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学习产出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对培养知识、能力与素质综合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广泛应用于诸多实践教学领域。惠州学院园林专业设计类课程以理论为基础、以实践为驱动、以产出为目标的教学方式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具有很高的契合度。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下的园林专业设计类课程以培养学生园林规划设计、工程管理、园林施工等能力为教学重点,基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教学设计,构建“三位一体一中心”的教学方式,围绕教学目标、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评价3个方面展开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以“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原理”课程为例,在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下进行课程改革实践,结合信息化教学手段,逐步完善了课程组织体系,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有利于促进应用型本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2.
"给水排水工程制图"课程是北京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的选修课程。经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制约"给水排水工程制图"课程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课程教学内容与专业需求脱节、缺少与相关专业课程的融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时分配不科学、考核方式限制了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全面考察、学生缺少学习兴趣等。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对课程进行了改革探索:首先调整理论课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学时比例;其次在理论课讲授过程中,加强与给水排水工程其他专业课程的融合;第三,在考核环节,以实际工程或实际工程图纸作为专业知识点的载体,将单一纸质闭卷考核方式改变为与计算机辅助设计相结合的方式。实施教学改革后,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求知欲明显增强,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入,增强了专业实践能力,教学效果有了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国内9所农林院校和3所综合高校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办学模式的对比分析,研究了各校相关专业在培养目标、学分体系、学科设置、科研与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的特点,提出了北京林业大学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办学模式进行改革的思路:应根据自身的特色与条件,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与专业定位,优化学分体系与课程设置,丰富实践教学体系,增强学生在专业、课程、教师、学习进程选择等方面的自主性,最终提高专业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4.
“最优化方法”是自动化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旨在培养学生将抽象问题具体化为数学模型的能力,以及借助计算机技术确定解决实际问题最优方案的能力。首先从课程教学特点、课程思政教学现状、课程意义和重要性等多方面分析了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最优化方法”教学的必要性。然后对本次思政教育改革进行了实践探索,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内容的结合,将育人元素体现在课堂理论教学、课后实验作业和课外科技竞赛等重要教学与实践活动中,实现专业教学与思政内容的有机统一。最后,通过实际教学效果证明了在专业教学活动中引入思政元素,不仅能增强学生和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度,也能提升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对学习结果的认可度。  相似文献   

5.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风景园林专业本科四年的学习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设计课程和专业技术课程。贯穿3类课程学习过程的综合studio实践训练共有7次,其中前3次与专业基础课程密切相关。风景园林专业基础课程通过与"综合studio"实践课程的结合,实现了由基础理论到专业实践的有效转化。针对风景园林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特点,将与之相对应的"综合studio"实践课程进行了优化,提出了引入建成景观空间的实践教学理念,结合设计的研究方法搭建教学的总体框架。同时提出了"综合studio"实践课程的教学方法:要以任务驱动为先导,强调可视化、体验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设计分析的能动作用,帮助学生实现基础课程与专业设计课程的接轨,建立起景观空间设计的正确思维方式,搭建专业基础课程的理论结构。  相似文献   

6.
针对当前大学非环境专业环境评价类课程教学存在的学生学习动力不足、课程时长与教学大纲的要求有矛盾、任课教师缺乏与本科生专业相结合的案例经验等问题,提出大学非环境专业环境评价类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包括通过增加多媒体教学内容和以实际的职业考试要求为引导等多种方式,从根本上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加强案例教学,以丰富课程教授环节;通过增加实践教学环节,使第一课堂的学习向课后延伸;通过改进课程考核环节,促进理论结合实际等。  相似文献   

