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表明,棉种发芽前采取相应的预处理措施,对其发芽率有一定的影响。同一品种、同一种子批种子采取脱绒包衣处理后可提高10.0个百分点以上;光籽(包衣种)采取种皮切割和烫种10min处理,发芽率比对照提高8.3~6.6个百分点,达极显著水平;毛籽采取种皮切割处理可比对照发芽率提高6.4个百分点,达显著水平;其余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浸种时间和温度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种子吸水与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采用早籼稻、晚粳稻和杂交稻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和组合,研究了不同浸种温度和时间对种子吸水速率、吸水率、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品种都是浸种早期特别是浸种前6h吸水快,后期慢。早籼稻比晚粳稻和杂交稻的吸水率高出约10%。不同类型品种中早21和秀水63种子吸水率达30%时即可正常发芽,协优9308种子吸水率为18%即可发芽。因此达到正常发芽率的浸种时间存在差异,中早21为24h,秀水63为48h,而协优9308只需6h。  相似文献   

3.
张迎芳  晋小军 《种子》2023,(3):102-106
为探究艾种子休眠及萌发特性,本试验以艾种子为材料,采用培养皿纸上萌发法,研究艾种子吸水率、内含萌发抑制物及不同光照、温度、赤霉素浓度对艾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艾种子吸水率符合一般种子的吸水规律,种皮不造成透性障碍;艾种子浸出物显著抑制小麦种子的萌发率及根的生长,其内部含有萌发抑制物,存在生理休眠;艾种子在黑暗条件下的萌发率、萌发势和萌发指数显著高于光照条件下,温度为25℃、赤霉素浓度为400 mg/L各萌发指标最佳,萌发率达43%~56%。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蓖麻自交系籽粒之间吸水性差异,探索籽粒不同部位对籽粒发芽的作用,利用25 份蓖麻自交系籽粒进行了吸水试验研究。试验结果显示,自交系之间不同百粒重籽粒吸水动力不同,吸水开始24 h是籽吸水动力变化最快期,以后吸水动力缓慢增长,种埠缺失在籽粒吸水过程中起提升吸水动力的作用;在有种埠情况下体积与籽粒吸水力相关系数为0.5006,种埠缺失情况下体积与籽粒吸水力相关系数为0.6946。自交系蒴果皮壳吸水率变化区间在33%~380%之间,试验筛选出吸水慢脱水迅速的品种有7 个。离体种埠吸水率和百粒重呈现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21307;和种埠本身的重量也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6089,因此推测出籽粒和种埠质量相对小的种子在发芽过程中吸水力强。发芽试验结果显示有种埠籽粒发芽率低于种埠缺失的发芽率,种埠对水分进出的调节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5.
野生大豆吸水研究简报李福山,刘凤琴(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所,北京100081)为了摸清种子吸水膨胀与籽粒性状的关系,我们选用当年收获的种子作试验材料,在室温条件下,用自来水进行吸水膨胀试验。分为划破种皮与不划破种皮2种处理,分别在吸水5小时,1...  相似文献   

6.
为了明确耐旱、耐盐和敏旱敏盐棉花品种播前影响种子萌发的因子,以耐旱、耐盐和敏旱敏盐3种不同类型棉花品种为材料,研究温度、浸种时间,光照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探讨在相同的浸种温度和时间处理中,不同类型棉种是否存在种子吸水率、发芽势的差异。结果表明:棉花纸间最佳发芽温度为29℃。3种类型的品种都是浸种前期6 h吸水快,后期慢,在浸种22 h达到吸水饱和;中H 177、中9835和中S 9612的种子吸水率分别在64%、73%和75%时,种子达到最高发芽势分别为96%、92.5%和88%。不同类型品种种子发芽势最高时种子吸水率存在较大差异,同期种子吸水率表现为耐盐品种>敏旱敏盐品种>耐旱品种,2种处理温度显示,相同吸水时间内同一品种29℃吸水率>20℃吸水率。3个品种比较,耐旱品种吸水率低,发芽势高,耐盐品种吸水率最高,发芽势低;3类品种均在达到饱和吸水率前发芽势最高,饱和吸水后继续浸种种子发芽势下降。不同品种对光照敏感性存在差异,光照能提高种子发芽势。结论:棉花种子萌发最佳温度为29℃;耐旱品种中H 177 29℃浸种18 h吸水率64%时达到发芽势最高,敏旱敏盐品种中S 9612和耐盐品种中9835均在29℃浸种20 h吸水率分别为75%、73%时达到发芽势最高。光照能提高棉花种子的发芽势。  相似文献   

