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攀枝花市位于川西南与滇西北接合部,金沙江、雅砻江交汇于此,是古"南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和万里长江上游第一城。经过50多年的开发建设,攀枝花已逐步发展成为中国西部重要的钢铁、钒钛、能源基地和新兴工业城市,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钒钛之都"和"四川省森林城市""四川省环保模范城市""四川省园林城市"等称号。2010年,攀枝花市委、  相似文献   

2.
森林珠海是以珠海"城、山、江、田、海、岛"的生态格局为依托,以城市森林工程为手段,构建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森林和园林和谐统一的城市森林生态网络和城市森林绿化网络。文中介绍珠海森林城市建设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以科学发展观、城市生态系统学、森林生态学和"近自然"森林群落理论作为森林珠海发展的理论基础,对森林珠海如何发展提出具体路径:确立五大目标,构建三大体系,划分三大功能区,实施十大重点工程。  相似文献   

3.
时光匆匆,岁月如梭.不经意间"森林城市"已向我们渐行渐近. "森林城市",一个绿色的名字,耀眼地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网络频繁出现;"森林城市",一个绿色的呼唤,它召唤着人们回归自然,把我们的家--城市融进自然、融进地球、融进森林,实现城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园在景中,铸就现代品质之城;"森林城市",一个绿色的希望,通过反哺林业,提升环境品质,建设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4.
分析汤阴县森林城市建设的现状条件,与《河南省省级森林县城评选考核办法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逐项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汤阴县35项指标中有25项已达标,10项不达标。汤阴县森林城市建设定位为"人文古县,绿色汤阴",以建设成"城在林中,林在城中,人在绿中"的具有突出地域特色的森林生态城市为目标,构建"一心、一核、一轴、三带、三区、多点"的森林网络结构建设布局。从森林生态网络、森林产业、森林生态文化和森林支撑保障建设四大工程阐述汤阴县省级森林县城建设重点。  相似文献   

5.
在省级森林城市建设的基础上,浙江省永康市开展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活动及相关规划编制工作。分析永康市森林城市建设现状,提出"一核、二屏、三廊、九带、多点"的森林城市建设总体布局,以及生态网络、生态文化、生态产业、生态保护四大建设规划体系,打造生态、宜居、宜业、"山、水、绿、城"互通的生态城市。  相似文献   

6.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新亮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在森林城市建设中,江西省峡江县积极倡导"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的理念,定位于建设以自然森林生态为特色的旅游休闲城市,并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城  相似文献   

7.
《中国城市林业》2011,9(5):49-49
<正>日前,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决定授予南宁市"国家森林城市"称号。据悉,目前全国仅有8个省会城市获此殊荣。南宁市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是南宁市委、市政府长期以来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生态立市"执政理念,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一手抓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在创建森林城市中,南宁市大力实施5大森林工程,即城市森林工程、通道森林工程、农村森林工程、水系森林工程、生物多样性森林工程,在全市建立了连点成线、连线成片、连片成面的森林体系。  相似文献   

8.
正新机场旁,一片片生态公益林枝繁叶茂;中轴线上,一条条森林通道穿乡连城;永定河畔,一座座森林公园显山露水。入夏以来的京南大地,景色更显五彩斑斓、绿意袭人。然而追溯从前,这里曾经是繁杂无序的堆物场,现在取而代之的是连方成片的森林。今年建成的环绕西南五环的城市森林公园群,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也改变着城市的生态格局。自2019年3月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号角正式在大兴吹响,"创森"便成了大兴的首要任务,平原造林、边角增绿、播草种花、廊道打造、公园建设等绿化工作正逐步串点成线、连线成面,把大兴一点一点绘成"城在林中、林在城中、城景交融、蓝绿交织"的国家森林城市。如今的大兴,繁花似锦,绿荫环抱,鸟语啁啾,风景秀美,成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京南美丽家园。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新昌县森林城市建设现状,提出"一核、两屏、五带、多点"的森林城市建设总体布局,以及生态体系、生态文化、生态产业、支撑体系四大建设规划体系,确定新昌县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的定位为:"山水森林县、绿色宜居城"。  相似文献   

10.
正南昌是红色的。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的第一声枪响,开启了武装夺取政权、建立新中国的漫漫征程。南昌被誉为军旗升起的地方,是一座传承红色基因而闻名全国的革命英雄城。南昌是绿色的。森林环绕,湿地纵横。南昌是我国首批低碳经济试点市,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生态城,是一座工业文明、城市文明、生态文明融合发展的城市,已被授予全国文明  相似文献   

