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桓仁山参培育能否成功,培育地选择是关键环节,通过对培育地不同土壤容重、坡向、坡度、林分郁闭度等条件对山参存苗量、生长情况进行试验调查。试验结果表明,山参培育与土壤容重、坡向、坡度、林分郁闭度密切相关,培育山参林地土壤pH值在6.3左右,土壤容重在0.73g/cm3土质疏松、肥沃的壤土或沙壤土地块、坡向东坡、坡度13°~18°、林分郁闭度0.6~0.7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大兴安岭天然平榛进行系统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榛树的年龄、密度、坡度、坡向、土壤厚度和森林郁闭度对结实均有不同影响。最佳结实年龄为3~5年生,最佳密度12万~25万株·hm~(-2),坡度一般小于10°,最好小于5°的阳坡或半阳坡,森林郁闭度小于0.2,土壤厚度大于20cm的榛林产量最高,可达196.7kg·hm~(-2)。  相似文献   

3.
运用正交试验设计和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分析林分、坡度、郁闭度和肥力等对林下种植华重楼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林分对林下种植华重楼块茎成活率有极显著影响;不同坡度、不同郁闭度对林下种植华重楼块茎成活率有显著影响;不同的有机肥施用量对华重楼根茎生长量有显著影响。林下栽培华重楼应选择土层深厚、腐质含量较高的阔叶林下,避免种植在毛竹林或马尾松林下,并且应注意对林地的坡度和林分郁闭度进行控制。宜选择郁闭度0. 3~0. 7、排水较好的坡度15°~30°的山坡地种植。在沙县,华重楼的最佳施肥量为45 000 kg/hm~2~67 500 kg/hm~2。  相似文献   

4.
为扩大种植范围,帮助更多的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增加收入,作者与湖南衡阳县农林开发办合作,于2002年开始将黄骅冬枣引种至衡阳县樟树乡罗洪村种植,经3 a试验,取得了成功,现将成果简报如下:1试验地概况试验地位于湖南省南部,东径111°59′~112°45,′北纬26°52′~27°23,′海拔80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不同郁闭度杉木林下套种秃杉试验,分析杉木与套种秃杉种间协调关系。结果表明:秃杉幼树在杉木的林冠下生长良好,杉木保留郁闭度控制在0.4~0.6之间时,秃杉的保存率、胸径、树高生长及保留杉木的胸径生长最佳。  相似文献   

6.
桂东地区马尾松林下种植金花茶密度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金花茶(Camellia nitidissima)产品原料短缺问题,提高马尾松林(Pinus massoniana)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于2014年6月至2016年5月在桂东岑溪市紫胶林场开展了马尾松密度×金花茶密度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金花茶造林适合的株数密度随马尾松株数密度递增呈增大的趋势,300株/hm~2(郁闭度0.4~0.45)马尾松林下适合种植金花茶密度要控制在1 665株/hm~2以下,450株/hm~2(郁闭度0.5~0.6)马尾松林下适合种植金花茶密度控制在1 665~2 505株/hm~2,600株/hm~2(0.6~0.7)马尾松林下适合种植金花茶密度控制在2 505~3 330株/hm~2;金花茶生长区组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位于中坡金花茶要比上坡金花茶生长好;在桂东地区12月至次年2月金花茶生长基本停滞,金花茶施肥适宜安排在3-9月。  相似文献   

7.
金佛山方竹母竹移栽造林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通过对金佛山方竹不同母竹栽植成活率试验、不同栽竹时间成活率试验、不同肥培抚育措施试验结果比较得出:在用金佛山方竹母竹移栽造林中,母竹应选用2~3 a生2株以上为一丛的方竹;金佛山方竹栽植的最适季节是12月、2月、3月;栽植后要加强肥培抚育措施,及时松土、锄草、埋青、施肥,造林3 a后竹林郁闭度可达50%。  相似文献   

8.
水土流失地区的相思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新会市罗坑一带的严重水土流失地段营造相思的试验结果表明,造林后1年其郁闭度一般可达0.8~0.9,有效地覆盖光秃的林地,达到了控制水土流失的目的。文中针对水土流失地区的特点,提出了一整套在严重水土流失地上营造相思林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在广东省乳阳林场郁闭度 0~0.6 的杉木林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内开展补植套种枫香 Liquidambar formosana 的试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郁闭度下补植套种枫香,其树高、地径及材积 增长差异显著(a=0.05); 郁闭度 0~0.6 内,郁闭度越低,枫香幼林生长越好,在郁闭度 0.4 以上的林地补 植套种时,枫香的树高、地径、材积等生长明显受到抑制,因此,补植套种枫香应选择在郁闭度 0.4 以下 的林地上进行。  相似文献   