7.
从棉花子指和吸水率两个方面出发,对不同基因型棉花种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子指越小吸水越快,出苗率迭80%以上的品种,其7 h吸水率均不超过35%;当吸水率超过50%时,其出苗率急剧下降.种子的吸水率与活力存在显著负相关,所以在新材料选育过程中,可以选择那些吸水率低的材料,有利于生产上壮苗的培育.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采自湖北神农架的洪平杏(Armeniaca hongpingensis Yu et Li)种子为材料,对其形态特征、种皮透性及萌发抑制物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洪平杏种子的平均长度、宽度和厚度分别为(2.726±0.073) cm、(1.876±0.069) cm和(1.119±0.027) cm,千粒重为(1 851.033±62.85) g,种子为大粒种子,内部两个大子叶蕴含着丰富的营养物质,是物质与能量供应的来源,可以保证种子萌发。平均含水量为(12.72±1.25)%。带壳种子的平均吸水率为(18.60±0.53)%,去壳种子的平均吸水率为(32.44±6.27)%,种壳与种皮能减缓水分进入种子的速度,但不影响总吸水量。T.T.C活性染色检测到4℃下干藏半年的种子生活力仍为100%,都是健康有活力的种子。白菜种子的萌发检测表明,洪平杏种皮和种胚中均存在萌发抑制物质。洪平杏种子休眠的主要因素是种皮和种胚含有的萌发抑制物以及坚硬的外种壳对萌发过程中胚根突破种皮的机械阻力。此外,内果皮和种皮可能会对种子萌发早期的吸水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同样干燥条件下,中英两个大豆品种对脱水敏感性差异很大:中国品种黑河5号超干后的干裂率高达87%,而英国品种Fiskeby5号则只有17.6%的破裂率。去种皮实验证明:种皮虽对防止大豆种子干燥破裂和吸胀损伤甚为重要,但决定大豆品种间干燥破损度是异的主要因素是品种固有的遗传特性。  相似文献   

10.
景新明  郑光华 《种子》1994,(3):9-12
在同样干燥条件下,中英两个大豆品种对脱水敏感性差异很大:中国品种黑河5号超干后的干裂率高达87%,而英国品种Fiskeby5号则只有17.65的破裂率,去种皮实验证明:种皮虽对防止大豆种子干燥破裂和吸胀损伤甚为重要,但决定大豆品种间干燥破损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品种固有的遗传特性。  相似文献   

