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政法快讯     
江苏贫困农户今年有望全部脱贫江苏省促进农民增收工作会议指出,江苏将大力推进产业化扶贫,通过财政奖补、发放扶贫小额贷款等措施,引导低收入农户发展高效农业、特色农业和家庭工副业,确保贫困农户今年全部脱贫。我国拟  相似文献   

2.
以八尔湖库区的旅游发展模式为研究对象,在把握库区贫困现状、旅游扶贫模式、贫困农户参与方式和其中的利益分配机制等基础上,对水库旅游扶贫对农户的增收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旅游扶贫模式对于贫困农户家庭人均收入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是乡村旅游型、旅游商品型、景区带动型。各种旅游模式对于农户的增收效应不同,其中,乡村旅游模式对工资性收入的带动效应最为明显,旅游商品模式对经营性收入具有带动效应,其他2种模式在经营性收入上无明显差异,乡村旅游带动型和旅游商品带动型对财产性收入增长都具有非常明显的带动效果,3种模式的转移性收入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2015年和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农户样本构成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严格评估了精准扶贫政策对贫困农户收入增长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精准扶贫政策显著提高了贫困户家庭的收入水平,其中对种植收入的影响最为显著。本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估计了精准扶贫政策的异质性效应,即相对于中东部地区,精准扶贫政策对西部地区贫困户收入增长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小额贷款是目前金融精准扶贫的主要做法。积极开办农户小额贷款,对于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但农户小额信贷发展还存在着不良贷款率大、小额信贷成本高等问题。本文以甘肃为例,针对农户小额信贷存在的收贷风险、道德风险和认识风险进行了分析,提出加强诚信文化建设、构建金融扶贫长效机制、引导小额信贷投放向贫困户倾斜、提供政策支撑、完善小额贷款政策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湖北大别山地区贫困农户进行抽样调查,并建立有序Logistic模型,从微观视角研究贫困农户精准扶贫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当前农户对精准扶贫满意度为62.16%;影响农户精准扶贫满意度的主要因素为主导产业、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年龄、健康状况、就业地点、地理位置、银行小额贷款、贫困户识别精准度、对口单位帮扶措施;其中,主导产业、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对口单位帮扶措施等因素呈显著正影响,其他因素呈弱显著影响。因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健全与完善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条件建设;培育与壮大贫困地区主导产业的参与主体;鼓励与推动贫困农户发挥主观能动性;着力与强调精准扶贫的准确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6.
以八尔湖库区的旅游发展模式为研究对象,在把握库区贫困现状、旅游扶贫模式、贫困农户参与方式和其中的利益分配机制等基础上,对水库旅游扶贫对农户的增收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旅游扶贫模式对于贫困农户家庭人均收入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是乡村旅游型、旅游商品型、景区带动型.各种旅游模式对于农户的增收效应不同,其中,乡村旅游模式...  相似文献   

7.
《农家致富》2005,(11):1-1
当前,贫困地区的农民朋友迫切地需要资金来启动致富项目.但贷款难使他们没法敲开增收致富的大门.扶贫小额贷款的实施却能让这些贫困农户获得部分项目启动资金,从而帮助他们从事各种小型的经济活动,走上致富道路。  相似文献   

