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安琪 《绿色科技》2021,(12):88-89
建立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地下水中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的方法.以IonPac AS14A阴离子交换色谱柱为分析柱,以1.0mmol/LNaHCO3-8.0mmol/LNa2 CO3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定量,分析了地下水中的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结果表明:离子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  相似文献   

2.
林火干扰作为森林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和养分循环的重要因子,对于研究火烧迹地植被更新与快速恢复可提供一定的数据理论支撑,而林火干扰对土壤微生境及微生物氮循环的影响机制一直是广大学者研究的热点。文中从火烧强度、恢复时间、火烧木管理方式等3个方面总结国内外林火干扰对土壤氮组分及氮循环的影响研究进展,揭示了林火干扰和全球气候变化对土壤氮循环的短期及长期影响机制,探讨不同生物技术在林火干扰下土壤微生物氮循环基因丰度变化中的应用;提出未来林火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土壤氮循环影响的研究展望:1)全面比较研究不同林火干扰模式对土壤氮组分、微生物氮循环的影响;2)研究评价不同林火干扰模式下土壤氮库的稳定性;3)加强高通量测序、定量PCR技术、宏基因组学、稳定同位素探测等技术在林火干扰与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影响研究中的应用。研究结果对火烧迹地植被更新、土壤氮库的重建与功能发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对市售和家庭腌制酸菜中亚硝酸盐残留进行研究。使用超声波提取法进行样品前处理。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硝酸盐含量。由实验结果可知,选取的酸菜样品亚硝酸盐含量均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4.
以分别来自牡丹江地区产的人工栽培和野生鲜蕨菜样品,定期取样,检测不同蕨菜在不同的储藏条件和时间下,其亚硝酸盐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并对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鲜蕨菜中的亚硝酸盐的含量随储存时间的延长,含量不断上升,在第9日后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有一个明显的增加过程。长期保鲜的蕨菜要比新鲜蕨菜中所含亚硝酸盐量高。人工栽培菜和野生菜的亚硝酸盐增加趋势大体相同,但人工栽培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增幅要略大于野生菜的增幅。  相似文献   

5.
采用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水中总氮、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通过对同一条河流25个监测点位两次采集样品的分析测试结果进行的比较分析,探讨了地表水中总氮、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的关系,进而为水质数据分析和综合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实验,提出了利用QuAAtro型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水中硫化物,检出限可达0.0027mg/L,精密度测定RSD1%,准确度测定RE5%,具有分析速度快、精确度高等特点,可为水中硫化物测定提供新的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促成栽培盆栽芍药氮代谢的生理特性,提高氮肥利用率,本实验采用单因子四水平随机试验,氮肥浓度设4个水平,氮源为尿素,以液肥(霍格兰营养液)形式施用,施用浓度分别为0mg/L、150mg/L、300mg/L、450mg/L。结果表明:(1)施氮显著提高了芍药株高、地茎、冠幅、开花数量以及花径。(2)在一定氮素范围内(0-300mg/L),硝酸还原酶(Nr)活性、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谷氨酸合成酶(GOGAT)活性以及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与供氮水平成正相关,当氮素过量时虽然能提高硝酸还原酶(Nr)活性、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但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谷氨酸合成酶(GOGAT)活性却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8.
碳氮含量与花芽分化有密切的关系,枝条着生角度影响了碳氮含量在叶片中的分布,进而影响了花芽分化。为了提出有利于花芽分化的枝条着生角度,对文冠果样树的枝条分别进行了45°、60°、90°角度的拉枝处理,不拉枝为对照,分析拉枝后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氮含量和碳氮比。结果表明:拉枝角度为60°和90°枝条的叶片可溶性糖、淀粉含量和碳氮比都显著高于30°和45°枝条(p0.05),氮含量则相反(p0.05)。但是30°和45°之间,60°和90°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综合分析碳氮含量、成花结果和枝条受损等情况后,选择60°为文冠果的最佳拉枝角度。  相似文献   