11.
对广西绞股蓝种子进行了生活力测定、发芽试验、吸水率测定及离体胚萌发试验,并对广西绞股蓝种子进行酸碱处理、低温层积和干藏处理、GA3和6-BA溶液处理,探讨不同的处理对广西绞股蓝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新鲜广西绞股蓝种子的活力高达98%,但在6个恒温和1个变温条件下,其萌发率最高仅为11.7%,说明广西绞股蓝具有明显的休眠现象。种子吸水性测定结果表明,广西绞股蓝种皮限制种子吸水,离体胚萌发实验证实广西绞股蓝种子的胚在离体条件下没有休眠现象,说明种皮障碍是导致广西绞股蓝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低温层积不能解除广西绞股蓝种子的休眠,而干藏则会导致种子内部失水,从而导致种子生活力降低。浓硫酸和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处理均不能打破种子的休眠,仅6-BA溶液处理对4℃层积后的种子萌发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夏蜡梅种子形态结构和萌发特性,以其种子为研究对象,用体视显微镜结合石蜡切片法观察夏蜡梅种子形态和种胚的解剖结构,用称重法测定不同处理种子吸水率,并统计不同贮藏种子萌发情况。结果表明,夏蜡梅种子呈不规则纺锤状或长圆形,由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属双子叶无胚乳种子;外种皮致密坚硬,深褐色、有光泽,透水能力较差,通过刻伤种皮,可显著提高吸水率;内种皮薄膜状,浅褐色,紧贴种胚;种胚发育较为成熟,白色或淡黄色,胚细胞富含淀粉粒,子叶发育良好,两片子叶相互卷合,胚芽分化不明显;湿沙冬藏处理可缩短种子萌发时间并显著提高发芽率,高达(72.22±6.44)%;刻伤种皮处理,可显著提高吸水率,从而打破休眠,提高其发芽率。研究表明,水分冲破种皮对破除夏蜡梅种子休眠和促进萌发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马蔺种子休眠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进一步分析马蔺种子的体眠机理,对马蔺种子种皮透水性、种胚发育状况、萌发抑制物质以及暖层积(25℃)期间的一些相关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马蔺种子种皮及胚乳组织较致密,种子吸水缓慢,种皮携带萌发抑制物质;暖层积之后种子内的萌发促进物质GA<,3>含量上升,抑制物质ABA含量下降,种皮萌发抑制物质消失,发芽率显著提高.综合以上结果可以看出,马蔺种子属于综合休眠,种皮对种子萌发有限制作用,种胚存在生理休眠.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选择了常规品种和杂交品种的甜高粱品为研究对象,设置了0、50、100、150mmol/L浓度的NaCl溶液,研究了不同梯度盐胁迫对种子萌发、吸水量、幼苗生长和酶活性等影响,结果表明:盐分能够抑制种子的吸水率,随着盐浓度的增加,两个品种的甜高粱种子的吸水率和吸水速率均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50 mmol/L低的盐浓度下能促进种子吸水,杂交品种的吸水率大于常规品品种。随着盐浓度的增加,杂交品种和常规品种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均降低,低盐浓度50 mmol/L以下对于种子发芽指数的影响较小。胚根和胚芽的生长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而降低,盐胁迫的加剧对于胚芽的生长抑制要大于对胚根长的影响,杂交品种胚根长和胚芽长的降幅要显著低于常规品种。酶活性分析表明幼苗的SOD、POD、CAT的活性均随着盐浓度的升高先升高后降低,当盐浓度为100 mmol/L时,两个品种甜高粱幼苗的SOD、POD、CAT活性均达到了最大值,杂交品种的SOD、POD、CAT活性均大于常规品种,高浓度盐环境对于幼苗叶片CAT活性的影响低于对SOD、POD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西瓜种质资源种子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和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102份西瓜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对单瓜种子数、种子千粒重、种子长度和种子宽度等11项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果实重量、单瓜种子数、千粒重、种子厚度、种子长度、种子宽度、种形指数和种皮底色等11个性状都表现出较高的多样性,多样性指数介于0.69~2.05之间,参试材料中,种皮底色为灰黄色的品种居多,种子表面光滑的品种居多;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果实重量与单瓜种子数、种子长度和种子宽度极显著正相关。单瓜种子数与种子厚度显著负相关,千粒重与种子厚度、种子长度和种子宽度极显著正相关,种子厚度与种子长度和种子宽度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黄秋葵种子快速萌发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陈学好  刘振华 《种子》1999,(4):63-64
在25℃适宜温度条件下测定了黄秋葵种子的吸水曲线,在浸种12小时内吸水迅速,12-16小时吸水速度开始减慢,至20小时后种子内水分饱和,不再吸水,在春季干旱播种播前必须进行浸种处理。用过氧化氢和赤霉素处理黄秋葵种子可快速促进种子萌发,显著提高发芽率,两者的最适浓度为过氧化氢0.5%,赤霉素1g/L;过氧化氢的作用在于软化种皮,促进呼吸作用,加速贮藏物质分解,而赤霉素的作用则是打破休眠,促进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17.
花生黄曲霉侵染抗性持久性及种皮完整性对产毒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花生种子及制品极易受黄曲霉菌侵染。利用不同的抗病种质为材料,对黄曲霉菌侵染抗性的持久性以及种皮完整性对产毒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常温条件下,抗黄曲霉侵染的花生种子至少可以安全贮藏7个月,其与新鲜种子受黄曲霉菌侵染后的发病率和发病指数差异不显著。但是,贮藏9个月的花生种子其抗病能力明显降低。完整种皮对黄曲霉菌产毒能力的影响在抗侵染与感病种质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对于抗黄曲霉侵染种质,受黄曲霉菌侵染后,具备完整种皮的种子比破损种皮种子的毒素含量低;对于感病种质,受黄曲霉菌侵染后,具备完整种皮的种子比破损种皮种子的毒素含量高。有关成分分析表明,高含油量、高蛋白质含量和高油酸资源对黄曲霉菌侵染和产毒的抗性较差。相关分析表明,不同花生品种对黄曲霉菌的侵染抗性与油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亚油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不同花生品种对黄曲霉菌产毒的抗性与含油量呈显著负相关。通过鉴定和筛选,发掘出2份优质抗病资源G845和G8。  相似文献   

18.
更正     
黄麻种子没有休眠,但由于种皮透气性的不同,发芽时间有很大差异。一般栽培型品种种子,在正常播种条件下,播种至出苗的天数随温度的不同为3—8d。而野生类型品种种子,由于种皮的弱透气性和吸水性差,田间播种至出苗的天数长的可达60d以上,发芽期超过30d,因而出苗极不整齐,对作物生产及科学试验都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用热水进行短时间处理后可有效地解决这一困难。  相似文献   

19.
能源植物千年桐种子吸水规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几种处理条件下千年桐种子吸水规律,表明千年桐种子吸水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60℃下饱和吸水量为48.51%,剥去外种皮饱和吸水量为36.34%,60℃处理较剥去种皮饱和吸水量高12.23个百分点,60℃水温浸泡处理是种子育苗较合适的前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20.
鸢尾种子休眠与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小芳  周永红 《种子》2006,25(10):55-57
鸢尾(Iris tectorum Maxim.)种子自然萌发缓慢,周期长,发芽率低。为了探索鸢尾种子的最适萌发温度和抑制发芽物质存在的原因,对鸢尾种子进行了3组处理:(1)去种皮与不去种皮种子做发芽对照实验;(2)去种皮的鸢尾种子置于培养箱发芽,每天加入胚乳浸提液、种皮浸提液和清水;(3)去皮种子置于不同温度的培养箱中发芽,其中4个恒温15、22、26、30℃;3个变温5/15、15,/25、20/30℃(8/16h)。结果表明:22℃是最适合鸢尾种子发芽的温度;种皮对鸢尾只在发芽早期有抑制作用,在后期无明显抑制作用;胚乳和种皮浸提液在种子萌发初期有抑制作用,但在发芽的中后期则对种子发芽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