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福建林业科技》2015,(4):67-71
以贵州赤水的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le Lindl)为试验材料,以白光对照,采用红光(R)、蓝光(B)和不同比例的红蓝混光处理(2R1B、1R2B,红光∶蓝光分别为2∶1、1∶2),观测不同光质对金钗石斛生长发育及有效成分合成与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纯红光或蓝光对金钗石斛生长都不利,会引起金钗石斛徒长或矮壮。当红光∶蓝光=1∶2时(1R2B),金钗石斛的生长量最大,鲜重、干重分别比对照增加25.8%、38.8%。处理180 d后,1R2B处理的根、茎、叶的多糖含量都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分别较对照高9.36%、14.51%、31.05%;且整株多糖积累量最多,比对照高68.14%;1R2B处理的生物碱含量及积累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比对照高3.23%、45.4%。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光质处理下金钗石斛多糖、生物碱含量与金钗石斛的生长发育相关不显著,但多糖含量、积累量与生物碱含量、积累量存在着协同关系。研究结果可为金钗石斛优质、低碳、高效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灵武长枣设施栽培提供参考。【方法】以设施栽培环境下6年生灵武长枣截干后容器栽植2 a的植株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红光(R)、蓝光(B)、红蓝组合光(1R2B)、红蓝组合光(2R1B)、红蓝组合光(3R1B)、白光(W)6种光质进行阶段补光处理,以不补光为对照(CK),每天5:00—8:00和18:30—21:30进行补光,测定不同处理下设施灵武长枣植株生长、叶绿素荧光参数及光合特性指标,探究补充不同光质处理对设施灵武长枣植株生长、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补充不同光质对设施灵武长枣植株生长和光合特性均有促进作用。其中:红蓝组合光(3R1B)处理下设施灵武长枣的枣吊长生长量、枣吊粗生长量和叶面积分别较对照高118.0%、127.0%和44.5%;红光处理下的初始荧光值、最大荧光值均最高,红蓝组合光处理能够提高设施灵武长枣的最大光能转换效率、光合量子产额、表观电子传递速率、光化学猝灭系数等;红蓝组合光(3R1B)处理和蓝光处理下,设施灵武长枣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最大,且红蓝组合光(3R1B)处理下的水分利用率较高。【结论】在设施栽培环境下,红蓝组合...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索LED光质对鳄嘴花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设置白光为对照(CK)、红光(R)、蓝光(B)和4种红蓝组合光(8R2B、7R3B、6R4B、5R5B)共7种光质进行4h光照处理,研究不同LED光质4h光照处理对鳄嘴花生长、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红蓝组合光处理对鳄嘴花的生长影响显著,红蓝组合光8R2B处理鳄嘴花茎高、茎粗生长最快,地上、地下干物质的量积累较大,叶片净光合速率较大。与对照及其它处理组相比,8R2B处理更有利于提高鳄嘴花生长和光合作用,是促进鳄嘴花生长较为理想的光质。  相似文献   

4.
2020年3月上旬至11月上旬,在重庆市,以桑Morusalba枝屑发酵物、椰糠、珍珠岩为基质材料,选择楠木Phoebe zhennan、樟Cinnamomum camphora、油茶Camellia oleifera 3个树种为育苗对象,设置4种轻基质处理,即P1(桑枝屑发酵物∶椰糠∶珍珠岩=8∶1∶1,均为体积比,下同)、P2(桑枝屑发酵物∶椰糠∶珍珠岩=6∶3∶1)、P3(桑枝屑发酵物∶椰糠∶珍珠岩=4∶5∶1)、P4(桑枝屑发酵物∶椰糠∶珍珠岩=2∶7∶1),以当地土壤(黄壤)为对照(CK)进行育苗试验,探讨不同基质配方的育苗效果。结果表明:(1)楠木、樟、油茶苗在4种轻基质处理下,1年生苗的苗高、地径、地上部分生物量、根系生物量、根系表面积、总根长、根尖数量均显著高于CK处理(P<0.05),并且其根系活力和净光合速率也显著提高(P<0.05);(2)3种苗木在不同轻基质处理下的生长情况存在较大差异,总体上以P3和P4处理的苗木长势更好,其根系活力和净光合速率更高;(3)苗木的根系表面积、总根长、根尖数量、根生物量、根系活力总体上均与地上部分生长情况(苗高、地径和...  相似文献   