9.
利用扩散法测定草甸土、淡黑钙土、草甸黑钙土及盐碱土碱解氮含量,结果表明:添加与不添加还原剂测定的土壤碱解氮含量,在8~24 h之间,呈上升态势,在24~30 h之间有所下降,但在30~48 h之间又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在扩散时间为24 h时氮含量测定值达到最好。添加与未添加还原剂所测得的土壤碱解氮含量相关极显著,进而证明两种方法都适用于这4种土壤的测定。还原剂对草甸土、淡黑钙土、草甸黑钙土碱解氮含量的测定影响不大,但在测定盐碱土碱解氮含量时采用添加还原剂的方法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10.
采用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研究了短程硝化反应系统启动过程中,紫外光谱预测反应器出水中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的含量可行性。利用实验室配制不同浓度梯度的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混合溶液,以及反应器出水样品,采用间隔偏最小二乘法建立了样品中紫外光谱与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含量的定量分析模型。结果表明:采用实验室配制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混合溶液时校正集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993、0.9283,校正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257、0.3596,预测值与真实值的误差范围为-6.672%~9.097%和-21.839%~17.645%。采用反应器出水时校正集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799、0.9750,校正均方根误差分别为2.8847、4.5015,预测值与真实值的误差范围为-4.445%~5.505%和-7.791%~14.484%。模型总体预测效果较好,说明紫外光谱可以实现对生物短程硝化出水样品进行快速定性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1.
朱晓飞  竺美  孙婷  敬坤  王洋 《绿色科技》2022,(18):106-109
2021年生态环境部公开通报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可被“COD去除剂”干扰,以国产“COD去除剂”样品为分析目标,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和离子色谱仪分析物质组成成分,并通过测定总有机碳(TOC)和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对该结论进行了论证。结果表明:该物质主要由氯酸钠和氯化钠混合组成,其不能降低COD而是针对COD的测定方法进行干扰,使用量在一定范围内同干扰程度成正比,会限制微生物的生长。  相似文献   

12.
HS法脱除硫化物及二氧化碳技术该技术是一种集脱硫、脱碳和元素硫回收为一体的新颖的气体净化方法,所采用的溶剂是加入少量特定添加剂的具有极性的有机溶剂。HS溶剂吸收二氧化碳属典型的物理过程,而吸收硫化氢和有机硫同时具有物理、化学双重特性。HS技术的脱硫效...  相似文献   

13.
分光光度法快速测定天然橡胶氮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然橡胶氮含量是国家标准《天然生胶标准橡胶规格》中的一项质量指标。天然橡胶中的氮主要以蛋白质的形式存在。蛋白质对橡胶性能有较大的影响,一方面它的分解产物可以促进橡胶的硫化,延缓老化,使橡胶制品耐用;另一方面它又增加橡胶的吸水性、传电性以及生热性,不利于制造绝缘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滴灌施肥下的毛白杨提供合理的氮(N)肥管理建议。【方法】以毛白杨(无性系B301)速生纸浆林(林龄3~5年)为研究对象,于2010—2012年研究施N量和施N频率对毛白杨生物量积累和N吸收的影响。试验设置为施N量115(N_(115)),230(N_(230))和345(N_(345))kg·hm~(-2)a~(-1)和施N频率[每年分4次施入(F4)和2次施入(F2)]所组成的6个滴灌施肥处理和1个只灌溉不施肥的对照处理(CK)。试验期间,对林木生长、生物量积累、N吸收量和土壤养分进行测定。【结果】自然条件下,3~5年生毛白杨林地土壤的表观矿化N量为23~42 kg·hm~(-2)a~(-1),CK林分N吸收量约为60 kg·hm~(-2)a~(-1),土壤供N量难以满足高产林分的N吸收量。滴灌施肥能明显促进毛白杨生长,其中,以施N量为115 kg·hm~(-2)a~(-1)、生长季内分4次施入处理(N_(115)F_4)最具生长优势,其2011和2012年林分总生物量分别达到33.9和45.5 t·hm~(-2),较CK分别显著提高42%和49%(P0.05)。不同施N量水平对总生物量影响显著,2011年,N115处理总生物量显著大于N_(230)和N_(345)处理(P0.05);2012年,N_(115)显著大于N_(345)处理(P0.05),略大于N230处理(P0.05)。施N频率对生物量未产生明显影响,但较高的施N频率(F_4)能提高林木年均N吸收量(P0.05)。用二次回归方程拟合林分总生物量与施N量之间的关系,方程拟合效果较好(P0.01,R2=0.482),由方程计算出最佳施N量为192 kg·hm~(-2)a~(-1),其90%置信区间为148~236 kg·hm~(-2)a~(-1)。【结论】滴灌施肥下,毛白杨人工林常规施N量(N345)并没有带来产量的增益效应,采用滴灌施肥技术能够比常规施肥技术减少肥料用量。施肥频率虽对产量没有影响,但采用较高的施N频率可提高林分的N吸收量,减少养分在土壤中的残留。3~5年生毛白杨人工林进行滴灌施N肥时,建议施N量为192 kg·hm~(-2)a~(-1),每年分4次施入土壤。  相似文献   

