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娅  徐燕  黄俊菱  刘朝利 《绿色科技》2023,(14):136-140
分析了临江河江津段国控断面水质自动站监测数据,结果表明:临江河江津段超标污染物主要为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总磷超标时间主要在5~10月份,氨氮超标时段主要在1~5月份。各水质指标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总磷和浊度、高锰酸盐指数等,氨氮和高锰酸指数之间均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选取距西充河与嘉陵江交汇处最近的一个水质自动监测断面——彩虹桥断面"十三五"期间氨氮自动监测数据,探讨了该断面在此期间氨氮含量状况及变化趋势,同时分析了可能造成该断面氨氮超标的原因,提出了加强执法力度、加强城镇排水管网建设、加强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基础建设等防治建议,以期为西充河及嘉陵江水污染防治提供一定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于2010~2011年在西宁市主要地表水体设12个断面,对10项水质指标进行了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氨氮和总硬度严重超标,远高于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Ⅲ类标准;铁、化学需氧量(COD)、挥发酚、总氯、电导率、六价铬、pH值符合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Ⅲ类标准浓度限值;个别断面平水期、枯水期的溶解氧(DO)浓度略低于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Ⅲ类标准浓度限值。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句容河是秦淮河的重要支流,其水质污染不仅影响城市发展,还会对整体水域水质状况造成威胁,因此,全面了解句容河的水质状况至关重要。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2种常用的水质评价方法对句容河的水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句容河各断面水质均存在不同程度污染,只有少数断面能达到全年Ⅲ类水质标准,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和氨氮。  相似文献   

5.
以湘江长沙段水系支流为对象,对枯水期的湘江水质环境进行了现状调查。研究表明:湘江长沙段支流中,靳江河、浏阳河、沙河地表水水质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标。受纳了各支流后,湘江干流龙王港、浏阳河、沙河、沩水河支流交汇段水质均存在超标情况。提出了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及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加强对各支流加强沿岸入河排放口的管理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刘勇  胡爽 《绿色科技》2012,(12):15-16
以2011年花溪河南湖出口断面、石龙桥断面水质监测结果为例,构建了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模型评价花溪河水质,结果表明:南湖出口水质较好,总体水质达II类,2月份水质最好,为I类,影响水质的主要因子为高锰酸盐指数与溶解氧;中下游监测断面石龙桥评价结果均为V类,水质较差,主要污染因子为氨氮和总磷。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7.
刘佳 《绿色科技》2019,(12):109-110,112
对通扬运河一年来的水环境质量进行了监测分析,结果表明:该年度运河水质符合Ⅳ类标准。运河断面水质状况为轻度污染,表征颜色为黄色,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与往年相比,运河宜陵西断面水质状况有所下降,其他断面水质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水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物质,是环境中最活跃的要素,是一切物质存在与发展的前提,对于维持生态功能和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快速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中,由于城乡基础建设严重滞后,水污染也来越严重。为了改善河道水质和水环境,加强水污染治理和水资源保护,以某县D河为研究区,于2018年8月,运用无人机、实地踏勘和定点监测的方法获取了一手资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结合污染物超标倍数法对D河主要断面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D河流域各个出境断面水质处于劣Ⅴ类,但是较往年有所改善。对实施"河长制"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对博尔塔拉河和精河近6年(2007~2012年)水质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博尔塔拉河除大桥电站断面水质目前没有受到工业和生活源的影响外,青乡电站和博河中桥断面均受到其影响;精河河水水质虽然都能达到Ⅲ类水环境标准,但也不同程度地受到了人类活动影响。根据分析评价结果,提出了改善水环境质量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义兴河流域水污染源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义兴河水质实测数据为基础,评价了义兴河水质现状,结合水文水质资料和文献数据的方法,确定污染物排放系数,估算了义兴河COD、氨氮、总磷污染负荷并分析了主要来源。结果表明:义兴河水质现状较差,氨氮是全流域首要污染源;义兴河COD污染负荷的主要来源为农村面源和生活源,累计占总入河量的84.4%;氨氮污染负荷的主要来源为农村面源和生活源,累计占总入河量的74.9%;总磷污染负荷的主要来源为农村面源和生活源,累计占总入河量的91.7%。提出了完善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实施流域综合治理及生态修复、进一步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强化工业企业治理、加强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控制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定量评价酉阳县龙潭河"一河一策"治理措施对水质的改善情况,运用MIKE21模型对该措施实施后的河流水质情况进行了模拟.结合实际情况,特征性指标主要考虑了化学需氧量(COD)、氨氮,通过对现状水质进行模拟来检验模型的可靠性与准确性.结果表明:该措施实施后COD削减率约25.82%,氨氮削减率约21.35%,证明了该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以九洲江干流8个断面水质为目标,采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对其在2014~2018年间的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将其与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了对比研究,同时采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对九洲江干流各水质参数的相关关系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九洲江干流有7个断面水质在各个时间均达标;各类水质污染物中,氨氮和总磷是影响九洲江水质的主要污染物,且氨氮和总磷呈极显著正相关性;九洲江干流沿程污染程度从上游至下游总体呈现减轻趋势;为改善九洲江水质,应将陆川污水处理厂上游来水及周边生活污水和畜禽养殖污水作为重点治理对象。  相似文献   