7.
总结了绵阳师范学院园林专业的生态学类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教学改革措施及成效。园林专业的生态学类课程教学存在学科定位不明确,专业特色不突出,理论与实践教学脱节,教学方法、手段和考核方式需要进一步优化等问题。生态学类课程教学应明确学科定位,契合专业特色和国家生态建设需求。具体的教学改革举措包括:(1)优化和夯实理论教学,引入多种教学方法,将教师主导型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互动型教学方式;推进生态学类课程特色教材建设。(2)强化和整合实践教学,促进理论和实践教学有机融合。(3)促进生态学类课程的在线课程建设,拓展教学深度和广度。通过教学改革,夯实了学生的生态学理论基础,增强了学生将理论应用于景观规划与设计实践的能力,更好地实现了园林专业培养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林学专业的森林康养方向是近年来为满足“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人才需求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而新设的培养方向,其人才培养目标是满足我国大力发展森林康养产业的需求。“森林生态学”是林学专业(森林康养班)的核心课程,教学重点关注森林生态系统中各类生物间及其与森林环境的相互关系,同时涉及生物学、环境学和森林经营管理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该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理论教学内容繁杂、课程案例缺乏专业衔接、缺乏实践教学环节等问题。提出了林学专业(森林康养班)核心课程“森林生态学”的教学改革举措:依据专业需求与培养目标,调整优化理论教学内容;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增强理论教学内容与专业的衔接度,充分发掘和填补专业案例库;充分利用地区资源和森林康养基地,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并开展特色实践教学活动。课程教学改革提高了教学内容与林学专业(森林康养班)的契合度,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树立了学生对专业的自信心和使命感,提升了课程教学的效果与质量。  相似文献   

9.
优质课程资源的建设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水土保持专业的培养目标及课程特点,从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两个方面探讨了"流体力学"优质课程资源的建设途径及其在教学实践中的效果。课堂教学资源的建设主要从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制作并应用多媒体课件、完善试题案例库3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实验教学资源的建设从加强硬件的基础建设及注重虚拟实验两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并以"流体力学"课程中"流体静力学"这一章节的教学内容为例,诠释了优质教学资源在教学实践中的作用。结果表明,优质教学资源可促进理论教学多元化、实验教学丰富化、专业人才培养个性化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设置林业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林业专硕)主要是培养掌握扎实的林业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能适应林业行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林业人才。“森林可持续经营与认证”课程是面向林业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开设的一门具有很强应用性和实践性的专业课程。针对传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课程内容多、学时短、实践环节缺失等问题,基于“互联网+”技术在“森林可持续经营与认证”课程教学中开展了案例教学的实践探索。首先,要精心设计课程教学案例。课程教学案例要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代表性,要反映学科前沿热点,任课教师要亲自参与案例的编写。其次,在案例教学方式上,依托现有的国内外在线教学平台,实施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案例教学实践取得了预期效果,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进一步增强,师生关系更加密切,教学效果明显提升,“互联网+”增强了课程教学中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水土保持专业"AutoCAD"课程是水土保持专业的必选课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程考核、教材编写等4个方面对水土保持专业"AutoCAD"课程教学进行了探究,提出了完善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基本绘图技能;改革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变课程考核方式,综合评价学生的能力;编写教材,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等改革措施,以提高"AutoCAD"课程的教学效果,为培养面向水土保持行业需求的高素质、综合实践能力强的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流域管理学”课程是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自然保护区等专业的核心选修课程,也是林学一流学科的骨干支撑课程之一。针对“流域管理学”课程教学内容繁多、课时有限、教学方法单一、缺乏互动教学等问题,文章基于“学习金字塔”理论,围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互动3个方面开展了提升“流域管理学”课程教学质量的实践探索:(1)从细分理论基础与实践知识、引入国内外学科和行业的最新科研成果等方面优化教学内容;(2)利用互联网手段整合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应用实践体验,强化学生对课程内容的记忆,改进教学方法;(3)推进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加大互动教学力度。实践结果表明,学生对课程的整体满意度较高,达到了提升课程教学质量的目的,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拓宽了学生的专业视野,提升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和科学思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动物学课程是生物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生物科学专业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其实验部分有助于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动手能力。贵州师范学院校园内鸟类种类丰富是重要的实验课程教学资源,结合校园鸟类种类和数量及多样性调查,利用鸟类学相关专业知识及3S技术、激光雷达、鸟类声学、生态学数理统计等新兴的研究方法,以学生为核心,实践为基础,进行动物学实验教学改革调查与实践。对动物学实验课程的改革方式进行研究与探索,最终达到培养科研兴趣,促进主动学习、构建创新思维、提高动手能力及专业技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针对环境工程专业"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的特点,探讨了案例式教学在该课程教学中实施的可行性。同时针对"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噪声污染控制工程"教学内容为例,从工程案例的教案设计、课堂教学方式和实际工程综合训练3个方面对"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开展案例式教学进行了探索。首先应利用工程案例进行教学,增强学生对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解;其次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增强学生课堂的参与度;第三,利用综合实践训练,增强学生对所学污染控制技术的应用能力。"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实施案例式教学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了学生解决复杂环境问题的能力,满足了环境工程专业教育认证的要求,培养了高质量的环境工程实践型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5.
"户外游憩设计"是风景园林专业的特色选修课,其课程教学可以增强学生对设计理论的认知,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以华中农业大学"户外游憩设计"课程教学为例,提出了"游憩场景认知—游憩理论引入—游憩主题辩思—游憩设计拓展"教学框架,探讨了运用体验式和情景式教学进行游憩场景认知、运用启发式和案例式教学进行游憩理论学习、运用研究式和讨论式教学开展游憩主题辩思以及运用任务式和自主式教学开展游憩设计拓展等多元教学方法。最后,从理论学习、课程实践效果、课程论文质量及课后学生反馈等方面阐明了课程教学成效。  相似文献   

