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利用植物提取物制备木材防腐剂已成为木材保护研究领域的热点。单一植物提取物制备木材防腐剂的环境稳定性和防腐性存在局限,导致其应用总体效果较差。文中阐述国内外植物源木材防腐剂的提取物类型及其存在问题,综述利用化学药剂、微囊技术、纳米技术等增效植物源木材防腐剂的研究现状,讨论当前这些技术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展望植物源木材防腐剂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亚临界水萃取技术在植物提取物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亚临界水萃取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提取分离技术。作者对亚临界水萃取技术的原理和优势进行了阐述,介绍了亚临界水萃取技术在植物有效成分(如挥发油、多酚、果胶、内酯、蒽醌等)和食品副产物提取中的应用,并对亚临界水萃取技术在植物提取物领域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蛋白质组学涉及到鉴定和定量细胞、组织或生物体中整体蛋白质含量的技术应用.对蛋白质组学中常用的组学技术进行介绍,并且综述了蛋白质分离技术、定量技术、肽段的富集技术的研究进展.蛋白质组学技术不仅在植物的研究领域使用广泛,并且对人类生命的重大疾病和治疗也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4.
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是入侵我国的重要害虫。利用索氏提取器提取红背桂Excoecaria cochinchinensis、马樱丹Lantana camara、夹竹桃Nerium indicum、黄花夹竹桃Thevetia peruviana和黄婵Allemanda neriifolia的杀虫活性物质,并测定了这些提取物对红火蚁的毒杀活性。结果表明:5种植物提取物均对红火蚁产生杀虫毒性,随着提取物浓度的升高,红火蚁死亡率升高;同一种植物提取物各浓度作用下的红火蚁死亡率间均有显著差异;毒力测定显示5种植物对红火蚁24 h毒力由高到低依次为黄婵、黄花夹竹桃、红背桂、马樱丹、夹竹桃,致死中浓度LD50分别是61.3477,89.9868,95.8682,110.9066,176.7998 mg/m L。  相似文献   

5.
几种植物提取物对蚜虫的毒力测定和药效试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对苦楝、苦参、芫花、闹羊花、狼毒、藜芦6种植物的不同提取物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筛选出了防治苹果黄蚜的有效提取物,为降低果品农药残留,生产绿色食品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采用失重法和动电位极化曲线研究钓鱼慈竹竹叶提取物(NALE)、三角枫叶提取物(ABLE)和滇润楠叶提取物(MYLE)在盐酸中对铝的缓蚀性能.详细研究和讨论了缓蚀剂质量浓度(0.1~1.0g/L)、温度(20~50℃)、腐蚀浸泡时间(1.5~6 h)和盐酸浓度(1.0~3.0mol/L)等因素对缓蚀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7.
自然界的许多植物中均含有抑菌性和防虫性物质, 如果将这部分资源开发并用于木材防腐, 来替代和部分替代现有的合成类木材防腐剂, 将会促进人居和生态环境的改善。随着发展绿色、环保型木材保护技术的呼声越来越高, 世界范围内的很多学者广泛开展了植物提取物木材防腐剂的研究。文中对国内外植物源木材防腐剂的研究及其在木材和木制品保护中的利用进行概述, 并对今后的植物源木材防腐剂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8.
植物多倍体育种技术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各种植物多倍体育种的方法和染色体加倍的技术进行了系统总结和分类,包括自然调查发现多倍体、物理诱导、化学诱导、组织培养、原生质体培养及体细胞融合等部分;总结了植物染色体加倍方法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着力对几种常用的技术方法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9.
夹竹桃蚜是危害夹竹桃的主要害虫.选用高阿丁枫、膏桐、辣蓼、竹柏、紫茎泽兰5种植物的茎叶,以95 %乙醇为溶剂,采用浸渍法,得到这5种植物的茎叶提取物.将此5种植物茎叶提取物稀释成1倍、5倍、10倍3种浓度,在室内作其毒杀夹竹桃蚜虫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这5种植物的茎叶提取物对夹竹桃蚜虫的毒杀效果,以竹柏茎叶提取物最佳,其夹竹桃蚜虫的平均死亡率为17.7 %,其他4种植物茎叶提取物对夹竹桃蚜虫的毒杀效果依次为紫茎泽兰﹥高阿丁枫﹥辣蓼﹥膏桐.  相似文献   

10.
詹雪娇 《绿色科技》2022,(21):161-164+168
文冠果具备多项生物活性,同时具有较强的植物病原菌抑菌活性,能够作为抗菌剂应用,从而在植物病原菌预防及治疗中发挥重要价值。分析了文冠果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从实验样品、实验试剂及仪器、实验流程、实验结果分析及讨论方面设计并进行了文冠果果壳提取物植物病原菌抑菌活性研究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乙醇/水提取物对文冠果果壳化学成分的提取率最高,且对于几种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最高、最稳定。  相似文献   

