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生植物用于水体富营养化防治的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污水厂出水排放的氮、磷是引起受纳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因素,降低污水厂出水氮、磷含量可从源头上降低水体富营养化的风险。利用水生植物进行水体深度脱氮除磷和水体富营养化防治已有很多实际案例。从植物生长富集、植物根系微环境、微生物菌群及化感作用4方面归纳了其防治机理;从水体氮、磷含量、植物物种配置差异、水体温度、水体透明度及微生物丰度等方面概括了其影响因素。结合技术原理及工程经验,从技术差异性、稳定性和生态安全性方面总结了该技术的优缺点,并从植物物种发现、植物耐受阈值完善、物种配置优化及人工生物菌剂强化方面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针对水体的富营养化在我国情况越来越恶劣的情况,分析了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并对使用植物净化富营养化水体技术进行了阐述。结合目前利用植物净化受污染水环境技术的发展,指出了植物在富营养化水体净化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效果、植物改善富营养化水体的实际工程应用及该技术的良好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我国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的严重性,主要从富营养化水体的概念、危害、成因、修复等方面进行了论述,重点探讨了其防治策略,主要包括控制减少外源营养物质、清除自身营养物质以及生态修复等,其中生态修复又包括浮游动物、细菌的投加,引种水生植物(沉水、挺水、漂浮),建立植物浮床系统(蕹菜、水芹、豆瓣菜)等,最后对富营养化水体净化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农田重金属污染微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指出了土壤重金属污染日益成为农业生态环境治理的主要研究课题之一,综述了我国重金属土壤污染的现状、微生物修复技术机理,探讨了微生物修复技术在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技术的强化措施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指出了生态浮床/岛通作为一种新型的生态水处理技术,可以通过植物吸收和微生物降解对富营养化景观水体进行净化。介绍了有关浮床植物类型的研究,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因素,包括混作、种植密度、温度、微生物种类、污染物负荷等的研究,以及生态浮床与其它方法结合(太阳能人工浮岛、植物浮床-微生物、水生动物-人工浮岛)治理景观水污染的研究,以期能为今后生态浮岛在景观水处理应用方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微生物有机肥作为一种新型肥料已经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由于其同时具备良好的肥力和微生物活性,对土壤、植物和水体均有较强修复作用。矿山开采后地表土壤、植被和水体会发生严重退化,微生物有机肥可以有效改善矿山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优化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从而促进植物生长,加速矿区植被修复。微生物有机肥在矿山生态修复中的优势逐渐提升。本文介绍了微生物有机肥的组成及功能,论述了微生物有机肥在矿山土壤修复、植被修复和水体修复中的实际应用技术,并提出了微生物有机肥在矿山生态修复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为矿山植被恢复和生态系统重建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植物园景观水生物修复技术与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修复技术在富营养化景观水体中有其独特的应用价值,本文以北京市植物园景观水体的生态修复工程为例,介绍了使用生物填料处理景观水体的新技术,该种生态修复技术具有易于操作、成本低、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在住宅小区的人工湖、园林池塘等封闭或半封闭的景观水体修复方面,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多环芳烃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综合评述了土壤—植物系统中多环芳烃的含量,阐述了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和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的机理及酶与多环芳烃的相关性,提出了今后研究需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生物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些年,土壤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已对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威胁。