16.
“科技写作”课程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科技写作技能,提升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和科研素养。然而,课程教学中仍然存在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材和课程内容与林学专业不契合、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学生科研实践能力培养不足等问题。结合高等农林院校的林学专业特点,从课程教材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式改进,考核方式调整等方面进行了林学专业本科生“科技写作”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结果表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科研实践运用能力和科研创新思维都有了很大提升,有效提高了“科技写作”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效果。  相似文献   

17.
"森林经理学"是林学专业实践性很强的主干专业课程之一,针对"森林经理学"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仍然较少。探讨了一种"森林经理学"课程产教学联动的实践教学模式,就是在不影响该课程教学任务正常执行的前提下,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内容,结合林业产生实际,利用课外时间,让学生走出教室,开展产教学联动实践教学活动,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实践动手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景观设计初步”课程是大学本科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入学后接触的首门景观设计类专业主干课程,属于设计启蒙教育,通过学习可获得景观设计的基础能力,并对后续设计课程的学习和专业发展尤为重要。目前“景观设计初步”课程教学过程主要是围绕教材内容传授理论知识,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知识还未入脑入心,而后又进入过度强调项目实践之中,忽略了理论知识的应用转化,导致理论知识与实践无法快速、精准对接,实践效果不佳。基于此,该课程应由只注重项目实践向强调理论指导实践转变。在理论知识传授过程中强调转换思维,不以直接获取理论知识为目的,而是引导学生从其他视角主动思考知识点并堆积出理论形态,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知识运用将更得心应手。转换思维式教学以知识适度够用会用为原则,有助于夯实设计基础、锻炼设计表达、加深专业认知,提高理论知识的设计转化效果,增强学生设计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9.
“土力学”是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基础课,直接服务于“水土保持工程学”。从“土力学”课程的培养目标、要求及专业特色入手,针对此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着课时数不足、课堂教学呆板、实践与实验教学乏力、理论与实践教学结合不紧密等问题,提出了整合和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革新教学手段、加强实验与实践教学等教学改革的思路与途径,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水土保持规划学"是高校水土保持专业的骨干课程,具有综合、理论和实践性强等特点。目前,在该课程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学内容与实际情况结合不紧密、实践教学体系不完整等问题。通过更新教学内容、针对性地撰写实践指导书和保障实践性教学时间等措施,增强了教学与实际情况的紧密结合,建立了系统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后,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有所提高,课堂参与度、对课堂知识的理解运用度、实践能力以及考核成绩等都有了较为显著的提升,达到了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提高了教学质量,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