8.
在农村开展小额借贷业务 , 是扶贫的好办法之一 , 农民朋友往往通过这项服务 , 得到资金 , 用于发展生产 , 从而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 那么 , 如何办理小额信用贷款呢 ?这里向农民朋友介绍申请小额贷款的手续和过程 .   (1)农户向农村信用社提出贷款申请 .   (2)信贷人员调查农户生产资金需要和家庭经济收入情况 , 掌握贷款人的信用条件 , 并提出初步意见 . 一般贷款人应具备下列条件 : ①社区内的农户或个体经营户 , 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 ②信用观念强 , 资信状况良好 ; ③从事土地耕作或其他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生产经营活动 , 并有可靠收入 ; ④家庭成员中必须具有劳动生产或经营管理的劳动力 . 贷款用途及安排次序为 : ①种植业、养殖业等农业生产费用贷款 ; ②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个体私营经济贷款 ; ③农机具贷款 ; ④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贷款 .   ……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明西部地区农村产权抵押贷款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方法】运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分析了西部地区农村产权抵押贷款对不同收入水平农户收入的影响。【结果】农村产权抵押贷款对中低收入水平的农户家庭增收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其贡献率随着收入的增加而下降,文章还比较了农村产权抵押贷款在不同的分位点对于非农业为主农户和农业经营为主农户各自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各个分位点上,农村产权抵押贷款对非农业为主农户的贡献率要高于对农业经营为主农户的贡献率。【结论】该分析对西部地区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户和不同从业类型的农户增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精准扶贫开发为研究视角,以河北省阜城县和武邑县为例,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以及对数据相关性分析,研究我国贫困地区基于精准扶贫开发的土地流转对农户收入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该地区土地流转对农户收入的增加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推动了当地贫困农户的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湖南华乐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乐)积极响应中央、湖南省委关于开展精准扶贫、产业扶贫的号召,根据自身产业优势结合汉寿县情,引导贫困农户参与生猪养殖、生产加工、物流运输、加工就业和产业服务,推动生猪产业出口创汇,推动贫困农户精准脱贫。近3年累计帮扶贫困农户821户,脱贫568户,贫困农户人均增收3531元。参与产业链创业、就业的贫困农户2100多人,  相似文献   

12.
文中从农户收入结构的角度探寻丹凤县脱贫农户的防贫对策,将丹凤县贫困家庭的人均纯收入、人均种植收入、人均养殖收入、人均外出务工收入、人均政府补贴收入和人均财产性收入等6项人均收入进行分析,通过文献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来获取相关文献资料和实证部分数据,运用双重差分分析方法对丹凤县的扶贫户及未扶贫户扶贫前后各项收入指标进行数据对比分析,分析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对贫困农户人均各项收入增长的影响程度。并通过对影响因素及分析,提出现有的政策应当从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建立防贫可持续机制等方面发力以巩固前期脱贫效果。  相似文献   

