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使用AS350B3小松鼠直升机喷洒75%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 g/L苯甲·丙环唑乳油、40%吡唑·戊唑醇悬浮剂防治松树枝枯病(Cenangium ferruginosum Fr.)。结果表明,40%吡唑·戊唑醇悬浮剂防效最好,1 a后防治效果为74.02%。  相似文献   

2.
通过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40%氟硅唑乳油、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5%丙环唑乳油和1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具有较好抑菌作用。田间试验结果表明:40%氟硅唑乳油2000倍液和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4500倍液防治效果较好,防效分别为65.98%和61.68%。  相似文献   

3.
蓝莓拟茎点霉枝枯病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6种绿A生产可用杀菌剂对拟茎点霉Phomopsis vaccinii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抑菌作用从强到弱的顺序为吡唑醚菌酯,腈苯唑,咯菌腈,苯甲·丙环唑,氟啶胺,嘧菌酯;从中选4种药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吡唑醚菌酯防效73.6%,最好;咯菌腈防效50.71%,较低。  相似文献   

4.
通过田间试验,采用市面上常见的6种杀菌剂探讨了对苹果轮纹病的防效。对苹果采收前、储藏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颗粒稀释1500、2000倍液,250g/L吡唑醚菌酯乳油1000、2000倍液,430g/L戊唑醇SC3000、4000倍液,250g/L嘧菌酯悬SC800、1500倍液,400g/L氟硅唑乳油4000、60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的700倍液对苹果轮纹病的防治效果较好,对苹果树果实食用没有危害。  相似文献   

5.
7种杀菌剂对杨树烂皮病、溃疡病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内测定了7种杀菌剂对杨树烂皮病病原菌金黄壳囊孢菌Cytospora chrysosperma (Pers.)Fr.、溃疡病病原菌Dothiorella gregaria Sacc.的毒力.72 h含药平板对抑制金黄壳囊孢菌的菌丝生长毒力最强的有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剂、250 g/L嘧菌酯悬浮剂,EC50值依次为0.0006,0.020 2μg/mL;其次为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EC50为0.195 8μg/mL;最弱的是树乐粉剂,EC50为319.658 0μg/mL.48 h对杨树溃疡病病原菌的毒力最强的有250 g/L嘧菌酯悬浮剂、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剂,EC50依次为0.072 2,0.090 4μg/mL;其次为70%甲基托布津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EC50依次为2.5603,19.0454 μg/mL;树乐最弱,EC50为366.415 7μg/mL.同一药剂对杨树烂皮病菌的毒力强于溃疡病菌.  相似文献   

6.
为有效防治美国山核桃黑斑病的发生,2017年在浙江省建德市美国山核桃Carya illinoensis林病害始发期和盛发期通过林间试验比较了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4 000倍液、苯甲·嘧菌脂悬浮剂1 500倍液、苯甲·丙环唑乳油20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4种不同杀菌剂对美国山核桃黑斑病病原菌小孢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microspore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除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保护性杀菌剂)400倍液防治效果略差外,其他3种杀菌剂(治疗性杀菌剂)对美国山核桃叶片和果实黑斑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落叶期推迟时间和产量增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施用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4 000倍液对美国山核桃病叶、病果防治效果最好,分别为97.06%和98.16%;落叶期推迟时间最长,比对照推迟98 d;产量增加最大,为对照的362.86%;其次为苯甲·嘧菌脂悬浮剂1 500倍液。研究结果表明,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4 000倍液、苯甲·嘧菌脂悬浮剂1 500倍液、苯甲·丙环唑乳油2 000倍液3种治疗性防治药剂能有效防治美国山核桃黑斑病。  相似文献   

7.
分别于2016年和2017年,采用林业施药试验测定了不同稀释倍数的30%苯甲·丙环唑乳油、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40%腈菌唑可湿性粉剂等9种不同农药对山核桃干腐病病斑复发和新病斑形成的影响,比较了凿破病斑和不凿破病斑对喷药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供试的9种药剂对山核桃干腐病病斑复发及新病斑发生均有显著的抑制效果;凿破病斑处理能显著提高药剂防治效果,2016年,30%苯甲·丙环唑乳油和50%喹啉铜可湿性粉剂防治后病斑复发率分别降低了57.52%和61.14%,新病斑发生率分别降低了36.19%和34.75%;2017年,处理后均无病斑复发和新病斑产生。  相似文献   

