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雅砻江上游地区河岸带类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在宏观上初步划分了雅砻江上游地区河岸带的结构,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依据河岸带自然结构的质地和坡度,把雅砻江上游地区河岸带划分为30种类型.江心洲有无作为1级分类依据,河岸质地作为2级划分标准,缓冲坡坡度作为3级划分标准,缓冲区坡度和类型作为4级划分标准.本文还分析了地形地貌、人为干扰和植被特征等因素在河岸带类型形成中的塑造作用.  相似文献   

2.
从地形地貌、气象、水文、植被等4个方面介绍了赤峰市的自然概况,根据沙化类型和水分化程度分布情况,分析了赤峰市沙化土地分布现状。结合赤峰市林业生态建设现状,进行了客观分析及评价。  相似文献   

3.
生态敏感性对于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保护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自然和社会两个维度,选择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水环境、历史遗留矿山点、人口密度、高程等12个指标因子作为河源市东源县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将研究区分为不敏感、低敏感、中度敏感和高度敏感4个等级,利用GIS技术,结合层次分析法绘制出东源县整体生态敏感性空间分布图。研究结果表明:东源县综合的生态敏感性程度较高,以低敏感和中度敏感区为主,分别占东源县面积的40.85%和42.96%,中度敏感区主要分布在西部、中部和东部山区和流域附近,低敏感区均匀分布在东源县丘陵地带;高度敏感区占县域面积9.51%,与中度敏感区一样,主要集中分布于西部、中部和东部山区;不敏感区占县域面积的6.68%,集中分布在北部和南部地势平缓的城镇地区。最后,在生态敏感性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东源县现状条件,针对不同敏感区提出具体的用地策略。  相似文献   

4.
基于层次分析法(AHP),选取生物多样性、典型性、代表性、稀有性、自然性、面积适宜性、脆弱性、人为活动强度等7项指标作为原则层、18项1级指标作为指标层,对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综合评价指数为0.891 5,评价等级为Ⅰ级;多样性、稀有性等2个原则层指标对综合评价的贡献率高达49.28%,对生态质量制约性最强,是反映保护区湿地生态质量保护成效的关键指标;保护对象典型性、生态系统类型多样性、物种多度、保护物种稀有性等4个一级指标对保护区湿地生态环境质量影响较大;近20年该保护区湿地保护成效明显。  相似文献   

5.
从经济状况、居住条件、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以及环境卫生5个评价单元选取30个单项指标,构建徐州市县域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指标分析和熵值法对2017年徐州县域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评价单元中基础设施条件指标权重最大,指标层中工业废水排放量指标权重最大,这两项是影响人居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其中人居环境综合指数最高为邳州市,最低为睢宁县。最后,结合各区域人居环境评价现状,提出徐州县域城市未来发展的方向及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6.
利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库,基于林地小班尺度,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了平均胸径、 平均树高、郁闭度等 12 个评价因子,将初筛因子按照各主成分分析综合为森林生产力、森林立地质量和 林分稳定性描述,将其作为层次分析法准则层来构建县域森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获得了层次总排序指 标权重并通过一致性检验。最终将全县森林质量等级划分为 4 个等级,分别为优、中、差、劣,同时也 得出了全县整体森林质量指数为 0.53,表明县域森林质量处于中等水平,全县森林质量水平提升空间较 大。同时利用 GIS 技术对森林质量评价结果和森林属性数据进行数据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全县林地小 班急需进行精准森林经营来提高森林质量。基于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库合理建立森林质量评价体系, 掌握县域森林资源质量状况,可以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县域森林经营方案、规划等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以祁连山排露沟流域分布的4种典型植被类型:高寒草甸(GHCD)、灌丛高寒草甸(GCGHCD)、青海云杉林(QHYS)和草地(CD)为研究对象,综合评价祁连山高寒山区典型植被类型水源涵养功能,旨在为科学认识水源涵养功能差异及合理经营当地水源涵养林生态系统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不同植被类型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的野外调查和采样,室内测定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的现存量及持水性能、土壤化学性质和土壤水文物理性质等20个评价指标,并分析其在不同植被类型的变化规律,最后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综合评价不同植被类型的水源涵养功能强弱。【结果】4种植被类型枯落物层现存量、最大持水量和有效持水量均表现为QHYS>GCGHCD> GHCD> CD,最大持水率表现为GCGHCD> QHYS> GHCD> CD,有效持水率表现为CD显著低于其他3种植被类型。土壤化学性质除pH值和全钾含量在不同植被类型的差异性不显著外,有机质、全氮、全磷、水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等化学指标差异显著性各不相同,土壤养分指数变化表现为QHYS(0.073 2)>GCGHCD(0.072 9)> ...  相似文献   

