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指出了电镀工业园通过统一规划、统一管理、资源共享来有效解决电镀行业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并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但管理的缺失会使电镀工业园的效能流于形式,甚至成为一些落后电镀企业的避难所。以南京表面处理中心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环境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从园区规划、招商、基础设施建设、三废治理、清洁生产、风险防范等方面对南京表面处理中心提出了环境规范化管理要求,以期指导其后续工程的规划建设。  相似文献   

2.
温金龙 《技术与市场》2022,(12):113-114+117
为提升工件电镀作业的自动化水平,基于西门子S7-200型PLC设计一款自动化电镀生产线。对系统的工艺流程、控制要求、程序思路和组态监控界面设计过程进行了详细阐述,通过生产现场应用验证了该系统提升工件电镀自动化作业的有效性。该系统能对金属工件的自动电镀、回收、清洗作业进行控制,操作人员可通过MCGS组态触摸屏对整个作业流程进行远程操控。  相似文献   

3.
在济南东部山区九鼎山生态农庄规划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沟谷型观光农业园区的概念及其规划思路,从园区定位、园区总体布局、景观规划、项目规划、设施规划等方面对沟谷型观光农业园区进行了深入探讨,并结合九鼎山生态农庄规划实践进行例证,最后总结了沟谷型观光农业园区规划应注意的问题,以期指导沟谷型观光农业园区的规划。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花木园区现状调查,对园区在地方经济发展,尤其是花木产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总结,阐述了园区发展应该具备的优越条件,分析了园区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在对示范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建议,供类似园区参考。  相似文献   

5.
电镀作为机械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领域的重要配套环节,决定了区域装备设备制造水平先进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国电镀行业发展较为粗放,部分企业由于疏于监管,超标排放的重金属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和危害,电镀生产过程中排放的重金属主要以络合形态存在,由于水质复杂且波动性大,因此电镀废水是最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以某拟建电镀表面处理中心含铬废水预处理系统为例进行,设计了总体工艺路线,即"调节+还原反应+二级沉淀+膜超滤",设计出水的总铬指标满足《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表2标准,该工程设计方案对于含铬电镀废水的治理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宝钢根据上海市重点产业园区空气污染自动监测系统建设要求在上海市某重点化工产业园区建设空气环境监测站,安装气相色谱仪GC5000对该产业园区大气中的VOCs进行了实时监测跟踪和数据统计。由于产业园区工艺过程排放的特征性污染物是环境空气中非常重要的污染物之一,它不但对人体危害极大,还能参与光化烟雾污染反应,因此对工业园区的VOCS进行长期在线观测是非常必要的。以在产业园区实际使用的在线监测系统为依据,介绍了园区相关特征因子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刘鸿 《林业调查规划》2009,34(3):110-113
介绍水富黄沙生态园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园区建设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以概念规划的理论阐述园区空间系统构成,在空间尺度上进行空间系统层次分析,对园区的土地和气候适宜性进行评价,将园区定位为综合型现代生态休闲园.对“水、陆”生态空间进行合理组织的总体构思,形成“一心、二山、三廊、四水、五区”的格局,将园区布局为滨水休闲区、立体果园观赏区、文化展示区、佛教文化区和生态保护区,对园区的建设采取分期发展策略.对项目建设将产生的效益进行了初步预测.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含铜电镀废水是电镀废水中最主要的一种环境污染成分,采取人工湿地的方式进行了处理含铜废水的实验,通过研究选择合适的水生植物和湿地类型,以达到较好地铜离子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浙江省下沙高教园区的整体绿化水平,切实改善高教园区的整体环境,2004年3~12月对下沙高教园区的周边植被、各校区绿化、公建区绿化及周边环境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浙江省下沙高教园区次生植被种类少,整个园区绿化的全部维管束植物种类仅108种,且绿化成活率低,死亡率较高,整体绿化效果较差。从自然环境、建设时间、园区绿化建设特殊性和设计施工及养护管理等几方面分析了造成绿化效果差的原因,并讨论了下沙高教园区绿化建设的建议与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专利号:200810021270.5传统的电镀废水治理方法通常采用的是:将电镀废水混合液进行还原高价铬、水解沉淀;或者将含铬废水进行还原,然后与酸碱清洗液混合,集中进行沉  相似文献   