13.
指出了鸭子河作为德阳市重要河流之一,近年来水体污染加剧,急需对水质进行评价和污染分析。利用德阳市2015年监测数据,采用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对鸭子河两个断面进行了水质评价。结果表明:水质呈轻度污染,通过分析主要污染物的来源,发现规模化畜禽养殖、城镇生活污水和工业生产是污染的主要原因,并就此提出了相关防治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冯家江水质状况,通过对溶解氧、氨氮、pH、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水温等指标监测,并以《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为依据,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其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从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可知冯家江水体污染严重,特别是氨氮和五日生化需氧量严重超出Ⅲ类地表水水质限值,从综合污染指数等级也可知冯家江水体污染严重,从污染程度看上游大于下游,应重视上游污染源监测与防治,以改善水质。  相似文献   

15.
指出了平原河网水系直观的表现就是透明度低、悬浮物较多,悬浮物对部分水质项目的分析有较大影响。研究了离心和沉降2种采样方式对此类河网断面比对监测的数值差异及差异原因,为国家和地方标准制订部门提供数据参考。结果表明:悬浮物的量对总磷、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的分析结果影响较大,对氨氮的分析结果影响较小;从水质类别变化来看,通航断面差异明显,离心较沉降水质低2个类别的断面占8%,低1个类别的断面占32%,高1个类别的断面占4%;不通航断面基本无差异,离心较沉降水质高1个类别的断面占7.7%。  相似文献   

16.
以武陵山区女儿寨森林小流域5个水质监测断面的监测结果为依据,以总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氨氮作为评价指标,运用综合指数法、模糊数学评价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其地表水环境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源头水、山洞出水口、二级出水口上、二级出水口下和总出水口的水质分别可以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的Ⅲ...  相似文献   

17.
指出了随着人口增长和工农业发展,污水排放逐年增加,白洋淀水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作为白洋淀上游最重要的入淀河流,科学合理地评价府河水质,对掌握其水质变化规律有着重要意义。以大清河流域府河段水质中溶解氧(DO)、高锰酸盐指数(CODMn)、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氨氮(NH3-N)、总磷(TP)5项水质监测指标为对象,运用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法进行了水质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各断面中焦庄断面污染最严重,随河流流动方向,水质污染程度逐渐降低,水体中氨氮污染最重,总磷次之,溶解氧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8.
根据入河排污口监测结果,评价保定市水功能区排污口的分布及超标情况,计算水功能区排污口等污染负荷,分析入河排污口对水功能区水质的影响,提出入河排污口的管理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针对黄河兰州市段上游污染源较多的问题,采用一维水质模型和二维岸边排放模型段尾控制法分别对黄河兰州市段主要排污口至下游控制断面的水质情况及水环境容量进行了模拟计算。一维模拟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较好,且研究区段COD_(cr)浓度未出现超标情况,但从浓度沿程变化来看,上游排污口的汇入会明显加大下游水体污染物的浓度。二维模拟结果表明:黄河兰州市段各主要排污口均尚有一定的环境容量,但上游污废水的排放会减小下游水体的纳污水平。  相似文献   

20.
根据全国主要流域重点断面水质自动监测周报公布的沱江流域水环境现状,分析了该流域水环境现状,并确定了4个水体评价标准,运用PSO-PPE模型对沱江流域水质进行了评价,为沱河流域水环境的宏观规划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