8.
根据麋鹿生境分布特点,将影响麋鹿生境适宜度的因素分为非生物因子、生物因子和干扰因子,运用麋鹿的生物学、生态学研究成果,对我国麋鹿生境适宜度评价指标进行了探讨。在众多影响麋鹿生存的因子中,植被、食物、水源、外界干扰、生境类型、生态安全等被确定为影响麋鹿生境适宜的主要评价因子,制定了麋鹿生境适宜度评估模型,并赋予了相应分值,可为我国麋鹿栖息地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根据人类干扰对森林景观变化效果大小,把对森林景观产生作用的人类干扰类型分为调控型和变迁型,建立了定量评价人类干扰对森林景观类型相关性影响的综合测度模型.结果表明,人类干扰调整了森林景观的总体格局,改变了森林景观类型间的相关性;从森林景观与人工景观、管理景观的相邻度可以衡量人类干扰的影响程度;人类干扰因素的复杂性及各因素间的关联性,导致各因素对干扰机理存在模糊性,要进一步把握干扰影响的内在规律,必须结合其它方法.  相似文献   

10.
根据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不同景观要素组成的空间格局是影响其空间绩效的主要因素之一。在综合分析生态系统服务、景观空间结构、生态敏感性及其累计耗费距离表面水文功能等空间绩效的基础上,分析研究狸桥镇绿地生态网络空间布局。结果表明: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37 538万元/a,其空间绩效较优;在其平原地区,建设用地和耕地广布,生态斑块较小且连接度较低,景观呈现破碎化;在中西部山区,生态斑块较大,但对其周边生态服务能力较弱;研究区生态敏感性划分为极度敏感区、高度敏感区、中度敏感区、低度敏感区和非敏感区5个等级,分别占研究区36%、18%、17%、19%和10%;以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值作为费用表面,确定具有一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生态用地作为生态源,进而构建累计耗费距离模型。并通过Arc GIS水文分析,规划了境域潜在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结合狸桥镇河流、道路及空间特征现状,综合构建了城镇绿地生态网络,为今后城镇生态建设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根据大新县野外调查与数据采集,选取土层厚度、母岩类型、腐殖质层厚度、土壤类型等对林木生长有重要影响的因子进行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筛选出主导分类因子并划分出18个立地类型。首先将县域林地划分为I、Ⅱ、Ⅲ、Ⅳ、Ⅴ五个质量等级,运用数量化理论(I)方法研究建立了县域主要树种多因素数量化生境质量评价模型,对各个树种在不同立地类型的生产力进行评价,为今后林地小班造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指出了在快速发展的时代,存在小区封闭导致的交通堵塞问题。通过对小区开放选取合适的指标,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小区开放建立了数学模型。通过定义各个指标的功效系数和隶属度,利用模糊统计方法计算了各个指标的权重值,进而计算综合评价值,并对片块式布局和围合式布局两种不同类型小区开放前后对周边道路通行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评价,最终结合各个类型小区评价结果对小区开放给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以海南宁远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选取分离度、分维度倒数、破碎度3个景观格局指数和生态敏感性构建生态脆弱性评价模型,应用空间叠加分析和克里金插值法,从景观格局和生态敏感性结合的角度研究流域的生态脆弱性。结果表明:1宁远河流域生态敏感性由自然和人类活动共同决定,主要驱动因子为土壤类型和土地覆盖类型。2景观类型生态脆弱性排序为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牧草地林地农地水域,景观类型生态脆弱性与分离度呈极度正相关,与破碎度及生态敏感性呈显著正相关,人为干扰是生态脆弱性演替的主导因素。3宁远河流域以中低生态脆弱性为主,微度脆弱、轻度脆弱、中度脆弱、重度脆弱、极度脆弱区占比依次为6.53%、42.97%、35.74%、7.43%、7.33%,生态脆弱性的空间分布规律为东北低西南高,人为干扰是影响生态脆弱性分布的主要因素。生态脆弱性主要的驱动因子是人为干扰和海洋影响,地形地貌是影响生态脆弱性布局的根源。  相似文献   

