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指出了元谋干热河谷区的冲沟跌坎较为发育,在塑造侵蚀地貌景观和加剧水土流失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对元谋干热河谷冲沟跌坎详实的野外考察,依据组成跌坎的物质性状不同,将冲沟跌坎分为泥质跌坎、石质跌坎和泥-石混合跌坎;依据冲沟跌坎发育的空间格局,将跌坎划分为单级跌坎和多级跌坎;依据冲沟跌坎的发育规模,将跌坎分为微型跌坎、小型跌坎、中型跌坎、大型跌坎和特大型跌坎;依据直接引起冲沟跌坎发育的条件不同,将跌坎分为自发型跌坎、诱发型跌坎、障碍型跌坎和地质跌坎,并简要阐述了不同划分条件下每种类型跌坎的特征。提出了对冲沟跌坎的形成条件、形态特征、环境响应、地学意义、侵蚀产沙效应等方面的研究是未来的研究方向,而对其类型的划分有利初步认识该区的冲沟跌坎,并为下一步研究做了铺垫。  相似文献   

2.
元谋干热河谷区冲沟形成原因及植被恢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元谋干热河谷冲沟的立地条件和形成原因等方面进行研究,认为侵蚀沟的形成与发展可分为纹沟、细沟、切沟、冲沟侵蚀沟发育的不同阶段,冲沟侵蚀发展的结果,使当地成为严重的侵蚀劣地。把冲沟按垂直和流域方向各分成3个层次。针对冲沟的土壤、自然植被及水土流失等特点,选择适宜干热河谷林草种,并根据各层次的特点进行林草配置,配置时充分考虑所选物种的生物学特性及生态学特性,林草措施与工程措施的密切结合,并注重在植被恢复过程中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经过多年的治理研究已经达到较为理想的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3.
干热河谷区环境脆弱,生态修复困难。在我国,干热河谷主要分布在金沙江、红河、澜沧江和怒江等流域。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梳理我国干热河谷区的气候特征、土壤特征、植被情况及造林技术,分析干热河谷区生态修复的优缺点,提出对策和建议。结果表明,我国干热河谷区生态修复树种配置较单一,造林成活率较低,综合效益较差;需优化造林树种及配置,创新造林方法及种植设备,保护原生生态环境,建立长期生态环境监测及效益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4.
程海是滇西北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近年来程海流域的生态修复已取得一定成效,但水土流失、石漠化等问题依然突出,危及当地生态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针对现阶段程海流域干热河谷区生态修复工作面临的困难与存在的问题,从总体布局、树种选择、生态修复措施等方面系统论述了生态修复的关键技术,以期为干热河谷生态修复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程海流域地处金沙江干热河谷区,天然植被稀少,生态环境脆弱,开展植被恢复工作难度较大。为了提高程海流域干热河谷区森林覆盖率,以及生物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水平,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文章分析了该区域自然环境特点,并从营造防护林、特殊用途林、用材林、薪炭林、经济林的角度系统论述了植物种类选择情况,最后总结了干热河谷区植被恢复及植物种类选择的要点,以期为金沙江流域干热河谷区的生态修复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中国西南干热河谷植被恢复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我国干热河谷主要分布于长江、红河、怒江和澜沧江等流域中、上游地区。该区域气候干热、植被稀少、土壤干旱瘠薄、水土流失严重, 是我国西南地区典型的生态脆弱区, 也是我国植被恢复和生态治理极为困难的区域。文中通过回顾其植被恢复历程, 对现有植被演变过程、植被恢复的途径与方法、植物逆境适应保护机制研究及其适宜树种筛选与引种、植被恢复与特色资源培育利用等进行系统比较分析, 总结了数十年来植被恢复研究与实践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 阐述了干热河谷植被恢复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提出加速构建长江上游绿色生态安全屏障是实现干热河谷地区及其所在江河流域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西南地区森林"双增"目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干热河谷环境条件恶劣,生态系统退化日趋严重,对干热河谷退化生态系统山合欢的灌丛土壤养分的研究,可了解该系统土壤养分的空间异质性变化,有助于揭示干热河谷退化生态系统的退化过程、结构、功能和生物过程,对于进一步理解干热逆境下植物-土壤的相互作用机制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测定怒江泸水市干热河谷区三棵山合欢孤立木周围4个方向不同距离土壤有效磷、全磷、缓效钾、速效钾含量,分析了其空间分布规律,验证了沃岛效应的存在,为进一步研究干热河谷地区生态恢复、人工造林植被恢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以三棵孤立木为基点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随着离山合欢植株距离的增加土壤有效磷、全磷、缓效钾、速效钾含量均趋于减少,这种规律是沃岛效应存在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8.
干热河谷是我国西南山区一种特殊的地理景观,具有独特的生态结构与功能,其景观格局形成和演变关系到区域生态安全。本研究在介绍干热河谷景观格局3个研究阶段主要特征基础上,系统总结了干热河谷景观组成、结构、空间格局及其与生态过程、与生态环境、驱动力研究等方面研究现状,发现目前该区域在景观分类、区域特征、驱动力研究等方面仍存在不足,认为未来应加强景观格局多尺度特征、驱动力机制、人为干扰、景观格局与脆弱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研究,以期为干热河谷景观格局和生态环境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干热河谷是我国西南山区一种特殊的地理区域,其景观演变与人类干扰密不可分。随着人类活动范围和强度的逐渐增大以及人为干扰方式多样化,人为干扰已成为干热河谷景观演化的主要驱动力,其生态效应日益凸显。本文阐述了干热河谷主要的人类干扰方式以及人为干扰对干热河谷景观组分、景观空间格局、景观结构和景观生态过程的影响,认为未来应该强化人为驱动力因素定量化及人为干扰多角度研究,注重政策、行为及文化对景观的影响,为干热河谷景观格局的优化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干热河谷植被恢复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干热河谷因自然环境条件恶劣而成为我国生态建设的难点,且一直是生态恢复的热点区域.本文从干热河谷的气候、植被等自然环境特点、植被恢复历史、恢复目标、植被种类筛选、恢复技术、人工植被生态评价等方面概括总结了干热河谷植被恢复研究的进展与现状,并对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评述,提出未来研究应予重视或优先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元谋干热河谷是我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区,该区气候炎热干旱,植被退化严重,水土流失强烈,给造林工作增加了很大的困难。木豆根部具有根瘤,是干热河谷地区荒山、退耕还林地造林的优良树种。在对印度木豆多年适应性研究和木豆造林的实践经验基础上,总结了在该区域采用木豆进行造林的关键技术,即选择合适品种,采用鱼鳞坑或隔坡水平沟整地造林方式,施足底肥,直播造林,加强管理等。可为干热河谷区的造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东川典型干热河谷区为研究区,选取坡度、高程、河流水域、植被覆盖、地质灾害、土地利用和自然保护区等7个因子作为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采用GIS技术与因子加权叠加法相结合的方法对东川区生态敏感性进行综合评价,将生态敏感性程度分为高度敏感、中度敏感、低度敏感和不敏感4个等级。结果表明,东川典型干热河谷区综合生态敏感性较低,大部分地区处于中、低度敏感地区,空间分布差异明显。在生态敏感性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生态敏感区的实际情况提出分区保护与发展的建议,为东川区城市建设发展以及生态环境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元谋干热河谷在云南干热河谷区中最具典型性。在了解元谋干热河谷退化生态系统现状的前提下,从植被物种的选择、植被物种的生理特性研究成果、植被人工恢复技术的研究成果等方面论述了元谋干热河谷退化生态系统植被人工恢复的研究进程。并对元谋干热河谷退化生态系统植被人工恢复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盘点。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对四川攀西干旱干热河谷区自然地理条件调查研究,按照水、热、土等因子将该区划分为四大类型区即:高海拔干冷区、中海拔干凉区、中低海拔干暖区、低海拔干热区;建立了干旱干热河谷退耕还林地的土地质量评价体系,并根据立地条件和经营条件对该区的退耕还林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干热河谷区即热量条件丰富的干早、半干旱河谷性气候区的统称。一般把我省年降水量<1000毫米,蒸发量>降水量,相对湿度≤70%,干燥度>1.5,具南亚热带气候指标的某些地区区划为干热河谷区。干热河谷区海拔的上限多在1300m或1500m。植  相似文献   