10.
以人工培育的薇菜优质幼苗为目的,进行高寒林区林下栽培试验,选择适宜的立地条件,形成一套科学的栽培技术并进行推广应用。本研究对野生薇菜资源的生长环境进行调查,筛选出最佳的薇菜生长环境,为下一步薇菜幼苗移栽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高寒林区薇菜适宜生长在土壤腐殖层较厚的酸性黑壤中,适宜p H值为3.2~3.9;在坡度21°~50°、郁闭度0.3~0.6区域薇菜分布广泛,土壤养分中有机质、速效氮、有效磷含量高,薇菜分布多并且长势良好。  相似文献   

11.
采用定位观测的方法,于2013~2014年冬季对北京九龙山侧柏人工林进行温度和湿度的数据采集,进而分析不同结构类型(郁闭度、枝下高)侧柏林的温、湿度特征及差异。结果表明:(1)林分平均最高温度和平均日差值呈现的规律为:1号(郁闭度0.3~0.4,枝下高1/2)2号(郁闭度0.3~0.4,1/3枝下高)3号(郁闭度0.5~0.6,1/2枝下高)4号(郁闭度0.5~0.6,1/3枝下高)5号(郁闭度0.7~0.8,1/2枝下高)6号(郁闭度0.7~0.8,1/3枝下高),平均最低温则相反。(2)温度日差值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条件下差异显著,多重t检验结果显示除1号样地和2号样地以及5号样地和6号样地之间无显著差异外,其他样地间均差异显著。(3)不同结构类型林分平均最高、最低相对湿度顺序为:1号2号3号4号5号6号;相对湿度日差值方差分析结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为有效保护并合理开发利用傻松口蘑这一珍稀野生资源,笔者对宽甸县东部山区傻松口蘑发生地植被、降水量、土壤、海拔高度、地理定位、温度、湿度、光照、物候等环境因子进行了野外调查,结果显示,傻松口蘑的生长环境:50~60年生的蒙古栎林、郁闭度0.60~0.65;年降水量900~1 000 mm;暗棕色森林土,菌床土壤含水率18%~20%,pH值5.8~6.2;海拔455~475 m的山脊梁两侧,坡度为50°~60°;9月份地表以上50 cm温度8~18℃;3:00~9:00有雾气笼罩时,空气湿度达85%以上;晴天地表光照强度2 900~3 700 lx。  相似文献   

13.
在4种不同密度的竹林内开展防城金花茶栽植试验,通过4年的试验,调查结果表明,毛竹林采用R处理,即保留宽6 m,长25.8 m毛竹林,自上而下伐除2 m范围内原有毛竹,种植防城金花茶,其6年生(含苗龄)平均地径可达3.4 cm,平均冠幅乘积1.8 m~2,平均花数9.1枚/株,花径3.5 cm,花大,金黄色极具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竹林平均胸径9.9 cm,产笋量3 012 kg/hm~2,产材量14 723.9 kg/hm~2,均高于其它处理方式。在上层毛竹林郁闭度0.6~0.7的区域种植防城金花茶,具有较高的生长效应。  相似文献   

14.
中山杉引种研究进展及其在昆明地区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中山杉无性系杂交选育及常规育苗、抗逆性、物候期、生长节律及引种推广适应性研究概况.目前其引种范围为东经102°~122°,北纬24°~39°,在土壤含盐量〈0.2%,pH值〈8.5,年均温14.5~21.9℃,年极端低温不低于-20°的广大地域范围中山杉均能正常生长,表现稳定.中山杉无性系在昆明地区的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其在昆明亦具强的生态适应性和抗逆性,成为昆明地区一个新型的耐水湿乔木树种.文章进一步讨论了在昆明地区建立中山杉良种采穗圃基地以及为提高中山杉无性繁殖能力而营建中山杉无性系示范林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为了了解五指山市乔木林的空间分布特征,掌握主要林分因子的发展趋势,结合海南省五指山市四期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运用ArcGIS10.0、SPSS软件,对五指山市连续15 a乔木林地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乔木林为五指山市主要的用地类型,且数目逐年增加;(2)乔木林分主要分布在海拔在500~1 000 m、坡度在15°~35°之间向阳的空间范围内;(3)平均年龄为28.54,平均树高为11.41 m,平均胸径为13.46 m,平均每亩蓄积为8.86 m3,平均郁闭度为0.609。从龄组结构来看,大多属于中龄林与幼龄林,处于正演替阶段。  相似文献   

