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实践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璇  范稚莲 《蚕学通讯》2022,42(1):39-44
蚕桑产业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特色农业产业在脱贫攻坚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阶段中,蚕桑产业需要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广西的蚕桑产业目前已在品种创新、产业布局、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取得初步成效,但仍面临许多突出问题需要解决,为此提出联合发展提升市场竞争力、加强人才培育激发内生动力、创新金融政策降...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黄平县肉牛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并结合乡村振兴战略高质量发展要求,提出转变养殖观念、建立健全动物防疫体系、培养引进高素质专业队伍、优化金融及保险营商环境、打造完整肉牛产业链条、发展适度规模化养殖模式、推广优质牧草种植、拓展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广西省和四川省近年来茧丝绸行业迅速发展,异军突起,在江、浙等地蚕桑产业日渐式微,许多蚕桑企业被逼转型的大环境下,其蚕桑茧丝绸产业不仅站稳脚跟,反而克服城镇化、工业化、人口老龄化等不利因素影响,逆流而上成为行业标杆,意义重大。两省蚕桑产业发展都有着养蚕技术标准化、规范化、省力化,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比较效益突出,有效的管理,完备的技术服务体系,示范带动效应突出等共同点。针对重庆市蚕桑蚕业发展情况,提出7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5.
6.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的高质量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如何增加农牧民收入,促进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对于内蒙古草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在阐述内蒙古畜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内蒙古草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推进资源节约、提升畜产品供给保障水平、提高畜产品国际竞争力、加强绿色畜产品品牌建设、健全金融支持体系等对策建议,以期为推动内蒙古草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广西蚕桑产业链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叙述了蚕桑生产、茧丝绸加工业、蚕桑资源综合利用和茧丝贸易的现状;分析了广西蚕桑产业链发展存在资金投入少、蚕业专业人才匮乏、产业化程度低、茧丝绸加工业滞后、综合利用规模化程度低和蚕茧收购体制不健全等问题;提出了加快科技创新、加强生产基地建设、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强人才培养、发展龙头企业和蚕农合作组织、加快加工业发展、发展资源综合利用、加强蚕茧收购管理、建立和完善茧丝绸市场流通贸易体系等发展广西蚕桑产业链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在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首要要求,三产融合是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探究广西蚕桑产业三产融合的具体路径,对对推动蚕桑产业纵向延伸与横向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基于此,针对广西蚕桑产业技术创新、生产经营模式、生产布局与产业链3大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广西蚕桑产业三产融合“三步走”的路径。提出了需要坚持以农民为主体、坚持产业创新为核心、坚持因地制宜为原则3个建议,以实现三产融合的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9.
王良 《四川蚕业》2020,48(4):13-18
高县连续五年探索推进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提出实施“精品蚕业”发展战略,顺应国际茧丝市场的需求,探索符合高县实际的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为产业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提供了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0.
嘉陵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蚕丝生产基地,发展历史悠久、生态条件适宜、发展模式成型、科技支撑强劲。在成渝双城经济圈发展背景下,蚕桑高质量发展成为新时代川渝合作发展的重要内容。针对嘉陵江流域蚕桑产业基地建设、主体培育、业态创新、品牌发掘、产业融合等问题,建议编制基于川渝合作背景全流域产业发展的统筹规划;集聚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产业科技要素;优化蚕桑基地布局,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全面拓展主体发展潜能,支持产业现代化发展;创新资源综合利用业态,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弘扬民族特色,推进产业品牌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是广西蚕桑业优质茧生产基地,蚕桑产业是环江县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主导产业。围绕桑、蚕、茧丝、技术和设施设备等方面分析环江蚕桑产业发展现状,从组织领导、政策资金、科技创新及技术服务等方面分析出环江促进蚕桑产业发展的有力措施,进而提出新形势下环江县蚕桑业面临的问题以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经过了多年良性发展,东台市蚕桑产业具备了完整的技术体系、先进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成熟的贸工农一体化运行机制、完善的社会化服务方式,蚕桑生产水平不断提升。