14.
杨清  吴展奎 《林业调查规划》2019,(4):139-144,156
依据国家植物博物馆建设国际咨询会的启示,对相关博物馆(植物园)进行对比研究,认为植物博物馆选址应从自然环境(地质水源、地形土壤、植被森林、发展空间)和社会经济(带动效应、基础设施、科研支撑、综合因素)两大系统八大因素综合考虑,经实地踏勘调研后,从8个备选方案中初步将茨坝片区、彩云湾片区定为候选地址,在对其地质、地形地貌、水文、森林植被、交通状况、基础设施、气象、土地利用及社会经济现状等方面进行专业调研后,拟定茨坝片区为最终方案,并对该片区进行优劣势分析,提出了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15.
秦岭主要森林类型近自然度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秦岭火地塘林区7个森林类型,在样地调查的基础上,基于敏感性分析,选择17个反映森林类型特征的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秦岭主要森林类型近自然度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综合指数法建立评价数学模型.根据等间距法,将森林类型近自然度评价综合指数划分为5个等级.评价结果表明:秦岭7个主要森林类型即铁杉天然次生林、锐齿栎天然次生林、华山松天然次生林、红桦天然次生林、华山松人工林、油松人工林、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近自然度评价综合指数分别为0.98,0.90,0.78,0.56,0.39,0.35,0.01,近自然度等级分别为1,1,2,3,4,4,5,铁杉和锐齿栎天然次生林处于近自然状态,其他林分分别处于半自然、远天然、近人工和人工状态,近自然度顺序表现为顶极群落森林>演替过渡群落森林>先锋群落森林>乡土树种人工林>外来树种人工林.评价结果与该区森林天然性程度相吻合,证明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的适用性.针对不同森林类型的近自然度,提出相应的经营措施.  相似文献   

16.
千岛湖生态景观林景观格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有森林都包含一定的环境和社会价值,当森林这些价值具有特殊意义或至关重要时,这些森林就可以定义为高保护价值森林(HCVF).本研究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选取景观斑块数量面积、平均斑块面积、斑块优势度和多样性、均匀度、破碎度、分离度等指数指标分析景观HCVF的景观格局特征.研究结果:千岛湖景观HCVF的景观基质为针叶林,廊道景观为水域,针叶林、水域和阔叶林是优势景观类型.研究区整体景观多样性、均匀度、分离度和破碎度指数较小,分别为1.302、0.566、0.256和0.262,说明整体景观比较完整,多样性和复杂性不高,但景观结构不尽合理,有待进一步合理开发和科学利用.地形地貌和人类活动是影响景观HCVF景观格局的主要因素.马尾松等针叶林斑块单一化和灌木林斑块持续减少,不利于维持景观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要采取有效对策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17.
根据北京市森林资源调查资料,以发挥森林的生态功能、生产功能和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将密云水库集水区水源保护林划分为生态型水源保护林、生态经济型水源保护林、经济生态型水源保护林3个森林类型和18种亚型。在此基础上依据密云水库水源保护资源现状、森林水文效益试验研究和当地经济发展等20个指标,提出对不同类型水源保护林资源现状、森林水文效益试验研究和当地经济发展等20个指标,提出了对不同类型水源保护林功能要求的定性评价标准为:优、良、中、差4个等级。最后提出了各类型水源保护林合理利用和管理的措施和建议,以期为有关决策部门和制定密云水库集水区水源保护林建设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指出了随着贵州旅游业快速发展,游客接待总量也在逐年增长。旅游景区一旦存在滑坡等地质灾害隐患,将严重威胁旅客人身与财产安全,因此开展旅游景区滑坡危险性评价与防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以瓮安县朱家山国家森林公园与江界河大桥两大旅游景区为例,基于模糊理论计算地质构造、岩组、水文、坡度、人类活动等评价指标权重,进行了滑坡安全的模糊综合评判。结果表明:两处景区灾害隐患点J1、J2、J3、Z1、Z2、Z3基本安全,Z5存在潜在危险。此外,针对瓮安县旅游景区滑坡现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9.
土壤是森林赖以生存的基础,它将源源不断地供给森林植物所需要的水分和养分等。不同的土壤类型其理化性质也不同,对森林植物生长的影响也各异。土壤因素调查应从立地类型为基础。取不同土壤类型的土样进行化验、分析,得到不同土壤类型的理化性质作为主要评价指标。评价时以对林木有直接作用的土壤厚度(20cm以上为厚,11~20cm为  相似文献   

20.
龙潭公园地被植物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龙潭公园内栽植的人工驯化的多年生草本地被植物为研究对象,在公园众多的地被植物品种中选择传统地被植物和近年新引种的新优地被植物共计23种进行评价研究,通过查阅大量的相关文献,根据公园内栽植地被植物的类型特点,结合已有评价体系成果,最终确定生态价值、观赏价值、适应性、生长表现、物候情况、管理成本6个二级评级指标和30个三级评级指标。利用定性加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评价,最终得出4个结论指标。根据评价结果与实际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并将9种效果最好的地被植物进行全面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