5.
以兰科植物叠鞘石斛为实验材料,通过研究光质对其形态及生理指标的影响,寻找提高叠鞘石斛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新方法.采用红蓝光搭配光质,处理组分别为T1组(红光:蓝光=3:1)、T2组(红光:蓝光=1:1)、T3组(红光:蓝光=1:3),对照CK组为白光.每天照射2?h,照射7、14、21、28?d时分别取样检测.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6.
以七叶一枝花为试验材料,设置红光、蓝光、白光3种LED光质处理,其中白光为对照(CK),分析不同的LED光质对七叶一枝花生长形态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七叶一枝花的新茎长度表现为红光白光蓝光;地径生长表现为蓝光白光红光;蓝光处理下叶面积、叶长、叶宽、鲜重的平均值均大于红光和白光处理;红光、蓝光处理的叶绿素a、b、总叶绿素含量均有提高,但红光处理提升效果较好,与白光、蓝光相比均呈显著性差异;可溶性糖含量在红光处理下增幅为13.36%,而蓝光处理减少8.89%;在蓝光、红光处理下的可溶性蛋白含量都显著高于白光处理,其中蓝光处理效果比较好;在3种光质下,叶片中CTK含量在蓝光处理下降低,红光处理则有所提高;叶片中IAA、GA的含量在蓝光处理下显著高于白光处理,但红光处理则无明显差异。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蓝光处理对七叶一枝花生长形态和生理指标更有益。研究结果可对七叶一枝花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采用不同红蓝光质比(R,R7B3,R5B5,R3B7,B)的LED为光源,研究不同光源对铁皮石斛试管苗移栽后生长的影响,探讨适合铁皮石斛试管苗移栽的光质条件。结果表明:与对照荧光灯相比,LED红蓝复合光能提高铁皮石斛移栽成活率,其中,R5B5和R7B3下成活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红光有利于铁皮石斛茎段和叶片的伸长,但不利于试管苗移栽成活;红蓝复合光有利于移栽苗叶片数增加,且促进移栽苗生根及根系伸长。在生物量积累方面,R7B3处理下铁皮石斛移栽苗鲜质量和干质量均达到最大值。综合分析,R7B3是适宜铁皮石斛试管苗移栽的最佳光质比。该研究结果为LED光源在铁皮石斛组织培养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光质与光周期对多穗柯幼苗生长及光合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发光二极管LED(Light Emitting Diode)为光源,设置不同光质(正白光、蓝光、红光)和光周期(8、12、16 h)处理,对2年生多穗柯(Lithocarpus polystachyus)扦插苗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处理2个月后,多穗柯幼苗叶面积、叶长、叶宽、叶片数、苗高增量及地径增量差异显著(P0.05),说明不同光质和光周期处理对其叶片特征及幼苗生长有影响作用。与正白光相比,蓝光有利于多穗柯幼苗的苗高增长,幼苗叶片数量增多,最大净光合速度达到8.59μmol/(m~2·s),而红光则有利于促进幼苗的地径增长量;对比正白光,长日照处理的叶片数及苗高增长量显著提高,有效光强在400μmol/(m~2·s)之后光合速率均高于对照,而短日照处理叶片数显著减少,有效光强在400μmol/(m~2·s)之后光合速率均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LED红蓝光质对鳄嘴花生长的影响,该研究设置红蓝光比例(红:蓝=10:0,8:2,7:3,6:4,5:5,0:10)组合,在光照时间16h·d~(-1)下,对鳄嘴花植株生长、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比例LED红蓝组合光质对鳄嘴花植株生长产生影响,供试处理中以蓝光处理植株成活率最低,5R5B处理下植株茎高生长较慢;红光处理下植株茎高、茎粗生长均较快;蓝光处理下对植株地上、地下干质量分配影响较大,但是差异不显著(p0.05),6R4B处理下对叶片叶绿素a含量影响较大,7R3B处理下对叶片叶绿素b影响较大。结论:光照时间16h·d~(-1)下,LED红蓝光质处理下能有效促进鳄嘴花植株生长,以红光处理较佳。  相似文献   

