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中,莒县通过宣传发动、组织培训等多种创新工作方法,普查了全县各类农作物种质资源,征集了59种优质种质资源,基本摸清了全县农作物种质资源家底,不仅保护了本地稀有、特有种质资源,也激发了种业企业的育种热情,为下一步做好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和开发研究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
按照《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实施方案》的总体部署和《上海市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总体方案(2021-2023 年)》的要求,上海市崇明区于2020年3月启动了辖区内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截至2022年12月,共收集种质资源122份,其中粮食作物51份、经济作物13份、蔬菜52份、果树5份、牧草绿肥1份,收集到崇明金瓜、崇明芦稷、崇明白扁豆、崇明花菜等多个重要种质资源。通过此次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发现崇明区存在种质资源保护力度不够、开发利用较少、缺少资源保护利用长效机制等问题,并提出通过种质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相结合的良性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3.
通过查阅资料和走访询问的方式,完成定西市“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普查表。从农业耕地面积和农业生产总值的变化、农作物种植面积和种类的变化等方面,对普查表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定西市从解放初期到农村土地流转时期农业生产变化,以及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和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整理分析结果可为定西市种质资源征集工作的开展和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农作物种质资源是农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安徽省发动广大基层农技人员,通过查阅历史文献、实地调查走访等方法,开展了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根据普查信息和征集资源数据,从农业生产结构、种植面积、种植品种以及收集资源类型等方面阐述了安徽省的农业生产变化,分析了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推进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对当阳市的农作物种质资源进行了普查和数据分析。通过查阅文献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完成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表的编制,从农作物的种植面积、种植品种、种植结构等3个方面阐述了当阳市近60年来的农业生产变化,分析了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为当阳市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中,日照市通过加强宣传培训、深入调研、有奖征集等创新方法,基本摸清日照市各类种质资源家底,征集各类农作物种质资源 166 份,其中,115 份被国家种质资源库(圃)接收,包括果树资源 44份,粮食作物资源 45 份,经济作物资源 13 份,瓜菜资源 13 份。征集并保护珍稀濒危种质资源 2 份,利用普查到的种质资源培育新品种 2 个。对日照市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的具体做法、工作成效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建议,以期为日照市种质资源普查与保护利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张晓霞  安保忠  刘园 《种子世界》2021,(11):0090-0092
2020-2021 年,阳泉市根据山西省农业厅部署,按照《山西省第三次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实施方案》,精心组织、多措并举,在全市 3 个农业县(区)深入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共征集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作物种质资源 134 份,圆满完成了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征集任务。同时就普查和征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提出了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收集行动中,临沂市科学制定了普查收集方案,认真组织普查收集,圆满完成普查表的填写,收集种质资源505份,被国家库圃接收444份,数量居山东省第二位。本文总结了临沂市农作物种质资源的总体概况、普查与收集完成情况及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存在的困难问题,并对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收集及保护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农作物种质资源是生物育种的基础,更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鹿泉区于 2019 年启动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提交农作物种质资源实物 103 份,其中粮食作物 43 份、经济作物 11 份、蔬菜 49 份。通过对 1956 年、1981 年、2014 年 3 个时间节点鹿泉区的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表进行汇总整理,从气候环境变化、土地资源配置变化、农业产业结构、农作物栽培品种变迁和资源普查收集情况 5 个方面进行了概述和分析,探讨了鹿泉区气候及产业结构变化对农作物种质资源造成的影响,以及鹿泉区地方品种加速消失的原因,同时针对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出了建议,以期为鹿泉区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数据支撑,也为其他县区普查收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根据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相关要求,2022-2023 年对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涧彝族自治县农作物种质资源进行系统调查和抢救性收集。调查区域涵盖南涧县 4 个乡镇,10 个村,28 个村小组,共收集农作物种质资源110 份,包括粮食作物 93 份、经济作物 2 份、蔬菜 15 份;其中收集到地方优良特异性种质资源 5 份。围绕此次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及相关措施,对资源普查数据进行总结,分析了资源普查中发现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开发利用地方农作物种质资源提供参考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文山州于 2020 年 5 月启动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经过近 3 年的努力,对 1956 年、1981 年、2014 年文山州的人口、土地、经济、农作物种植结构等进行了普查,提交农作物种质资源样品 313 份,其中粮食作物 127 份、蔬菜 50 份、果树 64 份、牧草绿肥 8 份、其他经济作物 64 份,圆满完成了普查收集行动任务。