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指出了城市滨水区处于特殊的水陆交际地带,既属于城市生态敏感地带,又具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织共存的特征。以上海徐汇滨江区块为例,结合景观生态学理论和实践调查,分析了徐汇滨江地带的景观价值和景观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基于景观生态学原则的徐汇滨江区域景观设计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滨水区是城市中特定的空间,是城市中人类活动与自然过程共同作用最为强烈的地带。这些空间场所需具有环境优美、绿化宜人、服务设施完善、视觉景观舒适等特点,来满足人们对水的特俗感情。本文结合牡丹江地区设计实践,针对城市滨水区绿化景观设计中人的心理需求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城市滨水区是城市独特的资源,是城市活动空间的核心地带。沿江滨水公共绿地应围绕自然生态、防洪、城市开敞空间和旅游休闲等多个功能目标来进行设计,以期创造出富有个性特色的滨江景观。  相似文献   

4.
曾丽丽 《湖南林业》2011,(12):37-39
城市滨水景观是城市中最具生命力的景观形态,是城市中理想的环境走廊。"圭塘河生态景观区"项目内河道长度约3公里,项目用地北起香樟路,南至湘府路,东沿万家丽路和新河路,西至规划支路和地籍红线西界线,总用地面积为74.78公顷,是长沙市雨花区最宝贵的城市绿线。随着圭塘河生态景观区的规划设计和西岸地产项目的规划建设,一河两岸迎来了规划互动的局面。滨水区被生态学家喻为生态交错带,是生态与景观的共存体,在规划滨水区景观的同时,必然需要造就生态滨水区,生态的滨水区景观环境也是最自然、  相似文献   

5.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规模的飞速扩大带来了环境污染、资源衰竭、人口膨胀等问题,也严重影响了城市滨水区的发展。城市滨水区的规划、设计和恢复已经成为世界性的潮流,越来越受到城市整体设计者的关注。城市滨水区是指城市范围内水域与陆地相接的一定范围内水域陆地共同构成的区域,包括城市水域、水际线和城市陆地三个部分,分为河滨、江滨、湖滨和海滨,是城市生态环境中最为敏感的区域之一。目前,我国城市化水平达  相似文献   

6.
以福州市滨水景观系统规划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城市滨水区景观系统规划设计理念与总体规划思路,并提出了景观规划中的一些设计理念和总体规划思路,提出通过合理开发城市滨水区,达到永续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城市滨水区作为城市滨水环境区,具有亲水性的空间要素、历史文化景观要素、整体性与开放性的空间要素,分析了在城市滨水区建设中,为了创造优美的环境,在设计时应该遵循以下设计原则:系统与区域原则、空间线路便利性原则、景观生态性原则、多目标兼顾原则,并通过景观功能配置、景观环境要素因素作用、景观空间结构设计探讨了特色景观的塑造.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城市滨水区作为城市滨水环境区,具有亲水性的空间要素、历史文化景观要素、整体性与开放性的空间要素,分析了在城市滨水区建设中,为了创造优美的环境,在设计时应该遵循以下设计原则:系统与区域原则、空间线路便利性原则、景观生态性原则、多目标兼顾原则,并通过景观功能配置、景观环境要素因素作用、景观空间结构设计探讨了特色景观的塑造。  相似文献   

9.
城市滨水区具有非常高的使用频度,其植物景观营造必须遵循生态的原则。文章介绍了城市滨水区植物群落的特征,从色彩搭配、线条变换、疏密变化以及植物群落内部视线处景观变化等几个层面上,分析了滨水区植物造景的特色。在全文的最后部分,有针对性的提出若干解决思路,期待为今后此类问题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滨水区是一个城市中重要的用地类型之一,滨水湿地景观作为一种特殊的景观资源也影响着城市的整体景观。笔者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出发,阐述滨水湿地景观设计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并对南昌市主要滨水湿地景观进行现状调查,提出滨水湿地景观生态设计的原则、方法、措施等,以期为我国滨水湿地景观的营造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存环境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城市滨水区作为连接城市与水系的纽带,其植物景观设计成为滨水区一项重要的内容。以沈阳市浑河滨水绿地植物景观为研究目标,对植物种类和配置方式进行实地调查,拍摄植物配置照片,采用非定量分析的方法(BIB-LCJ),设计调查问卷,选取不同人群填写问卷调查,了解不同层次的人群对植物景观的喜好,获取科学的数据,为城市滨水区植物景观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在城市建设中滨水区的地位日益重要,但在城市滨水区规划建设中,却存在许多问题,如规划缺乏整体性、水质污染严重、驳岸处理破坏生态环境等.结合实践,总结归纳出城市滨水区设计的6个控制性要素:功能要素、生态要素、景观空间要素、历史文脉要素、交通要素和安全要素.  相似文献   

13.
以邯郸市支漳河景观综合治理规划为例,探讨了如何恢复城市滨水区自然景观良好的动态平衡、人文景观延续历史风貌和再生文化内涵,分析了人文景观和生态植物群落相互作用及形成景观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4.
指出了城市滨水区在一座城市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建设得好与坏直接影响到人们对这座城市的直观印象,其中的景观园林建设是重中之重。分析了如何用低成本营造出美丽的城市滨水区园林景观,并结合敖江沿江慢性道及绿化提升工程设计这一项目探讨了其低成本营造之路。  相似文献   

15.
指出了城市滨水区是城市重要的公共开放区域、生态廊道和文化载体,以郑州市须水河滨水景观设计为例,通过对总体设计构思、景观分区、交通组织、新材料运用的综合分析,探讨了将滨水景观与周边环境有机地融为一体,以营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滨水空间。  相似文献   

16.
城市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使城市外围的半城市化对于植被生态功能造成越来越大的压力。为了解目前城乡结合部地带的植被生态功能,本文对城乡结合部过渡带的形成和植被特异性生态服务功能进行了分析,并对城乡结合部地带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因素、作用机理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城市滨水区一直被认为是一个城市最具活力和生态价值的区域。作为一种特殊的城市用地,城市滨水区是城市中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空间领域。本文以武汉市滨水区为例,阐述进行城市滨水区设计的一些理念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北京菖蒲河公园植物景观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菖蒲河公园是以滨水景观为主景,承袭历史文脉的新型城市公共绿地。通过实地调查,与查阅相关文献结合,以滨水区、园路景观区以及红墙景观区为重点,从植物应用种类、造景手法方面对菖蒲河公园的植物景观进行了系统分析,以实例总结了公园植物造景的特色,为依托于同质资源的城市公共绿地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指出了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城市建筑景观的需求越来越高,而建筑色彩是影响城市建筑景观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从城市建筑色彩的功能及重要性出发,通过对我国典型城市的建筑色彩进行分析,针对其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提出了应对措施,以期为我国城市建筑色彩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昆山市为例,综合分析了昆山1985-2008年城市化过程中水域景观格局的演变情况,总结探讨水域景观的生态修复方法以及发展方向。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过程对区域生态系统的影响日益严重,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无疑打破了原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平衡,因而研究城市化背景下区域水域景观格局的演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城市水环境的影响已经引起了人们高度的关注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