11.
<正>攀枝花又名木棉花、英雄树。攀枝花市是我国唯一以花命名的城市,享有"花是一座城,城是一座花"的美誉。她位于我国川西南、滇西北结合部,是古"南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和万里长江上游第一城。2017年10月16日,记者随国家林业局"2017(四川)‘天保’记者行"活动,来到这座曾经闻名遐迩的百里钢城。从建在高山上的保安营机场极目远眺,这里满目青翠,点点红花镶嵌其中,好一幅"初夏"的画卷呈现在眼前。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郑州森林生态城建设中城市林业体系建设,森林城市重点林业工程,城市森林支撑体系工程的论述,阐述了如何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景观优美、具有中原地域文化特色的城乡绿化新格局,并探讨郑州生态环境现状及森林城市建设产生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2019年11月15日,保定市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荣誉称号。经过"十年磨一剑"的国家森林城市建设,保定市以构筑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为目标,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抓手,围绕"一核三带八廊十片林、五库九河十湿地",重点实施了廊道绿化、京保生态过渡带等工程。截至2018年底,全市森林覆盖率已达33.66%,已初步形成城乡一体、结构合理、体系稳定、产业发达、资源充足、功能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初步建成以林木为主,乔灌草结构合理,功能高效,景观优美,山、林、水相依的森林城市景观,  相似文献   

14.
<正>婺城设区伊始,就以"生态立区"为目标,充分把握生态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大力开展绿化造林,推进生态公益林建设,实施"兴林富民"工程,发展绿色产业,弘扬绿色文化,把我区建成生态婺城、绿色婺城。今年婺城区以"关注森林"活动为载体,进一步推动生  相似文献   

15.
<正>截至2015年,广西西宁市市域森林覆盖率达32%,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平方米,城市重要水源地森林覆盖率达85.06%,水岸绿化率达93.02%,道路绿化率达91.4%,初步形成了"城在林中、楼在树中、人在绿中、林水相依、林路相嵌"的生态城市格局。紧紧围绕"生态立省"战略,以建设"美丽西宁"为目标,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抓手,西宁市近年来立足市区环山、  相似文献   

16.
创新发展理念 建设特色森林城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五年来的工作,沈阳市的"森林城市"建设立足市情,以生态为主线,紧紧围绕老工业基地振兴,突出了北方平原城市的特点。第一,在战略定位上,着眼于城市的生存与发展。一是把建设"森林城市"作为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重要载体来抓。    相似文献   

17.
<正>雅安市地处四川盆地西缘,森林资源丰富,全市森林面积1570万亩,森林蓄积量10712.6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69.42%。素有“天府之肺、熊猫故乡”“动植物基因库”等美誉,是“中国生态气候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城市”“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市”,更是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和重要水源涵养地。雅安市第五次党代会指出,成渝双城经济圈、川藏铁路、大熊猫国家公园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是雅安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机遇,提出加快建设“川藏铁路第一城、绿色发展示范市”,实现“三城三示范”的奋斗目标。站在新的起点上,雅安林竹产业在建设长江上游生态高地、绿色产业发展高地,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上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8.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强调,森林关系国家生态安全,要着力推进国土绿化,着力提高森林质量,着力开展森林城市建设。国家林业局在发布的《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城、森林城市、森林乡镇、森林村庄建设,初步形成符合国情、具有特色、类型丰富的森林城市格局。"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既是国家发出的号召,也是城市着力改善生  相似文献   

19.
<正>临沧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生态立市、绿色崛起"的发展理念,以实现"森林繁茂、水系发达、空气清爽、人文荟萃、经济循环"为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围绕打造"微笑之城、创业之城、森林之城、洁净之城"四城一体的美丽边城,努力把临沧建设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先行者和景美民富、生态宜居的边疆现代化绿色城市。一、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近年来,临沧市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构建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发达的森林产业体系、繁荣的森林文化体系、合理的森林城镇体  相似文献   

20.
自然:城市森林建设的新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森林的实质就是让城市的人们再回自然,生态优先是其建设必须遵从的原则,即要树立城市森林建设的“自然”理念,按照植物的相生相克、自然演替和植物与环境的关系来建设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