11.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新的技术和方法应用于菌根研究,推动了菌根学在分子水平上的研究。介绍了ITS、微管蛋白基因分析、PCR—DGGE、LAMP、PLFA和T—RFLP等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菌根真菌系统分类与演化和菌根真菌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现状与前景。  相似文献   

12.
蛇足石杉系石杉科石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内含石杉碱甲,为乙酰胆碱脂酶的有效抑制剂,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症的特效药。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蛇足石杉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然而蛇足石杉是古老的蕨类植物,其野生资源极其匮乏,而其繁殖却极其困难,为给蛇足石杉快速繁殖体系的研究与建立提供参考依据,文中综述了有关蛇足石杉的组织培养、孢子诱导、扦插繁殖、芽胞繁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其人工快速繁殖研究的新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化城市建设,特别是两型城市建设理念的不断深化,植物园发展显得愈来愈重要,成为了城市精神文明的窗口。本文从植物园的定义、分类及分区,植物园的产生、发展和任务及作用与地位等几个方面浅论植物园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旨在引导、呼吁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重视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相似文献   

14.
采用7种不同配比的容器基质(其中包括2种有不同比例马尾松树皮粉组成的基质)进行西南桦容器苗培育试验,用不同基质的苗木平均地径、苗高和容器重等指标对育苗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基质配比的平均苗高、地径和生物量生长均达到显著差异;G处理(黄心土50%+松皮粉25%+表土25%)育苗效果最好,其次是E处理(黄心土75%+松皮粉25%)、F处理(黄心土50%+松皮粉50%),D处理(黄心土50%+泥炭50%)育苗效果最差。建议在西南桦生产育苗过程中使用适当比例的松皮粉作为容器苗基质。  相似文献   

15.
采用生长速率法及显微观察探究不同浓度魔芋飞粉乙醇提取物及其不同有机萃取物对黑曲霉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15%和20%浓度的魔芋飞粉乙醇提取物及浓度为4%的魔芋飞粉乙醇提取物的三氯甲烷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对黑曲霉菌落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提取物主要是通过抑制黑曲霉孢子的萌发和扩散,抑制菌丝的生长以及改变菌丝细胞壁的通透性达到对黑曲霉的抑菌效果。该研究可为开发利用魔芋飞粉制备天然木材防霉剂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红松Pinus koraiensis球果害虫危害日益严重,给林区的经济和生态造成严重威胁。作者对红松球果害虫的危害特点和生物学特性进行总结,阐述了球果害虫防治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实践。提出对红松球果害虫的研究设想。  相似文献   

17.
日本松干蚧防治技术综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对1952年以来国内外松干蚧的营林技术防治、检疫措施、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具体防治技术进行了综述及评价。  相似文献   

18.
为给荔枝副产品的增值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对不同荔枝核样品采用香草醛-高氯酸比色法测定了荔枝核总皂苷含量,用硝酸铝-亚硝酸钠比色法测定了总黄酮含量,用蒽酮-硫酸法测定了多糖的含量,分别采用纸碟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荔枝核提取物对细菌和真菌抑菌圈的大小,并采用混平板稀释法测定了其最小抑菌浓度。结果表明:不同荔枝核样品中总皂苷含量在1.30%~1.40%之间,总黄酮含量在5.78%~6.80%之间,多糖含量在2.85%~3.34%之间。不同品种荔枝核提取物具有不同抑菌活性。妃子笑荔枝核的抑菌活性强于其它品种,其甲醇提取物对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在1~2mg/mL之间。  相似文献   

19.
中密度纤维板、刨花板及木材加工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砂光粉尘、废料等。尤其是砂光粉尘,颗粒径一般在50um以下,若不合理利用,对环境污染特别严重,对能量也是一种浪费。本文介绍了砂光粉尘的产生、特性、危害及如何处理过程,并做了经济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为了深入研究枸杞果实糖代谢机制,结合有关文献资料,对枸杞果实中糖的种类、积累及其蔗糖代谢与运输等方面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枸杞果实中的单糖主要有果糖、鼠李糖、阿拉伯糖、葡萄糖、木糖、甘露糖等,其中的寡糖有麦芽糖、蔗糖和一种低聚糖,其多糖物质包括枸杞多糖、纤维素、半纤维素;枸杞果实糖分积累的方式为己糖积累型;枸杞叶片的光合产物主要以蔗糖形式经过韧皮部长距离运输至库,韧皮部后运输主要以质外体途径为主;蔗糖在枸杞果实中进行转化,其中关键酶为蔗糖磷酸合成酶(SPS)、蔗糖合成酶(SS)、转化酶(Ivr);影响枸杞果实糖分积累和代谢的环境因子主要有土壤肥力、盐分含量、水分状况、光照、大气CO_2浓度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