10.
该文研究了不同基质配方对白桦容器苗根系形态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1(沼渣∶椰糠∶蛭石=4∶4∶2)比根长、根系总表面积、根系直径及总根尖数均达到了最大值,分别为660.23cm/g、455.39cm2、0.83mm、5997条,分别比对照提高了33.11%,58.49%、62.75%、72.23%。处理1(沼渣∶椰糠∶蛭石=4∶4∶2)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生物量均为最大,分别为3.78g与13.71g,与对照相比,地下部分生物量提高88.06%,地上部分生物量提高73.98%。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处理1(沼渣∶椰糠∶蛭石=4∶4∶2)为最优的白桦育苗基质,可作为白桦容器苗优良配方基质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园林苗木育苗质量,试验以1年生樟子松为研究对象,复合肥和烘干鸡粪作为肥源,按照施氮水平相同原则(施氮量为75 g/m3),设置6种施肥处理,研究了不同施肥配比对樟子松幼苗生长和抗逆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T3处理的根长、根表面积、粗根直径、根体积和细根数分别增加28.39%、53.70%、5.60%、20.00%、17.06%,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分别提高15.51%、42.31%,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并显著增加了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丙二醛、脯氨酸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提高了幼苗抗逆能力。施肥有助于促进樟子松幼苗生长和根系发育,增加幼苗干物质积累,提高根系活力和抗逆能力,并以T3处理(复合肥和烘干鸡粪比例为1∶1)效果最佳,可在樟子松幼苗培养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2.
观光木网袋容器苗生理指标测定与基质筛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测定不同轻基质网袋容器培养的观光木苗木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水分含量、可溶性糖、蛋白质含量等生理指标状况,结果为M4、M3、和M1基质培养苗木叶片叶绿素相对较高,基质M8最低;基质M3、M7、M6、M2和M9基质培育苗木根系活力都较强,基质M1培养苗木根系活力最弱;植株地下部分含水量明显高于地上部分,其中以基质M5、M2和M6都较高,M1和M8较低;地上部分含水量以基质M2、M3和M4都较高,M1和M9较低;叶片可溶性糖含量为M1、M2、M4和M9都较高,M8和M6较低;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以M7含量较其他都高,M9较低。进一步对测定结果数理统计评价苗木各项生理指标之间的加权分析,结合生产实际,得到M3基质配方是培育观光木较为理想的培养基质配方。另外,可以通过测定苗木叶片干比叶重指标来衡量观光木苗木生理指标质量状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从生理生化角度揭示不同光质处理对枫香家系叶色变化的影响,为探索枫香叶色对光质的响应机理提供参考。[方法]以2个枫香家系的1年生幼苗为试验材料,测定其在不同光质处理下叶片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青素、可溶性糖、类黄酮和苯丙氨酸解氨酶的含量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结果表明:试验后2个枫香家系叶色较处理前有一定程度的变化。红光处理组枫香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组,而蓝光处理组叶片叶绿素含量则显著低于其它处理组。蓝光处理后,2个枫香家系叶片花青素含量较对照有显著提高,而红光处理则减少了叶片花青素含量。同时蓝光处理能显著提高枫香幼苗叶片类胡萝卜素、可溶性糖和类黄酮含量以及苯丙氨酸解氨酶活力,红光处理效果较对照无显著差异。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光质处理对枫香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影响显著,而对花青素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影响不显著。[结论]2个枫香家系叶色在光质处理下有相同的变化趋势,红光处理可以促进枫香幼苗叶片叶绿素合成;蓝光处理可以促进枫香幼苗叶片积累更多的花青素。  相似文献   

