1—3行林带标准树高等11项因子,用模糊聚类法,对喀什地区新疆杨地理产区进行了区划。最后划分四个地理产区,以第Ⅰ产区生产力最高,第Ⅱ区次之,Ⅲ、Ⅳ区依次排列。总结出第Ⅰ、Ⅱ区可作为培育新疆杨大径材重点发展区。  相似文献   

8.
在常绿杜鹃花的迁地引种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评判可能引种区域的引种适宜度。本文针对这个问题,基于杜鹃花生长的气候适宜条件,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分别作出了引种适宜区位的预测与评估;并联合两种预测方法对8个备选引种地区的引种适宜度作了讨论。基于这种联合预测方法,对8个备选引种区域按照引种适宜度进行了排序和分级:成都、贵阳划入A级;日照划入B级;青岛、东台、上海、威海划入C级;大连划入D级;然后围绕这一结果,给出了必要的分析并与之前的研究结果作了对比。最后,还从方法论的角度就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判联合法在解决复杂决策问题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工沙棘林地土壤抗蚀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综述土壤抗蚀性的基础上,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将衡量人工沙棘林地土壤抗蚀性的12个指标压缩为5个最佳指标;用土壤综合主成分值表示的试验区4种主要立地的沙棘林地土壤抗蚀性排序为:阴沟坡>阳沟坡>阴山坡>阳山坡;模糊聚类结果表明沙棘林地土壤抗蚀性在对比26种乔灌草地中处于前列.  相似文献   

10.
剑阁县植烟土壤养分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自剑阁县45个乡镇的植烟土壤的14项养分化学指标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先以隶属度计算法求出各单项养分指标的适宜性,再利用主成分和聚类方法对土壤养分状况进行多指标综合评分和适宜度类别划分。结果表明:剑阁植烟土壤养分在不同乡镇间情况差异明显;14项参比指标中,每个土壤样品平均约5项指标达到适宜状况;除交换镁和水溶性氯以外,其它中微量元素营养指标比较接近适宜养分水平;大量营养中钾元素距适宜养分水平的差距最大。不同乡镇的土壤pH值变动较大,在施肥时应充分考虑其影响。用主成分综合评分法和聚类分析将应试群体划分为5类,为评价剑阁各乡镇土壤的烟草宜栽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张宇瑶 《绿色科技》2015,(4):272-275
在借鉴国内外绿色建筑成功经验的基础上 ,结合湖南省发展的实际 ,参照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GBT50378-2014) ,构建了湖南省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 ,并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分析法进行了相关计算做实证分析 ,目的在于更好地促进湖南省绿色建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在乌兰察布市林业区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内蒙古乌兰察布市的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选取了平均海拔、年均降水、平均温度、农民人均收入、森林覆盖率、天然林面积比重、生态公益林面积比重7个指标,运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该区进行聚类区划,区划出5个区域,分别是:Ⅰ阴山山地南麓东段经济用材林区,Ⅱ阴山南麓黄土丘陵防护林区,Ⅲ乌兰布市阴山北麓防护特用林区,Ⅳ乌兰察布市前山丘陵用材林区,Ⅴ阴山山脉灰腾梁南麓特用林区。各区域间自然条件等差异较大,而区内基本相同。针对各区特点提出了林业发展布局、目标及建议。  相似文献   

13.
选用影响毛竹开发的13个主要因子,对庆元县20个乡镇进行模糊聚类分析,划分为重点、次重点和一般3个开发区,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全县开发总目标、各区生产力水平和限制因子,按高效高产毛竹林、笋竹两用林、一般竹林,划分为重点开发区、次重点开发区、一般开发区若干万公顷。  相似文献   

14.
薛伟  辛颖  王悦 《森林工程》2012,28(2):90-92,96
人才培养质量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课题,也是实现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制定森林工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应用模糊综合分析法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有机结合,对森林工程人才培养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建立评价结果分析模型图,对提高森林工程人才培养质量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热压法生产软质纤维板的工艺流程、主要工段的特点以及小试和生产线试验的情况作了介绍,对产品质量与各工艺因素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並对经济效益作了估算。结果表明,该工艺在生产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能源林收获机方案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作业环境及作业工艺对能源林收获机技术性能的要求,应用系统分析设计法拟定了多个待选方案,并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其进行对比,得出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7.
以汽车气压ABS为研究对象,利用M atlab/S im u link软件建立了两通道三传感器气压ABS的仿真模型,设计了针对气压ABS的自适应模糊控制器.通过模拟仿真,证实了自适应模糊控制气压ABS在减小汽车制动距离、防止车轮抱死方面有明显的效果,分析了滞后时间、汽车总质量、汽车质心位置、路面附着系数和制动初始速度等因素对气压ABS效果的影响,提出了“采用电-气制动方式减少滞后时间,取消传统制动总阀,增大前轮制动器因数和加装减速度传感器”等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普通优化设计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了可靠性设计和优化设计方法,并应用模糊教学理论,进行了普通圆柱蜗杆减速器的模糊可靠性优化设计.由于全面考虑了设计参数的随机性和模糊性,因而能得出更加符合实际的优化解.  相似文献   

19.
万雷  薛伟 《森林工程》2013,(6):28-32
应用模糊综合分析法结合贮木场实地调查和询问专家意见,对东北林区贮木场的火险等级做出评估.东北林区的贮木场火险隐患主要来自于气象因素、人为因素和场地条件,这3个主要因素又包含相应的子因素.通过建立模糊评价模型,分析不同因素对火险等级的影响,做出综合评价,为林区防火决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松材线虫病在我国适生性分布的定量估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前人对影响松材线虫以及媒介昆虫生长发育因素研究的基础上,应用模糊综合评判、地理信息系统、地统计学等理论与方法,综合分析影响松材线虫病定殖的4个基本条件(即寄主植物、松材线虫病原、媒介昆虫和环境条件),直观、定量和较为准确地获得松材线虫病在我国的潜在适生分布范围以及在云南省具体的潜在分布区域.研究可为我国松材线虫病检疫及其防治决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