8.
描述了防风斑枯病的发生规律,并对病原菌进行了显微观察。选用新型杀菌剂40%氟硅唑乳油、50%烟酰胺水分散粒剂、250g/L吡唑醚菌酯乳油、25%啶菌恶唑悬浮剂、20.67%氟硅唑噁唑菌酮乳油、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进行抑制实验。结果表明以上6种药剂对防风斑枯病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菌作用不同,EC50分别为37.804μg/ml、1642.11μg/mL、681.913μg/mL、30.093μg/mL、142.785μg/mL和22.112μg/mL。  相似文献   

9.
开展不同剂量的5种药剂对油茶软腐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油茶软腐病发病期,分别使用不同剂量的2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丙环唑微乳剂、80%波尔多液可湿性粉剂、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对油茶树进行整株喷施,对油茶软腐病均表现出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80%波尔多液可湿性粉剂6 g/L处理对油茶软腐病的防治效果最好,油茶软腐病的病情指数明显较低,防治效果为76. 9%; 2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 0 g/L处理对油茶软腐病的防治效果次之,防治效果为68. 9%; 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1. 2 g/L处理对油茶软腐病的防治效果比2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处理低,为61. 1%。40%丙环唑微乳剂和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的不同剂量处理对油茶软腐病的防治效果均偏低。  相似文献   

10.
桉树小新壳梭孢梢枯病菌室内药剂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培养条件下,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0种常用杀菌剂对桉树小新壳梭孢枝枯病菌Neofusicoccum parvum (Penny Cook & Samuels)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25%苯醚甲环唑和25%丙环唑对N.parvum抑制效果最好,EC50值分别是0.0312和0.0330 mg/L;18.7%丙环·嘧菌酯、25%咪鲜胺、50%甲基硫菌灵、50%异菌脲、50%多菌灵、40%腈菌唑和75%百菌清抑菌效果次之,EC50值分别为0.0499,0.0681,0.1462,0.1672,0.2720,0.3454和4.6199 mg/L;25%嘧菌酯抑菌效果最差,EC50值是16.1451 mg/L.  相似文献   

11.
选用42%戊唑·百菌清悬浮剂、25%吡唑醚菌酯乳油、20%烯肟·戊唑醇悬浮剂和48%苯甲·嘧菌酯悬浮剂共4种新型及复配型杀菌剂,对香蕉叶斑病(香蕉褐缘灰斑病、香蕉灰纹病和香蕉煤纹病)进行田间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新型杀菌剂25%吡唑醚菌酯乳油对3种叶斑病的防效均表现最好,4次施药后15 d的防效为55.12%~70.10%;其次是42%戊唑·百菌清悬浮剂,48%苯甲·嘧菌酯悬浮剂和20%烯肟·戊唑醇悬浮剂的防效相对较差,不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2.
对加拿利海枣叶斑病的病原进行分离鉴定和农药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加拿利海枣叶斑病病原为半知菌亚门黑盘孢目的掌状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sis palmarum);6种杀菌剂的抑菌效果为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450 g/L咪鲜铵水乳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百菌清悬浮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乙蒜素乳油,且6种杀菌剂在生产上对加拿利海枣叶斑病菌都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研究了5种药剂对油茶软腐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油茶软腐病发病期,80%波尔多液可湿性粉剂6 g/L处理对油茶软腐病的防治效果最好,油茶软腐病的病情指数明显较低,防治效果为76. 9%; 2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 0 g/L处理对油茶软腐病的防治效果次之,防治效果为68. 9%; 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1. 2 g/L处理对油茶软腐病的防治效果比2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处理低,为61. 1%。40%丙环唑微乳剂和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的不同剂量处理对油茶软腐病的防治效果偏低。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防治沙棘溃疡病的有效药剂,分别采用室内抑菌实验和田间防治试验研究了5种杀菌剂对沙棘溃疡病原菌的抑菌作用和田间防效,结果表明:5种药剂中戊唑醇和寡雄腐霉药效优于乙蒜素、石硫·矿物油微乳剂和甲硫·福美双。药剂浓度处理上,药剂浓度为60μg/mL优于30、6、3μg/mL。抑菌效果较好的药剂80%戊唑醇水分散粒剂,其次为寡雄腐霉,效果较差的是70%甲硫·福美双可湿性粉剂;田间试验结果表明,80%乙蒜素乳油0.13%浓度药液及80%戊唑醇水分散粒剂0.10%浓度药液对沙棘溃疡病防治效果较好,涂药后3个月防效分别达82.14%和79.65%,而微生物杀菌剂寡雄腐霉防效较差,防效低于60%。  相似文献   