16.
采用大兴安岭地区盘古林场2011及2012年天然落叶松林实测碳储量数据,分析林木各器官(树干、树枝、树叶、树根)及全树的碳密度与海拔、郁闭度、坡位及林分密度的关系。基于空间克里格插值原理,利用Arc GIS空间分析软件分别绘制该地区各器官及全树的碳密度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天然落叶松林各器官及全树的碳密度与海拔、郁闭度和坡位都有密切的关系。各器官及全树均在633~683m的海拔范围内达到最大值;在0.4~0.5的郁闭度范围内达到最大值;不同坡位上各器官及全树碳密度按下坡、山谷、平地、上坡的顺序而逐渐降低;在林分密度为3022~3521株/hm2的范围内,各器官及总量的碳密度达到最大值。利用空间克里格插值能够很好的进行空间林木各器官碳密度分布的估算,树干的碳密度变化范围是5.99~46.33 t/hm2,树枝的碳密度变化范围是0.31~2..92 t/hm2,树叶的碳密度变化范围是0.27~0.78 t/hm2,树根的碳密度变化范围是2.25~20.39 t/hm2,全树的碳密度变化范围为6.43~60.40 t/hm2。综上所述,大兴安岭地区天然落叶松不同器官的碳密度变化范围是不同的,而且其变化规律与林分因子之间的关系也不同。因此,应该分器官研究其碳密度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7.
不同林地和郁闭度对香榧幼苗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比较不同林地类型和郁闭度对香榧幼苗的影响,2006-2009年连续观察松阳县52块标准地香榧幼苗的成活率和新梢生长量,析因分析结果表明,郁闭度、林地类型、郁闭度和林地交互作用对成活率均有极显著性影响,郁闭度对新梢生长量有显著影响.在郁闭度为0.4的板栗林、针阔混交林和杉木林种植香榧幼苗,其成活率可达96%以上,新梢生长量21.5 cm以上.  相似文献   

18.
闽楠阔叶树林冠下造林幼树生长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闽楠容器苗在阔叶树林冠下进行不同郁闭度(0.2~0.4、0.4~0.6、0.6~0.8)、不同坡向(阳坡、半阳坡、阴坡)造林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郁闭度对闽楠造林成活率、保存率的影响不显著,郁闭度0.2~0.4、0.4~0.6、0.6~0.8的当年造林成活率分别达90.2%、90.6%、90.1%,保存率分别达86.1%、86.5%、86.2%;不同郁闭度对闽楠幼树生长的影响极为显著,平均地径、平均树高生长量均以郁闭度0.4~0.6最高,分别达1.38㎝、1.32m。不同坡向对闽楠造林成活率、保存率的影响不显著,阳坡、半阳坡、阴坡的当年造林成活率分别达90.1%、90.6%、90.0%,保存率分别达85.9%、86.4%、86.0%。不同坡向对闽楠幼树生长的影响极为显著,平均地径、平均树高生长量均以半阳坡最高,分别达1.39㎝、1.31m。  相似文献   

19.
《林业实用技术》2021,(6):28-30
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调查珠海淇澳岛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 Buch. Ham.)改造示范林内3种乡土红树群落变化,解析不同红树植物对不同郁闭度条件体现的环境适应性,为无瓣海桑人工林乡土化改造工程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1)相同郁闭度条件下幼树株高表现为:木榄[Bruguiera gymnorhiza(L.) Lam.]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L) Blanco]秋茄(Kandelia obovata);2)在3种郁闭度条件下木榄和桐花树冠幅均在种植1.5~2 a时间内达到最大增长量,木榄冠幅均最大;3)木榄和桐花树郁闭度低于0.6条件下桐花树保持较高保存率,而秋茄仅在强光条件下能够保持较高成活率。研究结果表明,从对无瓣海桑不同郁闭度条件红树植物幼树生长适应性来看,木榄和桐花树适宜种植在郁闭度低于0.6的无瓣海桑林下;秋茄适宜在郁闭度低于0.3的林分内,可在林窗/林隙下方适当密植。  相似文献   

20.
在杉木林下进行了套种闽楠试验,对套种后6年的林分生长量、闽楠叶绿素水平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郁闭度太大或过低的林下套种均会对闽楠生长造成不利影响,以郁闭度为0.4~0.6的杉林冠下套种闽楠的效果较好。与郁闭度为0.8的套种相比,杉木的树高、胸径、材积分别提高了12.9%~20.2%、12.9%~15.5%和38.9%~56.6%;闽楠的保存率、树高、地径分别提高了22.62%~26.17%、10.9%~22.78%和34.29%~48.57%。叶绿素水平也提高了70.2%~85.1%,体现郁闭度0.4~0.6的林分小环境条件较适合闽楠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