16.
指出了近年来,造林绿化工程如火如荼进行,造林工作重心已从宜林地和荒山造林转移到困难立地植被恢复上。干热河谷由于干旱土壤贫瘠等原因,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低,是生态恢复的关键区域。总结了近年来我国干热河谷生态修复所取得成效,提出了适宜树种选择、整地方式、保水剂应用技术及坡改梯工程等对干热河谷的生态治理具有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草本优势种对于干热河谷侵蚀沟地区的水土保持与生态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样方法、重要值法、种间联结分析法,对元谋干热河谷侵蚀沟地区干湿季草本群落优势种种间关系进行研究与分析。AC值、X~2值变化最大的前6个种对干季数值均小于湿季;完全负联结(AC=-1)显示干季(总种对的52.38%)草本优势种种间关系较湿季(总种对46.42%)负联结更为显著;X~2值显示湿季种间联结性均为极显著负联结,占总种对数的100%,其中扭黄茅-孔颖草之间的显著性变化湿季(X~2=23.240)较干季(X~2=10.751)更为显著;OI值均处于[0,0.5],湿季干季群落各个物种出现在同一个样方的几率较小,草本优势种群落较为单一。该研究有利于进一步探索和筛选适合干湿季水保效应的不同优势种对。  相似文献   

18.
在绿化造林难度最大的干热河谷地区选择了喜光、耐干旱、耐土壤瘠薄,且能迅速覆盖地表的先锋灌木树种车桑子,经在永胜县猫猫山播区试验,其成效面积占宜播面积的84.4%。试验的成功,扩大了车桑子的飞播面积,车桑子播区项目建成后,将为我省干热河谷地区增加32502hm~2的灌木林地,每年增加蓄水量682.5万m~3,保土19.8万t,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9.
西藏干旱河谷在金沙江、怒江、澜沧江和雅鲁藏布江流域的中、上游高山峡谷地区分布广泛,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并有进一步退化的趋势。生态恢复是改善西藏干旱河谷生态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根据生态恢复相关理论,结合我国干热干旱河谷生态恢复的研究现状,论述了西藏干旱河谷生态恢复的途经,并提出一些模式,旨在为西藏干旱河谷生态恢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四川攀西干旱干热河谷面积巨大,气候类型多样,自然地貌复杂,该区有500万亩耕地将退耕还林,通过对该区自然地理条件调查研究,按照水、热、土等因子将该区划分为四大类型区,即:高海拔干冷区、中海拔干凉区、中低海拔干暖区、低海拔干热区;建立了干旱干热河谷退耕还林地的立地质量评价体系。并根据立地条件和经营条件对该区的退耕还林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