15.
1 引言氮素是植物需要量最多的元素,氮素不足会限制森林生产力的提高。在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东北部缺磷土壤上施磷,导致10000ha 辐射松人工林中大部分林木叶氮水平降低和缺绿病进一步加剧。该区土壤发育于泥盆与志留纪的变质沉积物上,土层薄,养分贮量低。在该区疏伐及未疏伐的7~10年生林分中单施116.6kgha~(-1)尿素 N,叶氮水平短期升高,但林木生长量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6.
火干扰对土壤呼吸的影响及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火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干扰因子,是导致土壤碳储量发生变化的重要因子。火干扰所排放的含碳气体对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具有重要影响,进而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平衡以及气候变化。土壤作为巨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储碳库,其与大气碳交换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土壤呼吸,由于土壤的碳储量巨大,土壤碳库的微小变化都会引起大气CO2浓度的巨大改变,从而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碳平衡。阐述土壤呼吸的各种测量方法,并对比各种测定方法;火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及其测定方法;火干扰对土壤呼吸环境的影响。最后提出今后在火干扰对土壤呼吸研究中应关注的问题,同时对火干扰与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7.
人为干扰对森林群落及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了人为干扰对森林群落及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人为干扰对多样性影响存在差异,干扰强度在3级以上的群落,生物多样性指数下降,且强度越大,多样性指数越低。2级左右的中度干扰,多样性指数增高,符合生态学“中度干扰假说”理论,但完全未受人为干扰的多优种阔叶林多样性指数也高。人为干扰对群落的数量和类型影响明显,在人口聚居区,群落类型少,人为干扰的垂直空间范围在低地河谷为向上200 m的空间范围,在高地缓坡为聚居带向上和向下各100m的空间范围。  相似文献   

18.
以天马山土壤粒度特征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外调查与室内试验相结合,分析了不同坡度对土壤粒度特征的影响以及受旅游干扰后土壤粒度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粒度组成以黏粒为主,粉粒次之,砂粒最低;粒度特征受旅游干扰影响后呈现出分选性变差,偏度多为极负偏,峰态值普遍偏高。不同坡度的平均粒径不存在显著差异;分选系数、偏度、峰度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相关分析证明分选系数与偏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峰度呈极显著的负相关。表明土壤粒度分选性越差,偏度值越小,峰度值越趋向窄峰态。受旅游干扰后土壤粒度频率分布曲线均发生明显变化,由对称的单峰曲线向复杂的多峰曲线转移。说明在旅游干扰下粒度特征存在多成因组分,且平坡较陡坡更易受到旅游干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采集农田、林地和盐碱地不同类型的土壤样本,采用偏最小二乘法结合OSC方法建立土壤有机质反演模型,运用交叉验证和外部验证相结合的评价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采用平滑+MSC+OSC方法对光谱进行预处理,可以提高预测模型的精度。OSC因子个数和PLS主因子个数分别为6和4时,交叉验证决定系数R2为0.990 1,均方根误差为0.297 5,外部验证决定系数R2为0.926 1,均方根误差为0.283 6,模型达到最优。表明对光谱进行OSC预处理后建模是可行的,OSC降低与浓度阵无关的光谱信号,并且减少建立模型的主因子个数,进一步提高模型的精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栲树幼苗生长和氮吸收对不同氮钾水平变化的响应,采用L8(4×2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氮形态(NH_4~+-N、NO_3~--N)、氮浓度(8、32 mmol·L~(-1))、钾浓度(0、0.5、1.5、3 mmol·L~(-1))对栲树幼苗成活、生长和氮含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NH_4~+处理条件下的各指标优于NO_3~-处理,成活率、苗高、叶片数、生物量、叶绿素含量(SPAD值)和氮含量分别提高了93.46%、6.09%、21.12%、14.81%、51.55%和73.76%;8 mmol·L~(-1) N处理时的成活率、苗高和生物量等较32 mmol·L~(-1)处理时大,分别提高了172.97%、6.77%和10.71%,但叶绿素SPAD值、根系直径和氮含量在32 mmol·L~(-1)时较大;K~+浓度水平对栲树各指标影响缺乏一致性,根系和地上部的生长分别以0 mmol·L~(-1)和3 mmol·L~(-1)较佳,此时植物体内N含量较低。栲树为偏喜铵树种,但铵态氮浓度过高时发生毒害效应,硝态氮浓度过高使栲树幼苗致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