但仍存在户均规模偏小、技术进步慢,产业机械化、省力化水平低,蚕桑安全生产有隐患等问题。建议全力拓植桑园,打牢产业基础;实行复合经营,提升增收水平;深化三大创新,突破制约瓶颈;拓展产业功能,促进融合发展,加快东台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调查发现乐至县蚕桑产业存在生产能力较低、产业链条长而不强、科技研发能力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建优建强蚕桑基地、促进产业规模化发展,提质增效蚕桑工业、促进产业工厂化发展,推动蚕桑融合发展、促进产业多元化发展,打造僵蚕特色产业、促进产业特色化发展等对策举措,为乐至县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2008年下半年,在全球经济下滑及金融危机的强烈冲击下,茧丝绸行业面临很大困难。真丝服装自厂丝出口量及价格持续走低,干茧价格随之下降,导致全国鲜茧收购价格大幅下跌,蚕农种桑养蚕积极性降低,很多地方传出要挖桑的风声,有的甚至已经在挖毁桑树。面对严峻的形势,我们应该怎样来应对这次金融危机引起的强烈冲击呢,笔者作为一个基层蚕桑工作者,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于新茹  米静 《饲料研究》2023,(24):191-195
作为保障民生的重要支柱产业,畜禽产业在促进农业提质增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畜禽产业发展畜禽产品供给能力逐步提高,产业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升,畜禽疫病防控工作持续强化,为赋能畜禽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纵深推进,畜禽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重点在于大力推动畜禽种业振兴,有力确保畜禽种源自主可控;促进畜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健全畜禽产品加工流通体系,加强供需对接和产销联动。未来应从切实强化组织保障、完善要素保障体系、加快推进品牌建设三方面着手,引领畜禽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为驱动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6.
构建新型产业模式促进蚕桑产业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翁源县委、县政府对茧丝绸产业的定位是以农业龙头企业作为带动,不断扩大蚕桑种植规模,走企农合作、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茧丝绸产业化道路,把茧丝绸产业打造成翁源现代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本公司秉承强化社会责任意识、注重龙头企业带动、加强企农合作建设、促进产业持续发展的经营理念,充分发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江苏根据蚕桑产业发展实际和传统优势,坚持精品蚕桑、高档丝绸的发展定位,坚持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发展目标,坚持集群化、规模化、设施化、市场化、多元化发展方向,走出了一条具有江苏特点的蚕桑产业转型升级之路,为江苏蚕桑茧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王伦亚 《蚕学通讯》2006,26(3):52-53
开县地处四川盆地东部,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无霜期达300天以上,四季分明,冬暖春早,雨量充沛,宜桑宜蚕,并且我县有很好的养蚕习惯,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县促进农民增收的优势项目,曾为开县农村经济的发展创造过辉煌业绩,年发种最高达7.76万张,农民茧款收入高达14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19.
2000年以来,广西蚕桑产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自2005年起蚕茧产量已连续14年位居全国第1,为蚕农增收、蚕业增效、县域经济发展和扶贫攻坚作出了重大贡献。通过对广西蚕桑全产业链发展的深入调研,找出了制约广西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和面临的机遇、挑战。提出了提升蚕茧产量质量,确保种养业高质量发展;延伸精深加工产业链,推动加工业高质量发展;抓好产业链横向拓展,带动产业高效益发展;加强产业创新研发,确保蚕业科技高水平发展;加强市场流通和出口贸易,提升产业管理服务水平;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拓展产业高质量发展空间6个发展对策,以期推动广西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0.
分析影响广西壮族自治区蚕桑产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可为乡村振兴背景下提升蚕桑产业竞争力及建设蚕业强省找到切实可行的路径提供理论参考。基于波特钻石模型确定影响广西蚕桑产业竞争力的五大因素包括因子条件、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持产业、企业策略及结构和竞争、政府支持等,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五大影响因素进行测算。结果发现:在影响广西蚕桑产业竞争力的各种因素中,宏观层面的政府因素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作用,且在近年来的影响作用最大;归属相关和支持产业因素的农业机械总动力的影响作用一直都位居前3位,但近年来逐渐让位于归属因子条件因素的桑园种植面积。据此,提出制定产业发展政策发挥政府指导作用、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增加蚕桑产能产效、优化产业结构布局扩大蚕桑生产规模、建构蚕桑丝绸全产业链提升产业附加值等有利于增强广西蚕桑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