11.
从园区道路建设投融资方式出发,比较分析政府投入引导资金和市场融资等不同方式及几种方式的有效配合使用的特点。通过对园区三种投融资方式进行分析,对照园区道路建设的投融资及资金运转状况,对园区道路建设从政府引导、财政预算资金投入、政策性贷款及发行专项债券等方面相互融合构建起来的投融资操作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于椒江医药化工园区转型升级前后,通过在园区周边环境敏感点设立监测点位,监测了园区周边环境特征性甲苯、乙酸乙酯和二氯甲烷等特征污染因子的环境浓度和分布特征,同时,采用AERMOD模型对主要污染因子乙酸乙酯进行了预测分析验证,以期为该园区今后进行更全面、有效地污染整治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3.
以江西黎川家具产业园区为例,分析其在产业转移背景下的布局规划研究。简述了黎川产业园区的开发背景与建设条件,从目标定位、规划策略、规划布局、厂房设计利用与分期建设经济指标五个方面,对产业园区的构建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通过现场踏勘、发放调查表等方式对医化园区所有涉污企业的产品产量,原辅材料的年耗、单耗及三废处理情况进行了调查。根据有机溶剂的单耗及年耗、操作环境、污染物质的特性、废气处理装置的处理效果、固废产生量等,核算出了排放到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质总量;同时,从项目整合退出、工艺装备提升等方面深入研究分析了园区医药化工行业转型升级相关工作,并最终对园区转型升级后大气污染物排放量进行了调查统计,以期为该园区今后进行更全面、有效的污染整治方案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5.
杉木种子园不同营建方式成本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以现金流、折现值、净现值为指标,引用动态经济评价方法,对湖南省会同县不同建园方式的杉木种子园前期成本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新建园先在苗圃培育2年生容器砧木,第3年圃地嫁接,第4年移植至种子园,这种方式相对传统的在园区培育3年生砧木,第4年园区嫁接无性系的建园方式,30 hm2规模前4年投入少37.68万元,节约23.83%,净现值增加40.76万元,增加27.44%,建园方式的创新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6.
《林产工业》2018,(2):63-63
正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及行业主管部门关于大力推进产业园区建设的有关要求,同时有效促进中俄木业合作,1月14日,由中国林产工业协会主办的重点地区木业园区发展与中俄木业交易平台建设座谈会在赣州市南康区召开。会议主要通报了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区创建条件、申报政策与工作进展情况,研讨全国木业园区发展与创新,园区发展经验交流,通报了中俄木业合作进展情况,并就搭建中俄木业大宗交易平台进行协商,沟通发起成立中国林业产业园联盟。  相似文献   

17.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新形势下的一种全新的、可持续的经济发展载体。应用发展战略学、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理论与方法,以建设与管理的实际进展情况为切入点,从园区的总体发展思路、计划组织管理-发展目标的确立、园区内部管理创新等五个方面进行全方位解读,探索园区创新发展的新思路、新模式。在肯定园区建设初步成果的同时,全面分析了园区运营现状中存在的问题。着重从政府决策服务的角度,提出加快宜宾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总体思路和"政府引导,政策扶持"的前期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8.
森林—城镇交界域火灾是一个复杂而严重的灾害现象。通过对万华烟台工业园区森林交界域火灾风险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交界域内火源较多,一旦与细小森林可燃物接触就会形成第一引燃,但对园区威胁并不大;从一次引燃发展到二次引燃一般可通过火焰直接接触、热辐射以及飞火等三种方式,其中通过火焰直接接触或热辐射引燃园区可能性较小。园区北灵山有条件发生大规模树冠火,会出现飞火等极端火行为,对园区构成巨大威胁。而园区曲家山虽然也能形成局部树冠火,但不会对园区构成威胁。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了加强火源管理、有效调控森林可燃物、加大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专业化森林消防队伍等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9.
指出了某机械公司现有电镀废水治理工艺落后,出水难以实现稳定达标排放,结合该厂的实际情况,对现有工艺进行了改造,采用铬水处理系统、氰水处理系统、综合水处理系统、生化处理系统、回用水系统进行分类处理。半年的实际运行结果表明:整套工艺运行平稳,出水各项指标可以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的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20.
应用专家咨询法计算了评价指标的权重值,专家咨询法和目标逼近法确定了指标理想值,然后结合各指标的实际值计算了指标的标准化值,最后采用指数加权求和法计算得出了综合得分,据此对重庆市西永微电子产业园的土地集约利用进行了测算,得出了园区土地集约度分值得分为91.18,指出了土地集约度较高,但是存在工业用地率低,建成投产的周期慢的情况,制约了园区的发展。此外,园区的扩展潜力较大,因此应该注意加大园区的外延式扩展潜力,提高用地结构,提高投入产出比,提高工业用地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