同时,土壤污染修复技术也飞速发展,尤其是生物修复技术的发展,为重金属污染修复提供了更为高效、绿色的手段。本文对生物修复特点、发展历程、植物修复和微生物修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期望能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生物修复的研究提供参考。近些年来,生物修复领域引进了系统生物学、宏基因组学、转基因技术等方法,用整体的、系统的眼光看待生物修复过程,以此解决生物修复技术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效果不稳定等问题,这对其产生了意义深远的影响。在植物修复方面,研究集中在利用转基因植物修复污染、利用细胞工程技术强化植物修复和发展农作物类超积累植物等方面。微生物修复的研究重点在于微生物的筛选改造以及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生物修复的发展面临诸多问题,首先,现阶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实验室和小规模样地阶段,大规模环境修复的案例还很少,有些修复手段虽然在实验室取得较好效果,可一旦应用于工程实际,因外部环境变的复杂且不可控,就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其次,单纯的生物手段很难修复重度重金属污染土壤,因为生物修复的基础是生命的新陈代谢活动,每种生物对重金属都有一定的耐受范围,超出范围,生物修复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最后,生物修复效果的不稳定问题也是其难以大规模应用的重要原因。对于以上问题的解决可以从以下5方面入手:1)培养、选育超积累植物,筛选更加适合的微生物作为生物材料进行环境修复植物和微生物的筛选和培育是生物修复技术的基础,生命宝库巨大且神秘,需要研究人员的不懈探索;2)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对生物材料进行改造,如转基因技术、细胞融合技术、细胞杂交技术和生物诱变技术等因为自然的植物和微生物在应用于重金属修复时存在诸多劣势,需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对其进行改造,以提高其对环境的耐受性和修复效率;3)将生物修复重金属污染作为一个系统进行研究,通过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的研究,了解系统中生命的代谢途径和调控机制,运用系统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的方法,整体把握整个生物修复过程,提高生物修复效果的稳定性;4)新技术、方法的应用现阶段在土壤修复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如环保新材料沸石等土壤调理剂的应用可有效改善土壤性质,提高植物和微生物的修复效率,增强生物对污染物的抗性,生物修复的知识体系应不断吸收新的技术方法,使之更加高效、完善;5)发展联合修复方式任何一种修复手段都有其优势和劣势,单一的修复方式往往很难达到效果,在实际修复过程中应取长补短,综合运用各种修复技术和手段。对于生物修复来说,超积累植物、功能微生物、物理化学环保新材料的综合应用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和目标。现有的土壤重金属钝化、固定化技术只是将重金属暂时封存,很容易造成二次污染,难以达到彻底修复的目的。因此发展能彻底将重金属从土壤中移除或清除的技术才是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笔者主要论述深圳洪湖公园湿地的地貌特征,湿地植物的分布,以及湿地生态群落结构;通过生态效益分析,合理的生态群落结构对净化水质,修复水体生态环境能发挥重要作用;并利用人工湿地解决了城市景观水体长期富营养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为了弄清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来源,以及对城市景观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分别从空气沉降物,再生水回用城市景观水体、有机污染等外因,底泥沉降物氮、磷的释放,水动力条件和水体更新周期等内因分析了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探讨了水体富营养化给水生生物和人类带来的危害。并且从水生植物-微生物相结合,增加水动力条件和减小水体更新周期等方面综述了防治和治理水体富营养化的方法,以期为城市景观水体富营养化的治理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从生态净化功能角度出发,归纳总结了在城市水环境生态修复中水生植物的作用机制和植物配置原则:水生植物通过物理化学作用可以拦截、沉降、吸附水体中的固体颗粒;通过生长代谢吸收氮(N)、磷(P)等有机物,同时有些种类的植物还可以富集不同类型的重金属;通过与微生物的协同作用可以降低水中的生物需氧量;通过分泌抑藻物质防止藻类爆发,有效控制水体富营养化。在植物配置时,应当综合考虑植物的净化效果、种植要求、生态性以及植物群落空间结构的合理性,为生物群落的建立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3.