13.
十八大以来,我国的农村扶贫工作进入到精准扶贫的全新阶段。从实际情况看,精准扶贫工作受到一些问题的困扰,包括:全新的问题缺乏经验、有针对性的办法不足、纯技术扶贫成本较高、配套资金落实不到位。为此,笔者构建了休闲农业推动精准扶贫工作的四项途径:充分利用贫困农户自有资源、调拨休闲农业收入资金帮扶、休闲农业模式的渐进式渗透、新媒体技术工具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4.
正要推动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带动贫困农户增收,需要思考解决三个关键问题:一是产业扶贫如何带动贫困农户,如何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精准瞄准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脱贫;二是如何建立产业发展与贫困农户的利益联系机制;三是在产业扶贫中如何发挥好金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3年和2015年的农户数据,实证考察贫困农户的风险分担网络及其效果。【方法】把农户分担网络归纳为家庭、村庄、市场和社会层面4个纬度,建立风险分担模型和影响机制模型,检验贫困农户不同维度风险应对机制的实际效果和可能的作用路径。【结果】①贫困与非贫困农户的风险分担网络存在系统性差异;②贫困农户无法依赖自身力量、村庄社会网络和市场机制分担风险,社会救助是其应对风险冲击的最后一道屏障。非贫困农户能够利用多个纬度的风险应对机制,具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③贫困农户缺乏社会资本投资能力是其非正规风险分担能力不足的重要原因。【结论】构建农村"社会安全网"对贫困农户意义重大,应作为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战略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16.
在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的背景下,探讨乡村旅游对农户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对促进精准脱贫政策优化和衔接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贫困脆弱性理论,利用陕西省22个旅游扶贫村农户调查数据,运用扩展回归模型(ERM),分析农户参与乡村旅游和贫困脆弱率状况,探讨乡村旅游对西部山区农户贫困脆弱性的影响效应及机制。结果表明,样本地区参与旅游农户贫困脆弱率为29.58%,低于非旅游参与户。参与旅游能够显著降低农户贫困脆弱性,与未参与时相比降低了13.7%。4A级及以上景区带村、受到旅游精准帮扶农户参与旅游降低脆弱性、防止未来贫困的效应显著,不同旅游参与形式中旅游经营的降脆效应更大。乡村旅游通过提升家庭收入水平降低家庭未来陷入贫困可能性,但经营性收入的不确定性成为加剧脆弱性的风险隐患,工资性收入对缓解贫困脆弱性无显著正向影响;在西部山区旅游兼业普遍状况下,生计多样化起到一定调节作用,其中兼顾传统农业强化了参与旅游对贫困脆弱性的减缓效果。因此,为保障旅游减贫成效持续巩固,提出要正视乡村旅游产业本身的脆弱性和收益不确定性,推动西部地区旅游产业长效发展,统筹兼顾普惠性旅游扶贫政策和精准帮扶措施,加强农旅融合与利益联结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杨雨蒙  肖轶 《农业与技术》2023,(15):146-151
全面脱贫背景下,农户对产业精准扶贫成效的满意度是体现农村整体脱贫质量的重要指标。本文基于2020年底重庆市33个区县3545份产业扶贫状况调研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了脱贫农户对产业精准扶贫成效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脱贫农户对产业精准扶贫的满意率达到了88.18%,总体满意度较高;人均纯收入越高、借过小额贷款、折股入社、获得生产资料的脱贫农户均显著对产业精准扶贫成效持有更高的满意度;经历过扶贫易地搬迁、参与合作社打工的农户则显著持有较低的满意度。因此,为进一步提升产业精准扶贫成效,当地政府应重点关照特殊农户群体,积极引导农户提高金融流转能力,促进农村产业链创新与融合发展;同时,落实统一的政策实施标准,完善产业精准扶贫制度,以期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精准扶贫向乡村振兴过渡的当下,如何防止因灾、因病返贫更值得关注,收入和家庭生计可持续是脱贫机制长效的关键。本文构建了“外来风险—收入脆弱性—贫困长效治理”的分析框架,基于云南省镇雄县四个乡镇的实地调研数据,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条件下,分析外来风险对收入脆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来风险会显著增加农户收入脆弱性,冲击家庭生计资本的可持续性,这种影响和冲击呈现出明显的收入禀赋效应、阈值效应和异质性;农户面对风险的盲目自信、过度依赖成为低收入家庭收入高脆弱性另一重要原因;家庭收入约束和缺乏主观能动性共同导致农户普遍不借助市场工具来化解冲击。因此,探索培育政府和市场共同作用的普惠保险扶贫长效机制对由于外来风险导致的贫困长效治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记者了解到,广西烟农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在南宁地区为落实精准扶贫,大力发展柑橘产业,为当地农民尤其是贫困农民解决实际增收问题。为此,记者专程到访广西烟农公司,进一步了解他们如何通过建立完善的柑橘产业链落实精准扶贫。多方因素制约收入增长精准扶贫刻不容缓截至2014年底,南宁市重新认定的贫困村421个,人均年收入在2736元以下的贫困人口62.2336万人,由  相似文献   

20.
刘宇鹏  李彤  赵慧峰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5):3386-3389
运用河北省粮食丰产工程区168个行政村农户的调查数据,通过建立Probit模型,分析了粮食丰产工程实施以来促进农户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粮食丰产工程的实施对增加农户种粮收入的作用确实很明显,其中,家庭农业收入比例、家庭农业劳动力数量、家庭耕地数量、工程覆盖农户数、每年指导次数和每年培训次数等变量是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影响农户增收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