14.
以1年生文冠果实生苗为试验材料,在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开展了不同土壤消毒处理、苗木根系处理及组合处理对其根系腐烂率及根系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壤消毒处理中,福美双处理文冠果的新根长度显著大于其他处理;不同苗木根系处理对文冠果根系的影响不显著;在组合处理中,福美双+0.5%KMnO4处理后苗木新根数量显著大于其他组合处理,木霉菌+500倍多菌灵和福美双+500倍多菌灵处理后新根长度显著大于其他组合处理。由不同处理的有效指数可知,用5%的KMnO4溶液对文冠果根系进行浸泡或用木霉菌与500倍的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溶液分别进行土壤消毒、根系浸泡,能够防治文冠果苗木根系腐烂,促进其断根处新根的萌发和伸长生长。  相似文献   

15.
LED光质对油茶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寻适合油茶苗培育的最佳LED光质配比。[方法]以2年生长林4号油茶扦插苗为试材,LED白光为对照,研究LED红光、蓝光及其复合光对油茶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L1(红光)处理下,油茶苗高生长量最大,但表观量子效率、光补偿点和胞间CO2浓度最小;L7(蓝光)处理下,油茶苗光补偿点最高,但高生长量、干物质含量、壮苗指数、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最小;L6(10%红光+90%蓝光)处理下,油茶苗地径生长量、干物质含量、壮苗指数、光合色素含量、表观量子效率、最大净光合速率、暗呼吸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实际光能转换效率和相对电子传递速率均最大;L4(50%红光+50%蓝光)处理下,油茶苗地径生长量、光合色素含量、最大净光合速率、实际光化学效率和相对电子传递速率均最小,且非光化学淬灭系数最大。[结论]与对照及其它处理相比,L6(10%红光+90%蓝光)处理更利于长林4号油茶苗生长和光合能力的提高,是培育油茶壮苗较为理想的光质。  相似文献   

16.
光质和B9对杜鹃花观赏性状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杜鹃‘萍花’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光质(白光、红光、蓝光)和不同浓度梯度B9(0,300,600,900 mg.L-1)处理对其花期、花径、成花率、花色素苷含量等开花品质及叶片光合特性、花瓣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B9、红光、蓝光处理均能增强杜鹃叶片光合能力,延缓花瓣衰败,延长花期;在一定B9浓度范围内,红光、蓝光和B9相互作用表现出加合效应,提升观赏品质的效果比单因素处理更好,但当B9浓度过高时,这种相互作用表现出拮抗效应;蓝光+B9300 mg·L-1处理光合速率高,有利于花瓣中可溶性蛋白的积累,成花率、花径、花色素苷含量均较高;红光+B9 600 mg·L-1处理有利于增加叶片叶绿素b和花瓣可溶性糖含量,并能有效延缓花瓣SOD活性的降低,花期最长.综合各生理指标认为:蓝光+ B9 300 mg·L-1处理和红光+ B9 600 mg·L-1处理较好,能有效提高杜鹃花的观赏品质.  相似文献   

17.
主要探究了康宁霉素不同施用方法对国槐幼苗根系生长的影响。分别采用叶面喷施和灌根两种方法处理国槐幼苗后,取国槐幼苗完整的根系,利用WinRHIZO根系分析系统对根系进行扫描和分析,并比较这两种处理下国槐幼苗根系的总根长、根系总表面积、根系总体积、根尖数等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康宁霉素叶面喷施与灌根两种方式处理可以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增加国槐幼苗根系的总根长、总表面积、总体积、根尖数等;另外,康宁霉素处理下可以有效地提高国槐幼苗的根系活力。其中,与康宁霉素叶面喷施相比,康宁霉素灌根处理的促进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8.
2014年4月,对川西云杉Picea likiangensis var.balfouriana进行容器育苗试验,设置了5种不同轻基质配比处理,即P1(泥炭:锯木屑:珍珠岩=4:5:1),P2(泥炭﹕锯木屑﹕珍珠岩=5:4:1),P3(泥炭﹕锯木屑﹕珍珠岩=6:3:1),P4(泥炭﹕锯木屑﹕珍珠岩=7:2:1),P5(泥炭﹕锯木屑﹕珍珠岩=8:1:1),以当地土壤作为对照(CK)基质,研究不同轻基质配比对川西云杉幼苗生长的影响。2016月4月对不同处理幼苗的生长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5种轻基质处理的苗高和地径均显著高于CK,其中以P3,P4和P5较大;5个处理的幼苗地上和地下部分生物量均显著高于CK,地上部分生物量P3和P4最大,地下部分生物量P4和P5最大;5种轻基质配方培育的幼苗根系生长均显著优于CK,根系表面积P4最大,总根长和根尖数量P4和P5最大,根系活力P3最大,其次是P4和P5;川西云杉幼苗根系生长指标均与地上部分呈显著正相关。综合考虑成本,以P3处理最优。  相似文献   