15.
七种药剂对枣缩果病病原菌-细交链孢菌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防治枣缩果病的危害,选用7种杀菌剂对病原菌——细交链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进行了室内抑菌试验和田间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0.67%万兴乳油 68.75%易保可分散粒剂 72%链霉素可溶性粉剂、10%世高可分散粒剂 90%新植霉素可溶性粉剂组合、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的抑菌能力最强;其次为20.67%万兴乳油、10%世高可分散粒剂和85%枣病克星可湿性粉剂;4%绿盾农抗120水剂对两种病原菌的抑制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50%醚菌酯可湿性粉剂对黄瓜白粉病有较高的防效,试验中的防效为77.0%~88.6%,没有药害现象。使用时推荐剂量为50%醚菌酯可湿性粉剂247g/hm2,于黄瓜白粉病发病前或初开始喷药,间隔7天喷药2次以上。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出高效防治葡萄灰霉病的杀菌剂,采用菌落生长量法,室内测定8种市场主流杀菌剂抑制武威灰葡萄霉孢菌株的毒力。结果表明:80%腐霉利、50%多菌灵、10%叶菌唑为高毒力药剂,半效浓度≤100 mg/L;250 g/L苯醚甲环唑、25%吡唑醚菌酯、25%氰烯菌酯为中毒力药剂,半效浓度290~380 mg/L;720 g/L百菌清、0.3%四霉素为低毒药剂,半效浓度>700 mg/L。0.3%四霉素、10%叶菌唑随浓度增加其抑菌效应的增长较快,80%腐霉利增长较慢,其余5种供试药剂的增长则相对平缓。综合分析,筛选出50%多菌灵、10%叶菌唑、四霉素,供武威市防治葡萄灰霉病中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18.
宛氏拟青霉Paecilomyces varioti是引起棕榈Trachycarpus fortunei腐烂病的病原真菌,用杀菌剂对宛氏拟青霉抑菌试验的结果表明:25%咪鲜胺水乳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2.5%腈菌唑乳油、20%嘧霉胺可湿性粉剂对病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都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抑制菌丝生长和抑制孢子萌发的EC50最低的是12.5%腈菌唑乳油,分别为0.1819,0.5406 mg/L,最高的是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分别为6.6600,5.9502 mg/L.植物浸提物对宛氏拟青霉的抑菌试验表明:在31种植物浸提物中只有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根、小檗Berberis thunbergii根、苦参Sophora flavescens、草决明Catsia tora果实的浸提物对病菌有较好的抑菌效果,抑菌圈直径在1.02~1.93 cm之间.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出防治桉树枝枯病的最佳药剂,该研究选用戊唑醇、40%腈菌唑、75%苯醚·咪鲜胺等6种药剂,对桉树枝枯病菌进行室内及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6种药剂均对桉树枝枯病菌有较好的抑菌作用,其中43%氟菌·肟菌酯抑菌效果最好,40%腈菌唑毒性较好。田间试验表明,6种农药都可有效控制桉树枝枯病的发生,43%氟菌·肟菌酯的防效最大为68.37%,其次是45%戊唑·嘧菌酯,防效为63.36%,因此,43%氟菌·肟菌酯和45%戊唑·嘧菌酯可作为桉树枝枯病防治药剂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为了筛选出高效低毒低残留量防治重楼白粉病的药剂,以种植于厚朴林下的2年生重楼为试验材料,选用40%腈菌唑可湿性粉剂、12.5%烯唑醇乳油、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5%乙嘧酚悬浮剂、25%己唑醇悬浮剂共5种药剂,开展不同药剂防治重楼白粉病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药剂防治重楼白粉病的效果有极显著差异。参试的5种药剂施药后7天的防治效果都在90%以上。施药后7天和20天,25%乙嘧酚悬浮剂1 000倍液和25%己唑醇悬浮剂800倍液的防治效果均极显著高于其他药剂;25%乙嘧酚悬浮剂1 000倍液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6.45%、91.50%,25%己唑醇悬浮剂800倍液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5.35%、90.30%。喷施5种药剂防治重楼白粉病后,重楼块根的农药残留量比国家标准食品的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均低15倍以上,均符合国家要求,其中喷施25%乙嘧酚悬浮剂1 000倍液的重楼块根农药残留量相对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