总结分析了此次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工作的主要措施、取得的成效和遇到的问题,提出文山州加强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思考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和摸清洛阳市农作物种质资源家底,根据《河南省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 2020 年实施方案》和《洛阳市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 2020 年实施方案》要求,于 2020 年 7-12 月完成对洛阳市 10 个县(区)的第一阶段普查征集任务。共收集种质资源 243 份,从调查结果看,果树种质资源 106 份、占比 43.6%,粮食作物 96 份、占比 39.5%,蔬菜 30 份、占比 12.3%,经济作物 10 份、占比 4.1%,牧草绿肥 1 份、占比 0.4%;粮食作物以豇豆、大豆、玉米、小麦、高粱、绿豆、小豆居多;果树以柿、梨、杏、猕猴桃、核桃居多;经济作物以油菜、芝麻居多;蔬菜以甜瓜、南瓜居多;份数较多的作物有豇豆、大豆、玉米、柿、梨、甜瓜。通过这次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基本摸清了洛阳市农作物种质资源家底,收集的种质类型有地方品种、野生资源和选育品种,为洛阳市今后的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按照《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实施方案》的总体部署和《上海市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总体方案(2021-2023 年)》的要求,上海市金山区于 2020 年 4 月启动了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通过统一组织实施,金山区共收集到农作物种质资源 132 份,包括粮食作物 55 份,经济作物 7 份,蔬菜 60 份,果树 10 份,收集到地方特色种质资源亭林雪瓜和枫泾杜瓜。结合此次普查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的长效机制、加强地方种质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以及加大地方种质资源的研究和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中,新安县作为项目县之一,全面普查了辖区内 10 个乡镇,200 余个村的农作物种质资源。同时查阅统计了新安县 1956 年、1981 年、2014 年 3 个时间节点的农作物种植种类、面积等并进行分析,发现新安县自然资源丰富,当地地方品种种植面积呈减少趋势,市场培育品种种植面积则逐年增加。本次共普查收集当地农作物种质资源 30 份,针对新安县农作物种质资源现状,提出了加大收集力度、加强保护意识、挖掘地方品种等保护和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2020-2022 年依托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对甘肃省陇南市成县农作物种质资源进行了普查征集与系统调查收集。自 1956 年以来成县主要栽培的农作物有 22 个科 47 个属 60 个种。本次资源调查共获得农作物种质资源 146 份,其中普查中征集到 33 份,系统调查中征集到 113 份。对成县农作物种类、品种的发展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列举部分优良种质资源,总结已消失及濒危灭绝的资源,提出了对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16.
农作物种质资源是农业持续发展的核心,对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对衡阳市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工作的主要做法进行梳理,对收集特色种质资源、 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等方面取得的成效进行分析,指出存在诸如野生植物资源急剧减少、地方品种大量消失、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经费不足、优质产品开发利用效率低等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7.
原鑫 《中国种业》2022,(6):45-47
汾阳市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征集行动已圆满完成,对汾阳市普查与征集工作的具体做法进行概述,简要概括普查与征集行动的成效,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保护种质资源的对策建议,以期对汾阳市农作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张丽 《中国种业》2022,(6):39-41
详细阐述了东营市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的做法及成效,分析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拓宽普查范围,丰富种质资源类型;加强宣传教育,促进全社会参与种质资源保护行动;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强种质资源库建设;健全种质资源相关政策法规;创新评价机制,激励种业人才队伍;加强优异种质资源的保护及开发研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粮食是社稷之本,种业是粮食之基,农业种质资源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与现代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芯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重要农产品供给的关键性、战略性资源。对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地区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实际状况进行概述,总结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的阶段性工作成效,对基层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情况进行思考,以便为基层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1949年以来,按照国家农业部(农业农村部)的安排部署,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征集共进行了3次。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分别于1956年、1981年、2019年对全县(区)农作物种质资源进行了专题调查和普查。通过对耀州区(县)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结果的科学分析、研判,指出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对全区具有优异潜质的农作物品种资源提出保护与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