19.
白桦不同轻基质容器苗生长及养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白桦不同轻基质容器苗地上及地下生长动态、生物量变化以及各营养器官养分含量差异进行综合评价,寻找适宜白桦轻基质容器苗生长的基质组成,为白桦轻基质容器苗培育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方法】以木耳废弃菌棒、玉米腐熟秸秆、玉米腐熟穗芯和草炭土为主要成分,加入适量的落叶松松针腐殖质和蛭石,按体积比配制成4种育苗基质,即木耳废弃菌棒+落叶松松针腐殖质+蛭石(T_1)、玉米腐熟秸秆+落叶松松针腐殖质+蛭石(T_2)、玉米腐熟穗芯+落叶松松针腐殖质+蛭石(T_3)、草炭土+落叶松松针腐殖质+蛭石(T_4),以常规营养土为对照(CK),在无纺布袋内进行白桦容器苗培育试验。【结果】1)经过70天的连续观察,各轻基质容器苗苗高、地径、高径比和叶面积与对照具有相同的生长节律,苗木在这些新型轻基质内均可正常生长。2)当苗木生长到70天时,T4处理的平均苗高和叶面积最大,分别是CK的1.32,1.38倍。各容器苗地径生长情况为T_4T_3T_1T_2CK;T_2处理的的高径比最小。各基质比根长及总根尖数均表现为T_1T_2T_3T_4,总根尖数均显著高于CK(P0.05)。T_4处理的苗木整株生物量最高,T1次之,均显著高于CK,分别是CK的2.24,1.42倍。T_4处理的苗木质量指数最大。各轻基质容器苗整株全氮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T_3T_4T_2T_1。T_4处理的苗木全磷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各轻基质苗木全钾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白桦在草炭土轻基质中生长最优,在其他3种轻基质中的生长也优于常规营养土。木耳废弃菌棒混合基质中苗木根系发育最好。因草炭土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及开采限制性,考虑到木耳废弃菌棒混合基质易获取、质量轻及促进根系发育的特点,建议推广以木耳废弃菌棒为主要组成的混合基质作为白桦容器苗育苗基质。  相似文献   

20.
外源酚酸对杨树幼苗根系生理和形态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黑杨派欧美杨I-107(Populus×euramericana ‘Neva')水培幼苗为试材,参照二代杨树人工林根际土壤中的酚酸含量(X),在改良Hoagland营养液中设置5个酚酸浓度梯度(CK,0.5X,1.0X,1.5X,2.0X),测定酚酸处理后第1,5,10,20,30和40天的根系生理生化特性和处理后第40天的根系形态数据.结果表明:低浓度酚酸(0.5X)可提高杨树根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而高浓度酚酸(1.0X,1.5X和2.0X)则显著抑制2种酶的活性(P<0.05).根系活力随酚酸浓度的提高而显著降低(P<0.05);根系丙二醛含量以及根系伤害度随酚酸浓度的提高而显著提高(P<0.05).酚酸能显著抑制杨树幼苗根系发育,平均根尖数、平均根长、平均根系表面积、平均根系分枝数以及平均根系分形维数显著降低,而幼苗根系直径则显著增大(P<0.05).酚酸影响下,根尖附近侧根发育受到抑制,根系形状逐渐由柱形向倒金字塔形和伞形过渡,高浓度酚酸导致根尖坏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