浅析几种生物修复技术在湿地修复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比化学修复与物理修复,生物修复具有投资少、修复时间较短、对周围环境干扰少等优点,在湿地修复中具有广阔的运用前景。生物修复包括微生物修复、植物修复、动物修复及三者之间的联合修复。微生物修复和植物修复运用较多,动物修复运用很少。联合修复中仅微生物-植物修复运用较多,但联合修复技术具很大的发展空间,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水生植物净化水质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从水生植物净化水质的过程机理、水生植物净化水质的主要技术、不同植物净化水质的功能差异等方面进行阐述。结果表明:关于植物对水体修复效果的研究较为集中,但对植物修复水体的机理影响因素研究相对较少;水生植物净化水质的技术处于试验阶段的较多,应用于工程的较少;不同植物的净化效果差异研究较多,植物净化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的研究较少。关于运用水生植物修复污染水体影响因素的机理性研究、不同植物净化水体的时空变化规律研究及研究成果的工程实施和大规模应用将成为今后重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将沉水植物应用于富营养化水体的原位生态修复技术是一种低能耗、高效率、易管理、且具有良好景观价值的新方法,而基于工程应用的沉水植物功能研究却鲜见报道。为对比研究6种沉水植物的耐污与去污抑藻能力,本研究将苦草Vallisneria natans、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狐尾藻Myriophyllum verticillatum、伊乐藻Elodea Canadensis和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种植于富营养化水体中。通过测定植物生物量、株高、根系长度与数量、耐性生理酶指标(脯氨酸、MDA)和检测种植水TN、TP、COD、SS、NH3-N和叶绿素a等污染指标,结果表明:苦草、黑藻、狐尾藻和金鱼藻在污水中生长状态良好,耐污与去污能力较强,抑制水体中浮游藻类效应最为明显且稳定,在富营养化水体原位生态修复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张义 《湖南林业》2009,(2):31-31
在水生态系统中,水生植物在净化水体水质、调节微气候、保持水环境景观效果方面,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水生植物修复,能够明显去除水体中的氨、磷。一方面,植物位于水面下的部分附着大量微生物,连同土壤中的微生物一起,降解水体中的营养物质;  相似文献   

17.
选取5种典型水生植物菖蒲、千屈菜、旱伞草、水葫芦、黑藻,研究各单种植物单元对模拟富营养化水体生态系统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5种水生植物均能在富营养化水体中正常生长,对水体中的氮、磷均有一定的净化效果.5种植物去氮能力的大小依次为水葫芦>黑藻>旱伞草>菖蒲>千屈菜,5种植物去磷能力的大小依次为水葫芦>旱伞草>黑藻>菖蒲>千屈菜;5种植物对氮的累积率为10.49%—60.73%,对磷的累积率为13.45%—43.55%;5种植物对氮、磷的去除贡献率分别为61.65%—75.93%,45.66%—68.81%.试验证明,5种植物均可有效应用于城市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磷的净化.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们对于高质量生态环境的需求日益增大,城市黑臭水体逐渐成为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因此开展城市黑臭水体整治行动变为极为迫切。从城市黑臭水体的定义、水质特点和治理现状出发,综述了不同生态修复技术的原理、实施措施及研究进展;结合当下国家对治理城市黑臭水体工作的新要求,从人工曝气、微生物生态修复和水生植物修复3个方面梳理并总结技术的发展现状。组合生态修复技术能解决单一生态修复技术不满足治理需求等问题,为治理我国城市黑臭水体提供整治思路,统筹推进城市水环境的综合治理。但目前组合生态修复技术仍存在周期长、运维成本高等问题,需进一步探索解决。  相似文献   

19.
植物修复技术在水体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修复技术是利用植物的吸收和代谢功能将环境介质中的有毒有害污染物进行分解、富集和稳定的过程。介绍了水体污染治理中植物修复的类型和原理,有植物固定、植物降解、植物挥发、植物提取、根系过滤,综述了水体污染物中植物对氮磷、重金属和有毒有机污染物的清除以及植物修复对浮游植物的影响、改善公园生态环境、工程建设修复方面的研究进展,总结出植物修复受污染物浓度、无法修复憎水有机污染物等因素的影响,提出了改进植物修复对环境的适应和防治二次污染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20.
以景观设计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景观设计中地形、植物、水体的相关应用以及相关问题。结合我国的城市发展情况对其进行了简要概述,主要介绍了地形的影响、植物的功能、水体的作用,以及三者在景观设计中的联合所能起到的效果,并结合实际案例重点探讨了相关实践应用问题。希望能够通过初步分析引起更多的关注与更为广泛的交流,为该方面的理论研究工作与景观设计应用实践工作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